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
——〔美〕沃伦·贝尼斯
1.企业需要员工提升专业技能
人才缺乏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最大阻碍。缺乏人才,就不会有企业快速地发展和壮大。这种人才不仅仅指知识型员工,同样包括技能型员工(即“灰领”),尤其在一些以制造和创意为主的企业里,技能型人才绝不可缺少。
由于“灰领”掌握着高端技能,又能很好地与现代知识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所创新,因此,“灰领”又被形象地称之为“现代工匠”。在仍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社会中,成为“现代工匠’无疑等于捧上了一只“金饭碗”。事实也证明,传统的木匠已发展成了家具装潢设计、家具维修的“现代木匠”;泥瓦匠成了现代物业管理、厨卫设备安装维修的“现代泥瓦匠’;铁匠成了机械工艺与设计技术、机床设备维护技术的“现代铁匠”;石匠则成为景观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宝石设计加工的“现代石匠”;传统的电工师傅也成为电器维修员、灯光师、音像师、电脑和电机维修师等“现代电匠”。他们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代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现代工匠”。
但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情况是:一边是“有人没事干”,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另一边是“有事没人干”,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企业即使出高薪但还是招不到人。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高级技师仅占0.41%,技师也只占到3.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了20%~40%。从这样的一个比例来看,我国技能型人才是极其缺乏的,在北京,高级技师岗位需求与一般人才需求的比例是7:3。
面对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企业与其坐在那里等待人才上门,还不如尽早动手对自己内部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之具备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对其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更新培训。只有在岗位上锻炼成长起来的技能型员工,才能清楚企业的设计方向、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从而由于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在东北的哈飞工业集团汽车转向器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他们相继与当地的一些工学院、理工大学或技校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使之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促进企业的发展。
哈飞工业集团汽车转向器有限责任公司与佳木斯工学院联办机械制造大专班,毕业生44人。其中50%的人在技术岗位上成果突出,在液压助力转向器的研制开发中成为主要力量。他们研制的转向器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哈尔滨省内空白。与哈飞工学院联办机械加工中专班,毕业生32人。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企业技术和管理的骨干。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专班,毕业生26人。这些人在现代化高科技工艺装备的控制使用方面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分配到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和转向器试验台等关键岗位。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的是其能力,而不仅仅是学历,正因为社会中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人才评价现象,才导致了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得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回报,因而出现其供不应求的现象。哈飞工业集团汽车转向器有限责任公司挑选人才时,看重的并不是高学历,而是高能力,其培养的大专生或中专生在具备很好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他们在操作、研发、创新方面都为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
在国外,德国产品以制作精良细致而享誉世界,瑞士银行以管理高效而闻名。其实德国、瑞士的一些公司总裁、银行家也只不过是一般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他们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与他们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无关系。在德国和瑞士,他们的人才观念往往不以文凭论英雄,而是看其专业技能,他们重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生存,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而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是由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来支撑和实现的,技术工人素质和技能的高低,就离不开职业培训,也包括企业自身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的失败,必然会导致企业发展不景气,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不仅现代企业需要“现代工匠”,就连国家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现代工匠”。
2.提升专业技能的方法
一个人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兴趣、能力和聪明程度,也取决于他所能支配的资源以及制定的事业目标,拥有多种技能的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掌握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的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提升我们的素质呢?
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天,我们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那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迅速作出有效决断的人行情将持续升温,在商业经营、管理咨询、公共管理、科学、医药和工程领域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专业技能
现在,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通讯、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大量能够对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
沟通能力
所有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雇员如何相处的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全体职员能否团结协作。因此,人力资源经理、人事部门经理和管理决策部门必须尽量了解职员的需求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予以满足。
计算机编程技能
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满足某个企业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因此,你需要掌握C++、Java、HTML、VisualBasic、Unix和SQLServer等计算机语言。
信息管理能力
信息是信息时代经济系统的基础,掌握信息管理能力在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必需的。系统分析员、信息技术员、数据库管理员以及通信工程师等掌握信息管理能力的人才将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理财能力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都必须仔细审核自己的投资计划以保证舒适的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来源。投资经纪人、证券交易员、退休规划者、会计等职业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加。
培训技能
现代社会一天产生和搜集到的数据比古代社会一年的还要多。因此,能够在教育、社区服务、管理协调和商业方面进行培训的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科学与数学技能
科学、医学和工程领域每天都在取得伟大的进展。拥有科学和数学头脑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将骤增,以应对这些领域的挑战。
外语交际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将有助于你得到工作的机会。现在热门的外语是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和德语。
商业管理能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成功运作一个企业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这方面最核心的技能一方面是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融资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迅速将这些需要转化为商机。
3.用互动方法提升专业技能
培训是一种学习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同时由于技能型员工自身实践性等特点,对培训“互动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型员工互动培训要以教带学,以学促练,整个培训过程要形成共振、互动和合作的局面。有效地利用互动式培训可以充分发挥受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培训的参与性,从而营造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氛围。但在互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培训师认为互动就是要营造一种“场面”、“氛围”等,其主要表现在:
互动等于让受训者多说话
培训过程中,通过员工的发言,培训师确实可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培训中潜在的问题,这些发现有助于培训师控制培训的进度和培训内容的深广度,保证学习效果。但在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培训中,培训师一定要处于主导地位,如果把培训课堂交给受训者自由提问、讨论或者辩论,他们就无法系统、全面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而只能得到一些表面的凌乱的知识。
另外,互动具有多样性,不仅是口头上的互动,还包括肢体的互动和行为的互动。对于技能型员工培训,其行为互动要更多一些才好。在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可以让受训者处于主导地位,而自己在一边指导其实施操作行为,对其行为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互动可以让受训技能员工切身地体会和领悟到每一项技术的要领,乃至每一个动作的要求,从而提高技艺水平。
互动就是做活动
培训过程中,有些培训人员感觉现场气氛太沉闷,所以为了活跃气氛,讨受训者欢迎,于是频繁盲目地做活动或做游戏。对此,一些受训者会很感兴趣,而本来不把培训当一回事的人,也会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活动”过后,想一想刚才那个活动和培训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关系似乎并不大。
一定的活动是培训过程中需要的,并且和培训内容相关的活动,确实能让受训者有深刻的体会。但盲目地做一些和培训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小游戏,和员工日常工作差异太大,是不能得到员工认可的,它不仅浪费了员工的时间,也浪费了企业的金钱。
互动就要具备宏大的场面和热烈的气氛
一些人认为,培训过程中培训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等培训方法应有尽有,让现场出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戏演”的宏大场面和热烈气氛,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就会按照具体的互动类型来安排和提供课程纲要,对每一次培训必须玩多少游戏、分析多少案例等事先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种做法反映了培训只是追求形式上的互动,而忽略了培训的效果。当然,这些互动形式都是很好的培训方法,尤其对技能型员工培训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可过分强调,要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该用哪种方法,而不能每一项技能培训都一应俱全,否则就会过犹不及。要明确它们只是培训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能把它们当做追求培训场面和气氛的工具。
短时间内无法形成互动
有些培训人员认为,如果培训时间太短,就无法形成互动,这同样是对培训互动性的误解。
持这种观点其实质就是“为了互动而互动”,脱离了对培训主题及培训需求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培训内容是次要的,关键就是要“互动”,这种“互动”是培训工作中最要不得的。前面两种误区里面,虽然对培训互动为题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还是为了强调受训者参与性,而这种“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做法则完全脱离了互动的根本原则,因而在工作中不会起到任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