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能跳起来吗
这个时期的宝宝,大多数已经能并起双脚在原地跳动,但跳得不高。跳的时候还不会用前脚掌用力蹬地,以及两臂上摆配合跳起来;落地时,也不会前脚掌落地,也不会使两臂弯曲向上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而且,宝宝跳时,上臂的摆动和脚的蹬、伸配合也不好。因此,整个动作就显得僵硬,没有弹性,落地时身体不稳,动作不协调,而且容易摔倒。到3岁以后,一些发育快的宝宝不但能在原地并脚跳,而且也能双脚并拢,向前跳20厘米左右了。也有部分宝宝开始学跳远时,跳起和落下的两脚尚不能并拢,跳远就像跨大步一样,但是没有关系,经过训练和练习,宝宝会逐步跳好的。
宝宝学运动技巧有什么好处
2~3岁的宝宝不但学会了自由地行走,还学会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运动技巧,比如,爬上高高的滑梯、上沙发和上床。并且有的宝宝已经学会骑三轮童车、踢皮球和荡秋千等。
运动技巧的发展,在宝宝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使宝宝的动作更具有灵活性;增强了宝宝的胆识、促进了宝宝独立性的发展;扩大了宝宝的认识范围,使宝宝不但能主动地接触事物,还能从各方面认识事物,还为宝宝初步的思维活动的形成准备条件。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如何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总想自己动手去做、去摸。有时候还要逞强。有时父母怕宝宝摔坏东西或碰伤,不想让宝宝干一些事情,但宝宝偏要干,而且兴致很高。比如到了吃饭时间,宝宝能够帮父母摆桌子、擦桌子、放板凳和分碗筷等;到了睡觉时间,宝宝能自己洗脚,坐马桶;穿鞋时宝宝能分出左右,而且知道拉上鞋后跟;穿有扣的上衣,能独自扣上扣子,会穿有松紧带儿的裤子。
当父母做饭时,宝宝还会帮助择菜、拿锅铲等,有时还“忙得”不亦乐乎。在生活实践中,宝宝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会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不仅锻炼了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宝宝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父母应该因势利导地帮助宝宝,使宝宝的各项生活能力提高得更快。
宝宝怎样显露自己的个性
个性即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经常表露的心理特征。宝宝出生后就有神经类型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后天的生活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地改变着。也就是说,在个性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由于宝宝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2~3岁的宝宝在个性显露上就出现了个体差异。
如有的宝宝活泼好动,有的宝宝沉静内向;有的宝宝伶俐乖巧,有的宝宝呆板木讷;有的宝宝发展了某些良好的行为倾向,而有的宝宝却发展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倾向。尽管这些个性特点或倾向是容易改变的、极不稳定的,但是,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表现。也正是在这个萌芽的基础上,宝宝的个性发展起来,包括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性格。
2~3岁身体健康成长攻略与专家解疑
怎样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到3岁时,可以运用投掷运动,锻炼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具体训练时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滚球。在前面1~2米远处放两把椅子,椅子之间间隔为40厘米。然后让宝宝在地板上滚球,让排球从椅子中间滚过去。
抛球。在离宝宝1~1.5米处放一个高40~50厘米的小筐,让宝宝往里面抛球。也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或放一个脸盆,让宝宝站在1米远的地方把沙袋扔到圆圈或脸盆里。训练时要引导宝宝右手、左手轮流着抛。
投球。在离宝宝1~2米处,挂一个与宝宝眼睛一边高的球网,让宝宝向网里投球。
以上方法不仅使宝宝上身的肌肉,特别是上臂的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手眼及全身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时,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玩,看谁做得更好,以增加宝宝的兴趣。
怎样训练宝宝腿部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为了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父母可以参考以下运动方法。
让宝宝双手平举向前行走,增强身体的平衡性。
在地上画一条“S”形弯道让宝宝走,以锻炼腿部的协调性。
在离地板或地面20~30厘米处,立一个横杆或拉根绳子,让宝宝迈过去,然后逐步提高到30~35厘米。也可让宝宝上下高20厘米的台子,然后逐渐增加到25~30厘米以锻炼腿部的力量。
宝宝过了2岁半之后,可练习用脚尖或脚后跟走路。也可让宝宝在宽20厘米,长2~2.5米,高30~35厘米的斜坡上走。或在地板或地面上画一条宽30厘米的直道,直道上搭设两个带扶手的斜面,让宝宝抓住斜面扶手从一侧上去,再从另一侧下来,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能。
宝宝学习游泳应注意什么
这个年龄的宝宝,身体素质已经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游泳了。
宝宝学习游泳不应在空腹或刚进餐后进行。游泳开始前应做一些准备活动,如让宝宝伸伸胳膊、踢踢腿、弯弯腰,如身上有汗应把汗擦干后再下水。宝宝初学游泳时,最好在室内。如果在室外游泳,气温不应低于26℃,水温不应低于24℃。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游泳,开始时,游泳时间都应控制在3~5分钟为宜,以后视宝宝的反应可逐渐延长到15分钟左右。
宝宝初学游泳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下水时不能一下子全部浸泡在水里,先把头部和胸部浸湿,再逐渐浸入全身,应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如宝宝不会游泳也要让宝宝用手摩擦全身。如宝宝的外耳道进水,父母应用干棉球吸干。如果宝宝感到寒冷或打颤,应该立即出水,并用干毛巾擦干全身至皮肤有轻微热感。另外,宝宝学游泳时要有父母的严密监护和指导。
2~3岁智力开发攻略与专家解疑
橡皮泥游戏有什么作用
做游戏是最好的智能训练培养方法之一。父母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宝宝做游戏,让宝宝有充足的机会了解自己的潜能,增强宝宝的自信心,促进宝宝的发育成长。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作用,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求达到最佳的训练培养效果。
橡皮泥,用手指挤来挤去很有趣,如果宝宝再发挥想象力,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东西,或是把橡皮泥做成扁平的形状,再用小刀在上面刻出各种花纹,或者印上宝宝的手印,都可以促进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智力拼图游戏有什么作用
智力拼图是较为复杂的匹配图形的游戏,要宝宝把一块某种形状的拼板挑出来,放到板上相应的位置,拼成一定的图案。因为宝宝在努力找出合适的每块拼图时,都需要良好的观察技巧。而在把合适的拼块放到相应位置的过程中,宝宝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感。这个游戏既可以训练宝宝辨认相似形状的能力,还可以让宝宝看到事物是怎样彼此契合的。同时,这种特殊方式的观察,可为将来辨别字母形状做好准备。
怎样做电话对讲游戏
父母可利用玩具电话来训练宝宝说话的技巧。游戏时,父母与宝宝可以隔一块板子,就像在隔壁房间里打电话一样。
“喂!请问是宝宝的家吗?”
“请问爸爸在不在?”
“他去哪里了?你是谁啊?”
“你有没有上幼儿园?”
“你学校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游戏时可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慢慢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对话。比如“告诉我宝宝家里的地址,宝宝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吗?”“阿姨要去宝宝家,宝宝希望阿姨带苹果还是带蛋糕给你呢?”等等。
通过这个游戏,除了可以帮助宝宝学习说话的技巧之外,还能使宝宝通过判断和思考增加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怎样教宝宝学习背数、点数和写数
背数就是让宝宝从一往大念,达到背诵的结果,但宝宝不一定明白数字的概念;点数是从一开始,让宝宝一个一个的数字往大念,同时可用手指计数。背数是点数的前提和基础,在背数与点数的基础上,宝宝才能进一步真正识数。一般宝宝在2~3岁时,可背数1~10,点数1~4。
宝宝背数不像念儿歌或诗那般押韵,但还是有些技巧的,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以及“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如果宝宝能背数1~10之后,就会很容易地背到20。而点数就比较困难一点了,宝宝常常嘴数得快,但手跟不上,而且会随意乱点。所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可先让宝宝练习按数取东西,给妈妈1个、2个、3个等,当宝宝拿得正确时应及时表扬。此外,吃饭时摆碗筷,分水果时,或者在串珠子、搭积木时也可让宝宝练习点数。点数要慢,要等手拿到东西后,再数下一个数。宝宝的点数能力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个别手巧的宝宝能点到10或12,但手慢的宝宝才能点数到3。只要通过慢慢练习,一般宝宝到3岁时能点数到5以上。
宝宝学习数字知识还包括写数字。学写数字应从简单的开始,如“0”、“1”,也可通过比较把相似的放在一起来学写。如l和7,3和5。一般学写的数字应从写1和7开始,然后再学写4,这三个数字的笔画以直线为主,易写易认。等这三个数字学得差不多了,然后学写2和3,并用相形的方法告诉宝宝,“2”像个浮在水面的鸭子,“3”则像个耳朵。0和8可放在一起学,9和6可放一起。最后再学写5。父母在教宝宝写数字时要有耐心,如一开始宝宝总会在写8时,写成两个0上下相接,经过反复纠正后,宝宝才会在写时转弯。以上办法有效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父母在教宝宝学写数字的时候,应就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即兴创造,这样更有利于宝宝学习。
怎样学习汉字
在学习汉字时,不应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而且只教认字,而忽略了读和写,使宝宝在学习中表现出反感和抵触情绪。教认字,目的不是教宝宝记住一个个汉字符号,而是让宝宝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例如,在教“苹果”一词时可让宝宝一边看着苹果图案,一边读“苹果”两个字,使宝宝把字和它所代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此,正确的汉字教法应该是听说读写同时进行。而且要让宝宝把一个字多看几遍,并且记熟。如果宝宝对认字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读字词,父母再把文字及其所表达的实物一块儿给宝宝看,但不能急于求成。学习单词的游戏有:
粘卡片游戏。父母可以把宝宝所学的词语制成卡片,再在墙上贴2行胶布,在父母念卡片上的词语时,让宝宝把相应的词语卡片粘在胶布上。
拼字游戏。首先,在事先做好的卡片中间贴上一个完整的图案,这个图案应该是能够用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说明的,然后把与图案相应的两个字的词语写在图案上。比如图案贴的是一个苹果,就在苹果图案上写上“苹果”两个字。整个卡片做好后,从两个字中间剪开,并把这样的几个剪开的卡片混在一起,让宝宝把能拼成一幅图案的两半部分找出来,重新拼贴在一块。通过拼凑图案,使宝宝达到学会和记住相关词语的目的。
找颜色游戏。父母可以准备一个布板,分别写上各种颜色的词语,然后把各种颜色的布条交给宝宝。父母说出一种颜色后,让宝宝把这个颜色的布条贴在相应的词语上。比如,父母说“这是红色”,宝宝如果能把红色的布条贴到写有“红色”的词语上,就应及时给予奖赏。
指实物游戏。宝宝最喜欢画有动物、植物、水果等实物形状的画册。父母先把图画书一张一张地翻开,让宝宝看着图画,父母领着宝宝读出各种实物的名字。过一段时间后,父母说出图画中的单词,让宝宝用手指找到相应的图画。
钓单词游戏。父母用彩纸做成各种鱼的形状,在鱼嘴的位置固定一个曲别针,然后在彩纸上写上宝宝学过的单词。再把钓鱼线缠在木筷子上,用胶布把磁铁粘在鱼线的末端。一切准备就绪后,父母说出单词,让宝宝钓起写着单词的鱼形图案。每当宝宝学会一个新单词,就再做一张鱼形卡片,把新学的单词卡片混在原来的卡片中让宝宝钓,以达到反复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
画板学词游戏。先准备一个画有动物或其他图像的画板,也可以把现成画册上剪下来的图像贴在一个自制的画板上。然后用较大的彩纸盖在图像上面,并把与图像相符的单词写在彩纸上。父母每教宝宝读完一个单词,便掀开彩纸,和后面的实物图像对照一下,以使宝宝加深对实物的理解,从而有效地记住这个基本理解了的单词。
怎样锻炼宝宝的表达能力
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即使是学习自己的母语,也需要最佳的语言环境。
一般来讲,这个年龄的宝宝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爱不释手,并且三番五次地缠着父母讲书中的故事。父母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应尽可能地用形象生动的拟声语言给宝宝讲书中的故事。讲述中还要不时地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宝宝回答。如果是喜欢表达的宝宝,还可能在父母说故事时插话,父母应停下来回应宝宝的插话,鼓励宝宝练习说话的勇气和自信,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在与宝宝看画册时,应重点给宝宝读出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特别是那些宝宝看过的画册,现在父母再重新读给宝宝听时,不仅能增加记忆,而且使宝宝对画面内容有一个更加整体和系统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复述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或者让宝宝凭着记忆讲述那些句子,但要求宝宝尽可能用书中出现的句子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