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宝宝的兴趣,也可以以画册为剧本,父母与宝宝一同扮演画册中描绘的各种角色,通过实际表演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为宝宝选择图书
这个年龄的宝宝,词汇量已经从250个左右增长到1000个左右,并能说简单的语句。为了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父母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适合的图书。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主要是从感观上了解事物的,因此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画面较大、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动作逼真、活泼可爱、印刷精良和装帧牢固的图书,而且内容以动物形象为主,情节简单易懂,叙述语言生动好记的短童话,以及简单上口的儿歌配画图书为主。这样的图书既有利于宝宝学习,又容易吸引宝宝的兴趣。
怎样教宝宝识别不同的职业称呼
教宝宝识别不同的职业称呼,既能提高认知能力,也能培养公共意识。
父母带宝宝外出时,常会遇到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如乘公共汽车时可以认识售票员和司机;到医院看病时可以认识医生和护士;到超市购物时可以认识售货员和经理;到餐馆用餐时可以认识服务员或者炊事员;在郊区活动时还可以认识种地的农民;在工地上可以认识建筑或修路的工人;早晨在马路上可以认识清扫道路的清洁工等。每当遇到相关的人时,父母都要随时给宝宝介绍不同的职业名称,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和作用,使宝宝学会尊敬做不同工作的人,和各种人积极配合。如不随地扔东西,以免清洁工阿姨辛苦;看病时不哭,这样医生才能把病诊断清楚并治得好等。
怎样教宝宝分清事物的属性
教宝宝学会分清事物的属性,既可以提高宝宝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归纳分析和应变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的宝宝对按用途进行分类比较容易接受。父母在教宝宝学习分类时,可以用图片或实物试分,那些过去曾用过的认物图片都可以用来学习分类。把这些图片分别制成卡片,然后让宝宝将卡片按吃、穿、用、玩及其他类别分放在几个盒子里,父母逐个盒子检查有无放错了地方,使宝宝进一步认清物品的用途,从而分清类别。
还可以采用口头分类的方法,家长说物名,宝宝说用途。也可以由宝宝说物名,父母说用途。比如父母说香蕉、苹果、桃子、桌子和梨的名称,宝宝挑出其中哪一种东西不是水果。又如,在蔬菜当中,挑出哪一种不必煮就可以吃:茄子、冬瓜、黄瓜、扁豆和洋葱,看宝宝能否分辨出来。这样做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宝宝的物品分类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宝宝养成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为什么让宝宝记住父母单位及住址
这个年龄的宝宝外出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为了安全,父母应该让宝宝记住父母单位及自家的住址。
通过游戏和阅读图书,宝宝已经能够比较连贯地说一些完整的句子,同时宝宝也有了一定的记忆力。所以只要宝宝能够背诵几首儿歌或唐诗,就有背诵父母的姓名、单位和家庭住址的能力。由于地址不容易背诵,或者父母的职业宝宝不理解,所以要经过重复地教才能记住。
这种教育对宝宝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万一遇到走失、拐骗等意外情况时,如果宝宝能说清楚父母的姓名、单位或家庭住址,就能在他人的帮助下保证安全。
2~3岁健康、阳光性格的培养
为什么说2~3岁是宝宝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2~3岁这个时期,是为宝宝个性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宝宝在3岁以前,个性特征就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有的宝宝有着强烈的探索环境的兴趣,而有的则对外部的环境很少关心或不关心;有的宝宝什么都要父母代劳,而有的宝宝什么都要求自己来,甚至东西掉在地上,即使父母帮助拾起来,宝宝也要重新丢到地上,然后自己再拾起来。有的宝宝与小朋友玩耍时总是占主导地位,而有的宝宝经常处在被动地位。宝宝的这些最初形成的个性萌芽,虽说目前还没有定型,但很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因此,父母要抓住3岁前这个关键时期,对宝宝个性上的优点有意进行培养,对个性中的缺陷和弱点进行有意识地矫正,促使宝宝形成良好的个性。
怎样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需要父母逐渐培养出来的,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凭着自己的性情或者为了省事而一切都为宝宝代劳。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怕宝宝受累,其实这是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就很难培养起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2~3岁的宝宝,父母要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培养宝宝自己用勺子和碗吃饭,父母就必须提供能引起宝宝食欲的饭菜。只要饭菜可口而且宝宝主动愿意吃,宝宝就会自己用勺,并把吃饭当成是一件愉快的事。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宝宝自己吃饭是最重要的起点。只要父母重视这个问题,宝宝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吃饭而不需要帮忙。在穿、脱衣服上也要引导宝宝自己去做。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只要形成习惯,让宝宝丢掉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就会日益提高。
怎样培养宝宝应有的礼貌
人是群居动物,在任何一个团体里,如果不讲礼貌,便无法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也不可能拥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教育宝宝成为有礼貌而且受欢迎的人,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宝宝学习礼貌待人时,要把握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自早晨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生活中的很多礼仪都是值得教导宝宝的。例如,在每天早上起床时,训练宝宝对父母说:“早上好。”当父母上班出门时说:“爸爸(妈妈)再见。”,有客人来访时,“您好”,“再见”等礼节都是宝宝必须学会的。
怎样让宝宝学会等待
2~3岁的宝宝往往脾气急躁,尤其是不能马上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发火。要让宝宝学会等待,是对宝宝性格的一种磨炼,同时也可以让宝宝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从而培养宝宝为他人着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