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亲眼见过麋鹿,我老家住宅地今天是麋鹿保护区,我爸爸教给我许多麋鹿的知识,我女儿准备做麋鹿翻译,我们家与麋鹿结下不解之缘。
——题记
外公的目睹
外公年老后,特爱和我弟兄说话,讲他年轻辰光,所经历的事儿。他说他亲眼见过“海怪”(麋鹿)。
我的外公,姓张名连庆,籍贯南通吕四,据说是张謇的第五代孙子。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从长江口北迁,徙到今大丰市最南端的海边(今川东乡东灶村东南约七八公里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南端),做制海盐的师傅,晒大籽盐。后来,当上了“北大盐场子”(“南大盐场子”位于今东台市新曹农场盐坝分场)的盐老板。
据外公介绍,他刚来这儿的时候,见过“海怪”(他称麋鹿为“海怪”)。一个秋天的傍晚,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外公“收灰”(制海盐的一道工序)结束后,拖着耩耙(收灰工具)往家走,看到一只角像树枝、脸似马、蹄比牛、毛色像驴的走兽,从枯茅草中跃起身,像出土文物“铜奔马”似的塑像,剪纸般贴在即将消失的夕阳里。后来他向当地看草的老人询问,老人们饶有兴味地告诉他,“这是姜子牙的坐骑”。于是,外公天天眺望大草原,还真的又见过几次这神出鬼没的东西。当地的人认为它是神兽,每当看见后,总要烧香磕头,祈求吉祥太平。后来,听人说,这只“海怪”,居然被潘丿据点的日本鬼子,用枪打死了,拖到据点给杀吃了。
陶器的佐证
外公家有一尊白陶器皿,形状像菠萝,质感似白萝卜,盖顶抓手似一小酒盅,盖子倒扣于台子上,又是一只高脚酒杯;外表的图案是层层叠叠的楼台轩榭,好像长安“阿房宫”似的建筑,远处一带连绵的山峰(估计是终南山),其间有一老翁,手持一钓竿,坐骑是一角像树枝的怪兽。外公常操吴方言,用烟熏的黄手指示意说:“骑寡叟(怪兽)个倪(人),修日(就是)姜子牙(阿)。”
姐姐的守望
外公是个心肠软的人,好多没饭吃的穷人,都来他家帮忙。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混吃。你说,一个瞎子能干什么,他却常年养在家里。我想起一俗人说过的一句话——“同情别人,等于坑害自己”。我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早晨,瞎子倒汰面水,连同盆子也脱手了。盆子正好砸在我姐姐的太阳穴处,造成严重脑振荡,一年后,十一岁的姐姐在我没出世的时候,同麋鹿一样在海滩消逝了。那瞎子捶胸顿足,撕心裂肺,我们(不,我爸妈和我外公外婆)还能说什么呢?
外公和俺爸禽着泪水,把姐姐埋葬在当年麋鹿出没的草荡里。
八十年代,国家决定在我姐姐的墓地新建麋鹿保护区。我们想把姐姐的坟墓迁开,可是,不管怎么寻觅,就是找不着一点痕迹。噢,她已化做这里的泥土。也罢,就让她安息于这片宝地,守望祖国的麋鹿吧,谁叫她,那么爱听,外公讲述的麋鹿的故事呢!
女儿的设想
女儿读大四了,必须实习了。正好有一英国旅游团,提出来大丰看看那些返回的麋鹿,学校选我女儿做向导。这是我女儿乐意的事情,她和老一辈人一样,对麋鹿充满了深情,又是在麋鹿故乡长大的,还有,麋鹿与我们全家四代人结下的情缘。旅游活动结束后她向学校的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