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1500000040

第40章 投资心理学(2)

泰勒和贝纳茨始终为一个核心问题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打算长期持有债券的人,即便知道长期而言,股票的回报会优于债券,却仍然不改初衷?他们相信,答案来自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首先是损失厌恶,我们已经探讨过了。其次是个行为学概念,或称为“心理账户”。它描述人们解码财务结果时使用的方法,探讨的是在环境变化时,我们对于金钱前景看法的变化。我们趋向于在心里将钱放在不同的“账户”里,这将决定我们看待它们的心理态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假想一天晚上你和爱人外出回家,你拿出钱包要付钱给看家的保姆,你本以为钱包里还有20美元,但打开后没找到。于是在你开车送保姆回家的路上,顺便在ATM机上取了20美元现金付给保姆。第二天一早,你忽然在口袋里发现了前天晚上要找的那20美元。

像大多数人一样,你会非常高兴,因为这失而复得的20美元是意外之财。尽管第一个20美元和第二个20美元都来源于你的银行账户,都是你努力工作所得,但是现在拿在手里的这20美元是你原本以为已经没有的,所以你会毫无压力地将它任意处置。

泰勒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教学实验,再一次证明了这个概念。在他的研究中,他将参与者分为两组,给第一组每个人30美元,并告诉他们有两个选择:①将30美元装在口袋里离开;②参与一个抛硬币游戏,如果赢了将得到额外的9美元,如果输了将被扣掉9美元。多数人(90%)选择参与游戏,因为他们认为即便输了,至少还会有21美元的意外之财。对于第二组,他们可以选择:①参与一个抛硬币游戏,如果赢了,能得到39美元;如果输了,能得到21美元;②不参与抛硬币游戏,直接拿到30美元。超过一半的人(57%)决定直接拿钱。两组人都面临同样的赔率、同样数量的钱,但感知的情况却不相同。6

言外之意很清楚了,我们如何决定投资、如何选择管理这些投资,与我们看待本金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例如,心理账户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何人们不愿意卖出自己持有的烂股票,因为在他们心里,只要没有卖出,账面损失就仅仅是账面上的,并不是实际损失。这帮助我们了解了风险承受问题,人们更愿意用意外之财去冒风险。

短视损失厌恶

泰勒引用了一个金融悖论,这个悖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1963年第一次提出的,他问一个同事是否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赌注:50%的机会去赢200美元,或50%的机会输掉100美元。根据萨缪尔森的记忆,同事开始是拒绝,然后表示可以重新考虑,如果满足两个条件,他将乐于参加,首先,必须能玩够100次;其次,不以每一次的结果为决断,而以100次的整体结果作为决断。这个愿意在新规则下参与游戏的意愿,启发了泰勒和贝纳茨。

萨缪尔森的同事愿意参与上述游戏有两个前提:增加游戏的时间长度,以及减少被迫看结果的频率。将这种观点推之于投资上,泰勒和贝纳茨推理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投资资产就变得越加吸引人,但前提是不要频繁地对投资进行评估,也就是不要总是关注价格。

当分析历史上的投资回报时,我们发现长期投资主要回报发生的月份只占所有月份的7%,也就是说,在余下93%的月份并无回报。7那么,这就很清楚了,看投资结果的时间频率越频繁,你看到亏损的次数就越多。如果你每天看一次,有一半的机会看到亏损,但如果你一个月看一次,这种亏损带来的心灵损伤将小很多。

如果你每天不看净值,就不必遭受看每日价格起落的焦虑之苦。持有期间越长,面对的波动就越小,你的投资选择就越有吸引力。换言之,影响投资者情绪风暴的因素有两个:损失厌恶,以及估值频率。引用医学界的一个术语,泰勒和贝纳茨称之为近视或短视,以反映这种损失厌恶和频率的综合。

接下来,泰勒和贝纳茨寻求理想的时间期限。我们知道时间越短,股票的波动越是可能大于债券的波动。我们也知道,如果将考察股价的时间延长,那么股票回报的标准方差(用于衡量风险)就会减小。泰勒和贝纳茨想知道的是,如果让投资者持股不看净值表现,却能像持有债券一样淡泊于心,那么多长时间看一次投资结果最佳呢?答案是一年。

泰勒和贝纳茨测试了不同时间段的回报、标准方差、股票正回报的可能性,一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十年、一百年。接下来,他们参考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损失厌恶的两倍效应(效用=股价上升的可能性-下跌可能性×2)理论进行计算,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计算,直到观察期间为一年时,投资者的情感效用因子才会变为正数。我以前经常好奇,为何巴菲特曾经说,最好股市一年只开放一天交易,看来这与心理学短视损失厌恶的发现有关。

泰勒和贝纳茨说,我们每次讨论损失厌恶时,都要考虑到查看投资回报的频率问题。投资者查看投资组合净值的频繁越短,他们越容易受到心理打击,而上下波动的股票就越没有吸引力。泰勒和贝纳茨解释说:“损失厌恶是人类的本性,无法改变。但与此相反,查看投资净值的频率却是一个方式的选择,至少在原则的设定上是可以改变的。”8

旅鼠效应

另外一个心理学的陷阱是投资者从众行为,无论有没有意义,我们称之为旅鼠悖论。

旅鼠是一种小型的啮齿动物,分布于苔原地区,以它们的集体出走直至一同蹈海而闻名。平时,旅鼠在春季进行迁徙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新栖息地。然而,每隔三、五年,奇怪的事就会发生。因为高繁殖率和低死亡率,旅鼠的数量大增。一旦它们的队伍膨胀到一定程度,旅鼠们就会在黑夜里开始莫名其妙地大行军,渐渐地,这支大胆的队伍白天也开始行进。遇到障碍,它们就堆叠在一起,直至越过障碍物。它们的行动变得越来越大胆,开始挑战一些之前避之不及的其他动物。尽管很多旅鼠一路上死于饥饿、捕食、意外,但大多数都能到达海边,在那里,它们跳入海中,在海水里游泳直至精疲力竭而死。

旅鼠的行为至今无法解释,动物学家解释旅鼠的大迁徙,是由于食物供给或环境压力的变化造成的。旅鼠间的拥挤和竞争可能激发内在激素的变异,导致行为的异化。

为什么很多人在投资上的行为像旅鼠一样盲目?为了帮助我们搞清楚,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85年年报中分享了一个格雷厄姆最喜欢的小故事。

一个石油商人在天堂门口见到了圣彼得。圣彼得告诉他一个坏消息:“你已经获得了进入天堂的资格,但是,你看天堂已经没有石油商人的位置可以把你塞进来了。”石油商人想了一会,问他能否对里面喊几句话。圣彼得同意了,石油商人挥舞双手高喊:“在地狱发现了石油。”天堂的门立刻洞开,所有的石油商人都蜂拥而出涌向地狱。圣彼得很是佩服,于是邀请商人进入天堂。但石油商人想了想拒绝了:“不,我还是和他们一起去吧,有时谣言也有可能是真的。”

为了帮助投资者避开这个陷阱,巴菲特以职业基金经理为例,指出他们在一个机制体系中工作,这个机制就像一个平庸的安全系数,按照固有标准评估工作成果。这样的体制不是鼓励独立思考,而是鼓励从众、随大流。他说:“大多数基金经理几乎没有动力,去做一些大智若愚、特立独行的决策。他们个人的得失也很明显,如果做出非常规的决策,即便干得不错,得到的也仅仅是拍拍肩膀以示奖励;如果非常规干砸了,他们的命运就是丢了饭碗。但循规蹈矩终将失败,特立独行才是成功的必行之路。随大流的旅鼠们肯定很糟糕,做一只孤独的旅鼠可能不是坏事情。”9

情绪陷阱管理

与金钱打交道的每一个方法都不会那么顺利,但我认为“短视损失厌恶”这个问题最为严重,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投资者运用巴菲特方法取得投资成功的最大障碍。在我过去三十多年的职业经历中,我见过太多投资人、基金经理、投资顾问、大型基金由此带来的内在损失,很少有人能克服这个痛苦的心理负担。

或许,毫不意外,沃伦·巴菲特是一个克服了短视损失厌恶的人,所以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我一直认为,巴菲特长期的成功与其公司独一无二的结构有关。伯克希尔公司既拥有全资的子公司,也拥有部分持有的股票投资。所以巴菲特能体察到这些企业的价值成长,与持有股票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需每天看股价,因为他不需要用股价来印证他的投资正确与否。正如他经常说的:“我不需要股价告诉我价值如何,我已经知道。”

从侧面观察1988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投资10亿美元在可口可乐上的例子。当时,这是伯克希尔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投资。接下来的十年,可口可乐的股价增长了十倍,同期标普500指数增长了三倍。回顾一下,我们或许会认为可口可乐是一项最容易的投资。20世纪90年代末,我应邀参加了很多投资研讨会,我总是问听众:“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在过去十年中,持有过可口可乐股票?”几乎所有人都立刻举起了手。我又问:“你们中有多少人获得了像巴菲特一样的收益?”举起的手都慢慢放了下来。

随后,我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为什么?”如果这么多投资者都持有了可口可乐的股票(他们实际上做的和巴菲特一样),为什么没有人取得同样的回报?我认为答案就在“短视损失厌恶”中。在1989~1998年的十年中,可口可乐股票的表现超越大盘,但是以每年的年度计,其超越大盘的次数十年中只有六次。通过损失厌恶的数学分析,投资可口可乐的情绪效应为负数(六个上升的正数情绪单位-四个下降的负数情绪单位×2)。可以想象,持有可口可乐股票的人,在其表现低于大盘的时候,会卖出可口可乐。但巴菲特是怎么干的?他首先分析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情况是否依然优秀,然后继续持有。

格雷厄姆提醒我们:“在大多数时间,股票是非理性的,它会向两极波动,原因在于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投机或赌博心理,例如希望、恐惧、和贪婪。10”他警告,人们必须为股市的上涨或下跌做好准备。他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做好心理上和财务上的准备,以备下跌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正确行动。

格雷厄姆说:“投资人如果过度担心自己的持股由于不合理的市况而大跌,他们就会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劣势。这种人最好远离市场行情,否则他会由于别人的错误而导致自己的精神痛苦。”11

与众不同的另一面: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将股票视为企业”、“集中投资”的方法,与学生们在大学里学的金融理论完全不一样。他们所学的金融框架,被称为现代金融理论。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这种投资理论并不是由企业家总结出来的,而是由一群象牙塔里的学者们总结出来的,它是一个巴菲特拒绝入住的纸房子。那些使用巴菲特原则的投资者,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从情绪上和心理上,已经与大多数市场上的参与者不同。

哈里·马科维茨的协方差

1952年3月,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哈里·马科维茨在《金融学期刊》发表了一篇14页的文章,题为“投资组合选择”12。在这篇文章里,马科维茨解释了一个他认为相当简单的概念,那就是投资回报与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做了大量的验算,以支持这个结论。投资人如果想取得超越平均的回报,一定要冒超越平均水平的风险。在今天看来,这个结论是明显可笑的,但在20世纪50年代,这却是个革命性的概念,因为那是个投资组合随意构建的年代。今天,这篇不长的文章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的发端。

七年之后,马科维茨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投资组合选择:有效多元化》(1959年)。人们认为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将视线转移到整个组合的风险衡量方面。他将测量一组股票走向的方法称为“协方差”。在一个投资组合里,如果包含了不同走向的个股,即便个股具有风险,实际上整体却是个保守的选择。无论如何,他说多元化是关键。他的结论是,聪明的投资者首先选择风险度合适的个股,然后构建具有低协方差效应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同类推荐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资深心理治疗师沈星妤“星语灵师系列”书系第一部。《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由十个心理治疗的案例集结所成,是一部心理励志类随笔集。全书对各种心理案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十分积极健康的引导意义。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Q&A马云与员工内部对话

    Q&A马云与员工内部对话

    首次曝光阿里内部思想碰撞的场景,首次展现了一个更轻松、睿智、激情的马云;一群青春逼人的员工,一些奔放的提问。这是一个企业家和年轻员工、创业者的对话,这是一些不停推动着我们思维的对话。这不仅仅是马云与员工的对话,这其实也是马云和你的对话,本书从第二人称“你”作为切入视角,以此希望作为读者的你,可以更贴切地去感受“Q&A”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趣味知识全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趣味知识全集

    这是一本集知识性、趣昧性、通俗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书,内容丰富全面,包含语文点滴、数学花絮、历史长廊、地理奇观、天文之窗、军事天地、动物世界、植物撷趣等方面知识,把知识性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可谓“寓教于乐”,让青少年既获得了乐趣,又增长了知识。当青少年在轻松休闲中得到这些趣味知识的熏陶时,这些知识又能很好地指导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使自己轻松地翱翔于理想的天空!
热门推荐
  • tfboys我在你身边

    tfboys我在你身边

    tfboys我依然还在你身边,无论怎样......
  • 惹火成婚:国民老公请关灯

    惹火成婚:国民老公请关灯

    慕语兮因一个钱包闯入厉南修的视线,从此掉入他的深渊,挣逃不开。她竭力反抗,终于在他身上吃足了苦头,服软认错。她低眉顺目,却盘算着如何扭转局面,全然反杀。她以为,从此以后她都要跟他斗智斗勇,以至到逃脱那天。却在某天,措不及防和他绑在了一条船上。?他揽着她的腰冷然宣布:“她是慕语兮,是我的未婚妻,跟在我身边,合情合理。谁有意见?”
  • 再世之邪尊

    再世之邪尊

    欢迎来到我的修真世界。主角碌碌无为的前生直至晚年重生于新世界的一段传奇人生,给读者一段话:一定要多注意本书细节
  • 媚狐倾世:魔王大人轻点宠

    媚狐倾世:魔王大人轻点宠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生性冷酷,从不为身外之事扰过心神。却被最信任的战友陷害,落入敌人陷阱,最终自尽而亡。本以为自己这辉煌一生就此结束,却不料竟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变成了一只样貌倾国倾城的媚狐妖,还不小心惹上了一只蠢萌蠢萌的魔王大人。传说中的魔王大人威风凛凛、面若冰山,可谁来告诉她,面前这个对她使劲卖蠢的小忠犬是谁?麻麻,异世太可怕了,我要回家呜呜呜……
  • 侯门嫡女:毒医王妃

    侯门嫡女:毒医王妃

    他为了替他自己,替他心爱女人,她亲爱的姐姐铺路,不惜毁了自己,毁了她的一生。她娘亲的死是被人算计,她屡次小产的原因也是被人算计,她的整个人生,都是在别人的算计之中。呵,多么悲哀的事情。重生一世,她发誓,她要毁了他的一切,要让他,没有了自己,路不再平坦无阻!斗侯府夫人,同父异母的姐妹,把属于她的一切全都夺回来,让她们知道,前世那般对自己,是一件错误的事!然而,在今世,在她凉了的心,以为不会再有爱情的时候,另一个他说,他从第一次看见自己开始,就觉得自己很熟悉,第一次以为她是个不怀好心的人。却在接下来的路,帮她逃过去了无数次危险。然后,日久生情,就算自己再不愿意承认,在他坦白了之后,还是接受了。
  • 何似润无声

    何似润无声

    16岁时我就清楚的意识到用三年时间爱一个人不如用三年时间考上理想的大学可当我再回首时发现都晚了所以我去寻找曾经的足迹。
  •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夺江山

    谋夺江山

    街头乞丐摇身一变成了大周双艳之一,并得尊贵无比的吴王青眼有加,于是,爱情,地位,财富来了,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惊天阴谋……吴王为夺皇权,机关算计,步步为营,以为自己是阴谋的制作者,却连自己跌入别人的圈套都不知……她,为爱情忍辱负重,谋天谋地谋人,最终却仍旧败在爱人手里。若爱情如此难得,那我便取江山……他,为江山处心积虑,谋亲谋友谋爱人,可最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 昆仑魔剑录

    昆仑魔剑录

    在昆仑山脉一带,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在上古时期,一位通天彻地的大能,创造了十把无上魔剑。手握魔剑者,将会成为一片天地主宰。
  • 周易图

    周易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