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4700000007

第7章 序二(6)

4.篇目:篇目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层次名称采用篇、章、节、目。

5.记述方法:应由表及里,再及内涵。如古建筑,先记述建筑年代、布局、宽高、形式,再记述结构、变迁情况,后记述科学、艺术性。器物,应先记述名称、出土时间、地点、伴随出土的东西、器物的时代、长、宽、高和外形,再记述质地、变迁情况,后记述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

6.体裁:采用记述体,形式分文献摘录、综述和附录三种。文献摘录。即汇集古今记载和研究成果,注明出处。综述,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述,着力记述文物的现状,记述要简明、完整、文笔生动易懂。附录,即收集文物创建、维修、赞美、描述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歌、赋、游记、散文、匾对、楹联等名篇佳作。有的诗词不一定就等于历史的真实,所以要加以说明,有关文物的传说、故事和神话,亦可收集整理,吸收其科学性的精华,摒弃不真实、反科学的糟粕。

7.图表:在《文物志》中附以必要的图表,与文字记述同样重要,可结合文物的实际需要分别用照片、拓片、墨线图、表格表示,并加注必要的说明,增加文物的直观性和真实性。

8.文体:一律应用语体文,标准简化汉字,横行书写,文风要谨严、朴实、简明、通俗,杜绝假话、大话、空话。

9.称谓:纪年一律用公元,并于括号内注明中历纪年;中、西年、月、日换算,以《中西回史日历》(陈垣着)为准;度、量、衡,用现在国家颁行的,并在括号内注明昔时数值;人名、地名和官职,均以当时的历史习惯称呼,沿用当时的繁体字书写。

五、对几个问题的处理

1.真与假问题:某个陵墓或某件文物,真假尚未定论时,暂以过去说法记录;如当前有几种说法不一,可将所有说法全面记录,待以后考证;如几种说法已经定论,按定论记录。如周陵、扁鹊墓、蔡侯墓等。

2.陵与陵邑问题:因邑为陵而建,记录时应以陵为主,兼记陵邑。如长陵邑、安陵邑、茂陵邑等,可以陵立目,并入墓葬类,记录陵为主,兼记陵邑情况。

3.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以文物为主,兼记人、记事、记艺文。如霍去病墓,就记录霍去病墓及其文物为主,兼记霍去病生卒年月日和主要活动。司马迁祠,就记录祠和其他有关文物为主,兼记司马迁生平和着作等。

4.跨地域文物的处理:总述部分从略,本辖区部分详述。如栈道,涉及汉中地区和宝鸡市,记录时应将栈道概述一下,重点记录本辖区的一段。长城、直道亦同。

5.已不存在文物的处理:应详今略古的记录。如户县的化羊庙,前些年已毁掉,记录时就将现存文物详细记录,过去的情况简略记述。

6.大与小问题的处理:根据当地文物特点和某件文物的影响范围,决定记录的详略。如高陵县的“五渠”和“城闸”,在高陵影响很大,高陵文物志可详细记录,地、省文物志简略记录或不记录。

7.革命文物与历史文物关系问题:同一个文物既是历史文物又是革命文物,应以哪方主要就哪方为主记录,兼记另方;如同样重要,可按历史和革命文物分别记录。如泾阳的“迎祥宫”“吴氏庄园”古建筑,是后来“安吴青训班”的地方,因革命文物重于历史文物,记录时以革命文物为主,兼记录历史文物。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既是有名的石窟,又是解放日报的旧址。对这类文物可分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两个专题分别记录。

六、方法步骤

第一步:收集资料。包括历史文献资料,像历代史书中的《天文志》《地理志》《礼乐志》《舆服志》《艺文志》和专书、专记、专考、丛书、丛考、通典、通考以及省志、府志、州志、县志等;建国以来经过调查、考古发掘、普查所积累的资料,发表的文章、着述、简介以及工作中的原始记录、手稿等;文物普查、清仓查库收集的资料、登记表格、档案记录、绘图照片、账目清册;文物收藏者、爱好者或有关人的回忆、资料、传说等。

第二步:调查核实。由于有些文献记录不够全面、准确,甚至有谬误之处,有的因时间关系文物已遭到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所以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复查,以求对文物的记述全面、准确。

第三步:综合整理。在收集、核实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分析研究,着手编写。

七、组织领导

1.省文物局负责全省文物志的组织领导工作,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成立“陕西省文物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省文物志的编写任务和指导地(市)、县文物志的编写工作。

2.地市文物志的编写工作由地市文物、文化局负责,成立地、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地、市文物志编写任务和指导所属县文物志编写工作。

3.县文化(文教)局负责县文物志编写工作,编写工作纳入县地方志编写任务,可不专门成立机构。

4.各地、市、县应有一名党政领导同志主管文物志的编写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并给予必要的物质保证。

5.编写班子成员要求有一定写作能力,熟悉文物情况,有文史知识,热爱编写文物志工作,每个成员都应亲自动手,具体分工,落实责任。

八、完成时间

县级文物志于1983年底完成,地、市级文物志于1984年底完成,省文物志于1985年底完成。

《文物志》篇目大纲

绪论:编写文物志的概况,指导思想、体例,组织机构以及编写经过等作一综合叙述。

一卷通论

1.全省文物概况(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等);

2.文物行政、事、企业单位设置、发展及变化情况;

3.文博队伍发展情况,群众保护组织建立情况;

4.文物经费情况,维修经费情况,维修的文物单位;

5.重大文物政策发布情况。

二卷古遗址

1.旧石器遗址;2.中石器遗址;3.新石器遗址;4.古城堡遗址;5.古关塞遗址;6.古战场遗址;7.古建筑遗址;8.古桥梁道路遗址;9.古住宅遗址;10.古寺观遗址;11.古陶窑址

三卷古墓葬

四卷古建筑

1.寺观;2.考院;3.城堡;4.庙祠;5.关塞;6.桥梁;7.牌楼;8.古塔;9.粮仓

五卷石窟寺

1.石窟寺;2.摩崖造像

六卷石刻

1.碑;2.碣;3.造像;4.画像石;5.圆、浮雕刻;6.线刻;

7.摩崖题记;8.墓志;9.法帖

七卷甲骨

1.甲骨;2.甲骨文

八卷青铜器

1.青铜器;2.铭文

九卷金银玉器

1.金银器;2.玉器;3.其他

十卷陶瓷器

1.陶器;2.彩绘釉陶;3.三彩;4.瓷器

十一卷铜镜

十二卷古钱币

十三卷瓦当、空心砖

十四卷印章

十五卷善本书

十六卷书画

十七卷名胜

十八卷革命文物

1.革命机关和领导人旧居;2.革命纪念建筑物;3.重要战场;4.革命文物

十九卷其他

二十卷专志汇编

(注:各地、市、县可根据本地文物情况,对其所列各项有所增减)

新城(秦王府)北门拆毁始末

1982年5月

陕西省政府在省、市20多个单位参与下(文物部门没参加)搞了个新城建设总体规划,经省长办公会几次讨论,批准执行。其中一个内容是拆除新城北门,修建一座高层楼房。

5月27日

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发(82)第045号文“关于保护明秦王府北门的通知”,致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文中提出“残存的秦王府北门及其周围的城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布局、古代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根据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这处建筑属保护范围,应予以保护。特别是西安已经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求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古城遗址、文化古迹坚决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绝不能因进行新的建设使其受到损害。”因此,明秦王府北门不应拆除。望能考虑调整新盖大楼的位置和布局,以便对已有600余年历史的秦王府北门进行保护。(此文抄送省人大常委会、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省建委、省文物局、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谈维熙副省长、雷行副市长、市规划局、市政建设局)省政府接此文后停止拆除。

6月5日

省文物局杨达局长批示:“孟东,世昌同志阅,可去现场看看,如何处理为宜”。

6月11日

陈孟东批:“6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来人在局商量,准备召开一次座谈会,协调解决(杨局长知道)。此文合心同志阅。”

9月28日

上午在省政府办公厅二楼第五会议室召开座谈会,讨论新城北门拆除问题。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世卿主持。省文物局杨达、陈孟东,省文管会王翰章,市文物局畅耀、何敬荣,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张进孝,基建办苟明学、董秉华参加。

畅耀同志发言:秦王府建筑与明西安城墙一样重要。明代建筑在西安已不多了,新城北门应该保护下来。现在它已破旧,我们准备向省、市反映拨款维修。

王翰章发言:西安城墙保护经过几起几落。1958年被拆过一次;文化革命后期马俊臣司令在南城门楼下挖人防工程,又破坏了一次。西安城墙要保护,秦王府也应保护。朱校封王后10年才来西安。清朝时秦王府内建筑被拆,去修了城隍庙。我主张保护,怎样保护法,可以研究。

办公厅同志讲:1954年修新城前两个配楼时,因拆秦王府城墙,赵伯平召开了一天会,认为没有价值就拆掉了。谈维熙副省长讲,西北军政委员会时,已将南边的门楼拆除,这是个精华,其他留下的没有多大情况。现在西南新城剧场,西边的水塔附近,东边的老干部楼南边还残留有城墙,北边城墙已经没有了。讨论新城建设规划时,有24个单位参加,文物部门被忽视了,没有参加。今年五月决定拆新城北门,市局李洪澜同志来开会发现了,后又来了文件。

何敬荣发言:保护文物主要是考虑它的价值,不能说破烂了就不保护。像大明宫只剩下遗址了,也保护起来。秦王府如果一个点都没有了,科学研究都谈不上。

陈孟东发言:按“两利”方针来处理。具体办法是:新城北门进行加固按原状保护起来。如果嫌高度低,超不过周围楼房,可将城上的城楼恢复起来,作为省政府的会议室。加固采取陕北加固窑洞的办法,城楼设计请张锦秋同志,方案出来后经文物部门审查。

杨达发言:市上同志提出保护北门是有道理的,秦王府留下这点东西是有价值的。但就现状保存下来,不几年也会坏掉的。怎么保护呢?(1)保护城门洞,周围安排其他建设;(2)修整城门洞,上面搞古建筑;(3)最后由省政府决定,怎样定就怎样办。

10月9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9月28日座谈会纪要(此纪要没真实反映座谈会上的两种不同意见,也没给省、市文物部门发送)。

纪要说:大家认为,新城北门虽是秦王府的遗址,但四周城墙早已不复存在。特别是有保留价值的南门早已被拆除。现残存的只是一个孤独北门,长期失修,破烂不堪。其现状是垣歪、顶斜、门洞破,非常危险,现用木杆支撑着,随时都有局部倒塌的可能,很不安全。大家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状况保留下去,是不可能的,但按照现状重新修复,也不现实,更无必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既有利文物保护,又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大家的意见是:

1.将现有的破烂新城北门拆除,进行基建。

2.建议设计部门在设计时,新城北门是原明秦王府北门这一历史状况,要搞一个门洞,外形上尽可能地多带点原来的风格。

3.在城门洞上搞点古建筑。

4.设计图纸完成后,请文物部门的同志看一下。

5.由文物部门搞一个秦王府遗址的标志,立于门外。

6.将以上意见给省主管领导进行汇报,领导怎样定就怎样办。会后大家又到现场进行了察看再无异议。

10月5日上午(此谈话记录附在纪要后)

张世卿、苟明学向谈维熙副省长汇报。谈讲:

1.北门已破烂不堪,非常危险,保护意义不大,同意拆除进行基建。但对现状要全部拍照,留存起来。

2.搞标志是文物部门的事情,搞什么样的标志,搞在什么地方,都由文物部门去定。我看不一定在北门口,新城内适当地方也可以。

3.门洞上面不一定搞古建,否则面目全非,反倒不好。

刘庚副省长讲:

新城北门没有多大保护价值,现在还搭着架,不然砸伤人大家意见就多了。同意拆除搞基建。

10月5日上午,苟明学、董秉华按张世卿嘱,将二位省长意见告诉省文物局杨达。杨达表示,按照省上领导意见办理。由省文物局负责,再给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物局说一下,再作点工作,不再行文了,就按以上精神办理。

12月26日

《陕西日报》刊登本报记者黄静写的“呼吁保护西安新城北门”的文章。文章说:记者看到省政府所在地新城北门一段城墙正在被拆毁。据了解,还要拆除北门,文物部门反对这样做,要求保护这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新城即明朝秦王府遗址,也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遗址。距今已600余年。这个遗址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布局,古代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西安是中外驰名的古都,又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开展旅游事业的需要,西安地区的每处文物,古迹和古建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明秦王府北门属于保护之列,不应拆除,建议有关部门立即住手。”

同时,发了《陕西日报》评论员文章“能眼看新城古迹被毁掉吗?”文章说:“新城——即明朝初年兴建的秦王府城垣城门,建国后还比较完整的保护着,但经过大跃进、十年动乱已快拆毁完了,仅留下北城门一段还有点眉目。可现在又开始拆毁了。奇怪的是,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文物保护法》只有一个来月,就公然这样子胡来,这是遵守国家法纪吗?这是尊重自己的祖先吗?这是对后代负责吗?”

文章发表后,拆除工作第二次停止。

1983年1月3日

省政府对《陕西日报》文章,以省政府办公厅党组名义向省委写了陕政办党发(1983)1号文“关于拆除、改建新城北城门的情况报告”。

报告说: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陆续拆除了南大门及周围的土城墙,1954年省政府进驻后,赵寿山省长主持搞了个总体规划,规划中未保留旧城墙。1955年修两座配楼,赵伯平副省长主持,副省长时逸之、成柏仁,副秘书长张性初、西安市副市长杨晓初、城建局局长李廷弼参加,一致认为城墙没保留价值,于1956年拆除。1980年3月3日第5次省长办公会原则同意新的总体规划,于1981年5月16日召集了14个单位讨论。

1981年秋,新城北门因雨水多,时有塌落危险,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决定拆除建大楼。

陕报发出文章后,拆除工作即停止。经查,新城内列入文物保护的有黄楼和西安事变指挥所,新城北门和城墙未列入文物保护范围。至于新城是不是秦王府遗址,口头虽有此说,但未见过历史资料的考证和认定。

1月6日

1月6日上午9时,习仲勋秘书电话告诉省委:“仲勋同志看到《陕西日报》记者部一份电报,反映省人民政府不接受报纸批评意见(载12月26日陕报一版),坚持要拆除属于历史文物的新城北门搞基建。据说新城是明秦王府遗址,也是李自成建大顺政权的遗址。嘱打电话告诉文瑞同志,如反映情况属实,请立即停止。并将结果告诉他。”(秘书田耀光)

同日,马文瑞在电话记录稿上批“请元方同志一阅”。

同类推荐
  • 贤士的答辩文书

    贤士的答辩文书

    本书把历朝历代的杰出雄辩家的答辩文书加以归类、筛选,精选出苏秦、李陵、韩安国、董仲舒等历史上杰出的雄辩家的优秀文章。
  • 我的桃花源

    我的桃花源

    其中有忆旧,写家乡亲人故旧;有游记,记外出考察游历囯内外名胜古迹;有感悟,写读书心得做人体会。庆棠的散文因行文时间跨度较长,有些是早期工作手记,虽然不能说篇篇都是珠玑,但贯注和流淌在他的文字里的,是能扣动无数人心弦的“真情”二字。他对父母师长无限的感恩,对家乡山水深情的关注,对异域风光的心灵沟通,对人生社会的大彻大悟,在记叙中娓娓道来,在抒情中倾诉肺腑,字字句句无不是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的真情流露。
  • 细雨轻飞

    细雨轻飞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集,主要内容为对景物、人物、思想感情的描述,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文艺评论集)》介绍了:秦发生这部文艺评论集主要分为作品论,文艺论文,文化工作探索,灯下偶感四类。我们根据内容又将其概括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对宁夏当代文学艺术比较完备而准确地扫描与解读,在这方面,他是颇具功力的。
热门推荐
  • 北宋生活指南

    北宋生活指南

    梦回千年,体验一把为人师表悠闲生活,自在人生.
  • 落叶季,我在树下等你

    落叶季,我在树下等你

    十一月的季节,校园里落满了叶子,对于孤身来到这上学的秦羽墨来说,这已经是第二个秋天了,可关于果果,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只是因为小时候对彼此的一句承诺,秦羽墨在心里默默想念了十年的小女孩,本以为到这就可以见到她了。可就在遇见苏小雅时,秦羽墨从冷血杀手变成了柔情暖男。可即使这样,上帝也不会停下蹂躏世人的手,弃学私奔成立他们最后的决定.......
  • 末日之卡牌世界

    末日之卡牌世界

    这个世界原本平静而和谐有一天一切都变了位面崩溃而到这不同的位面撞到了一起。人类,精灵,兽人,卡片,魔法,变异兽,由不同位面的世界撞到了一起的世界,期待了是不是那么就和少爷一起来看这个庞大的世界。
  • 江山为契:卧待邪王盛宠

    江山为契:卧待邪王盛宠

    那句榻上温柔的情话,竟让她悄生一辈子的执念,为他潜入陈宫;那日腹中夭折的胎儿,竟让她抹灭一世安的良性,成为一代孽妃;那年阴谋败露的噩耗,竟让她失去一线缘的爱情,沦陷陈宫监狱;最爱她的男人,原是她步步伤害的人,她应该爱下去吗?她最爱的男人,却是步步伤害她的人,她应该爱下去吗?她最亲爱的家人,却因为护她而死,她最信任的姐妹,却屡屡与她为敌。她一直伤害着的人,却在最后还是放她生机,烧毁的承明殿,是一场宿命。她一直深爱着的人,却在最后才开始爱着她,怀里的温柔梦,枕一生可好?
  • 绝世帝宠:女皇独爱

    绝世帝宠:女皇独爱

    一个21世纪的新新人类,高智商IT界精英,富豪榜上排名前50身价千亿的苏亦凡竟然悲催的穿越了……而且更悲催的是,还是穿越到了一个女子为尊的架空王朝……是因为在自己上一世太过祸害女人,所以让他在这一世注定被女人祸害吗?男版宫斗激烈上演,看新一代睿智男宠如何在阴暗的后宫争斗中保住那仅存的真爱……
  • 如此“清洁工”

    如此“清洁工”

    本文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洋动物为中心,以童话故事为表现形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神秘莫测的海洋国度。本文在介绍海洋动物令人眼花缭乱的神奇本领时,不仅深层剖析了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还给读者讲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网游之谱写传奇

    网游之谱写传奇

    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2016数据流网游大作,各位看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 废材九王子

    废材九王子

    男扮女装,看我如何行天下。炼丹,简单。炼器,小意思。至于修炼嘛,一个月修到武士,有没有。驯兽,有一大堆。学院,险地,传承,拜师,美人等,这些自然有。我灵儿不会骗人,只会卖萌,嘻嘻嘻。天行姐姐要小心了,来来一起看,本文不会VIP,因为我第一写文文,所以都是免费的。
  • 创世之灭魔屠仙

    创世之灭魔屠仙

    一个人要是倒霉,能够倒霉到什么程度?穿越一次够背的了吧,没想到还能卷进人魔仙的争霸阴谋里。一到异世就让老子当特工,你倒是给点资金给点能力啊,什么都不给?老子可要卖队友了啊!
  • 听风一剑

    听风一剑

    何事悲秋风,江湖事多愁。英雄多少年,一剑听风流。(短篇武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