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09300000003

第3章 司马光不凡的一生(2)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子女们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形式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强烈反对生活奢靡,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在文中,司马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一,不满于奢靡陋习。他说,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又说,近几年来,风俗颓弊,讲排场,摆阔气,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聚”,大操大办。他非常痛恶这种糜烂陋习,为此,他慨叹道:“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其二,提倡节俭美德。司马光赞扬了宋真宗、仁宗时李亢、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并为儿子援引张文节的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诫儿子这句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接着,他又援引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对道德和俭约的关系作了辩证而详尽的解释。他说:“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其三,教子力戒奢侈以齐家。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常常详细列举史事以为鉴戒。他曾对儿子说过:西晋时何曾“日食万钱,子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侈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于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司马光秉性刚直,在仕途上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而在举荐贤人、斥责奸人的斗争中,他也敢触犯龙颜,宁死直谏,当廷与皇上争执,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特别是他担任谏官以来,从维护朝廷的根本利益出发,小自后宫封赠、外国供品,大至官员任免、边防治要乃至帝王继统,司马光历来指陈是非,直言敢谏,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帝王定选皇位继承人是直接关系封建国家命运的头等大事,自古以来,即使是权重的大臣也不敢妄言。宋仁宗得病之初,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因为怕提起继位的事会触犯正在病中的皇上的忌讳,朝野很多有识之士着急却又不敢表示意见,只有谏官范镇首先提出个人建议。当时远在并州任通判的司马光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但立即写信鼓励范镇一定要死力相争,而且自己也有奏章,还特意当面跟仁宗说起此事。仁宗没有批评他,但还是迟迟不下诏书。司马光沉不住气,又一次上书说:“我从前上呈给您的建议,原以为会使您有所行动,谁知现在寂无声息,不见动静,这一定是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何必马上做这种不吉利的事。那些小人们都没远见,只想匆匆忙忙的时候拥立一个和他们关系好的王子当继承人,像‘定策国老’‘门生天子’这样大权旁落的灾祸,难道以往出现得还少吗?”仁宗听后大为感动,立即命令送中书商议。经过司马光、韩琦等人的筹划、奔波,终于将后来的英宗册立为皇太子。

英宗并非仁宗的亲生儿子,只是宗室而已。司马光料到他继位后,一定会追封他的亲生父母。后来英宗果然下令让大臣们讨论应该给他的生父什么样的礼遇,但谁也不敢发言。司马光一人奋笔上书说:“为人后嗣的就是儿子,不应当顾忌私亲。濮王应按照成例,称为皇伯。”这一意见与当权大臣的意见不同。御史台的六个人据理力争,都被罢官。司马光为他们求情,但没有奏效,于是他请求和他们一起被贬官。

宋神宗时,百官欲上尊号。这对皇帝来说,自然是既荣耀又惬意的事。司马光却不愿随声附和,他力排众议,直陈个人见解:“以前先帝亲自举行郊祀大典时,也不曾受过尊号。后来有人提议,国家与契丹往来通信,对方有尊号而我方却没有,这才由于特殊情况而有了权宜之举。古时候,匈奴冒顿曾经自称为‘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却并不曾听说过汉文帝增加过什么名号。但愿遵从先帝本来意愿,不要接受这种名号。”神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还特意写下了诏书表扬了司马光。

在从政生涯中,司马光一直坚持这种直谏忠正的原则,被称为“社穆之臣”。宋神宗也感慨地说:“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如果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司马光过世后,墓地碑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书,而苏轼生前从不轻易给人写墓碑,平生只给五个人写过墓志铭,司马光即是其中一个,但苏轼与司马光的政见并不一致,二人经常在朝堂上吵得面红耳赤,苏轼曾称司马光为“司马牛”,虽然是骂人的气话,但也形象地表明了司马光的性格和为人。

司马光经常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他曾说,修心有三条要旨:仁义、明智、武略;治国也有三要旨:善于用人,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司马光的这一主张很完备,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

宋英宗时,朝廷曾下令在陕西征兵二十万,致使百姓惊慌,社会秩序混乱。司马光认为此举不妥当,所以质问掌管军事的韩琦。韩琦回答说:“军事上都注重先造舆论,现在外敌桀骜不驯,让他们突然听到征兵二十万的消息,这难道没有威慑作用吗?”司马光反驳说:“所谓军事上注重制造舆论,乃是有名无实,况且仅可以欺骗对方一时罢了。如今我们增加了兵力,实际上又不能使用,不过十日,对方必定能了解清楚,到那时人家还有什么可怕的呢?”韩琦又以先前乡兵可以“永不充军戍边”为由,来说明现今政策的可行。司马光则针锋相对地指出,由于朝廷曾经失信于民,已经把老百姓吓怕了,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大臣也不能不产生怀疑。韩琦被驳得理屈词穷,但并没有采纳司马光的意见。仅仅过了几年,司马光原先忧虑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任谏官的日子里,为了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司马光忠心耿耿,还先后提出过不少重要的治国谋略。例如,他曾经向仁宗进献所谓“保业”“惜时”“远谋”“重征”“务实”的“五规”学说,强调“此皆守邦之要道,当世之切务”(《传家集》卷二十一《进五规状》)等等。但是,比较起来,尤为引人注目并最能代表司马光深刻见地的,要数他论述君德的《三德》论和论述用人之道的《御臣》论了。

《三德》论,讲的是人君之德。在司马光看来,但凡英明有为之君,都应当具备三方面的品德,这就是:仁、明、武。所谓“仁”不是生养抚育、迁就容忍的代名词,而是要“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这才是“人君之仁”。所谓“明”并不是繁杂苛细的观察,而是要“知道谊(即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这才是“人君之明”。而所讲的“武”决不是强横残暴之义,而是只要道义所在,便可“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这才是“人君之武”。人君具备“三德”,国家必然富强。缺一则衰弱,缺二则危险,三者无一就一定会灭亡。

《御臣》论,讲的是朝廷用人之道。司马光认为,所谓“致治之道”没有其他内容,无非三条而已:一是任官;二是信赏;三是必罚。这三条的具体内容是,在用人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依材授任,量能授职。有功则晋级奖赏,不要迁徙其官;无功则降黜废弃,而另选贤能任之;有罪则施以“流窜刑诛,而勿加宽贷”。长此以往,则朝廷必尊,万事必治,百姓必安,四夷必服。

因为《三德》论和《御臣》论属于治国要道,是司马光的重要政治主张,所以尽管这一理论最初是在仁宗时期提出来的,但后来他对英宗、神宗也多次论及。司马光甚至深有感触地对神宗说过:“臣获事三朝(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皆以此六言(即论述君德的仁、明、武和论述用人之道的任官、信赏、必罚。)献,平生力学所得,尽在是矣。”(《宋史》本传)情深意切,尽职尽责,司马光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于此可窥一斑。

(三)荣辱·褒贬

熙宁元年,也就是宋神宗刚刚即位的那一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在神宗的积极支持下,于熙宁二年开始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说:“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而且治理天下,就好比对待房子,坏了就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不用重新建造。”

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重建房子,非得有良匠优材,而今二者都没有,要拆旧屋建新房的话,恐怕连个遮凤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了。

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宋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侧面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还是老练稳健的。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逝,次年,不满十岁的儿子哲宗即位,年号元,朝政大权掌控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中。司马光被起用,任门下侍郎,第二年又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即左丞相)。司马光担任宰相仅仅八个月就因病去世了,但在他执政的时期内,却做出了许多惊人之举。在他的举荐之下,一大批保守派官员一一得到提拔重用,进而在他的指引下,向变法派发动了全面的进攻。首先是尽废新法。有人认为神宗刚刚过世,不宜马上改动。司马光却上书直言:“先帝之法,好的即使是百世也不能改变;而像王安石、吕惠卿所制定的制度,已经成了天下祸害,应该像救火灾、水灾一样急迫地去改变它。况且太皇太后是以母亲的身份改变儿子的法令制度,并不是儿子改变父亲的法律。”这样,大家的意见才能统一下来。于是,废除保甲团教,不再设保马;废除市量法,把所储藏的物资都卖掉,不取利息,免除所欠钱物;京东铁钱及菜盐的法律都恢复其原有的制度。

晚年的司马光疾病缠身,但是不把新法完全废除,他死不瞑目。于是,他写信给吕公著说:“我把身体托付给医生,把家事托付给儿子,只有国事还没有托付,今天就把它交给您吧。”于是上书论免役法五大害处,请皇上下诏废除,并请求废除提举常平司;边地的策略以与西戎讲和为主;又建议设立十科荐士之法。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如此雷厉风行地全面废罢新法,并不是所有的保守派官员都赞同,如苏轼、苏辙等人就对废罢免役法持有异议,甚至还就此问题同司马光发生过激烈的争执。然而,司马光对新法的废罢之心毫不动摇。

司马光的品格德行、修学治史,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但对他的政绩,人们却褒贬不一。保守派主政的时候,对其政绩大加褒扬,宋哲宗还赦令保守派的翰林学士苏轼撰写神道碑文,洋洋几千言尽是赞美之词。

而改革派当政时,司马光不仅没有政绩可言,而且被列入奸相之列。宋绍圣年间,御史周铁首论“温公(司马光死后谥号)诬谤先帝,尽废其法,当以罪及”。朝廷不仅夺去了所有封号,而且还把其墓前所立的巨碑推倒。王安石的学生章淳、蔡京主政时,为报复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的做法,将其与309名朝臣列入“元 奸党”,并要在朝堂和各州郡立“奸党碑”。但是在立碑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石匠安民对蔡京说:“小人是愚民,不知道立碑的意图。但天下人都称道司马相公为人正直,现在却要将他列入奸党,小人于心不忍。”蔡京一怒之下便要处罚他,吓得安民一面求饶,一面哭诉:“大人的命令,小人不敢违抗。只是小人有一个请求,碑上刻匠人名字时,不要把小人安民的名字署上,以免留下千载骂名。”蔡京仔细一想,司马光虽然有错,但毕竟为人正直,享有威望,于是改变了主意,将司马光排除在了奸人之外。

对于这位历史名人的一生,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评论道:“司马光身居洛阳十五年,写出一部《资治通鉴》,可以说做了一件好事;到朝廷任相后,把推行了十五六年的新法完全废除,就连同一派的苏轼父子都不赞同,又可以说是做了一件坏事。”此话是非分明,确有一定道理。

同类推荐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中国人自画像

    中国人自画像

    本书介绍了关于中国之家庭、宗教与哲学、婚姻、离婚、妇女、书面语言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本书从服饰、饮食、建筑、节日、人生礼仪等方面,对西北少数民族中上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多角度的描述,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进而增进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了解,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热门推荐
  • 穿越末世游戏打滚

    穿越末世游戏打滚

    唔?怎么任务前玩个游戏就穿越了?不过还送各种礼包,系统给个蜜枣再打脸,不带这样玩!凭什么我任务最艰难?!不开森!“乖~赏个吻,组队刷丧尸去!”“本姑娘不爽,滚!”易家兄弟暗笑,风家兄弟捂脸,莫某黑脸“她是我的!你别抢!”
  • 门阀世家

    门阀世家

    神州大地.皇权旁落.八百名门三千望族.草根强势崛起.十倍武技修行速度.变身妖孽.神州大地.谁为主.傲视神州.舍我其谁.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PS:【升级流.强者对决.世家争霸.】PS:Q群:223421497门阀世家群。
  • 微信红包群

    微信红包群

    穿越异界,手持IPhone10S加入玄幻世界顶级聊天群!九阳神王:我这有一本至阳功法,修行一日千里!金鹏妖王:来来来,你们都没宠物吧,发紫金御兽法决,大家抢红包了!合欢神童:我这有几个女弟子要双修了,装红包发给你们,注意接收……绝世丹君:升级神丹,抢到手软,六味地黄丸专门双修!让我来摇一摇?九天神女:约么?
  • 乱舞冥空

    乱舞冥空

    位面战争结束,修罗道一方战败了,随着修罗神王的败逃,修罗一脉在天界备受压迫,被迫从天界迁移到了三大位面之一的地府冥界。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修罗道迁移天界,天云大陆的修练法则被神秘的力量打破了,这是什么阴谋?六种基础被天云大陆的人们混乱地修练,这重重谜团,将如何解开!!!!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人养尸,尸斗人,养尸的手段,斗尸的秘诀,究竟是尸高魔丈,还是道长魔消!
  • 我在古代当仙女

    我在古代当仙女

    为了帮自家的空间成长,柳飞玖不得不穿越到了灵气更充足的古代!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扮起了下凡的仙女,开始了古代“救苦救难”之路。。只是貌似救的不太专业的样子呀!
  • 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

    致我们挥霍在路上的青春

    十多来年,她一直是个标准的好学生,从不早退、旷课,不会泄愤地撕掉课本和参考书,没有抱头痛哭的散伙饭,甚至没有谈过轰轰烈烈又不靠谱的恋爱……有的,只是无聊到写不出一页故事的青春。毕业季,她终于独自一人,背上背包,踏上了旅途。是的,不旅行,不冒险,空有青春有何用?作者就是想通过自己实际的行动,告诉年轻的读者“解脱之后,堕落之前,青春要冒泡。”
  • 星空断层

    星空断层

    三百年后,人类在一次突发事件中意外地获得了神秘文明留下的神器,随后发展出星际跃迁技术,从而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星际大航海的伟大时代,直到他们来到一颗美丽丰饶,神秘莫测的行星——牧野星。然而沉浸在喜悦与荣耀中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灾难即将来临。人类这个刚刚走出摇篮,还在蹒跚学步的信心满满的婴儿,已经走进了满是豺狼虎豹的恐怖森林!年轻的特种部队军官马可中尉和他的队员们被意外地卷进这场灾难之中,幸存的他们在这颗神秘星球的繁茂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座远古的遗迹,从而揭开了浩瀚宇宙的古老秘密!
  • 我的变异同桌

    我的变异同桌

    金发碧眼的女子一撩长发,风情万种的看着眼前的女孩,“你说世界上有没有强到变态的人!"女孩低头,绞着手指,唯唯诺诺的回答道:“有。”“呵,那你说说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变······变异人。”“你在给我讲笑话么,变异人,你见过么!”“嗯,我同桌就是。”
  • 欲望都市行

    欲望都市行

    街角阴暗的角落中延伸出那张清秀苍白的脸,故事在这里开始······在老头的帮助下,他“死”了,他脱离了那个生长了十八年的实验室,他进入了人类的世界。老头教给了他关于人的知识,天赋让他能感知人的情绪,他知道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欲望,但是,这些,他都没有,他缺少的,是一颗人心。在欲望纵行的都市,他能寻找到“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