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9300000038

第38章 读是一支春消息

—“名家的读书生活”漫评

尽管易中天教授有“春天不是读书天”之谓,但我还是觉得,对于辞猪迎鼠欢度佳节的北京来说,读是一支春消息。

首先来看春节期间的北京各大书店中多么红火。正月初四,适逢与新中国同龄的京城老字号—王府井新华书店—迎来自己的59周年店庆,该店该日雅客盈门自不必说;仅以京城书店的后起新秀之一北京图书大厦来说,从大年三十到初六,就接待了50万人次的读者,销售码洋超过1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而另一后起之秀中关村图书大厦,据统计其春节期间的销售码洋为303万元,平均日客流量为两万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5%。数字就是告知:春天来了,一个读书的春天正从我们生活的一个侧面,悄然来临。

在热闹的北京庙会上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偏居南城的龙潭庙会来说,其每年均在庙会上设置的图书捐赠点,今年竟然为遥远的青海省一所民族小学奉献了3万多册图书,其数量之多,实为历年之最。谁能说,这不是北京读来早的一支春消息呢?

当然,春天读来早的更权威讯息还是来自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这双子星座。在国图,今年有一个巨型海报非常醒目:爱在国图,暖在书海。这是国图首次公开邀请读者到馆过“书香年”,海报中还特别注明“诚邀因雪灾未能回家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年学子”。

同时,国图还把自己的“诚邀”扎扎实实地体现在多项收费的减免上,甚至在大年初一早上,国图馆长还亲自给到馆的一些读者拜年、赠送小礼品。因之,仅大年初一这一天,国图便接待读者2249人次,创近年来同日接待量最高。首图也是这样,在“书香年”期间,那里的种种讲座都盛开着令人陶醉的听者(读者)之花。

但在今年春节期间,最令人陶醉的,莫过于北京电视台7日7频道的特别节目“名家的读书生活”了—

从初一到初七每天晚上的黄金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尽享文怀沙、冯骥才、罗哲文、王蒙、冯其庸、韩美林、黄苗子这7位文化名家的读书生活。这真是一段黄金般的记忆!

记忆中最令人感奋的有以下4点:

一是北京电视台真是魄力独具,竟然于春节期间用这样一档读书类节目参与“眼球”的竞争,这只能说明他们慧眼识珠。的确,当今之世虽然浮华噬人,但渴求知识的地火从来也未中断其在中华隧道中的潜行;实际上,当今中华大众的春节品味绝非一台或数台晚会即可了断,它不仅需要更加多样性的服务,而且尤其需要对中华文明地火的精心对接与准确释放。党的十七大有曰,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是我们一切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读书,又怎能不是提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呢?所以说,在今年春节期间有幸看到“名家的读书生活”这档黄金节目的观众(读者)们,其实是身在中华文化的一个制高点上,尽享了一种国家软实力的瑰丽多姿、奇魅丰饶。为此,我们要感谢北京电视台这次独出心裁的春节巨献!在他们的努力耕耘中,读是一支春消息,最是“春来发几枝,此物最相思”。

二是北京电视台这档“春节特别节目”不仅策划独到,而且形式别致。众所周知,近些年国内各电视台的读书类节目层出不穷却又接连消遁。至今仍健在的,也大多改头换面,或实无真书可读而专打“名人牌”的,或“悦”字当头直取实用路线的,等等。很难说这些“戴着脚镣跳舞”的读书节目是否成功,但我们久觅众台这类节目中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而不得,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实需另写一篇时代专论才能一一说清,但既往的,或曾经的那些电视台读书节目办得过于呆板,也应是不争的原因之一。而这次春节期间的连续节目“名家的读书生活”,北京电视台的相关编导们显然在其表现形式上做了新的努力和尝试。一是在演播间与采访现场有节奏的切换,既保持了新闻播音的新鲜感,同时又具有现场采访的真实感,二者相得益彰,形式别开生面。二是采访现场皆为读书名家的书斋和书房,因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观众(读者)一窥其堂奥的“阅读”兴趣。笔者在看此节目时,便很有此类满足感。以前曾见识过台湾作家李敖的书房奇大无比,也曾拜读过语文大家周有光先生的《有书无斋记》。这次在电视中,无论是走进冯骥才设在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中的书房,还是走进韩美林那自称是一个“小小艺术博物馆”的伟大书房,都深深地感到,中国真是变了,中国真是大变了,这从中国作家们的书房变迁中便可以看得很清楚。“遥想元明之际,王冕牧牛读书,陶宗仪耕田写作,不但书房,连书桌也没有”(流沙河)。看今朝,冯骥才已然“功夫在‘桌’外”了:“我的书桌没有在家里面。我的书桌主要在田野里。”他还说:“到处都是我的书房。比如我在京西宾馆开会时写了个小说,那里就是我的书房。或者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我有两个:一个是在社会上,比如在田野里;另一个在自己的心里。”这就是冯骥才先生的“软实力”,这又何尝不是令广大观众(读者)非常艳羡的一个“文化制高点”!

三是这档连续7天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春节特别节目却原来是北京电视台“7日7频道”隆重推出的,这就不能不给人一个非常清楚的启迪:“名家的读书生活”不仅是文化的,他应该首先是生活的。这种把读书类节目的重新定位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起码告诉我们:读书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我们的一次精神消费。因之,各种生活类的传媒载体都应该承担起引领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的历史使命,用多种多样的鲜活方式构建我们的书香社会。只有书香社会,才更接近我们理想中的和谐中国。从另一方面说—仅以辞猪迎鼠欢度佳节的北京来说,关于“读书”的负面新闻也并非没有。例如,某报某日有一份“民生调查”,说的是“大门锁住屋内千册藏书,隔壁棋牌室人声鼎沸”—这种场面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并不鲜见—大标题是:社区图书馆为何少人问津?要回答这个问题确乎很难,前文已述必须一篇专文才有可能说清一二,但是我们据此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要加强文化建设”的任务,我们还远远没有完成。而对于这项伟大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来说,现在不能够放任自流,而应该多管齐下,继续加强。在这方面,北京电视台“7日7频道”的“慧眼识珠”,贵在识“读”,而犹贵在识己。正像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样,举凡生活类传播媒介,都应该全方位地,更经常、更多样地为“读书”服务。

四是7位文化名家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座又一座的宝库,无不令每一位有幸浸入者满载而归。例如韩美林的《天书》,由于春节前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首发式,正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热点,而春节期间我们就在荧屏上看到难得一见的这位“艺神缪斯的儿子”(黄苗子语)一一道来了。他说,“《天书》的由来”与启功先生有关。那还是1958年,有一次他与启功先生在香港小聚,当启功先生翻看他随身带着的记录古文字和岩画的构思本时,曾戏称他是在办“古文字收容所”,并认真地鼓励他把古文字搜集整理的工作进行到底。如今悠悠50年过去了,《天书》终于问世。韩美林非常感念启功先生的当年鼓励,并强调说:“前辈们给予我很大的鼓励,而更大的鼓励来自于当前开放的现实环境。我们古老的国家刚刚腾飞,任重道远,我们国家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魅力。”好一个韩美林的“魅力说”,为此,明年他要继续出版《天书》下册并从现在又开始整理编撰一部“中国古文字大典”了。闻此种种,谁能不对韩美林的“读书生活”充满敬意,正如黄苗子先生有诗赞曰:“仓颉造字鬼夜哭,美林天书神灵服。不似之似美之美,人间能得几回读。”

不仅韩美林先生的《天书》“人间能得几回读”,文怀沙、罗哲文、冯其庸等诸位先生的“读书生活”莫不五彩斑斓、气韵非凡。再如王蒙先生,这位享誉中外的文坛老将在镜头中告诉我们:读书就是和朋友切磋谈心,就是对自己灵魂的追问。但他现在“阅读量小多了”,因为“眼睛不行了”。“我觉得我说话的速度比过去慢了,但写作的速度还没有慢多少。”王蒙说:“人家招打字员,一分钟要打25个字,这个我早就超过了。”王蒙还说“中国现在的读书情况,不是很令人满意”,他并且说,“那些经典作品,我现在还是会看一看,像泰戈尔、雨果、红楼梦、老子、源氏物语什么的”。这就是镜头中的王蒙。这就是最近的王蒙。这就是其“读书生活”如大河般绵延至今而依然波澜壮阔的那个王蒙。的确,老读书的王蒙先生永远不会老。

你说春天会老吗?

同类推荐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洒脱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洒脱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
  • 北方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文集

    北方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文集

    以本次研究生创新论坛为契机,学校对阶段性的研究生创新成果进行了遴选、表彰。经各培养单位推荐,参加论坛的研究生创新成果共有77篇,各分论坛评审导师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评选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1篇、优秀奖55篇。
  • 李白诗选评

    李白诗选评

    本书编选李白诗230题,270首左右。分编年、不编年两部分排列。不编年部分,又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七言歌行)、五七律、五七绝、乐府几个部分。李白诗歌的编年,仍然是李白研究的重要课题,争议也比较多;对于李白寄托很深的乐府诗的作年,争议尤其多。
热门推荐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我喜欢你,你看着办吧

    我喜欢你,你看着办吧

    陈秦不小心“惹”到了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别扭又中二,但是有点可爱,怎么办?林五陌“捉”住一个在他看来很适合他的女人,好像女人要甩掉他,怎么办?
  • 花的恋

    花的恋

    我们都知晓,人有自己的虐恋与暖恋,花亦是此文就是写花的花语和感人传说故事
  • 重生之名门恶女

    重生之名门恶女

    当年,她家破人亡,受尽屈辱,步步惊心。如今,她再不是那被畜生糟蹋的西门茉。以将军之女的身份归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是,报仇就报仇了,怎么还惹上了这么多桃花?墨渊:我寻你多年,早已错过一次,再不容许你从我身边离开。妹梓:陛下,我是你的国师,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命。初一:我算尽天下,却独独算计不到你的心。
  • 易烊千玺之一首简单的歌

    易烊千玺之一首简单的歌

    “我们的名字相同,我们的记忆相似……”易烊千玺,几年后,又遇到你,你怎么不记得了?几年中,你出名了。而我,还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叫易烊千玺的粉丝,默默地关注你,可你怎么就不记得了?2015,真是个奇妙的一年,在8.15那天,我含着泪看着你在专属你的舞台上,缓缓地举起手听你唱“一首简单的歌”……
  • 查理九世之复仇的路

    查理九世之复仇的路

    从那一天开始,他走上了复仇的路,他将不再是那个孩子,但他心里的那份纯洁,仍未改变......
  • 恶魔专宠:冷宫凰后

    恶魔专宠:冷宫凰后

    直到那一刻,他跪在我的面前求我救她,求我放过她,我才知道,原来,我败得那样的惨。跟他斗了半生,就是斗败了他身边所有的女人,也得不到他的心!他的心,是冷的,是硬的!是仇恨的!看着他痛苦的眼,我知道,他用尽心机,就是要折磨我,就是要杀了我!因为我,杀了他最爱的宣雪蓉!
  • 魂咒之我不是宠物鸟

    魂咒之我不是宠物鸟

    我居然和一只小麻雀对换了身体,谁能告诉我之后的人生我还如何面对?不,非夜有危险,我得去救他!可是……我只是一只没用的小麻雀。还有,尹敏镐你真的很过分耶,我才不是你的宠物鸟!我有名字,我叫池贤珍!
  • 千珏传说

    千珏传说

    这是一个鸿蒙后期的洪荒时代,是一个灵狐、邪魔和人类之间博弈达到了顶级的时代……混沌、仙罡、皇泊、狐族,齐聚登场,上演了一场正邪之间的恩恩怨怨!痴男怨女,一段轮回转世的凄惨爱情故事!
  • 恋爱法则:帆布青春不迷茫

    恋爱法则:帆布青春不迷茫

    韩木兮,长了一副红颜祸水的脸蛋,却是花痴一个,为追寻男神误入圣樱高中,准备开始一去不复返的爱情追击......咦?男神向我表白啦?等等,我不会五感出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