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的演讲之一
古人说过,“于不疑处见疑,方是进矣”。少年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国家五四以来所出的新诗集,有没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我认为,太习惯纵向编诗,不注重横向选诗,这是我们千古诗编的一大弊病。仅以新诗而言,何谓“纵向编诗”?《新诗选》之类,皆以时间为序,一纵而成,这是有目共睹的。另如《2011年诗选》,不过是编年体的“纵向”。此外,就是因人而编,“张三诗选”或“李四诗选”,翻开一看,又是以时间为序。还有如《七叶集》,不过是7人之“纵”。由此说到“集”,我们常见的被诗人冠以“露珠”或“新月”等的诗集,其全部内容也不都是写“露珠”或“新月”之类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不是写集名所宣示的题材内容的,这不过是一种偏于诗人意趣的“纵向”而已。“纵向编诗”的现状,当然不是以上信手拈来的几例所能说全的,有兴趣者可以进一步下工夫分析清楚。这样“纵向编诗”当然有它的必要性,但不能说它没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它不能满足读者进行专题欣赏的要求。为什么不可以出版一些《诗人之春》《诗人之夜》《诗人之海》《诗人之月》等的诗集呢?要知道,当代人的感情是极其丰富的,爱诗者的情致更是细微而执着。其次,一味地“纵向编诗”,不能满足习诗者的借鉴和提高的要求。许多少年朋友们都喜爱诗,并在练习着写诗。如果有一本《诗人之梦》能把古今中外著名诗人们写梦的诗都尽可能地集于一册,那么,爱诗(梦)者可以集中一个题材多角度地进行品味、比较和借鉴,少年朋友们要当一个诗人的梦想也一定会早日成为现实。
如果说清楚了什么叫“纵向编诗”,那么,所谓的“横向选诗”也就不言自明了。在这方面,不能说我们的出版界什么事也没有做过,不过的确是做得太有限了。以前出过一本《北京的诗》,“横”出了一个城市,太大了;为什么不“横选”《北海的诗》《纪念碑的诗》呢?前不久,有两家出版社“横选”过《西方爱情诗选》和《中国爱情诗选》。光有“爱情”太不适合少年朋友们阅读了,我们还应该出版《世界友谊诗选》《我爱校园》之类,这样才能切近少年朋友,特别是爱写诗或爱朗诵诗的少年朋友们的需要。
但是,与其等待别人出版,不如自己动手编集。有兴趣的少年朋友们完全可以试一试。你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去,也可以翻一翻爸爸妈妈的书,或者通过别的什么渠道,根据你事前确定好的一个最有吸引力的专题,不断地收集,不懈地努力,最后你一定可以编选出一本别具一格、新人耳目的诗集来。并且在你从事这项颇为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中,你一定会更加喜爱诗,更加理解诗。如果你对自己的专题诗选再进行一番品味和比较,你写诗的水平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不信,就请你试试看吧。我以为,从事这项编辑活动并不断地拓展自己“横向选诗”的视野,比单纯地看一些“怎样写诗”的小册子,要实际得多,对提高你的整体文学素养也一定会更有效。
除新诗外,其实古诗也在可“横”之列。又不仅仅限于诗歌之列,举凡散文、歌曲、漫画等都可从题材上(或手法上等等)确立自己最感兴趣的所在,偏不满足于因袭的陈规,要独辟自己理想的蹊径。正如古人所说:“于不疑处见疑,方是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