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珍妮姑娘》是一出悲剧,悲剧从珍妮遇到白兰徳一刻就开始上演。
初中时候看这本书,觉得真是彻彻底底的悲惨。自己的人生经历多了。多年后重读这本让我曾流泪的书,则多了另一番思考。
珍妮生长在美国一个贫苦家庭,房子贷款的债务还不清,却又不能半路舍弃。珍妮父亲本是有一技之长的手工劳动者,却在美国工业革命浪潮下成为牺牲者,技能再也不被需要。贫苦的逼使下,珍妮跟着母亲去旅馆搞清洁挣钱,又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白兰徳,为他洗衣服。这几个小钱,在议员白兰徳眼中算不了什么,却为珍妮一家带来了暂时的舒缓。
珍妮恬静美丽,犹如清晨的百合一样,打动着五十多岁的白兰徳。白兰徳对珍妮的感情,并不仅仅是情欲和冲动。如果说是他为珍妮带来不幸,倒不如说是命运将人推到浪尖,这种不幸未必就是坏的。白兰徳对珍妮的感情是真切的,也经历过一度挣扎。他可以不计较自己的社会影响,下了决心去跟珍妮结婚,已经算了不起。不是很多男人可以作这种牺牲,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男人。珍妮对白兰徳的感情也是纯洁的,她并不了解自己爱不爱白兰徳,她只知道,那一步是对的,既可以拯救在监狱的哥哥,又报答了白兰徳的关爱,还可以舒缓家庭的困苦。她没有想到自身的利益,这就导致了自己的不幸。
如果白兰徳不突然病死,结局会不会好一点?谁知道?命运往往出其不意,徳莱塞也喜欢把笔下的角色折腾一翻。要说珍妮跟白兰徳的结合是懵懂的,她跟雷的结合则是充满情意,用尽女人一生的爱。
未婚同居在现在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那时则比妓女还要不堪。但珍妮的不幸,并不仅仅是与雷同居。有太多因素将两人分开,例如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级、珍妮有一个孩子、珍妮是有过去的女人、雷不想结婚、雷家庭的反对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是一种无以形状的力量,不妨将之称为命运。
珍妮是真心喜欢雷,所以她隐瞒她有一个孩子的事实。但是当事情败露后,雷还是接受了,并且在共同生活中喜欢上珍妮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阶级,可是灵魂却是平等的,雷只有与珍妮在一起才感到恬静和幸福。尽管雷家庭反对,可是雷父亲并没有将其赶尽杀绝,雷可以选择跟珍妮结婚,每年有一笔年金,可以简简单单地生活下去。这一切困难都不是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可是珍妮跟雷尽管相爱,可是却最终分开了。其中有两个因素是不可忽略的:自由意志与社会认知的对抗,和情感的多变与复杂。
社会和家庭的反对,使雷蒙受巨大的压力,但这压力并不是不可承受的。雷不愿意结婚,并不是不爱珍妮,而是不肯妥协。就如孩子,父母不让他吃糖,他偏偏要吃。雷家庭反对他这种未婚同居,他偏偏要继续下去。金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萌生了一种个人意志,去追求自己认可的真理。就如舍伍德·安德森所说的:“人自己创造真理,而每一个真理都是许多模糊思想的混合物。全世界到处是真理,而真理统统是美丽的。”雷模糊地认识到,自己享受的,是适合自己的,是值得自己坚持的。可是毕竟这种真理模糊不清,遇到某些机遇就很容易动摇。
Letty是他的旧爱,雷当年爱她,可是同样没有想过要跟她结婚。在多年重遇后,Letty变成成熟风韵的女人,再加上雷思想上痛苦无助,就很容易去想逃离这一切让他心烦的事情。与Letty结合,似乎是一条最轻松的路,他既可以得到他原有的遗产又可以借助Letty的金钱和地位去杀回上流社会,他富足了,珍妮也可以得到有保障的生活。雷与珍妮的结合,是自由意志占了上风;雷离开珍妮,则反映了当是自由意志的反复和软弱。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看到雷的自私。可是假如我们在珍妮的角度想,这一切真的是彻底的不幸么?珍妮全心全意爱着雷,这种爱并不因为雷的离去而减弱。她的爱充满感激、无私和快乐。她感激雷对她的关怀,感谢他把她全家从贫困中拉了出来,感激她对自己女儿的喜爱和接纳,感激他曾舍弃了那么多。她不愿意看到雷不幸福,她想到的,是雷可以过得更幸福。最让她心痛的,并不是雷注定要离去的事实,而是雷只想到社会和家人的反对是对他极大的不公平,而没有想到珍妮的感受,也没有表现出他的不舍。
珍妮就是这样一个人,考虑别人而不考虑自己。这种不幸是散发着光芒的,在感情中,谁可以像珍妮一样不斤斤计较?所以,即使他们分开了,他们的灵魂还是紧紧依偎着。在雷病重时,是珍妮陪伴在他身边,而珍妮也得到一句她期待已久的话。“你是我真心真意爱过的、唯一的女人。”雷对珍妮这样说。
就这句话,珍妮就可以平静地过完她一生。白兰徳死了、她母亲逝去了、然后是她的父亲、她的女儿、最后是她爱的雷。她爱的人一个个离开她,可是她仍然坚持活下去,在记忆中,与她爱的人永存。
珍妮,犹如她的名字一样,那么简单和平凡。可是这种平凡,恰恰是她的美丽,可以弥补她的出生、她的知识不足、她的失足。
徳莱塞想表达的是,物质的力量是巨大的,资本主义的物质主导着人的命运。可是还有比物质更高尚、更美丽的东西,那就是精神与情感。
物质是有限的,在死亡那一刻,人才知道,自己紧张而渴望的金钱和地位都是虚有的。只有那真实情感,可以超越阶级、超越年龄、超越死亡。
《珍妮姑娘》并不是一出悲剧,而是一首美丽的诗,犹如秋天淡黄的一片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