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800000029

第29章 读书的天堂(2)

这所全球最大的藏书库,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这里的每台资料信息储存与检索装置,可容纳100张光磁盘,每张磁盘中储存的信息,相当于10000页印刷品的内容。任何人只要能辨认字母和按动打字机键盘,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所需要的东西。光磁盘只有激光束触及,从而使资料免于千百双人手造成的磨损。这种机器还能将阅完的文献放回原处,避免了任何图书馆都感到头疼的“丢书”问题。

国会图书馆与国会大厦之间,连接着一条长达330米的传送管道,以加快图书的传递。图书馆的电脑网络使每位议员,在办公室里使用一个终端来接收信息。美国国会图书馆没有采用一般图书馆的借书证或阅览证制度,它对所有的人开放。他们认为国会图书馆不仅仅为立法机关服务,而且要为选举国会议员的公民们服务。

流连伦敦图书馆

陈原

我到伦敦是6月下旬。夜间八九点钟还像白天似的光亮,不冷也不热。英国朋友说,这是英国少有的迷人的夏日-这些天竟然没有下雨。我记得艺术家茹可夫有一幅钢笔画-《英国博物馆》:背景是博物馆的正厅和侧厅,前景则是博物馆前面空旷的广场。湿濡濡的天气,戴着高筒礼帽,穿了燕尾服,拿着“士的克”的绅士们,以及穿着婆娑的长裙,打着雨伞的女士们……如今我到了这幅画中的境界,还是我们在图画中看惯了的那一座古老建筑,还是正面那几根罗马柱,还是屋檐下的一些希腊式浮雕。不过昨天没有下雨,没有看见打开着的雨伞,也没有高筒帽和燕尾服或长裙---这些英国绅士淑女的服式似乎随着世纪的推移,也进了博物馆了。广场围了铁栏杆,两边进口处都有一块刻着“英国博物馆”和“英国图书馆”两个名字的铜招牌,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英博物馆”。

图书馆从博物馆分出来,那是1973年7月的事。图书馆独立扩展,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我本来以为英国人是很保守的,但图书馆独立这桩事却打破了我的成见。我去了著名的圆形阅览厅,这就是马克思当年常去的地方。这个圆形阅览厅是1857年落成的,到现在已一百多年了。阅览厅作为大英博物馆一部分建造的时候,正是这个老大帝国的黄金时代。殖民主义者到处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个阅览厅却保存了很多血泪斑斑的历史文献。这座建筑物的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取光是自然光,光线从很高的圆屋顶下四周巨大的玻璃窗透进来,很大面积的阅览场所都显得十分明亮。屋子周围是三层楼书架,每一层都从地板竖立到屋顶。一进此室,便如入“书林”,确乎是壮观得很。据说书架一层一层连接起来共长60英里,那就是说约近100公里,几乎等于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沿着周围的书架“伸出”了一条又一条的长书桌,书桌是一个座位接一个座位的,据说总共有600个座位,也就是说同时可以接纳600个来此做学问的人-介绍说,每天平均要查找2500种书。我想,书架上陈列的各种工具书,各国百科全书,以及常用的重要参考书,当然随便翻阅,所谓查找2500种书,想必是通过圆形阅览厅中心服务台借来的。

进入这个圆形阅览厅,要申请一种特别阅览证。马克思和列宁当年都申请过,N先生把他们的申请书复印件拿给我们看,马克思的签字就是我们在典籍上常见的那个签字,不过列宁用的是假名,看不到我们熟悉的签名式。列宁来此是1902-1903年,据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回忆,列宁在伦敦的时候有一半时间就花在这个阅览厅里。N先生领着我们穿过“书林”,去看马克思当年经常在那里工作的座位(据说不止一个)。曾听说马克思脚下的地板也磨损了好几寸,但这传说可惜没被证实,也许地板已经修补过,而且铺上有吸音功能的化纤地毯了。

这个圆形阅览厅,实在令我倾倒。我真想在这里流连几小时,几天,乃至几个星期,查找一些近代史上我们本来就没有,或可能已经散失的资料。可惜不行。那只好感受一下这里的气氛了。那天,我看见三三五五的研究者,错落地坐在那里用功,没有满座。特别使我倾倒的是,偌大的一个阅览厅,竟然鸦雀无声:没有说话声(虽则有时一两个人交头接耳),没有打电话声(虽则中心服务台常有人在打电话),没有脚步声(虽则不时有人到3层楼高的书架上去翻书),更没有斥责声和咒骂声,没有我们常常碰到的嗡嗡声(不知什么声响)。这叫做图书馆。这叫做研究室。这叫做工作。到此一游,你才体会到看书是个什么气氛,你才体会到马克思和列宁如何善于利用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图书馆,检出它所珍藏着的一切官方和非官方的资料,写下了打烂资本主义世界的“指南”。

无需乎引用数字来证明这里藏书的丰富,平常人对抽象的数字很难引起具体的形象,我只想说这个图书馆在独立以后,有一个大变化,那就是增加了电子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查找现代科学资料,只要家里有电话,有终端机,便可以通过计算机中心取得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当然要付钱,并非“无偿服务”。

最现代化的图书馆

吴岳添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节。1988年的这一天,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希望建设一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法国到底是个文化大国,一声令下,有关部门闻风而动。时过七年,由建筑师多米尼克·佩洛设计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新馆便大功告成。该馆楼层面积达38万平方米,供读者使用的书架长度为30公里,藏书量为1200万册。其规模为世界第二,而现代化程度则居世界第一。

1995年3月,密特朗总统主持了新馆的落成仪式。目前正在进行内装修,另外从原来在黎世留街的旧址迁入新馆用了半年时间,现已于1997年初向公众开放。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是巴黎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让·法维埃。

他发表过《美男子菲力普》、《弗朗索瓦·维庸》、《百年战争》和《中世纪辞典》等二十多种著作,从1975年起任法国档案馆馆长,1994年1月18日被任命为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由于人们对建设这样一个图书馆有些疑虑,他特地让法国《读书》杂志的记者提前进馆参观,并回答了有关的问题。

新馆的设计以方便读者和环境舒适为原则,四座巨大的藏书楼状如四本打开的大书,矗立于塞纳河畔,可谓别具匠心。四座高楼的中央是一个大花园,栽有250棵大树,其中一些欧洲赤松已高达30米。为了保持环境的安静和卫生,花园不向公众开放。不过为了方便公众的游览,在塞纳河上架一座桥梁,把图书馆与河对岸的贝西公园连接起来。

新馆由藏书楼和底楼组成。底楼又分为底层和上层(即二楼)。

底层是供研究者使用的,分为五个部分:哲学、历史和人文科学;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录音录像(视听设备)。有人担心研究者们在底层是否会像在“洞底”那样感到气闷,其实完全是多虑。因为底层正对花园和塞纳河,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景色宜人。上层向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馆,沿着通向花园的走廊走到尽头的展览厅、音乐厅和商店。但是第一次进阅览室时要登记,以后每年登记一次。登记后领取一张磁卡,一年内可以免费进入阅览室。登记者应年满18岁,不过16岁的中学毕业生可以例外。普通读者如有正当理由,也可凭临时证明到底层去取书。

馆内全部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阅览室内放有电脑,读者不用跑来跑去查书目卡片。外地读者把自己的微机和图书馆的网络联接起来后,只要在微机上打出自己的名字、磁卡号、以及所借书名和借阅日期,他一下飞机或火车就可以直接去图书馆,坐在为他保留的座位上看他要借的书。法国国家图书馆拥有法国的全部藏书,法国各地还有不少图书馆藏有各种外国书籍。为了方便读者,新馆和国内外的50多个图书馆实行联网,读者立刻就能知道在法国有没有他要借的书,如果没有,还可以查询哈佛、华盛顿和法兰克福等著名图书馆,以便复印。

法国国家图书馆原来在黎世留街,现在馆内的手稿、版画、照片、钱币、奖章、地图等将仍留原处,书籍则在开馆前半年陆续运入新馆。从底层书库装起,随着每年的进书逐渐升高楼层,估计将在2045年时装满四个藏书楼。有些人担心大楼的玻璃会透进阳光,使图书受热变形,其实这里的保护措施胜过世界上的任何图书馆。书与外层玻璃窗之间隔着好几层木板和玻璃,每一个夹层之间都有空气流通。珍本善本更是放在中二楼内加以特殊保护,有专门的空调和防护设备,需凭证明才能借阅。为了以防万一,新馆还采用缩微胶卷和缩微照片等先进技术来保存图书,做到万无一失。

新馆把木材、玻璃和钢材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看起来犹如一件艺术品。新馆建成后为了维持运转,国家仍需要投入巨资,据说每年将高达十亿法郎。新馆的设计使用寿命为三个世纪,有人以为电子出版物等高科技产品将取代图书,因此不再需要图书馆了。法维埃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自己家里有许多好唱片,可是他依然常去听音乐会,不能认为将来人们在家里可以用电脑办理一切,就再也不用出门了。

牛津图书馆掠影

许达然

街在牛津有些已被近代挤成巷了,名字却仍不肯改,仍错杂着熙攘,蜿蜒着幽静。从街的熙攘走入巷的幽静仿佛浏览古典散文,无节奏却协调,无韵律却隽永,还常碰到历史典故。

三十五个学院的历史组成牛津大学的现在。过去它如一个用来自各地的石头所砌成的矛盾拱门,以人文与理性两柱扛着宗教站了六百多年了。门上“承溜石雕”悬挂着哥德式的恐怖以及小天使的温和微笑。笑靥天真爬满皱纹,有翅膀的飞不上去,捧书的总待在那里,读得脸黑嘴哑了,蒙的眼神仍瞥向街巷与学院。

踱进学院,拥来一园清静,草坪惹人踯躅。自十三世纪以来,各时代的校舍倒了又建,矗立着黄灰石的庄严。过去破了补上现在,贴染着时间的泼墨,剥蚀竟如明瓷的细纹展显不裂的典雅,而意味更在图书馆里,在拉德克利夫阅览馆和博得廉图书馆内的韩福瑞阅览室,我虽花不少时间仍得不到什么结果,但因不觉得是浪费生命,居然还开心。在十四世纪创立的默通学院图书馆,看不懂用铁链牵住的书,竟也磨了一个下午,荒唐只为些盎然古意。

意古而又堂皇的是各学院的教堂。教堂塔尖虽总让我觉得是飞不了的秀丽,不如烟囱可传播些成灰的消息,但我仍常忍不住进去,看斑斓的玻璃窗筛出阳光的装潢,辉映着破碎的统一,衬托奢华的虔诚。然而这幽闭也使我感到阴凉,怀疑神祝福窘困的人。记得雪莱有两行诗说生命像彩色玻璃圆顶,污染永恒的闪烁。或许我不相信永恒,总认为窗玻璃的诡谲搅乱光明,骚扰冥想。不宁静的似乎是思索者。有时我也坐下,无神可拜,就想些俗事。晚间我偶尔去基督会学院、新学院、茂得兰学院或皇后学院的教堂听音乐。但听他们起劲地奏管风琴,简直要唤醒中古与文艺复兴才罢休,只是再逼真都无法把历史译成现在了。

然而历史仍投影街巷。历史里有传统。传统有些如老树已蛀,他们还膜拜,希望虫死,死抱传统惩罚抗议者。主张主权在民的洛克就曾在1684年由国王下令解除教职。甚至在十八世纪牛津还是一个“中古”的大学。各学院坚持各自中古的利益,虽有科学教席,却忽略科学教育,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医学教授才只有四个学生。现在还矜持的传统有些无非古怪的古俗,例如学院餐厅在一群画像凝视下用拉丁文祈祷后吃饭时还有人服务,久了居然不觉别扭。例如连王子都不许把书借出博得廉图书馆,馆内书目不是印在卡片上而是贴在本子上,有的已脱落了。

美国社区图书馆的感受

潘非

我于1989年、1991年、1995年三次去美国探亲,看望我最小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陈平和庞静。前两次我住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州大学城(庞静在宾大读书),第三次去是住在西海岸洛杉矶的一个名叫南帕萨迪那的小城(陈平在洛杉矶工作)。这个小城只有23000多人口。我闲住无事,便经常步行去这两个小城的图书馆,很方便,阅读中文的报刊杂志,借些学习英语的录音带以及中文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回家看。渐渐地,图书馆成了我旅居美国消磨时光的好朋友。回国以后,我还常常对朋友们称赞美国这种小型图书馆好。就拿洛杉矶的南帕萨迪那公共图书馆来说,它规模不大,只是一所平房,但已有100年的历史,藏有英文、法文、中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和报刊、杂志,中文的书籍不算少。还有录音带、录像带、电脑、复印机等,我感到它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之谜

    红楼梦之谜

    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得出优劣吗?贾宝玉为何要送林黛玉旧手帕?焦大的年龄为何算不清楚?《红楼梦》里葬了几次花?曹雪芹家族因何败落?大观园有原型地址吗?[金陵十二钗]的含义如何王熙凤对[木石姻缘]持何态度?
  •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学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它如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在这一片纷繁复杂的密林里遨游;它是一条小路,指示我们通向梦的彼岸。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热门推荐
  • 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

    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

    父母去世已经十年了,只是在她刚满二十岁的时候,发现一个母亲放日记和信件的小盒子,竟然她还有一门娃娃亲,觉得这个是母亲在天堂的安排,所以她毅然去和那家人见面~~~
  • 欢喜禅法

    欢喜禅法

    大道万千,佛法无边。且看一个平凡小子,如何用佛法成就无上真仙。
  • 特种兵抗日先锋

    特种兵抗日先锋

    《帝国陨落》流浪的传说书号:1420966我们不畏艰难,不畏强敌!当民族受到危难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我们用鲜血,用热情,换发出祖国的未来。一样的抗日,不一样的味道。新人新书,大家有票的都去给他吧,如果不怕占用位置的话,也顺便给个收藏吧。也是抗战的,听说后续很精彩哦。
  • 冷少的首席宠妻:99次说爱我

    冷少的首席宠妻:99次说爱我

    千金小姐墨璟初一夜之间却沦为丧家奴,还被高冷男买回家好生伺候?!一夜好眠,他借她的身体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看不出来,你年纪不大,心机不小。”冷少尘挑着她的下巴,愣是给了她一记白眼,什么!我心机大呢!明明我吃亏;“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好受吗?”他再次挑唆,“不要靠近我”他对她一次又一次的爆发着欲望,“怀了孩子又怎样?我是不会娶你的。”她逃,他追,“孩子是我的!你岂能说走就走!”甜蜜新文,虐心上线,快来入坑!
  • 虚谷天琊

    虚谷天琊

    沈怀若,本是儒家弟子,一心就想求取功名,匡扶山河。然一卷经书,让这个好不容易历经残酷科举考试,取得探花功名的年轻人,亡命天涯。自己的爷爷是“谪仙”?那卷平常的经书是气宗大纲《道藏》?杀害自己全家的居然是神仙门派?自己的敌人就是传说中的修道者?晴天霹雳,五内俱焚!杀父破家之仇不共戴天,可纵使自己这些年游学闯荡,但也仅仅是个江湖二流,大仇如何得报?除非突破到江湖中传说的超一流境界,打破生死玄关,融贯天地灵气,方有一线机遇。
  • 穿越之百变皇妃

    穿越之百变皇妃

    21世纪天才少女南瑞希,被情敌陷害,穿越到古代,辛苦打下事业,谁知转眼国破,被迫和亲,中途被新皇风随影抢亲,囚禁宫中。所以,从这一天开始,南瑞希就无时无刻的惦记着一件事情,那便是跑路。各种卑鄙陷害,各种妖魅留言,各种阴谋阳谋,看她智斗君王,整恶妃,治疑难,抗天灾,戏王爷,百变皇妃,傲世天下!每天晚上9:00更新
  • 大唐稀客

    大唐稀客

    人生百年起起落落,谁也无法跑到一分钟之后,看看自己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本文的故事只是借用了唐朝的年代,讲述着一个即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本文的主角杜凡本是大中华的一名特种护卫,在一次事故当中,奇迹般的穿越至了大唐盛世。凭借着21世纪的智慧与阅历,杜凡屡屡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但就在一切看似天下太平的时候,背后却总有一只大手在摆布着杜凡的人生。杜凡历尽辛苦揭开了黑幕的真相,却不知,这幕后的黑手,居然是自己寻找已久的故人。杜凡的感情与他的人生相仿,起起落落间却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似美好的姻缘,却是暗流涌动;看似有些无稽之谈,却让人唏嘘不已。饱尽坎坷,能够陪杜凡走到最后的,依旧是那对的选择。
  • 问道寻渊

    问道寻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世间是否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这是否就是轮回?!此次的缘殇,是否是为了苦等一个轮回后的再相遇?!茫茫未知中,仙魔已灭,朱红的血洒满染红了大地,厄土中亘古仅存的是什么?登仙路,谁为峰?一曲轮回,是再等!红尘之上,纵使天道无情、仙亦有情,自道尽轮回往事、看尽世间多磨、渺尽万古沧桑!
  • 兮如歌

    兮如歌

    一个不知名的APP,一个奇怪的设定,让她过上公主的生活,,之后她遇见了10年后的亲亲老公,两个人之间又会发什么,,,敬起期待,,,
  • 三界错

    三界错

    她是三界最神秘的人,无人知道她从何而来;他是人界皇子,冷情冷心。当他们不期而遇,又是谁先丢了心。万年的等待,又能否如愿?万年的恩怨,又是谁对谁错?三界错,错三界,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