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4700000062

第62章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去黄山脚下的小村子少住了数日,徽派建筑,古村落,浓郁的本地风土,已经被络绎的游人和密集的商店冲淡了,此处还是若干艺术院校的写生基地,到处可见背着画夹的学生。我们向小巷深处走去,走过一家接一家面前写着“喝茶住宿”的民宿旅馆,路过一户户农家乐,走到村尾,人气渐渐稀薄了,游人只剩下零星几个,远远望见一匹在水一方的老马,正在悠然自得地吃草,更远处是群山,曲水,和山里的炊烟。我们挽起裤脚,涉水而去,踩着淤泥、水草和偶见的马粪,往上游走了一段,这下,这块地只剩下我们和老马了。我把装在旅行杯里,已经凉掉的茶找出来喝,心才慢慢静下来。

晚上,所有留宿的游人,都奔到夜市去了,茶叶,竹荪,山珍,摊贩的货物实在是重合率太高,逛了几下觉得无趣。纵横小巷都黑漆漆,红灯笼闪烁的地方,是民宿,墙角有闲下来的农妇们扎堆聊天,背后的黑板上写着村民旅游款分成什么的。我们离开人流,去荷塘散步,坐在老树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夜风颇凉,在头顶沙沙吹过。十点,夜市收摊,民宿熄灯,从住处的窗口往外看,吓一跳,被人气,灯光,拉客声,烧烤油烟干扰的那个村落不见了,只剩下山影曈曈,夜空,还有,星群。天!我真被惊艳到了。《诗经》里的句子,在我心里醒过来了,“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粲者?”这说的是美人,可我想的是星星。

古代有专门观星的官员,他们总是夜里上班,好羡慕,可以名正言顺做夜猫子。要能嫁个天文学家就好了,用我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圣埃克絮佩里写《小王子》,会不会是夜航时的灵感?那时离星星最近。我小时候非常喜欢李方的一本关于星星的随笔,到现在都记得他写的那几颗星:北落师门,北斗星,大火星。西方的星空故事多为神话余韵,东方的星宿却是等级森严、各有隐喻,与尘世间的官本位相对应的天文体系,为了隐射官员无作为,老百姓就会拐弯抹角地说“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说他们占着官位不做实事。

农业社会,生死在天,哪怕是不识字的农民,也得学会看天,知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科普和生活指南。“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不是渊博,而是生存手段。赶路时也得看星星辨方位,“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小吏孤身赶着夜路,倍觉位卑奔波之苦,惟有头顶星辰相伴,这空旷无垠的孤独啊。星星们是流转的,所以《绸缪》里,用星星的位置来层层推进时段,从“三星在天(东方)”到“三星在户(东南)”,就是黄昏到夜半。

在南京,我就住在紫金山天文台下,也很多年未有见过这样灿然的群星了。城市生活,如《东京爱情故事》的台词“东京早就看不到星星了”,皮爸是个粗人,却常有诡异的浪漫火花,他送过我一个军用望远镜,还配了星象图,是从《古代汉语》书里撕下来放大的。此物久已蒙尘。话说在青山碧水环绕的小村落里,我流连星群,不肯睡,头往左,往右,往任何方向,都是星星!

曾有人问叶嘉莹有无信仰,她说:“有,常感到自己和某种宇宙神秘的意境相通,却并不属于世间任何一种宗教。”杨振宁则说:“当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的结构时,会触及灵魂的震动,接近信仰。”满饰星辰的天地大美,我和我的文字,路过并记下这美,成为这美的人证物证,这瞬间收藏家的满足感,是我心中接近信仰的东西。

下半夜又醒过来一次,群星淡去,只剩下一星伴月。我模糊记得叶嘉莹提过怎样分辨上弦月和下弦月,上弦月清新整齐,下弦月有点残破——“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在睡意拍打中想着这些,又睡过去了。

同类推荐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本书是一本作家论,探讨当代(主要是“文革”后)一批最为活跃的少儿文学作家的作品。作品是作家个人的想象,表现着作家个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命名、创造,无疑有着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但将创作看成一种话语,一种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它不仅受到读者而且受到语境,包括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家的个性也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实际讨论具体作家的创作之前,需要对当代,特别是“文革”后的少儿文学语境作个大致的扫描,看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主潮、审美氛围等为作家们提供了怎样的舞台,这一代作家站在什么地方想象世界和明天。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李渔美学心解

    李渔美学心解

    全面论述了李渔美学的主要思想,资料求翔实,论述求严谨,笔调求轻松活泼。作者对李渔美学作出一些新判断,提出一些新观点:强调《闲情偶’寄》是一部“美学小百科”。.指出李渔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美学大师”,其论美食、论花木、论器玩、论修容(化妆)、论颐养等等,观点新颖而精辟,在中国古代无人过其右,堪称“第一把手”。
热门推荐
  • 转世大神的寻爱之旅

    转世大神的寻爱之旅

    若你没法为我安定,宁愿同渡流浪旅程,不怕面对这无常生命!你为冥帝我愿为天神,你为凡人我愿随你流浪红尘。
  • 与天同行:我与诸神有个约定

    与天同行:我与诸神有个约定

    她,国际通缉双子怪盗夜朦胧之一,号称不死鸟。一朝穿越,从此,目光不再拘泥于宝物。”我,要在天道中占有一席之地。摘星顺月,信手拈来!“他,背景神秘,俯瞰万物。一次偶遇,从此,管的“东西”便多了一样。”我倒要看看你这只不死鸟如何在天地间翻飞,即使在我眼里不过咫尺之间。”“有本事你不要关着我!”“为了证实你的实力,你得先靠自己逃出来!”“你不想放我直说!”“不放。”“......”
  • 修剑天涯录

    修剑天涯录

    天地分四洲,自古至今,四洲流传下来了许多传说故事。天地间有三十一名剑。修剑,炼红尘,是天涯路的开始,也是他所追寻的江湖。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三生眼

    三生眼

    少年景玄,因为儿时的一次雷击致使双目失明,在成功进行完眼角膜手术后竟然可以看到存在于虚无中的魂灵。一面是理工大学的学生,一面是跨国集团的总裁,一面又是杀戮帝国的KING。他用‘心’与‘灵魂’做交换,得到了毁灭性的双瞳三生眼,自此纵横三界,所向披靡。他和他的仆人摧毁国家,杀戮地府,更直上神界,与神为敌。看他怎样玩转世界,步步堕落……
  • 穿越之我是四皇子

    穿越之我是四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四皇子,妈咪是个野心勃勃的贵妃娘娘,嫌弃我太笨争不到皇位把我一脚踢开,老姐是个全身长满心眼的傲娇女,就喜欢瞎折腾,爸比是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一个月也见不着一次面,权倾朝野的二叔叔没事喜欢逗我玩,发起火来却要人命,风流天下的神医男神居然要我做徒弟,还有那些才华横溢人见人爱的哥哥弟弟们更是让我自惭形愧!最可恨的是这里遍地是帅哥,我却要装男的,还要不被人发现,哦脑子不够用了……我该怎么办?
  • 少年的日与夜

    少年的日与夜

    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一个平静、和平的城市—水田市。原应过着悠闲的日常生活的居民们,被突如其来的事件影响,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主人翁们在事件、骚乱中,以自己的能力、个性,互相影响,改变着故事的走向。西历2020年1月1日,日常和光怪陆离编织出的物语,就此展开。
  • 不忘初心:永爱易烊千玺

    不忘初心:永爱易烊千玺

    她第一次来到北京便遇上了小小可爱的他她看他第一眼便喜欢上了他(ps:这么小就喜欢太早熟了。)也许这就叫做一见钟情吧(ps:小小年纪还是说喜欢吧等到了打了再说爱!)上天开眼吗?她跟他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甚至一个初中这是不是太有缘了呵呵也许这也能叫做青梅竹马吧但是她一直暗恋着他他却不知但是他那懵懂的心开始…………
  • 万源之祖

    万源之祖

    且看少年如何在异界天骄中崭露头角终成万源之祖
  •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作者伯恩海姆为十九世纪著名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癔症、催眠和心理治疗。他认为催眠是睡眠的特殊形式,并确信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同样适用于不患癔病的人在催眠过程中,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建议上,从而强化了催眠过程的心理天性,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发生与暗示有关,因此无论精神病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本书对催眠这种现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比如催眠暗示中的回溯性幻觉现象,该现象由本书作者首次提及。《暗示治疗学》中还包含了在暗示治疗领域观察到的大量新的现象。南锡学院重视催眠术的研究,并积极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他们创造了十分有效且成效显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正是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