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9200000003

第3章 闻一多大事记(1)

诗人闻一多

若将闻一多的整个人生概括为“三变”,在世人给予的众多头衔之中,称他“诗人”是更为贴切的。闻一多是楚人,楚人多浪漫,且生性不羁,情感激昂热烈,极具诗人气质。也因这种诗意化的热情,促使他在文化汪洋中不知不觉地与诗歌引起共鸣,并自愿地选择诗歌创作,甚至到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方向,多半也与诗歌分不开。

诗的摸索与创作

闻一多很早就对诗歌表现出兴趣。5岁时的私塾启蒙多是读《三字经》、《论语》之类的典籍。诗的奇思妙意,给闻一多带来了美感。在诵读的时候,他能体会到音乐般的音符、节奏、旋律,也能感悟到绘画所能体现的光、色、景、意,以及戏剧才能表达出的丰富内容。从文学的艺术形式上讲,能与音乐、绘画、戏剧最能达成共通的就是诗。对于极富有文艺天资的闻一多来说,他认为诗歌是表达感情的理想工具。

到了1919年的春天,他“决志学诗”,打算用两年的时间,读遍历代诗选。在研读的过程中,他将特别喜欢的古诗进行批注、抄写,后来集成一本《古瓦集》。到了5月,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那时的闻一多还不会作白话诗,但他觉得,只有诗的语言才能将内心的兴奋释放出来,于是他抄下岳飞的《满江红》,贴到学校食堂的墙上,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为了学诗,闻一多是下了苦功夫的。不会写诗时他就先评诗,最初评论校内的诗,渐渐地扩大到整个中国诗坛。当时白话文运动已经如火如荼,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的作品受世人瞩目,他和梁实秋合写的《〈冬夜〉评论》把俞平伯评了个彻底,《〈草儿〉评论》再将康白情论得滴水不漏,在美国完成的《〈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几乎是给郭沫若的《女神》打了个耳光,就连郭沫若都说是“如在沉黑的夜里得见两颗明星,如在蒸热的炎天饮得两杯清水……在海外得读两君评论,如逃荒者得闻人足音之跫然”。不久《创造周刊》转载了他的评论文章。

通过对诗坛的了解,闻一多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放出这样的话来:“我很相信我的诗在胡适、俞平伯、康白情三人之上,郭沫若则颇视为劲敌。”一直以来,闻一多对胡适、俞平伯这些新诗人过于理性、节制,缺乏万丈豪情和狂恣幻想的诗作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水气之凝结”,诗人应该“跨在幻想的狂恣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大胆引吭高歌”,所以,白话诗首先应该是诗,诗需要的是激情,需要浪漫的感觉,诗是抒发感情的文字旋律,白话不白话倒是次要的。被闻一多视为唯一劲敌的郭沫若,是五四最富浪漫气质的激情诗人,与闻一多本质里的浪漫热情趣味相投。

1919年末,闻一多开始尝试创作新诗,写出了《雨夜》、《月亮与人》等诗。之前他依样画葫芦地模仿了不少古体诗,学韩退之的“硬语盘空”,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20多首诗,被梁实秋评为“想象丰富,功力深厚,字里行间有一股沉郁顿挫的气质”。到1920年7月《西岸》的发表,表明闻一多的现代诗创作已走上了正轨,在自己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出成果。

留学美国的闻一多,虽读的是美术专业,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诗歌的研究和创作。他到芝加哥不久,就被介绍到美国新诗人圈子,结识了卡尔?桑德堡、门罗、海德夫人、罗厄尔等美国新诗运动中的骨干,得到了他们热心的帮助。海德夫人请闻一多翻译自己的诗,在当地的诗歌刊物上发表,以至舍友调侃他:“你没上中国的诗坛,倒先上外国诗坛了。”

借着天时地利的机会,闻一多的诗歌研究转向外国诗人,其中,古尔德?弗莱切对他的影响最大,闻一多称他是“设色的神手”,并模仿他的风格创作出了一大批作品,其中《红烛》、《色彩》最具代表性,“设色”成了闻一多诗歌创作某一阶段的特点。

在科罗拉多大学时期,闻一多选修了“丁尼生和勃朗宁”、“现代英美诗”等课程,对他的创作起到了范式性的影响,创作出的《死水》不仅有丁尼生的细腻,还有勃朗宁对丑陋事物的取材,霍斯曼简练整洁的形式,吉伯林雄壮铿锵的节奏。反过来,闻一多用外国诗人的艺术形式来重新看待中国诗歌时,发现了无数的共通之处,从此他的诗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认识到诗歌应该作为“纯艺术”的状态而存在。

1923年3月,闻一多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我的诗若能有所补益于人类,那是我的无心的动作(因为我主张的是纯艺术的艺术)。但是相信了纯艺术主义不是叫我作个egoist。”他赞颂济慈“只有你一个是艺术的忠臣”,但是他又清醒地认识到,“纯艺术”并非是为“艺术而艺术”,认识到诗的艺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他接触到国家主义后,写出了一大批如《太阳吟》、《忆菊》等爱国诗,从诗作的根本上讲,他并非单纯、直露地把诗当宣传的介质,而是在艺术化的同时,更深层地追求其艺术的社会功能性罢了。

由此看来,闻一多的爱国情怀只是追求艺术效果中的一种偶然,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新诗的构想。在对郭沫若的《女神》的批评中他也表述了自己的立场:“中国新诗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他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要尽量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宁馨儿。”

出版《红烛》

像多数年轻人一样,年轻的闻一多也很想出人头地。他经历过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深受时代潮流的影响,那时的他最渴望成为一名诗人。

1920年,自从《西岸》发表后,他先后在《清华周刊》发表了6首新诗,还自编了一本《真我集》。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十分活跃。与梁实秋写成《冬夜》、《草儿》的评论后,他们俩将此编成书,以清华文学社的名义出版,他们出资自己印了出来。

书虽出版了,却没给他们带来名利上的收益,只算是闻一多经历的一次言论自由的生活体验。去美国留学后,诗的研究和创作稍有所成后,他就向《创造》杂志投稿,只因喜欢郭沫若的《女神》,就想和创造社的人建立关系,觉得品味相投,那就是自己更易登上的平台。

那时,闻一多最想做的就是尽快出版诗集,不单是“宽厚岁时出人头地”的强烈抱负,趁早在中国诗坛上立足,也想通过出版诗集能在经济上有所收益。为了出版《红烛》,闻一多费尽苦心,他先是委托十哥到东亚和泰东书局打听在那里出版新诗集的途径、版税、费用等问题,特别交代十哥,到东亚就问《冬夜》、《草儿》是怎么出版的,若是到泰东,就问《女神》是如何出版的。他对自己的诗集的定位十分准确,并且自视甚高,做事的形态上早就流露出楚人的性情。

为了能“一炮走红”,闻一多对诗集《红烛》做了精心的设计。首先他要略胜中国市面上流行的一些诗集,在作品数量上略胜一筹。他说:“屡经删削,尚余百零三首。以首数言,除汪静之《蕙的风》,无有多于此者。”为了提升诗集的质量,他还想让梁实秋为诗集作序,因为他当时已找不出比梁实秋更有声望的人来推荐了。他在信中这样对梁实秋说:“我想想我们很可怜,竟找不到一位有身价的人物替我们讲几句话,只好自己相互介绍了。”

后来,在郭沫若的帮助下,《红烛》在泰东书局出版。由于诗集的封面简单无装饰,用纸粗糙,印刷质量不太好,引来闻一多不少牢骚,他自觉“书印出来,虽不受普通一般人的喜欢”,不过诗集也算是出版了,在他的一生当中算是大事,他心里就一个想法,“我在文坛只求打出一条道来”,因为已“做了个名声出去”。他更大的希望是以后能在诗坛大有作为,创作出能“补益于人类”的伟作。

《诗镌》和格律新诗

提前结束留美回到祖国的闻一多,进入了新诗创作的小高峰,诗的质量也达到成熟阶段。由于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他执教的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停办,给他的精神刺激极大,楚人式的狂放不羁被激发,发表了《醒呀!》、《七子之歌》、《洗衣歌》等一批作品。这一时期的闻一多,已从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中,自我扩张走向了另一面:与某种群体性的献身目标相结合。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毫无掩饰地张扬国家主义,并且还身先士卒地加入了国家主义的政治运动。

1925年秋天,闻一多结识了创办《醒狮周报》的李璜,对他由衷欣赏,用“光风霁月国士无双”来称赞他,并积极参加李璜组织的国家主义活动。“三一八”惨案后,他就不再参加此类活动了,在《文艺与爱国》中,他表达了对政治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看法:“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也要流在笔尖上,流在纸上。”他在国家主义运动中产生疑惑后,转而从文学上寻找道路,后来,促成了他创办《晨报?诗镌》,以此为阵地兴起了新诗格律运动。

在艺专执教期间,闻一多的书房成了以清华诗人为主的青年文学者们的聚集地,与朱湘、刘梦苇、孙大雨等诗人往来频繁,定期开聚会进行诗歌交流,相互传阅、评论和朗诵彼此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闻氏沙龙”。

“闻氏沙龙”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闻一多在交流的过程中坚持认为,诗不论新旧,除了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感情,当注重音节、韵律、节奏、意境,而不是提笔就写,自由过头,从不考虑字句的长短、匀齐。徐志摩和饶孟侃等人也支持这一观点,慢慢地就形成了以闻一多为首的“格律派”。

随着“格律派”的壮大和不断地获得认可,大家商量着要创办一份诗刊,作为探索新诗、普及和评论新诗的阵地。当时徐志摩正在发行量极大的《晨报》担任副刊主编,在他的协助下,一起创办了《晨报?诗镌》,用于专门刊登诗作和诗歌评论,探索新诗的发展问题。

《诗镌》存活的时间并不长,却给当时的新诗指明了一条道。朱自清说:“虽然只出了十一号,留下的影响却很大——那时大家都做格律诗,有些从前极不顾形式的,也上起规矩来了。”

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和实践是以中国传统诗歌为资源,结合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从而对中国新诗提出了一系列构想。“格律”这一命题,自从闻一多等人提出后,成了新诗史上不可回避的话题,为中国的新诗发展提出了一个规范,很快就被读者和诗人们接受,其影响在徐志摩乃至卞之琳等诗人的作品中都可见到。闻一多对格律新诗的实践性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死水》,其诗以整齐的形式,铿锵的节奏,热烈又节制的情感和奇异的美学画面备受赞誉,就连徐志摩都说:“我想我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

《诗镌》停刊后,诗人们四处星散,加上爱女立英夭折,闻一多以诗寄情,写下了《忘了她》:“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缕香——/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这首诗对美国现代女诗人蒂黛丝儿的模仿十分重,与其说是受到了启发和情感的触动,不如说是他为在格律诗中实现“中西艺术结婚后的宁馨儿”,从中寻找到了格律新诗的另一种境界。这时期的闻一多,诗歌创作不再仅是为了抒发内心的声音,而日渐用学者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赋予自己一种使命感。

古典诗研究

闻一多在人生中期思想出现了转折,靠执教谋生的他踏上了诗词研究的道路。他在青岛大学期间,学术研究集中在唐诗和《诗经》上。为了对唐诗有整体性的把握,他开始研究杜甫等其他诗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与情感,开始撰写《全唐诗人小传》,涉及406位诗人,手稿近60万字。1932年,闻一多受聘于清华大学,从青岛去往北京。这一年他34岁。此次重返清华,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清华是他此生中产生学术成就最多的阶段。

回到清华的闻一多并不感到轻松。当时,清华国文系的6位教授多来自北大,且朱自清、俞平伯、陈寅恪、杨树达、刘文典都是著名的国学教授,唯有闻一多非中文科班毕业。虽然他发表过不少文章,但他名声最大的还是诗,给人们的印象不过是个写浪漫唯美句子的诗人。他在给饶孟侃的信中说:“我近来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因为这样,向外发展的路既然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变向内走,在这向内走的路上,我却得着大安慰,因为我证实了自己在这向内的路上,很有发展的希望。”

决心“向内走”的闻一多在清华几年间完成的学术成果有:(1)《毛诗字典》;(2)《楚辞校议》;(3)《全唐诗校勘记》;(4)《全唐诗补编》;(5)《全唐诗人小传订补》;(6)《全唐诗人生卒年考》附《考证》;(7)《杜诗新传》;(8)《杜甫》(传记)。可以说他的研究对象几乎与诗有关,其研究范围基本都是战国、唐这两个诗歌鼎盛时代。

闻一多做学术研究,就和他的诗歌写作一样,无疑是对诗意的追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初入清华时,闻一多对楚辞的研究也十分感兴趣,并且通过他那“楚人的性情”和“浪漫诗人”的气质,对楚国文化的理解要比一般学者有更多更新的见解。在给楚辞专家游国恩的信中说:“近读诗骚,好标新义,然自恃学识肤浅,时时惧其说只邻与妄,不敢自信,质之高明,倘有以教我乎。”在学术方面,闻一多反对“经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三种旧读法,而采用“社会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新方法,力图在文本的时代和读者时代之间建立互动,提出要用“《诗经》时代”的眼光,以“诗”的角度去读,要“求真求美”。因此,他的视野尤其开阔,在对传统文本的阐释上常出新意。在清华的第一年,他讲杜甫、《诗经》、《九歌》、王维以及其同派诗人、大一国文;到后来陆续加上杜诗、楚辞、乐府,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他的课,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诗意。

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时,闻一多的言谈举止不自觉地表现出诗人风骚。讲楚辞时,他故意将课从上午调到黄昏后。“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研究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自己的纸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做蔼然的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加重他导师般神秘的笑容。于是像‘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

想象力是诗人的武器,而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中也运用到了想象力。“把《诗经》当做‘臆想的剧院’”以得出“有趣味的假设”,他对学生和读者们说:“我已经替你把想象的齿轮拨动了,现在你让它们转吧,转吧!”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发觉文本的美感,增添研究的趣味,而且也是一种历史书写的形式。

同类推荐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女人成功靠什么?靠长相?靠男人?靠靠山?不,女人成功要靠自己的智慧。本书将为您展现华语媒体中最优秀的女主播柴静、周涛、侯佩岑、朱丹、李艾等20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动人的闪光点,带给读者美丽一生的智慧法则和人生启示。
  •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困,而统治者又因循苟且,不思振作,这是一个弊端丛生、孕育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王安石经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以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
热门推荐
  • 诡途迷藏

    诡途迷藏

    上古神石的遗失,让守护神石的部落惨遭浩劫,四分五裂。族人的后代为再次寻找神石,踏上一条惊险万分,光怪陆离的不归路。他们能否顺利解救族人?还是会在鬼怪横行的险境中丧命?他们能否同心协力?还是会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反目成仇?协助,同行,叛变,患难,妖魔鬼怪,这场惊心动魄的探险远远不止这些......
  • 伊露恩大陆的工业革命

    伊露恩大陆的工业革命

    完成世界救赎的陈志回到了地球,也打开了伊露恩世界的大门,魔幻在地球从此不再是传说。在地球科技支持下的,伊露恩大陆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次不仅要粉碎来袭的魔人,还要踏出位面征服的脚步。
  • 上弦之月

    上弦之月

    夜,诡异的黑暗在弥漫。森林中弥漫着看不透的浓雾,清晰的只有枝头那边银白的上弦月。从挣扎中惊醒,才发现自己的记忆遗落在无边的迷雾中。我是谁?如影随形的沙罗真的是我哥哥吗?为何他的举动总是令我不安?当守护我的骑士们也被黑暗的旋涡吞噬,真相之门随着鲜血的流淌而开启。
  • 王爷!呆萌王妃来袭

    王爷!呆萌王妃来袭

    新文来咯!《王爷!呆萌王妃来袭》简介:一朝穿越,背负爱恨情仇,成为废材小姐。呵呵,看姐如何逆天!废材?哼!是天才!丑陋?是倾国倾城!不敬?那就死好了。不过,怎么总有个帅锅挡在眼前,看我医毒双攻,但,无效?好吧,我忍!世人皆知,冥王殿下嗜杀成性,在他身边,女人?是个鸟?冷酷无限,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小剧场:某女嘴角抽搐→_→:“王爷,你这,实在,太……”某男无下限的撒娇(??ω?`):“怎么啦!我的小王妃”。看两人如何携手称霸世界,如何无底线秀恩爱!!!【此文乃宠文哦】
  • 涩涩公主的冷酷霸道男友

    涩涩公主的冷酷霸道男友

    江小塔!你是我女朋友,不准看别的男人!”“我还没有答应呢!”“你敢反抗?”“……”她是一个乖乖女,天才的脑子,但是对爱情一无所知简直就是白痴。她身为亚洲第二公司Enlei的继承人,但是从小生长在圣卢西亚,17岁时爷爷竟然让她回中国的Perfect贵族学院读高一。好吧,反正她一向很低调,就隐瞒Enlei继承人这个身份好了。可是开学前夜却让她遇到了霸道冷血校草龙若逸,第一次见面就强吻她要求她做她的女朋友!天呐,这人怎么这么讨厌还会有那么多粉丝。铭落。他是天使吗?怎么可以有这么好看的笑容?可是……“江小塔!你是我女朋友,不准看别的男人!”“我还没有答应呢!”“你敢反抗?”“……”好吧,她算是败给他了,可是……她不甘心!她要反抗!可是为什么爷爷也要让她和他住一起?为什么为什么。
  • 养肝就是养健康

    养肝就是养健康

    肝病多数是饮食不良造成的,本书要让读者知道肝病不可怕,关键要靠养。书中首先介绍肝病基础常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结合胆囊、脾脏、黄疸等与肝病的关系进行阐释,让读者对肝脏形成较为系统的了解,然后重点对家庭自我保健手段、医疗检查手段、肝病患者的饮食和补养做了系统详尽的讲解,旨在为肝病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逆世凰妃

    逆世凰妃

    “残王娶傻妃,天生是绝配!”受尽天下人耻笑,她却扬言:“世间配得上我君凤汐的男儿,仅此一人。”金牌杀手穿越,变疯疯癫癫瘦柴棍。曾呼风唤雨的她穿越到一个废材小姐身上,签下一只无良、嘴毒、自私、贪生怕死、贪财好美男的灵兽;遇到一批恶毒、无耻、无下限极品白莲花、绿茶婊;美男多多各自暗怀鬼胎,高手如云,都不安好心。扛着门匾去战斗,看她逆天斩将,斗破苍穹,傲视群雄,睥睨天下。执子之手:见你第一眼,便认定,你是我此生追寻之人,我生命中的永恒!与子偕老:无论是在云端,还是深渊,有你相陪,足矣!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寰宇汪洋

    寰宇汪洋

    广袤无垠的九域神洲世界,重叠于太阳系,边缘延展至土星轨道。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时,人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之后战争被迫终止,地球的命运开始了转变。2031年,全体人类完成了准备,开始迁移到九域神洲,一个新的纪元开启,这是地球文明第一次和其他智慧物种的接触!注:本书更新不按天算,我只保证每个月会有6万字以上更新,不会每天更新。
  • 梦中浮萍

    梦中浮萍

    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子的约定,在不同时空会怎样遇见,会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