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000000046

第46章 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1)

杀身殉国的元末士人

元末有位大学者危素,字太朴,江西人。此人少通五经,博学多才,文名四著。顺帝早期,他得以入大都,主持三史的编纂工作。由于丞相脱脱赏识,危素一步一步仕途高升,他由翰林编修做起,历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大司农丞,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参知政事这样的高官。危素本人不是进士出身,他就到处大讲特讲“科举无人才”,自己一直以“文章德行”自居。眼看元朝风雨飘零,危素称疾弃官,在房山的报恩寺“静修”。明军打到大都,危素想自杀,捡个水浅的井跳下去,被和尚“救起”。和尚自然捡他爱听的说:“大人您如果死了,谁来写大元朝的历史啊?”这句话很让危素下得台阶,老头颤巍巍换件干净衣衫,又活了。

朱元璋刚建国时需要危素这样“高级”人物装点,没事就召他宴饮,畅谈天下兴亡。待烽烟四歇,老朱开始看不起老危这样的“贰臣”了。危素自我感觉挺好,那么大年纪了,还总以“诤臣”自居,时常在非上朝时间进宫提个“不同意见”啥的,把自己当成招牌“民主人士”。结果,危老头一日早朝后进宫,声称有事要见陛下。朱元璋刚刚换下朝服,闻报生气,又不好登时发作,就隔着厚厚的帷帘问:“外面何人?”危素一腔“忠勇”,声音嘹亮:“老臣危素!”这次,没有朱皇帝的“笑脸相迎”,隔帘传来冷冷一句话:“我还以为是文天祥呢!”诏旨立下,危素被贬到和州(今安徽含山县)元朝忠臣余阙庙当看门人。七十老翁,遭受如此显而易见的污辱,仅一年,他就悒郁而死。早知如此,当初危素还不如当时找口深井跳下,成为大元的殉国忠臣。

确实,元朝科举所取之士人员太少。相较之下,危素一直抨击“科举无人才”,可元未死国殉难的地方官,尤以进士和读书人士为多。清朝学者赵翼为此钩沉,有名有姓见于《元史》就有十六人之多,其中一人还是海上与倭贼格斗而死:

元代不重儒术,延祐中始设科取士。顺帝时又停二科始复。其时所谓进士者,已属积轻之势矣。然末年仗节死义者,乃多在进士出身之人。如余阙,元统元年进士,守安庆,死陈友谅之难。台哈布哈,至顺元年进士,死方国珍之难。李齐,元统元年进士,为高邮守,死张士诚之难。李黼,泰定四年进士,守九江,死于贼。郭嘉,泰定三年进士,守上都,死于贼。王士元,泰定四年进士,知浚州,死于贼。赵琏,至治元年进士,守泰州,张士诚既降复叛,遂被害。孙,至正二年进士,讨张士诚战死。周镗,泰定四年进士,归浏阳,遇贼被杀。聂炳,元统元年进士,守荆门,与贼俞君正战死。刘耕孙,至顺元年进士,守宁国,与贼琐南班战死。绰罗(旧名丑闾),元统元年进士,守安陆,与贼曾法兴战死。彭庭坚,至正四年进士,镇建宁,部下岳焕反,被害。布延布哈(旧名普颜不花),至正五年进士,守益都,明兵至,不屈死。伊噜布哈(旧名月鲁不花),元统元年进士,浮海北归,遇倭船,不屈死。穆尔古苏(旧名迈里古思),至正十四年进士,官绍兴,欲讨方国珍,为拜住哥杀死。皆见元史各本传,诸人可谓不负科名者哉!而国家设科取士,亦不徒矣!

大义殉国显赤诚:汉人樊执敬

樊执敬,字时中,济宁郓城人。“性警敏好学,由国子出擢授经郎。”他在大都元廷充任侍讲官时,见到身穿豪华袈裟的西藏“帝师”,并不下拜。旁人为他捏一把汗,劝说:“帝师,天子崇敬之人,王公大臣见之没有不俯伏行礼的,你怎敢不拜他?”樊执敬正色道:“我乃孔氏弟子,只知崇礼儒门,为何向异教下拜!”由于为人正直,又为经筵之臣,他官至待御史。至正十年,得授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后来为元朝死节的色目诗人余阙与樊执敬惺惺相惜,写诗道:

桃花灼灼杨丝柔,立马看君发鄂州。

懊恼人生是离别,不如江汉共东流。

至正十二年(1352年)由于江浙行省主掌军事的月鲁帖木儿病死,元军大溃,天完军直犯杭州,在城外四处掠物杀人。樊执敬本来已有诏调他外出海上“讨贼”,如果他当时出城走避,也算不得逃跑。大敌当前,樊执敬沉着冷静,调兵遣将,死守杭州城。

元兵战斗力极差,城守空虚,势态万分危急。省吏劝樊执敬先找地方躲一躲,遭他坚拒。樊执敬讲:“吾淬砺戈矛,当歼贼以报国,倘或不克,有死而已,何畏哉!”言语甫落,有兵卒来报外城陷落。樊执敬飞身上马,率身边几十名护卫飞驰迎敌。行至半途,贼人已冲至近前,樊执敬激战中用箭射死七名贼人。“已而贼来方盛,填咽街巷,且纵火,众皆溃去。”见只有樊执敬一个人单刀匹马立于街中,贼众从他服色上看出是个行省大官,就远远有人朝他喊降。樊执敬怒骂:“逆贼,我恨不得把汝辈剁成万段,怎能投降!”言毕,跃马奋马冲入敌群。

贼众涌前,众枪齐下,樊执敬连人带马皆被捅成蜂窝一样。对于如此刚烈义士的从容赴死,元朝潭州路总管鲁至道(西域回回人,原名伯笃鲁丁)有诗挽曰:

主将无谋拂众情,贤参有志惜言轻。

狐群冲窜成妖孽,黔首惊惶望太平。

奋志从军全节义,杀身殉国显忠诚。

岁寒桥下清泠水,夜夜空闻哽咽声。

与樊执敬的跃马冲杀最终死殉的行为相较,几年之后,驻守杭州的色目人将领宝哥,惊闻寇至,忙携一家人逃往西湖水上的船中避难。不久,有人威胁,要向贼军告发他藏匿湖上的地点。惊惶之余,宝哥与家人跳水自杀。如此贪生怕死,最终还死得不明不白。遥想八十余年前,蒙古、色目人的凶悍和雄豪,至今一丝无剩。

相反,正是儒家教育中的凛然正气,才激起像樊执敬这样一个饱学儒士能单人匹马,奋勇冲杀出去,像一个战士一样进行殊死战斗。

忠魂俊骨堕深渊——泰不华与余阙

泰不华,色目人,字兼善,原名达普化,元文宗御赐其名为泰不华。其父乃御林军低级军官,后出台州(浙江临海)任职,所以泰不华是在当地长大。十七岁时,泰不华江浙行省乡试第一,转年廷对赐进士及第,后任监察御史等职。顺帝即位之初,加封婶母为太皇太后,封燕帖木儿、伯颜二人为王,泰不华上表力谏:“婶母不宜加徽称,相臣不当受王土。”文宗皇后愤怒,要杀掉连署上章的御史数人。泰不华挺身而出:“此事自我发之,甘受诛戮,决不敢累诸公也!”恰值文宗皇后怒解,赐金币于泰不华“以彰其直”。

至正八年,台州方国珍乱起,数次打败元军,并活捉了元朝江浙参政蒙古人朵儿只班。威逼利诱下,朵儿只班上表,要朝廷“招降”方国珍。得到消息后,方国珍“势益暴横”。泰不华以“江东廉访使”身份考察实情,上书元廷,建议诱捕方国珍兄弟,不听。结果,没多久,方国珍“复入海(为盗),烧掠沿海州郡”。

至正十一年,元朝将领索罗帖木儿被生俘,又替方国珍上表元廷,表示“投降”。元廷不侦真伪,再次答应“招降”。泰不华“闻之痛愤,辍食数日”。

元朝很重视方国珍的这次“投降”,派出大司农达识帖木儿等人至黄岩受降,除携带大量赐物外,还加封方国珍兄弟高官美职。“(方)国珍兄弟皆登岸罗拜,退止民间小楼(休息)”。当晚,中秋夜明,泰不华想趁方氏兄弟不备派精兵杀掉他们,一劳永逸。正安排间,恰巧前来谕降的大司农达识帖木儿来访,泰不华以实情告之,不料对方怫然:“我乃受上谕诏降,您敢违命吗!”泰不华不得已,只能中止行动。不久,朝廷任泰不华为台州路达鲁花赤。

泰不华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积极入世,忠君爱国,他的《送琼州万户入京》一诗,尤能展现他为国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海气昏昏接蜃楼,飓风吹浪蹴天浮。

旌旗昼卷蕉花落,弓剑朝悬瘴雨收。

曾抱乌号悲绝域,却乘赤拨上神州。

男儿堕地四方志,须及生封万户侯。

至正十二年,元廷征徐州,命江浙省臣招募舟师守大江。方国珍闻讯,以为此举意在图己,又入海复叛。泰不华闻之,发兵扼拒各处险要,亲自率船追击方国珍。

方氏兄弟又玩“投降”计,泰不华佯装受降,乘潮而来,向方国珍所在船发动攻击。可惜的是,泰不华所乘船半途触沙搁浅,从船尽散,他本人被贼船团团包围。泰不华力战,射死五人,斫死三人,最终寡不敌众,“贼攒槊刺之,中颈死,犹植立不仆。”时年四十九。

泰不华平生作诗甚多,有《顾北集》等,但大多散失,现摘录其《卫将军玉印歌》,此诗艺术性较高,以汉朝卫青功名为比兴,主旨是揭示“一将成名万古枯”的主题,也对汉武开边的气魄表示出赞赏。后半阕语意直转,叹息命运的无常与历史的吊诡。诗风沉郁,下笔有力:

武皇雄略吞八荒,将军分道出朔方。

甘泉论功谁第一,将军金印照白日。

尚方宝玉将作匠,别刻姓命示殊赏。

蟠螭交纽古篆文,太常钟鼎旌奇勋。

君不见祁连山下战骨深,中原父老泪满襟。

卫后废殂太子死,茂陵落日秋风起。

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断文吊英魂。

同类推荐
  • 守鼎1643

    守鼎1643

    太监了,不用看了,嗯,就是这样子的。哎没满20字很尴尬
  • 大金天子

    大金天子

    金、宋对抗之际,大金海陵王武功盖世,南宋名将辈出,西夏左右逢源,完颜雍身为金国皇室,本不具有帝王之心,为了自保,而走向霸主之路!
  • 大明群英传

    大明群英传

    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严党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代名相夏言被蒙冤屈斩,杨继盛沈炼等也相继被害。俞大猷、谭伦、戚继光、徐渭等在各种刁难打压之下与汪直徐海为首的倭寇集团展开了一波波荡气回肠的战斗。
  • 穿越之极品佳人

    穿越之极品佳人

    兄弟们,晓珂明天要请假了啊。不过不是太监哦,是暂时,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把小说呈现给大家,详情看价作品相关,谢谢兄弟们的支持!谢谢。(本书定向YY)另外就是推荐好友的作品,在大家没有小说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等晓珂的归来!兄弟!
  • 好男人在宋朝

    好男人在宋朝

    作为一个好丈夫,他最基本的生存标准就是——只能对一个女人好。作为一个好男人,他的最基本的存在标志是——必须对一群女人好。好丈夫简有之重生了,成就北宋仁宗年间第一好男人!
热门推荐
  • A Rebellious Heroine

    A Rebellious Hero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这样就会阻碍我们读懂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而理解词语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含义,还要认真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作用。
  • 浅浅入我心

    浅浅入我心

    一场女追男的校园戏码,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更或是不怀好意?一场追爱之战,谁为谁画地为牢?谁,又是谁的命中注定?
  • 上古世纪之和平序言

    上古世纪之和平序言

    这是一片原始的大陆,原始到没有利益纷争,然而在两千年前,原大陆在经历了一场神与英雄挑起的战争后,光辉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战争将原大陆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块大陆,四大种族两两相对,战争不休。在经历了血与泪水的洗礼后,终于有强者出面,为了维护那消失很久的很平,创立了圣灵学院。圣灵学院专门接收在战争中变成孤儿的孩子,传授他们法术和技能,并指引他们,去寻找承载记忆的碎片,去破解当年战争发生的不解原因。
  • 印堂神座

    印堂神座

    没有绚丽的斗气,没有花哨的魔法,一切的修炼源自印堂!等级制度:1-10级印堂者10-20级印堂师30-40级印堂大师40-50级印魂50-60级究极印魂60-70级地魂70-80级天魂80-90级极限天魂90-95级称号级天魂95-100级圣贤史诗
  • 红色漩涡

    红色漩涡

    诡异的从地球莫名其妙来到了一个异界大陆,这里的生活比起地球不知刺激了多少倍自己身体内和其他人不一样的魂印,一个四十岁心智的灵魂确在一个小孩的身体中存在.有男人该有的热血有男人该有的成熟稳重有男人该有的雄霸资质为什么会那么嗜血为什么我敢力恒抗天为什么我不服天地对我的约束我要成为天地的主管,我要掌控世间万物人定胜天!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冷婚甜妻

    冷婚甜妻

    一挑眉,报社小记者,居然还是名门千金?总裁大人请放手,还有很多事情没完成!可谁知,霸气宣言,要想知道真相,跟我走!莫名其妙的扯了证,交易之中丢了心,到底是谁欠了谁?
  • 百萬笔记

    百萬笔记

    修改中,修改ing,修改中,修改中,修改中……
  • 帝创纪元

    帝创纪元

    这里没有丧尸,没有变异,没有系统,也没有脑核,有的,只有基于现代科技之上的源能运用,有的,只有绝世天才的一剑光耀十九州。梦境成真,地球归位,万族林立,天才争辉。所有的故事都从刘宇捡起那颗吊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