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07

第7章 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

◎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诉我们,“仁”和“义”都是一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善端”。 一个人如果不把这些“善端”保存好并充分发挥出来,不按“仁”、“义”去行事的话,那是自暴自弃,自暴自弃的人是非常可悲的。但人性是本善的,所以自暴自弃的人并非天生的“坏人”,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心“放”出去了,“变坏”了,变得像“禽兽”一样了。

人如果不想生活得如禽兽一般,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找回他那被“放”出去了的“本心”。孟子指出, 人往往小事清楚,大事糊涂。他用身边的事来做比喻:家中的鸡狗走失了还知道去找回来,放失了的“本心”怎么就不知道去把它找回来?手指有点小问题还会到处找医生来治,“心”出了问题怎么就不知道治一治?这就叫做不知轻重缓急。由此,孟子认为一个人头等要紧的大事就是应该把放失了的“本心”找回来。所以,“求其放心”,也成了他认定的学问之关键所在——“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中国古代的精神传统注重现实的人与人关系,故其学问主要关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这一点,即所谓“安身立命之学”。中国传统主流的学问,强调通过思问与传习,找到个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准确位置,能在环境与命运的各种遭际与挑战前作出从容和正确的反映,并保持心灵的安静平和,而最终目标则在于个人精神人格和道德人格的自我树立和自我完成。这一点,儒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儒家把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视为最重要的“学问”。人的修身养性,儒家学者又称之为“工夫”或“功夫”。儒家认为,“工夫”的要点在于“践履”——我们今天称作“实践”。而且还强调“明理不难,工夫最难”,即明白一个道理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譬如,人人都明白骂人是不对的道理,但真的碰到一件令人非常气愤的、非常荒唐的、非常不合理的事,许多人往往就会忍不住“口吐莲花”;而当口一张、话一出,可能马上又意识到我不该如此;但下次又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情形却依然如旧。

孟子讲的“学问之道”颇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它点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大特点,即认为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或恢复人本有的善性。这可说是儒家的传统,大而言之也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传统。用现代话说,就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伦理道德,而不是客观知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所指向的主要是人文而非科学,由此引出的必然是价值理性的优势而非工具理性的优势。这可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原文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释

暴:残害。今译

残害自己的人,不能与他讲什么善言;抛弃自己的人,不能与他有所作为。出言与礼义相背,叫作残害自己;自认不能心怀仁德、遵义而行,叫作抛弃自己。仁是人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最安适的住宅不住,舍弃最正确的道路不走,可悲啊!

原文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注释

放心:放失了的良心。

今译

仁,就是人的本心;义,就是人的正路。舍弃正路而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可悲呀!有人家中的鸡狗走失了,还知道去找,可放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去找。做学问的方法没别的,只是将放失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原文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信:伸。不知类:不知轻重。

今译

现在有个人无名指弯曲不能伸直,不是病痛也不碍做事,但如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跑到秦国、楚国去(求医)也不觉得路远,为的只是手指(功能)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知道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嫌恶,这就叫做不分轻重缓急。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热门推荐
  • 洱予青烟

    洱予青烟

    来年湘西桃花落入西子湖畔,时而半响,亭台邂逅,又是申时元宵佳节。你经过人间,并无多言,四季赠予你这十三椿。行至百花深处,见旧时古都,却奈何,不知归处。不觉不觉,此去多言,了了而已。
  • 祸从笔出

    祸从笔出

    许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只不过有人保存得严密而没有被泄露,而有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日记记载着书写者最不想为人知道的秘密,有阳光也有丑陋。丑陋得有时会让世人鄙夷,更有甚者会让日记的主人失去正常人的生活。王为民就是这样的“倒霉”人。日记本不慎丢失让他失去了许多:亲人的情感、下属的尊敬、百姓的爱戴以及未来的前程和自由……他该怎么办?束手就擒还是鱼死网破?最终,他选择了令人吃惊的方式。
  • 成洋王战纪

    成洋王战纪

    斑斑星空中下的那一束尘埃如何能在浩瀚星空中叱咤风云,正所谓仁者无敌,必将王者天下。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预想不到的未来......
  • 风魔乱世

    风魔乱世

    我要杀他,我要杀了我曾最崇拜的人,而他却背负了不该背负的罪孽,所以我更要杀了他!
  • 灵后魔王:绝妃天下

    灵后魔王:绝妃天下

    他身上有别人无法知晓的秘密,即使武功再高再强,还是无法避免。他需要夺得灵魂物以解除十五的魔潮,而她则需要填补失去的灵魄。重生後的她被斷灵根,卻被紅衣男子所救。她只是普通的冷悠蓝,不想掺入府邸之争。为了报母之仇,她只能手刃仇人。他逐步逼近,唇边的笑意透出几分邪恶"王妃,有我。"
  • 混沌狂帝

    混沌狂帝

    自远古时期,神,魔,妖三界一同维护的天地秩序,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我们的主角帝狂天,将称霸神,魔,妖三界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绝色逍遥:王妃不好惹

    绝色逍遥:王妃不好惹

    被班长设计,她意外穿越到这个历史无记载的朝代,光明王朝唯一一个敢拒绝皇室婚姻的女子。在这里她既是倾国倾城的美丽女子,又是众女移情的“俊男子”,更是统领五十万大军的光明国主帅。然而尽管她已如此强大,却仍逃不过当初那情字一劫!最终……
  • 独家蜜恋:唯爱暮光

    独家蜜恋:唯爱暮光

    沐馨雅握住了一只手,她的幸福生活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 至尊决

    至尊决

    孤独的城,孤独的人,孤独的心,一人一剑,仗剑天涯。无人依靠,在这力量掌握一切的世界,谁是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