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长时期病痛的折磨,对精神必定会起着不良的影响。无论起因是什么,身体上任意一个地方的剧烈的或持续性疼痛,就会使思维活动,精神效用受到限制,甚者,可能会使其完全被摧毁掉。
健康是自然之本性
健康既是人的本性,又具有可相互感染的特性——它的这一感染性比疾病可要强得多,否则,我们早就应该湮灭于其中了。顺应规律,合理呼吸,运动,饮食,睡眠,和事前洞察力,我们就可远离疾病了。
治愈后,我们又怎么能够一面继续破坏机体那正常的规律,一面还企盼着机体能够继续维持我们自身的健康?大自然这个母亲,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果你达不到这些要求,我们慈祥的老妈妈可就要打你的屁股了。工作过度是导致神经错乱和许多机体紊乱病症的主要原因。
当你相信你能做得比现在更多更好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你一定能。那苦恼着你的是你的思想——一刻不停地思索着你那需要完成的任务——这可比任务本身更严重了。因此,如果你必须骑上工作这匹马,那就轻松愉快地开始你的任务吧;不要让那工作驾驭你,而应当是你去驾驭那工作。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适度的原则。即使是工作也应有一个限度。
已故的詹姆斯教授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完成的工作,应当九倍于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工作,此外,我们还应有精力去做更多的工作。但是,即使像这样,人还是有极限的。明智些,认识到你的极限。
治愈后干什么?顺应一切生命健康法则。
精神治疗学中,最持久、最有效、最令人满意的原理,是在教会病人们如何进行自助又如何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出来的。而不是由那么个无人相帮,惨淡经营的医疗师推导出来的。
一个病人治愈后,最好是建议他还时不时地去参加医师的讲座,课程,并与那些与他精神状况相似的人们进行交流。此外,更重要的是,治疗结束后,他仍需把这些治疗法“坚持”下去,至少三个月。不管什么疗法,不管是哪个对他起过作用的疗法,也不管哪个疗法更吸引他,他都应每天温习这些疗法,一到两遍。此外,他还应该继续把持着那些有疗效作用的念头,并要求那潜意识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及早晨睡醒后,反复做出自我暗示。要把这种习惯转变成一种本能的需要,要一丝不苟,诚心诚意地去做,就跟你每天都需要阳光,需要运动,需要呼吸,需要工作,需要为别人服务,还需要其他的什么什么一样。
保持有规律地生活
自己照顾自己,聪明的做法就是:沿着那条规律与秩序的河流——精神上的、道德上的、物质上的,顺流前进。物质上、精神上和道德上的自我,实际上是相依为命的。在这个世界上,若它们都那么自私自利,那么最终三者都不会强壮有力,而只能变得病恹恹的。除非它们能为了相互的利益而热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换句话说,我们若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能,那么只有好好地照顾我们的意识与那装载我们灵魂的肢体。因此,治愈后,我们只有严格坚持那生命的法则,才能保持我们的疗效,保证我们精神和机体的最大功效。
在这些章节中,我们对所有这些病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但若说我们真正成功的弄懂了什么,我觉得这就是:如果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顺应自然规律的话,你就不会生病了。疾病就是由于你对自然规律的违背而造成的。因此,你应该保持和大自然的合作伙伴关系。明智的健康主义者,会做任何事情来达成与自然的友好合作。他们懂得要遵循健康法则与行为规范。
健康,就是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生活;故而,疾病就是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生活。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文明社会中,她迫使得我们不得不卷入一个或多或少不正常的生存状态下。我们吃得不自然,睡得不自然,喝得不自然,呼吸得不自然,也伪装得不自然。“我们做了那些我们原本不该做的事情,却留下我们原本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于是,健康弃我们而去。”为了完全尊重事实起见,我们可以补充点儿东西——还有那么些许健康留在我们体内。
思想与机体息息相关
“一个人只有承认了精神与肉体的同一性,才能真正了解生命。”安德尔.敦德将一些权威性论证加入他的观点中,用以表达他如下的主题:
正是人们那过度的无知才使得他们不懂装懂,自以为抓住了那机体和思想的把柄,便将一些现象归咎于意识,将其他的归于机体。
但事实却一直只是处于他们两者的中间。有时是肢体左右着思想,而有时却又是思想左右着肢体;有时是这个占了上风,有时又是那个,有时两个又能通力合作。托马斯.帕克.鲍德说:“如果精神紧张,那么抑郁的情绪会导致便秘,而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便秘又能导致精神郁闷和紧张。事实上,在大部分神经失调病症中,还存在着某种恶性循环现象。”大部分治疗学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它们在理论上片面地提出精神治疗方案,这便忽略了大半生命的真理。只有建立在客观论据和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健康理论才更具价值。因而,无论构建于其上的精神框架有多么崇高,人类不管他手里有多少真理,只有生存在客观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才可以称为一种生命。
有这么一群持着形形色色治疗学理论的人,硬要坚持:任何关于人类机体的临床经验都是没必要的;而关注生理学,只不过是在向实利主义妥协。在他们看来,那些体育锻炼、饮食规律、正当呼吸或合理食物咀嚼方式都是毫无价值的。他们用肯定法思想,用精神胜利法来代替所有这些物理疗法。然后,就武断地宣称那长生不老的妙方,单单被他们发掘了出来。
像这样的人们应当明确这一点,他们那所谓“揭示”真理的暗示必须并且必然要经受理智的人们的严格审查。我们现在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一切背离人之本性的东西,是不会被世人接受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信念,而不是仅仅是那些教义与信条。我们应建立起一套颇具教育意义的健康哲学,只有这样才能被那些穿凿附会的人们所认可——不管他们属于哪门学说,哪种信仰。
人就像是大树
一棵大树很像是一个人,给它充足的新鲜空气、水和富饶的土壤,它就会生机勃勃。若它失去了这些,就会焦黄枯萎,而且当营养跟不上时,首先枯萎的就是它的“枝头”。这正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大树的血液,即树液,在给位于最高处的树叶提供养料的时候,必须要克服这种自然力的作用。人的血液也要受到力量的作用,当人体的循环系统因缺乏营养而开始恶化时,我们便发现最先起反应的便是头部——头部发觉,它们没能得到同往常一样多的血液。于是麻烦来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紧张,焦躁不安,郁闷,还有些头疼;并且机体反应变得微弱了,各器官也不那么听使唤了,它们的效率也只不过差强人意。肠胃的反应也变得越来越微弱,胃弱或便秘,或两者一起,也紧随其后出现了。这些情况一出现,主要的消化器官就会失常了,营养供应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头部症状”出现了。肌肉组织的每一回反应也离开了大脑,而这些反映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大脑神经中枢所供给的营养,正是这神经中枢控制着各种各样的神经丛。给这些中枢的营养供给减少了,整个肌肉组织包括肠内的平滑肌也变得越来越虚弱,病人开始抱怨,自己越来越容易感到疲倦了。排泄系统的反应也越来越微弱了,废物积存在循环系统内部,那悄悄尾随于这些症状的就是病魔——如风湿,偏头痛,胆汁质分泌失调,等——在一点点强壮起来。五感官也发觉那生命的活力在慢慢枯竭,视觉衰退,听觉衰退,食欲减退(味觉),嗅觉丧失,都随之产生了。触觉变得异常敏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病人在患病时,会变得特别敏感。喉黏膜和鼻粘膜的生理循环的减退,常常是导致鼻粘膜炎发生的原因,是其发病的早期症状。
顺应自然
若血液供应不足,人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正常地发挥其功能。而且我们发现,当头部供血达不到正常水平时,大脑供血会受到阻碍,同时循环系统减退。在焦躁不安、筋疲力尽的状态中,血液的正常供应量减少了,我们感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了。逻辑推断力减退了,冷静的头脑开始变得迟疑不定。在这一阶段,头脑中被恐惧与各种各样的幻觉所充斥,他接受到的任何外界的景象都会被歪曲与误解。精神焦虑症伴随着持续的、对迫在眉睫的危机的恐惧,也时常出现了。事实上,大脑连控制其自身的力气都没了,意识变得白天黑夜都很活跃。大脑营养的减少,也遏制了一切脑中枢的活动,消化能力明显减退,而依靠它提供活力的各器官也衰退了。
当涉及要满足机体物质需求时,动物显得要比人更加明智。它不会像人一样破坏营养消化的规律。它更贴近于自然,吃东西时,采用那种大自然希望它所采取的方式,那种能完全消耗掉食物的方式。而人类的疾病正是其破坏自然规律后,所应得的报应。
伊斯兰教人常常寿命都在100岁以上,而且到了那时,仍显得很年轻。
米勒医生在鲍肯斯的研究和调查表明,许多生活在那里的人现在都有110岁或150岁了,但仍看起来不超过40或50岁。这些人生活在新鲜空气中,接近自然,吃乳酪、水果,喝酸奶。
所有人类已知动物——除人类自身外,寿命都在其成熟期的8倍以上。人类成熟期为21岁,用其他动物的尺度来衡量,则人类至少要活到168岁。而人类恰恰相反,发明出许许多多的烹饪法,以使得我们在各方面都能被某个消磨时间的怪点子所困扰。人类远离了自然,也正为此而付出代价。
他吃得不合理;他把自己关进不通风的办公室;住进狭小的被其称之为宅邸的单元房;穿上粗糙笨重的服装——正是它们妨碍了呼吸,遮挡了阳光,挡住了一切大自然无偿供给的健康来源。在别的方面,他与自然离得就更远了,现代文明的错综复杂性,及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们的头脑越来越被恐惧、憎恶与嫉妒所充斥——坦白公正地说——其中大部分因素,若不是全部的话,已足以使得吸收功能瘫痪,阻塞且毒化了系统内部,导致人体正常功能紊乱,慢性病同时出现。情绪的恶化也给肉体注入了怒气、恐惧、猜疑、憎恶、嫉妒、仇恨,并导致急性病的出现。就这样,自然的生活方式被人类扭曲,变成了一种与自然与上帝的法则背道而驰的生活,必然导致人类的精力衰竭。
人类解决日常问题的知识,与运用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用来“压倒”自然规律的。人们应当懂得这些规律,并依照它们来开展工作。
健康是我们的正常状态,自我们出生时起就是这样。“应像刚出生时那样健康自然。”所有疾病都是因违反自然法则造成的。人类对健康规律的无知,早已使得那一千零一个疾病在人体内扎下根儿了。
泰瑞.沃尔特在“生命手记”中是这样说的:我们认为机体作用于思想,思想也作用于机体——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我们走路时,是在用头,还是在用脚?若你的头不说走,我们自己能动吗?思想是。控器,如果这个。控器不能正常工作了,他又怎能指挥着我们朝向那正确的方向呢?再者,若身体不管那正常的生理需求——血流(它的质量决定着思维的活性与质量),便不能供给一个健康的大脑了。因而,我们先是展示出了这些重要性:肺的正常发育,体内、体外的卫生健康,合理饮食,系统、合理的运动;换句话说,要实现健康或保持健康,你都必须合理地支配这四大生理要素:空气、水、食物和运动。
健康是最重要的
自然能提供给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能量。健康是健康肢体的首要任务。有过25年临床经验的林德森医生说:“灵魂偏爱有见地的头脑,又崇敬养生学。”因而,建设性的暗示疗法可谓是与它的这一天生的唯美观…相应了。故而,对健全正常的渴求是永远存在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重病患者也依然能获得康复——只要他能接受适当的护理,采取合理的健康疗法与饮食结构,并远离那人为地有碍康复的因素。
医学界郑重地宣称,通过采取上述方法,90—95%的中度精神病患者都康复了,在此同时几乎每次他们都加上这句话:“他们是在非药物条件下康复的。”
约翰在他的第三封信里的话很具启发性:“布兰则明,我最期望的事情就是你能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正如我所知道的你那健康的灵魂一样。”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要顺应生命的法则。
就像维莱特.怀特说的那样:
一位特别恬静的女士,突然告诉她的一个朋友——一位疗养学的狂热追随者,她脚的拇指囊肿了;她的朋友回答:“哦,那一定是因为你在嫉恨着某人!”有一点儿常识的人便会建议说:那是因鞋穿得不合适而造成的。而不是要什么精神上的因素来对此负责。因此,除了心理因素外,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病因。
西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