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71900000010

第10章 茶席构成,阴阳和合(4)

从以上引用《茶经》的三段记载可以看出,茶席上的滓方,与我们日常习惯称谓的水方或者水盂,是完全不同的,也不要混同一物。水盂,是文房里盛水以供磨墨用的器皿。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水滴辨》里说:“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

滓方在功能上,更接近于潮汕工夫茶中的茶洗。《潮州茶经》中这样描述茶洗:“形如大碗,深浅式样甚多。”“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以浸冲罐,一以储茶渣暨杯盘弃水。”这点与《长物志》中对茶洗的描述近似:“以砂为之,制如碗式,上下二层。上层底穿数孔,用洗茶,沙垢皆从孔中流出,最便。”

滓方在茶席上,虽不显眼,但在感觉上,却具有重量感。滓方陈设于席主泡茶弃水的方便位置,因有的滓方体积稍大,如处理不当,会使茶席显得突兀,不妨顺势把它作为均衡茶席构图的重要砝码使用。

荀子曰:“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勿以善小而不为,滓方虽平凡,却是茶席上不可忽视的细节。古人常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便是这个道理。日本茶人对建水一丝不苟的设计和追求,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些微的细节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决定着一个茶席的成败,不能因为滓方的功能不重要,便粗糙制作或布置马虎凑合,而不去尽善尽美。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精美灵巧的茶器,可有效改善茶席的氛围,提高茶席的品位与可观赏性。

席布,一方天地

席布,是营造茶席天地中的一方素巾,或竹或麻,随心细择。席布不仅用于装饰、确立茶席的色调,而且也是确定茶席空间中心区域的标志。

在茶席的空间里,一方席布象征大地,承载安放着茶具。茶器的上方是天空,泡茶人与品茶人主客分列,诗意地栖居在天地之间,安然享受着一杯茶的清芬甘甜。

茶与茶汤,茶杯与茶壶,还有我们,都是茶席的主角。席布与其他茶元素的存在,是为了营造茶的氛围,衬托表现茶具的温润、茶汤的通透,让我们在视觉上产生美感,让品茶的生活艺术化,进而更容易走进茶道的美学空间。

一个完整的茶席,从空间上,应分为天、人、地三个部分,茶席的铺垫是地,地要厚重,要承载。因此从桌面开始,茶席的层面,就包括席布、茶托、茶杯等,依次向上,色彩的明亮度应该越来越高,颜色逐渐趋浅。例如,从黑、灰、蓝向上逐渐由深及浅过渡到白色,这种自然的秩序,符合清轻向上为阳为天,重浊下降为阴为地的传统理念。

席布的颜色,通常的底层铺陈,以有重量感的冷色最佳。也可根据茶事活动的要求、茶类的不同、季节的变换、空间的差异等因素,点缀搭配不同颜色和不同质感的席布,但一般不能超过三种色彩,颜色不宜花哨,淡雅素净为上。我们试想,如果席布的图案过于繁华,席布的面积又比较大,在视觉上势必会影响到其它茶具的存在,会严重扰乱茶席上其他茶具应有的色彩比例。所以在茶席上,尽量不要使用色彩绚烂的花布,以减少席布错综复杂的色彩和图案对视觉造成的干扰,这也符合茶席设计必须遵循的视觉极简原则。如此,在厚重素净的大地上,才能开出雅致、赏心悦目的花朵,茶器在茶席上才能重点突出。

记得诗人席慕蓉曾经谈起,为什么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她们喜欢穿红色的衣袍?根本原因就是,身穿鲜艳的衣袍,骑行在蓝天、白云、绿草中,不容易被辽阔的草原淹没。这就是对比、衬托的力量,茶席之理,亦复如是。

洁方,受污拭盏

洁方,又称茶巾,用来擦拭茶具、吸附茶席上的滴水。陆羽在《茶经》中这样写道:“巾,以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陆羽写得很明白,茶巾是作为拭盏洁器之用的。当时的洁方,用的是粗糙的丝绸,吸水效果不如现代的素面棉麻细布。在日本茶道里,洁方还有着唐代的影子,很具有仪式感,主人点浓茶前,要当着客人的面,用洁方细心郑重地擦净每一件茶具。明代程用宾的《茶录》记述:“拭具布,用细麻布有三妙:曰耐秽,曰避臭,曰易干。”

洁方,在茶席上极不显眼,却不可或缺。它无足轻重地位于茶席一隅,默默无闻,倒也安然恬淡。洁方的颜色,必须低调沉静,不张扬,最好与茶席布同色,不显山露水为佳。

钱椿年的《茶谱》里,称洁方为受污,有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意味,但也给我如此的启示:像人,没有承受孤寂的能力,便无法安之若素。又如淤泥里生长的荷花,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如果您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子,不妨为自己缝制几块别具一格的洁方,从选材到制作,亲力亲为,寻常之物便附着了情感和体温。一针一线总关情,如此的洁方,在茶席上便具足了自己的味道。

盖置则置,心所安处

苏轼有诗:“此心安处是吾乡。”道出了盖置和则置在茶席上的感觉与作用。

盖置,是安放茶壶盖子的圆形物件。则置,是安放茶则的小品。茶性净洁,又是入口之物,当席布是构成茶空间的大地时,茶席上的任何元素,都要有归宿、有依托,才会踏实安稳。壶有壶承,杯有茶托,则倚则置,壶盖就一定要有盖置。泡茶时,置茶注水,茶壶都要打开盖子,只有有效地解决了壶盖的去处问题,我们才会有条不紊地去泡好一壶茶。这时,茶席上的盖置与则置,器物虽小,却是不容忽视。

盖置和则置,是隐入席间的茶玩具,不能有异味,也不必太高贵,有趣味耐把玩最好。我的盖置,是一段有节的斑竹或紫竹,暗示爱茶人要虚竹有节。我常用的则置,是一块瘦陋皱、形如弯月的风砺玛瑙石,色泽黑红,包浆厚润,那种沧桑风骨的岁月感,常让我联想到它的前世,在风沙中砥砺的磨难重重。这又多么像茶啊!在高温的杀青中脱胎换骨,在火的炙烤中凤凰涅槃。

我有一友,喜欢用和田玉的扳指作为盖置,由茶爱玉、识玉,这便是习茶的益处和功德。习茶的不寻常之处,在于能从另一层面,通过茶为我们打开接触、感受、认识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由此,放慢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心性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茶仓,藏娇贮香

茶仓,又称茶罐,日本茶道里也叫茶入。茶席上的茶仓,要求耐看、体积小,每个茶仓能盛装一两泡茶的数量,并要求在短时间内喝完,或满足茶席当下之用即可。

明代张源《茶录》里讲:“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里的茶道,不是指形而上的茶道,是指做茶、泡茶、藏茶的道理与方法。藏茶,不仅需要保存干燥,降低茶叶的含水率,更需要避光保存。茶席上的茶仓,是个临时盛装茶叶的器皿,对密封性能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在很多茶会上,我们经常自己动手,用宣纸制作临时的纸袋盛茶,来代替茶仓。纸袋的好处,是便于按照泡茶的次序,书写茶的年份、名称、泡法及其编号等等。

我多次在茶席上用过的茶仓,是一件清代的温酒器,容器口径宽阔圆整,便于盛装条索较大的茶叶,且装取茶叶相对方便。画面是清代浅绛大家汪章的仕女图,轩窗下,书案前,有一唯美的侍女,浓妆淡抹,低眉信手,若有所思。或许是相思,是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温酒器内,还有一只配套的粉彩老酒杯,画面是一个可爱的童子,沽酒归来,恰好成为我茶席上的品杯。

我也喜欢用日本备前烧的茶入,象牙盖子,低调素净。备前柴烧的迷人之处,在于不彩绘,不上釉,茶入表面的窑变,完全靠火焰和落灰自然形成,富有古风雅趣。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盛行于日本。在日本,茶入分为唐物与和物。五百年前的日本战国时期,主要使用从中国进口的少量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成为日本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入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会拥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茶仓,是当代茶事中的必备之物。锡制茶仓有保鲜效果,银质茶仓能够抑菌。如果选用木质和纸质的茶仓,要注意杂味对茶的影响。

茶仓在茶席上的位置,比较自由。只要方便取茶,不影响泡茶,精美的茶仓,成为茶席构图中的一枚方便的棋子,若是运用得当,会很好地起到平衡茶席布局、增强画面感的作用。如果茶仓的体量稍大,其器型的选择,要避让开花器和滓方的形状,避免三者在形制上的雷同,从视觉上更具差异的美感。

都篮,整理收纳

都篮,又称竹篮,古代主要用来盛放茶器或者酒具。茶席上,都篮是茶人的标签,一件制作精巧、雕刻精美的老都篮,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味道,立刻会让它的新主人变得古典蕴藉、温润内敛,这是茶的力量,也是器的熏染。

《茶经》记载:“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陆羽说,都篮是因存放各种茶器而得名的,它高一尺五寸,阔二尺,比另一种盛放茶具的圆形竹器“筥”要大些,在茶具不多的时候,筥能够替代都篮使用。

宋代梅尧臣《尝茶和公仪》诗中写道:“都篮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到了清代,朱彝尊的诗中也写到都篮:“都篮茶具列,月波酒槽压。”蒋麟昌的《南乡子》词中:“小凤贮都篮,一盏旗枪雨后甘。”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从宋代到清代,都篮一直是盛装茶器的主要用具。

茶席有竹,宁静致远。近代都篮做了许多改良,变得轻巧雅致,便于携带了,都篮也成了茶席上的风景。都篮以其质感圆润天然,既可收纳茶席上的多余茶具,使茶席变得疏朗简约,又能以其清雅本色融入茶与席中。都篮可放置于茶席的一角或一侧,也可妙用为插花器具,又能替代茶棚使用,可谓一物多能。茶棚的功能,类似《茶经》中记载的“具列”。“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既环保耐用,又能培养习茶人细心收纳、整理茶具的习惯,近年来受到很多爱茶之人的青睐。如是一妙龄女子,提着都篮,夕阳中从茶会上归来,便会无意间融入了陆游的诗境:“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来更清绝,竹影踏斜阳。”

花器,移花栽木

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篮、碗、盘、盏,甚至茶壶、茶杯等,凡是与茶席的元素相关、或能相融合的,都可作为花器使用。

以花篮、碗、盏等作为花器的插花形式,一般会用到剑山和花泥,用以固定花枝、构图和造型。

鉴于茶席插花的传承,受传统文人插花的影响较大,对花瓶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在花器的选择中,我们把花瓶作为重点阐述,窥一斑而知全豹。

茶席上花器的选择,既要考虑花瓶的色彩、高低、所占茶席的比例大小,又要关注花瓶与花卉的互衬映照,能否突出花材之美?能否与花卉联袂形成一个审美整体?花瓶与花卉可否在有限的自然空间里,展现出逸趣与无限之美?所以,张谦德在《瓶花谱》里首言:“凡插贮花,先须择瓶。”袁宏道在《瓶史》中强调:“养花瓶亦须精良。”“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瓷器“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他甚至把插花之瓶,比喻为美人之所。由此可见,花器的选择,对表现花卉之美的重要性。而花器的选择,以清雅别致为上,“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这种文人插花对花器的审美与茶席的审美要求,本是同根生。

局限于茶席的展示空间,花器的高度,尺寸不宜超过350mm。花瓶的高度若超过350mm,如是直立的花枝,其总高度可能要超过700mm,高瓶大枝与品茶人的视野不相匹配,也和茶席的整体比例难以协调。如是横斜的花枝,高瓶需要匹配的与之对应的花枝,在茶席上会遮掩品茶人的视线,对席主的分茶也会是一种障碍。明代屠隆在《考槃余事》里说:“堂需供高瓶大枝,方快人意。若山斋充玩,瓶宜短小。”屠隆的观点,充分考虑了瓶花高低与空间大小的恰当搭配,各得其宜。同时,张谦德和袁宏道也强调书房斋室,花器的选择,宜矮而小,形制短小的方入清供。据测算,古代文人常用的矮小插花器,大致在200mm到400mm之间,古人实践得出的这个尺寸,对我们今天茶席插花的择器,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茶席上的花瓶,首选传统经典、重心稳定、造型简洁、线条精练、素身无刻画的。花器颜色的选择,最好是色调一致、纯净淡雅、色差不大的单色釉,如通体黑色、白色、月白、天青、淡黄、粉红等等。黑色的花器,在茶席构图中,还能起到重心平衡的作用。另外,花器不能只重精致,而忽略了花器的重心不稳定、对心理造成的综合影响。瓶花整体的构图重心,要尽量落在花器的竖向轴线附近,安稳的插花,视觉上无倾覆感,才可使品茶人的心境保持安定。“惜春只怕春归去,多插瓶花在处安。”因此,张谦德地择瓶注重:“口欲小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

茶席上,我欣赏龙泉烧制的月白色摇铃尊瓶,口小、足稳、釉厚、淡雅、安稳、好用,是茶席上百搭的妙器。

我试着用釉面开片和不开片的月白色摇铃尊瓶,插同一枝娇黄的腊梅花,比较后发现,对于素雅的花卉而言,釉面不开片的花瓶的插花效果,从视觉感受上会更加淡静文气。可见,花器表面的装饰,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花卉,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是不尽相同的,这点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同类推荐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水有源,树有根,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立在我们身边,用坚韧的存在,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各类事物围绕在我们身边。追本溯源,谈古论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新编万事由来全集》集纳古今万事万物,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日常用品、地理名胜、节日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新编万事由来全集》尽量选编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万物历史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热门推荐
  • 最强花少的复仇之路

    最强花少的复仇之路

    君少表示他也很郁闷啊,自己不过就是去天海观光一下,怎么就被雷劈下了天界呢?不过,既然重生到别人身上就要对他的人生负责!新一代强者君少将诞生奥兹帝国,你准备好了吗?(此书纯属娱乐各位考究党不喜勿喷)
  • 衔泪集

    衔泪集

    我叫劣熹,是一个仙灵。几百年来,我一直穿梭于天上人间,为九天之上的仙人采集凡世俗人的心头血。仙人们皆是无欲无情,可渡劫时却需要至情至性之物方才能找到去往凡尘之路。而这心头血,便是上上之选。采集的心头血,若非最甜,则必是最苦。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只有最悲或最喜时,血脉凝聚心头,此刻献上至宝,最为纯正。一滴心头血,了却献宝者夙愿。我为你而来,你有何求?
  • 四人儿的叶草传说

    四人儿的叶草传说

    在黑夜里,都会发生不一样的事。谁都不知道,在惊悚恐怖的情况下,只有勇敢,勇于冒险的他们,突破自己,连自己都没想到。昼夜分明,他神秘的双重人格。她简单而冷漠,被这样的他给…在危险的冒险中,她遇到不同的女朋友,也同时的某个阴谋渐渐染升…她们在古代!?
  • 炼阵天下

    炼阵天下

    一名身具奇特体质,无法修真的少年,在机缘下获得新生,克服重重险阻,历经磨难,终踏仙途。想做仙、先做人,揭露修真界的隐私,看清修士真面目,修真不只有杀戮,不只有仇恨,也有亲情,也有友谊,也有欢乐。修真旅途波澜壮阔,每个夜晚都有故事,每个黎明也都有故事。这是个讲故事的修真世界,这是个有泪水,有悔恨,有微笑的不一样的修真世界。
  • 知晓未来魔法师

    知晓未来魔法师

    所谓战斗说白了就是预判的对决。当一个人可以预见未来十秒内将要发生的事,而他还是一位魔法师,那他将用什么方式进行战斗。就让他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充满斗气和魔法的世界。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 重回小巷

    重回小巷

    一对文化青年男女患难相逢、相识、相知、相爱,在阳光明媚时,分道扬镳。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她又来到了他的身边。
  • 护花房东

    护花房东

    李天羽独身一人逃婚到南丰市,机缘巧合下,和三个女孩子合租在了一起,准备潜伏下来。没想到,即使是这样,还是被拥有亿万身价的父亲追查到下落。一年内赚取一个亿,是他的目标,是他不用和“东施”结婚的条件。
  • 王权大作战

    王权大作战

    普普通通的一天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路西菲亚用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图书馆的大门,入目的竟然不是图书馆,而是一个根本不可能的地方——各种各种的植物.神秘的图腾.梦幻的樱花路西菲亚看呆了,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小时候梦里常见的地方,刹那间,她觉得自己好像在梦里一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应该在这里下了结界。”冰冷的枪口像死神一样抵住了路西菲亚的腰间,把路西菲亚从梦里拉了出来,君傲盛世只能无力吐槽道:神女是在“太可爱了”,被骗过一次还被骗,这不好好教训一顿还不行了呢!初见,缔结契约,魔法学院,魔法使大赛接撞而来的惊喜,让路西菲亚束手无策。欢迎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魔法世界,我会在这里等你——
  • 君倾妾心

    君倾妾心

    前世她受尽屈辱,被人冤枉勾引自己姐夫,姐姐不相信她,后母将她赶出家门,亲生父亲却置之不理。其实一直以来她都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寄人篱下的棋子。她绝望而生,来到不知名的世界,原以为自己会好过一些,哪知,自己依旧是一枚可悲的棋子。娘不爱,爹不疼,嫁给腹黑狐王爷。她发誓,这一世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掌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