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4100000018

第18章 《左传》中的战争(2)

春秋时期,决定争霸战争胜负的主要还在于双方的实力。实力的后盾与基础是“民”。所谓“无民,孰战”,“无众,必败”,已成为春秋时期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既然“民”与战争的关系如此重大,欲参与战争的诸侯国都知道“安民”、“抚民”的重要。这里且看著名的“曹刿论战”的一段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庄公十年)

鲁庄公所认为可以参战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一条“衣食所安,必以分人”,因其恩惠所加,只在贵族,未及于民,所以曹刿反对。第二条对神诚信,只对天地神灵,仍未及民,亦不足以战。只有第三条,乃是为民办好事,所以曹刿认为可以一战。这表现出他对战争胜负估计的远见卓识。曹刿论战,不与鲁庄公讨论军队的数量,武器装备,战斗的具体部署,而是着眼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环境与民心的向背这样的战略机制,说明他目光的远大。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齐国,就在于取得了人民的支持这一先决条件。

要战胜敌人,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取得人民的支持,这在《左传》中有明确的反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曾劝告楚司马子反说:“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故《诗》曰:‘立我丞民,莫匪尔极。’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此战之所由克也。”民生富厚,民德一归于正。人民富足,办事则有节制;顺时而动,万事皆能成功。国家上下和睦,团结一致,将士都能知道自己应遵循的规矩。所以民生富足,百姓就能齐心一致,为国效死力。这就是战争能够取胜的原因。申叔时对战争胜负的分析,完全归结于一个“民”字上。所以,“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必须安抚好人民,得民方可得志。昭公十三年,吴国灭州来,楚令尹子期请楚平王伐吴,楚平王弗许,谓“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考虑的还是民未安定,不可滥用民力征战,否则,一败涂地连后悔都来不及。

先养民而后用兵、先守备而后攻伐、先安内而后攘外,这种思想在《左传》众多的战例中都有明确的体现。晋文公“始入而教其民”,“入务利民”以及示民以义、信、礼,说明他认识到安民得众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城濮之战中下层人民主动献“舍于墓”之计,诵“原田每每”之诗,军民上下,同仇敌忾,反映出作者得众者胜的思想。反之,申叔时认为“今楚内弃其民,而外绝其好;渎齐盟而食话言;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民不知信,进退,罪也。人恤所厎,其谁致死”(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楚国失败,看似因子反醉酒误事所致,其实根本的原因,则在于申叔时所指出的,楚弃民疲民而战,必败。此外,吴王阖庐的“视民如子”与吴王夫差的“视民如仇”,这些反差强烈的例子,足以说明作者战争思想中对“民”的态度。

四、帅乘和、同心同德者胜

军阵和睦,将士上下同心同德,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在写战争时,这一思想也是非常鲜明的。所谓“帅乘和,师必有大功”(成公十三年),就是这个意思。桓公十一年,楚国的斗廉对屈瑕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强调的是一个“和”字。和者,团结一致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这就是最大的战斗力。当年商纣王人多,周武王人少;商纣王有亿兆夷人,但离心离德;周武王仅虎贲之士三千,但同心同德,却可灭商,可见“和”之重要。

《左传》作者在战争的叙写中非常重视揭示“帅乘和”可以取胜的思想。城濮之战时,作者首先详写晋军将帅的配备: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僖公二十七年)

单是狐偃、赵衰等人对职位的谦让,就给人一个“帅乘和”的感觉,再加上赵衰对郤縠的称赞,更是营造了一个上下和睦团结的气氛。开战之后,晋人围曹、解救宋围、拘楚宛春而复曹、卫,以及决战城濮,在每一个战术问题上,晋国君臣和将帅无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出可行的作战方案。不但如此,甚至连舆人即下层役卒也为战争出谋献策。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揭示:晋国“帅乘和”。还可以看看齐、晋鞌之战的例子。鞌之战时,晋军主帅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张侯“矢贯余手及肘”,血把左边的车轮都染红了,仍然“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郑丘缓亦受伤而坚持战斗,将帅三人互相鼓励,表示了死战的决心。在这样昂扬的战斗精神鼓舞下,晋军士气大作。战斗胜利之后,晋国的士燮(范文子)、郤克、栾书等人又都谦逊让功。凡此种种,无不在提示人们:晋国上下团结,同心对敌,所以取胜。

很难设想,一支离心离德、四分五裂的军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定公五年楚国的斗辛曾说:“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将帅不谦让,军队不团结,更不可以远征攻伐。柏举之战,吴人入郢,然吴军内部夫王等人争宫,结果反胜为败。内不和,先自败。鄢陵之战前,晋郤至谓楚人有“六间”: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嚣。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成公十六年)

所谓“六间”,即六个致命弱点。这六个弱点之中,第一个就是将帅不和——二卿相恶,即楚令尹子重与司马子反不和。最终,也真应了郤至的预言,子反以饮酒误事致使楚国大败。

无独有偶,一向注重帅乘和的晋人,也犯了内部不团结的大忌。邲之战时,晋国的主帅荀林父新用事,“未能行令”,不能坚持正确的作战方针而抵制错误的主张,上、中、下三军主帅,专行而不获,各执一辞,因此晋军内部一开始就形成了主战与主和两派不同的意见。再加上中军佐先縠刚愎不仁,孤军独进;将领魏锜、赵旃二人心怀私怨,各有贰心,所以晋军内部各行其是,离心离德。楚人伍参言之:“晋之从政者(指荀林父)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后果然不幸而言中。晋之败,亦非败于楚,乃自败也。

军阵和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克敌制胜,这一思想在《左传》中是非常鲜明的。

五、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也是具体的战术和策略。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诸侯国之间互相偷袭之事时有发生。因此,在和平中想到战争,居安思危,才能处于主动地位,防备不虞。襄公十一年,晋魏绛对晋悼公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即告诫晋悼公要有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思想。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莒城与渠丘从不设备,连城墙都败坏不堪,所以楚人轻而易举地占领两城。对此,《左传》作者评论道:“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

平时有备,可防患于未然;战时有备,则可避免措手不及。宣公十二年邲之战,晋之魏锜、赵旃两人为泄私憾私自出师挑战,晋士季等人皆要求提前作好战备,士季曰:“备之善!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备之。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所以,无论楚人是否怀有恶意,有备不败。事实果然如士季所言:楚军突然冲过来时,士季的上军因有备而不败,中军、下军则溃不成军。

《左传》中的军事思想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德取胜,有理则壮的思想。即如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所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两军对阵,理直者斗志高昂,理曲者士气低落。有理则正,正则壮,壮则气盛,气盛则能胜敌。在多次的战役中,作者都不忘揭示这一真理。再如轻师必败的思想。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过周北门,免胄而下,超乘而上,王孙满由是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军队轻佻且无礼,说明其缺乏良好的训练,而又傲慢鲁莽没有严明的作风和纪律约束,又骄狂轻敌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鄢陵之战,楚师“其行速,过险而不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犯的也是同样的错误。这些思想,在今天的战争中有许多还是可以引以为鉴的。

军事思想是战争实践的总结,是战争中人类的智慧的结晶。春秋时期是战争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通过战争去争夺霸权,也通过战争以兼并他国。严酷的现实迫使统治者去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我们从《左传》多次所引的《军志》、《军政》、《令典》等军事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就有了专门性的军事著作。《左传》作者对于战争的总结,是对前人军事研究的一个继承。再者,春秋时期对于《左传》作者只是一部近代史,审视历史的距离的恰到好处为其总结战争经验提供了方便,春秋以前的军事思想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距离地研究战争实践,又使作者的军事思想得到一次更高的升华。所以《左传》为我们保留了丰富的军事思想遗产。

再者,《左传》作者表现其战争思想,特点是哲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即把战争思想贯注于战例之中。《左传》不是军事科学著作,它只是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作者在描写战争时,总是详细地写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战争的起因,交战国双方君臣的思想动态、精神面貌,写出作战双方对战争决策的详尽的分析。作者采取了忠实地记录历史事实的写作态度,又采用了众多的文学手法,使得战争成为活生生的历史画面,而作者的丰富的战争思想,便蕴含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描写之中。所以它的战争思想,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实际的形象表现,也就是说,作者是以物化的形态即战争运动的形式,具体战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所以其战争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三节 )《左传》中的奇计与谋略

《左传》在描写战争时特意记载了众多的出奇制胜的妙计、奇计和奇智谋略,为历代论兵者所称道。明代陈禹谟著成《左氏兵略》之后,对于左氏兵法,多有作者论述,如明人宋征璧撰《左氏兵法测要》、清人李元春的《左氏兵法》、徐经的《左氏兵法》等书,多是从奇谋妙计等战术计策上加以辑录和总结的。

清人徐经将“左氏兵法”归纳为“覆军、潜军、宵军、夹攻、火攻、要击、先犯、先夺、设伪、设陈、误备、虚唱、敝敌、诱敌、死战、死报、严令、军政”等十八个部分,并论左氏兵诀曰:用兵之法,左氏略备:如平日则讨国人而训之,示之信,示之礼,在军则讨军实而申儆之;好以整,好以暇;其审敌也,有进退之宜;其合战也,有旗鼓之节;凡若此类,皆兵法之常也。若夫犄之角之,分之合之,攻其偏以携之,代其交以孤之,羸师以张之,易行以诱之,伐木以盖之,蒙皋比而犯之,燧象以夺之,三覆以待之,未陈而薄之,乘其凶惧而攻之,伪胜以慑之,伪败以骄之,三分四军以敝之,亟肄以疲之,深垒固军以老之,无扞采樵以饵之,罪人属剑以误之,见舟潜师以惑之,多鼓钧声以震之,长鬣奋呼以乱之,此等皆所谓变化从心,出奇制胜者也。至如城濮曳柴而示弱,平阴以曳柴而示强,吴登山以望楚而得其真,齐登山以望晋而得其伪,魏舒毁车为行以克翟,巫臣教吴乘车以入楚,此等或相似而相反,或相反而相济,尤不可以一律论也。

此中所谓兵法之常,指的是战略与战术上的权谋,所谓变化从心。出奇制胜者,多是战斗中的奇计,所谓相似相反、相反相济者,即灵活多变的战术策略。徐氏所论,使我们大致领略了左氏兵法的瑰奇与多态多姿。

《左传》中的奇智妙计层出不穷。兹举数例略加分析,以为揽胜之观。

一、兵不厌诈

僖公二十五年,秦晋联军伐小国鄀。楚人派兵戍守鄀都商密。秦军将自己的士兵假装成鄀国的俘虏,捆绑着包围了商密。晚上,又假装成和楚将盟誓和好的样子以迷惑鄀人。鄀人一见,心里害怕,就投降了秦军。《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秦军以诡诈惑敌,未战而胜,可谓出奇制胜。

二、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的文化浑厚深远,有源有流,仪态万千。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此,中华民族才得以长期地存在与持续地发展。然而,尽管中国的广袤大地以及居于其上的居民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外表、习俗、性格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烊光依旧

    TFBOYS之烊光依旧

    还记得那年初夏的阳光吗?人间冷暖薄如纸······
  • 神级炸弹人

    神级炸弹人

    地雷战嘿地雷战,埋伏下神雷千百万,嘿埋伏神雷千百万!千里大草原展开了游击战,沟与沟坎与坎地雷连成片!野怪它敢来,炸的它魂飞魄也散;玩家他敢来,炸的他心惊胆也寒。草木皆兵,步步寒战,无论野怪玩家他全玩完!
  • 霜之天途晨轻舞

    霜之天途晨轻舞

    她是创世之初,纵战千古,横扫八荒的一代女战神,一朝失足,从天之巅堕落,沉睡至今。他则是同她一日诞生的至高神,霸道不羁,最后一战中却被她举枪刺穿了胸膛。今日的万年,地球上一普通高二女生无厘头地穿越,疑似魔王的灵魂俯身,冰蓝发舞,龙之金瞳闪耀,天界第一女神重现,天材地宝,神器天兵,拿着瀚海龙吟枪,颠覆异世,踏天回归!
  • 半边脸也倾城

    半边脸也倾城

    只有半张脸又怎么样?皇帝,公子,国王,都为我倾倒!是亡国公主又如何?我可以要你的天下亡,亦可要你的天下兴!不但要后宫斗,还要为战争出谋献策,周旋在几股政治力量的中心,在在波云诡谲的动荡时代周旋,凭借的是过人的智慧和胆量。我跳的是消魂的舞,更是周旋天下的舞!请用票票砸死我吧,请把我的书放到你的书架吧.大家好,我的书友群是:120876725,入群暗号:书中任何角色的名字。
  • 接近天堂的地方

    接近天堂的地方

    在爱的世界里,有的人选择了用生命去爱。而...有的人却选择让爱留在生命里。你说过‘没有你的天空,就算是彩色的,我都会画成灰’现在我明白了,你不存在,一切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 真武录

    真武录

    借五行元力武修成神的“真武之道”,在九州大地上繁衍发展了三千多年,已达巅峰极致。一个乡野小子,顶着废物的帽子与天才的光环,桀骜又张狂的闯入了真武之道。然后,整个天下都疯狂和颤栗了…….【真武等级】战僚、战师、战灵;武尊、武宗、武仙;武圣、武神、大玄天
  • 杀戮之无上神尊

    杀戮之无上神尊

    杀神!!!这是林峰用百万星辰之生命,所换取来的称号!“无上业火又如何?我吞之!我灭万亿生灵!那天,可敢罚我?我若成杀神,何人敢阻?”看废物世家公子,如何灭绝业火!!!大家加群啊!欢迎加入杀戮之无上神尊书友群,群号码:118575817
  • 神魔宝塔

    神魔宝塔

    百万年过,大劫将至,人界与妖界谁主沉浮?圣人练就神魔宝塔,寻万世中人,一代代塔主各自为帝。地球人秦天脱颖而出,有幸选中末任塔主。且看他是如何在他乡完成蜕变,带领人界守卫一方土地。
  • TFBOYS穿越时空的爱

    TFBOYS穿越时空的爱

    既然此生我们无缘,不如来世我们再爱。(??????)??
  • 时光不及你沧桑

    时光不及你沧桑

    他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如果没有意外,我就不会遇见你,我不知道接下去我的生命会是怎样。一想到余生有你陪伴,我就充满勇气。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