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5800000019

第19章 文学综论篇(18)

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这人现在有五十多岁,没有地,给村里人放牛,夏秋两季捎带看守村里的庄稼。他只是一身一口,没有家眷。他常好说两句开心话,说是“吃饱了一家不饥,锁住门也不怕饿死小板凳”。村东头的老槐树底有一孔土窑还有三亩地,是他爹给留下的,后来把地押给阎恒元,土窑就成了他的全部产业。

赵树理的连珠妙语更多表现出语言的风趣与智慧,而读到下面马烽在《饲养员赵大叔》中对赵大叔的描写时,又会感到作品语言的幽默与洒脱。作品是这样描写的:

正在这时,从门外撞进一个老汉来,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但胡子却刮得光溜光,头上戴着顶呢子鸭舌帽,脚上穿着对旧皮鞋,身上却是老庄户人家的打扮——蓝布袄,蓝布裤,腰里扎着条白布腰带。他一进门就对着社长直嚷嚷:

“我不干了,要到太原另找工作去!辞职,准不准?说话!”

“不准!”甄明山满不在乎地说。

这老汉马上把帽子脱下来,举在手上,唱道:

“听他人言不由人怒发冲冠,好一似烈火上又把油添,好恼,呀,呀,呀,……”他一面唱,一面还学着须生的架势,又吹胡子,又甩袖子。引得我们都大笑了,女会计用手绢擦着笑出来的眼泪,说道:

“赵大叔,你每天要来捣一阵乱,把人的头都吵昏了!”

“怎么?秀英,昏了?”赵大叔连忙坐到椅子上,闭起眼睛,学着旦角的腔调,呶声呶气地唱道:“我昏昏沉沉一梦中,耳缝里忽听有人声……”

由于“语言大师”赵树理的带头和影响,山药蛋派作家在文学语言的口语化、大众化方面成绩斐然,为丰富汉民族的文学语言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贡献与局限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中国新文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以为如下几点。

(一)“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

“山药蛋派”处在新旧交替、革故鼎新的变革时代,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景观,表现出了中国农村新与旧的交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既有对侵略者的战斗,又有对欺压者的抗争;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痛。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是那样真实、可信、感人。

“山药蛋派”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塑造了一批真正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情感、习性、气质到思维表达形式、生存方式都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这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功不可没。

(二)“为农民服务”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想。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山药蛋派”是一个从始到终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文学流派,这在新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从文学描写的客体对象,到创作塑造的审美形象,直至阅读者都是以农民为对象。赵树理提倡的“问题小说”“劝人文学”“扎火针”的文学观;马烽等人提倡“新、短、通”,都是想方设法为农民服务。他们的作品既反映了农民生存的现状,又表达了农民的思想情感、理想期盼,其根本点,就是为人的幸福、自由、尊严而创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人格力量的震撼。赵树理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他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为农民鼓与呼,他写“顶风文学”替农民讲话,伸张正义,追求真理,与农民共存亡,可谓感天动地可歌可泣。

为农民是“山药蛋派”的活力所在,追求为人的幸福、自由、尊严是“山药蛋派”的生命所在。“为农民服务”的“人本思想”是“山药蛋派”的文学精魂。

(三)复兴民间话语。

弘扬民间文艺,提升民间文艺的品位,使民间文艺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是“山药蛋派”的又一突出贡献。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路向,一个是“西化”学习西洋文学,建构新文学。另一个是继承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促进新文学的发展。如果说鲁迅、郭沫若以及“文研会”“创造社”等一批先驱,为中国文学同域外文学接轨作出伟大贡献,那么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则为中国新文学继承传统文学特别是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们一方面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文艺样式,创造了新文学的新品种“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等,另一方面扩大、改造民间曲艺和地方戏剧促使其登上大雅之堂;同时他们还学习借鉴西洋的文学样式,同民间文艺相融合,创造了农民式的话剧、电影。可以说“山药蛋派”弘扬提升民间文艺给中国新文艺注入了活力,激活了中国新文艺的民族化、现代化的发展,使其更鲜活、新锐、富有生命力。

当然,由于时代、群体及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文学创作也存在局限与不足。他们虽然身处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而文学创作还缺少反映农村社会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史诗式的鸿篇巨制。他们虽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但从总体看,仍存在着重故事轻人物的创作现象,有些人物形象性格不够丰满、内涵不够深厚。由于过分强调文学的功利性,明显为了配合中心任务,文学创作有图解政策,概念化的特点,影响艺术感染力。“山药蛋派”重视向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艺优良传统学习,对外国文学创作经验的借鉴较少。以上这些不足,虽然只是局部的或阶段性的,但却不容忽视。山药蛋派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但它作为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宝藏,有待人们继续挖掘与探究。

1999年3月

抗日沙场战友救亡文坛同俦

——略述抗战烽火中的“晋绥五作家”

体现山西抗战文学辉煌成就的作家队伍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丁玲、周立波等人为代表的从全国奔赴山西抗战前线的许多文学团体、机构的著名作家,他们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是山西抗战文学成就的主体部分。另一部分是以赵树理、穗青等人为代表的山西本土作家,他们按照地域性质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阎锡山统治的国统区(二战区)两部分人,国统区作家主要有穗青、姚青苗、张李纯等人,他们的作品在国统区产生过一定影响。抗日根据地的作家主要有晋冀鲁豫边区的赵树理和晋绥边区的“晋绥作家”等,他们在山西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就,影响深远,彪炳史册。

“晋绥五作家”亦称“晋绥五战友”,即晋绥边区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五位作家,他们是晋绥作家群的核心作家。晋绥作家群是在晋绥边区(曾称晋西北)文联领导下形成的文学创作群体,是一个有明确的理论倡导、有丰硕创作成果、有一批文学理论批评家与作家的文学实体。文学理论批评家有周文、亚马和卢梦,他们也是这个群体的发现者、扶持者与领导者。而马烽、西戎、束为、孙谦和胡正则是这个文学群体的主要代表作家。

“晋绥五作家”在抗战时期创作了大量小说、戏剧、秧歌剧、民间故事和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如马烽的《第一次侦察》《张初元的故事》等,西戎的《我掉队以后》《头一次参加奋勇队》等,束为的《苦海求生记》等,孙谦的《我们是这样回到队伍里来》《兄弟》等,胡正的《碑》和《民兵夏收》等。尤其是马烽、西戎合写的《吕梁英雄传》,1945年在《晋绥大众报》连载时,在晋绥边区掀起了“吕梁英雄热”,到1946年下半年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引起国统区的极大关注。《吕梁英雄传》堪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的一部不朽史诗,为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个人民时代雄伟壮丽的新天地,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掀开了新的一页。

“晋绥五作家”在自然地域、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方面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征。晋绥五作家是在山西土生土长、靠边区领导扶持而成长壮大的。他们五位作家,除李束为祖籍山东,青年时代来到山西外,其余马烽、西戎、孙谦、胡正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马烽曾说:“晋绥边区是个穷苦地方,文化相当落后,文学队伍更为薄弱,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的作家,路经这里的不少,长期留下来的却没有,于是党委就决定发现培养土生土长的作者。”他们虽然大都是小学高小的文化程度,却得以在晋绥边区成长为作家,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五位作家都出生在农村,他们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农民有天然的浓重感情。他们从小受到民间文艺的熏染,非常熟悉农村文化。抗战爆发后,他们先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又一起到延安,在“鲁艺”“部艺”学习深造,共同沐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这些共同的人生历练是“五战友”成为“五作家”的共同的坚实基础。

相同的地域、政治、文化语境,相仿的出身、经历、艺术修养,相近的文学观念、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促使“晋绥五作家”形成了相近的文学创作特色,他们忠实地实践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体现的文艺思想,主张“文学为农民服务”,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山西的抗日救亡斗争生活,基本形成了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审美品格。使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转向农民化与乡村化的发展路向。

“晋绥五作家”与晋冀鲁豫边区的赵树理等人,组合在一起成为后来被人称为“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流派,他们的人品和文品、文学精神和创作实绩,一直影响并正在影响着山西文学乃至全国文学的发展。

2005年8月8日

同类推荐
  •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从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感觉开始,渐渐走向情感、走向思想、走向心灵,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物走向人,走向人的想象,从对《红楼梦》的解读走向对解读的再解读。就像《红楼梦》曾有的一个书名《石头记》告诉我们的,从最物质、最质实的一块顽石,变成一块散发出灵光的宝玉。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寂静的芬芳

    寂静的芬芳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分第一辑,寻美山水部分收集了24篇游记散文,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山水情怀,用山水景观讴歌了对美好自然的赞歌。第二辑,寻美生活部分,收集了36篇作者对生活的纯真写照和美好的祝福,生活的笔触,紧紧围绕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 心灵底片

    心灵底片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乡土乡情”“仁山智水”“生活随感”“情人咏史”四部分。文字干净纯朴,语言清新自然。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热门推荐
  • 武心道珠

    武心道珠

    光怪陆离的异世大陆,神秘莫测的本命玄纹,遍布荆棘的武道之路。一个普通的青年莫风穿越到这个世界,各种强大的玄纹武者,数之不尽的异种妖兽。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但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
  • 一剑凌神

    一剑凌神

    何为剑?剑者,当不屈不挠!剑者,当一往无前!剑者,当不畏生死!我有一剑,开山河,遮日月,一剑惊仙!
  • 喵妃来袭:腹黑皇帝轻轻宠

    喵妃来袭:腹黑皇帝轻轻宠

    一朝穿越,呆萌吃货少女华丽丽地穿成了一枚媚态天成的妖精少女。胸大腰细,身高腿长。简直就是梦想中的身材!妖精少女什么的,不要太有爱了哦!“喵喵,我们来做点有爱的事情吧!”萧祁君眸色加深,咬着夏喵喵的耳朵轻声说道。夏喵喵被这邪魅的语气刺激得身子一软,刚倒在萧祁君的怀里就被他紧紧抱住,继续咬着她精致白皙的小耳朵。遭了!感觉自己要湿身了!夏喵喵吓得立即从萧祁君的怀里蹦出来。但萧祁君会任由这个勾走了自己心魂的小妖精逃走吗?夜色渐浓,月光静悄悄地刺破窗户,撒在夏喵喵似痛非痛,秀眉紧蹙的脸上。“唔,坏人,欺负我!”“我只欺负你!”萧祁君看着身下婉转低吟的女人,眼色越来越深情。此生我只要你同我共享这万里江山!
  • 雁荡诛魔记

    雁荡诛魔记

    一名被判师门的道教弟子和一名身怀纯阴血脉的猎户之子结下不解之缘。在这乱世之中用手中的剑将那邪魔歪道逐一铲除,那恩恩怨怨、爱恨情仇荡气回肠。
  • 崛起的龙裔

    崛起的龙裔

    在上古卷轴里我是龙裔在魔域神兵里我是强盗在多元位面我是小贩,店铺老板,路人甲,救世主.......我是张力我为自己代言
  • 荼灭

    荼灭

    生灵诞生之时,便有传闻称九州神器可护六界安宁。神器万年一异位,需血麒麟之血以身加封印,更有传闻称得麒麟者得天下。天界麒麟族女帝君神奇,毁天宫灭阎罗无所不能,偏偏落入青龙上神的情网中!一念之差的背叛,以身之血祭奠九州。他守她尸骨百年才知,原来,自己是爱的。又一世转念为魔,相遇却不相识。南荼手握藏月立于苍穹之上:“帝曜,你爱我还是他?”帝君无奈扶额:“拂灵是公猫,你跟他较什么劲?”
  • 等我成熟再娶你

    等我成熟再娶你

    命运,我不要你赠我一场富贵。我不是唐朝牡丹花,更不是寒月腊梅。我只是无人问津的一缕青烟,来去都了无声息。从未想过惊扰到谁,只想来这纷繁的人世间溜一溜。只因,我信,生命的诗集在于点点滴滴的回忆。不必思量,只会难忘......你是否能等到我成熟再娶你?成熟的标志又是什么?责任,担当?还是一份稳定的事业?那就等我成熟再八抬大轿骑着白马去娶你!
  • 我与地球同在

    我与地球同在

    区区外来生物,岂敢伤害地球,我等誓死保卫地球
  • 毁灭英雄传

    毁灭英雄传

    丽萨在想:“生活真没有意思,要是明天早上起床,外星人占领地球多好啊!”然后……他的愿望实现了!公元2015年1月23日,一伙强大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引起巨大轰动,数月后,ZG政府宣布虚拟游戏《毁灭》正式面对全球发布,同时地球作为银河系唯一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人口与资源也达到最低标准,完全有资格成为独立的服务器。地球服,光荣开服!
  • 如果生活是一杯平淡的白开水

    如果生活是一杯平淡的白开水

    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总会有不凡的感受,随手记下,为的只是不让它们埋没在人生的山河中。多年后闲暇时再次翻开来看,便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