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1100000015

第15章 半路上的库车(10)

三、木卡姆艺人

我认识的木卡姆艺人吐尼牙孜死了。我本来要去老城看他,宣传部的人说,吐尼牙孜已经不在了。怎么会呢,我记得他才五十多岁,身体壮实,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

二零零一年我写《库车行》时,就想写吐尼牙孜,他是库车有名的木卡姆演唱艺人,脑子里有几万个木卡姆歌词,十天十夜都唱不完。他还会敲制铜壶,每个巴扎都去库车河边玩斗鸡,赌输赢,还和人玩没完没了的托包克游戏。他有两个二十多岁的儿子,一个和别人打架,残废了,一个没工作,在家闲待着。吐尼牙孜靠自己的手艺养活一家人。我翻看那时和吐尼牙孜交谈的笔记,好几页,还有已经写成文的片段,我记不清为何放弃了去写这个老艺人,而选择了老城里的那些铁匠、理发师、乞丐以及赶驴车的普通人。我来库车的第一天就有幸听到他的演唱。我还请他吃过一顿饭,在老城街边的饭馆里,吃烤肉拌面。我备了酒,但吐尼牙孜不喝酒。我原想和他喝点酒,听他敞开说话,就像我在塔里木河边,和几个维吾尔族朋友彻夜喝酒聊天一样,那是我喝得最尽兴的一场酒,在塔里木草湖乡唯一的小酒馆里,我的同行睡一觉醒来看见我们还在喝酒,他一闭眼睡过去,再一觉醒来我们还在喝酒。我们就在他的睡睡醒醒间,把一地的酒瓶子喝倒了。酒喝到天快亮时,我似乎不用翻译,就能直接听懂他们说话,我竟然也能说出一些平时从不会说的维吾尔语。我大着胆子用维语和他们交流,他们吃惊地看着我,这个天黑前只会说一句“亚克西”的汉族人,跟我们喝了半夜酒竟会说维语了。确实这样,若再有一些那样的夜晚,我就会变成他们中间的一个,听懂他们的语言,流利地说他们的话。可是,我没有把更多的夜晚留在塔里木河边。

吐尼牙孜不沾酒,但喝一口茶就会兴奋,他用维语,夹杂一些汉语词,说起话来就停不住,像唱歌一样有激情,我装着听懂的样子,不住点头,等他说得停顿了,再看一眼翻译,听翻译把他的话用汉语说一遍,翻译过来的东西一开始就让我失望,我看吐尼牙孜的说话神采和优雅的声音,以为他肯定在大谈木卡姆艺术,谈人生和哲学,翻译成汉语却是:县上经常把他们叫去给客人和领导演唱,每次才给五十块钱,平时一点钱不给,用的时候才想起他,像我这样的艺术家,库车城里没几个,县上应该发工资把我们养起来,让我们有肉吃,吃饱肚子,把我们脑子的好歌都唱出来。我脑子里的歌,有多一半没机会唱出来,以前,老城大饭馆里经常有人家过喜事,木卡姆一唱半个月,全套的木卡姆都能唱完。现在,再热闹的婚礼也是唱半天。况且,你唱的时候别人在忙其他的,说话,聊天,没有几只耳朵在真正听,他们要的只是一种声音和热闹,并不在乎你唱什么,你唱得那么投入,嗓子都唱哑了,也没人听见你真正的声音。即使场子上有一千人,你也是在唱给自己听。整套的十二木卡姆埋在一个人心里,库车城里再没有半个月这样的大场子,让你从头到尾,一场一场地把十二木卡姆唱完。木卡姆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有头,有身体和尾巴,我们现在的演唱,只是看到它的一块肉、几根毛。

吐尼牙孜十三岁时在老城的一个饭馆当帮工,那时饭馆里经常有木卡姆演唱,吐尼牙孜边洗碗刷盘子边侧着耳朵听,记住了许多木卡姆诗歌。后来他被一个木卡姆师父发现,收为徒弟,从此开始演唱生涯。

我第一次到吐尼牙孜家采访时,看到这个老艺人正蹲在院子的一角敲打铜壶,院子里养了好多鸽子,还有几只斗鸡。我看了看吐尼牙孜打的壶,手艺还不错。他三五天打一只壶,五十块钱卖给街上的小商铺,商铺卖八十块钱。我给了他二百元钱,让他给我打两个铜壶,吐尼牙孜说要用最好的铜给我打,我问最好的铜是啥铜。就是到供销社买新铜,黄亮的,吐尼牙孜说。我说,我不要新铜,就用你收的旧铜打,越旧越好。我让吐尼牙孜用维文把“十二木卡姆”字样刻在壶上。吐尼牙孜很聪明,不知从哪找了一块有古老图案的废铜,给我做了把新壶,旧图案正好在壶体正面。我很喜欢。

吐尼牙孜少有笑容,偶尔笑起来像一个孩子,一个五十三岁的老孩子,忘掉眼前一切,忘掉两个没工作要让他养活一辈子的儿子,他的笑像一朵少有的花,在我和他的谈话中,突然地开放一次,很快又消失在那张沉重的面孔里。吐尼牙孜不笑的时候,我就看着他的脸,从这张沉重的被生活压住的脸上,绽放出这样天真的笑容是多么不易。

现在,吐尼牙孜死了,他半个月都唱不完的木卡姆歌,被他带到天上唱去了,老城新城的人都再不会听到。那些脑子里装满了历史和故事的老人,在一个个默默死去。只有把一个村庄和解放军的故事记成日记的卡德尔出名了,全村人跟着他得了好处。

四、祖传的药铺

我翻看五年前的库车采访笔记,有一段文字清楚地记录了一个叫阿斯木的人,他原是库车县委的一个部门主任,刚退休,在家待了一个月,就待不住了,在铁匠铺旁边租了一个店面,开了一家药材调料铺。铺子里的货是他父亲留下来的,父亲去世五年了,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开药材调料铺,那是解放前,一大家人靠父亲的铺子生活。后来解放了,公私合营,父亲成了一家国营单位职工,一干几十年,一九八五年退休后,也是在家待不住,又拾起解放前的老本行,临街开了个铺子,卖药材调料。父亲对药材药理都很清楚,常常既当售货员又做医生,给来买药材的人一把一把配药。铺子里全是当地草药,本地人全认识,他们相信在这个地方得了病,这块土地里肯定有一种东西能医治。那些没钱去医院的病人,就靠这些草药救命,几毛钱几块钱抓一把草药回去,熬着喝了,有些病就好了。好不了的病也没钱去医院看,只能拖着,一个重包袱一样在身上背着,背到哪一天把人压倒了,也就到头了。阿斯木说他不懂药材,那些得了病的农民,都知道买哪种草药,买多少。阿斯木只是称给他们。

阿斯木是这条街上唯一不靠店铺生活的生意人,他和爱人都有退休工资,每月两千多块,他的几个儿子都念完大学有工作了,阿斯木只是为了打发日子,把父亲去世前没卖完的药材翻出来,又进了些新货,开了这个小铺子。他的店铺三天两头关门。开门的时候,他也不在铺子里坐,门口摆七八只小木凳,只要他坐在铺子门口,总会有人过来和他聊天。那些小凳一天到晚不空着。街上好多人认识他,当了几十年县干部,走村串巷,几乎全县的人都认识他。现在退休了,离开办公室,坐在街边的小店铺前,没有电话,没有秘书和同事,但常有一堆朋友。对于他,这个店铺就是一个地址。以前他的地址是县委办公室。现在,那些老朋友要找他,就会到老城街边的店铺来。他坐在街边,也许只是让人看见,这个人还在世上,退休了还有事情干。有一天这个店铺关门了,他也许就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次我没找到阿斯木的药铺子,铁匠铺旁的矮房子被拆了,留下一块待建的空地。不知道这个老人把药铺挪到哪个小巷子去了。也许关门回家,也许,已经不在人世。那些没来得及卖完的药材调料,肯定还存放在家里,一包包一袋袋地存放着,等过一些年,他的儿子退休了,会不会把这些东西再翻出来,租一个铺子,在老城的街边去卖。

不见的还有我在《生意》中写到的理发店,那个新大毕业生买买提开的小理发店,已经改成杂货铺。不知道法律系毕业的买买提,是找到工作了,还是又转行去卖肉了。对面的修鞋铺还在,我和克尤木钻进只能坐下两个人的小鞋铺乘凉,店里只有小徒弟一人,说师父去做乃麻孜了,十几分钟回来。我们边擦鞋边和徒弟聊天。小徒弟也叫买买提,学徒一年多了。问给师父交学徒费吗。说不交。来的时候,带了五个馕,上面放一块布,就算拜师了。一般干两三年,师父也不给徒弟工钱,也不管饭。买买提说他再学一年,就自己去开补鞋铺。问师父每天挣多少钱。答二十多块。房租一年一千块,每天合两块八毛五。师父每天从挣的钱里面拿出三块钱,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是房租。要不这样,到年底,一下拿一千块钱,拿不出来。这个小徒弟,把师父的事情全说了。

一个月前,我和翻译古丽在这儿擦过一次鞋,师徒俩对擦鞋的精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鞋脱下来,先是徒弟清理鞋面,再交给师父打油上蜡,师父打油前,先把鞋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我的皮鞋垫往前窜了,从柜子拿出一个小瓶,应该是万能胶,打开盖,在鞋垫下抹了两滴液体。然后,把鞋垫垫好,又用小榔头砸了砸,我前窜了大半年、不知咋办的鞋垫,就这样处理好了。师父擦好油,刷了一遍,又把鞋交给徒弟,徒弟把鞋再刷一遍,用布打一遍,端详一番,觉得好了,穿到我脚上。最后交钱时,收了一块钱。问收拾鞋垫的钱呢。说那是帮忙了,不要钱。他们擦鞋时我注意到小徒弟的鞋,好像从来没擦过,没打过油,已经看不出鞋油的痕迹。师父的鞋要体面些,黑皮鞋,很旧,但鞋的模样还在。

老城没有专门的擦鞋店,擦鞋生意被修鞋匠捎带做了。或许是修鞋养就的习惯,擦鞋师父拿起鞋,总是先端详一番,哪坏了,如果是三两下修好的,不用你说,就随手修好了,还收擦鞋的钱。大的毛病会问问你。说个价,保证不会让你觉得贵。也就不会有讨价还价。也很少有人问价。多少年的规矩,多少年的老价格。只要穿烂一双鞋,都知道了。

同类推荐
  • 杭州女人

    杭州女人

    本书内容包括:在分裂中重新抉择、靠在冷墙上、从天堂到地狱、如歌的中板、冲破慵懒等。黄昏的时候,我在自家阳台上享受着夕阳苍白无力的光芒的抚摸。这一瞬间我敢发誓我触摸到了我的灵魂,我蓦然产生的狂喜在我眼睛里呈现出一片蓝色火花。这时他来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爱上他?他很快脱掉外衣。他的身体像通了电的磁场一样,欲火在每个汗毛孔里燃烧;最终以野兽般的激情,把我剥得赤身裸体。
  •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是《雪殇》作者高宏的心灵感悟随笔,年少的回忆,心情的驿站,挚爱的心思,水样的人生。不管是在阳光户外,还是在黄昏的雨巷,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杯对着浮浮沉沉的茶喃喃轻语,也可以和知己友人一起倾听天籁之音,在作者的笔尖,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是那么的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徜徉其间,与如茶的女子一起享受茶语时光。
  •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本书以西方“文学进化论”思想为指导,梳理了中国文学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分唐以前和唐朝(上)两编,阐述中国白话文学产生的背景。
  • 萧红精品选

    萧红精品选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一位极具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的作家,她作品中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可滑独树一帜。萧红把传统文学中最高雅的部分——诗、“文”(散文)与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使中国现代小说走上散文化的道路,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
热门推荐
  • 谈话礼仪

    谈话礼仪

    本书介绍了倾听、回应、表达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的运用。
  • 轮月镜

    轮月镜

    那年曲终,为君舞断肠。那年雪飞,生死两相忘。良辰好景虚掷,脚有铁链,泪有千行。待我了却前世余孽,再与君,共剪西窗。
  • 杂七杂八各类名著大乱入

    杂七杂八各类名著大乱入

    睡着都能入围,这不免带着点天方夜谭的味道,所以这天方夜谭离奇的让朗朗先生自己简直是不敢相信的,只当了是马粪这混蛋在得意之余还来戏弄他,于是朗朗先生愤怒了,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马粪,然后朝地上狠狠的吐了一口痰,“呸!”
  • 故梦余辉

    故梦余辉

    被流放的记忆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神秘的两块石头,拥有横跨古今的能力究竟能和流放者擦出怎样的梦幻!
  • 神魔监狱

    神魔监狱

    意外穿越,李牧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这不是一部屌丝逆袭文,这是一本热血幽默的无敌爽文!嘿嘿,小伙伴们,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庶女攻略:公主很腹黑

    庶女攻略:公主很腹黑

    莫椟,庶出公主,素衣如雪,凤羽铠甲,英姿飒爽,拒绝活在权力下的爱情,自由自在的身体才配拥有爱情,她抛弃国家民族道义,远嫁他国,就便是罪人又如何?她只是为顺应历史,顺应自己的情感?国破家亡之时,又该如何结局?又该阻拦还是随其身旁铁骑踏足?
  •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本书以李开复多年的创业实践经验为依据,全面解读一个社会精英所必需的创业思想,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创业话题,对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均大有裨益。在《李开复创业心经》里,之所以讲了李开复的传奇人生,是因为他成功了。成功虽说不能复制,但是他的经验、方法、思想则是可以借鉴的,也必然是应该借鉴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希望,《李开复创业心经》能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获得创业成功的秘诀。
  • 一场雨季,一朵蔷薇

    一场雨季,一朵蔷薇

    一个来自雨中的蔷薇花精灵,受人之托,陪伴一个少女的成长。在少女长大的旅途中,陪她一起,收获快乐,收获朋友,收获成长,收获爱。故事来源于生活,希望这本书,可以陪伴着我长大,也可以陪伴你。让我们一起见证玫瑰和雨季的友情……
  • 爱心:予人玫瑰手留香

    爱心:予人玫瑰手留香

    太阳是万物之主,人类之父。因为有了阳光,世界才变得那样多姿多彩,生机盎然!因为有了阳光,人类才有了爱心,充满了温馨,看到了希望!因为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饱尝饥寒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在寒冷深处的人们,怎会不渴望爱心呢?但是获得爱心的唯一途径就是奉献,多多奉献自己的爱心,才会获得更多。爱心,在很多时候帮助了许多的人。也许正因为你的一个举手之劳,就拯救了一个生命。付出你的爱吧,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 爱有时很简单

    爱有时很简单

    一个已婚女人,当她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时候,当她觉得生活就是习惯的时候,一个爸爸走进了她的世界,改变了她眼前的一切,生活再也没有了习惯。爱情如美丽罂栗在她即将逝去的青春里盛开着妖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