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1800000013

第13章 芒种之夜(2)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在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时,进行了删节。这种删节实际上就是修改。而对这篇小说的删节,主要就体现在结构方面。原小说开头是,两个误了时辰的猎人,一个是兽医伊凡·伊凡内奇,一个是教师布尔金,在郊外村长的堆房里过夜,他们躺在干草上聊天,布尔金就讲了他的同事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的故事。小说的中心部分就是别里科夫的故事。结尾是两人就有关别里科夫的话题进行的议论。语文课本只选取了小说的中心部分,即由布尔金讲的别里科夫的故事,删去了原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这样,课文中的小说,就成了一个由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这样的改动,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也没有损害小说的主题,更突出了结构上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我们不是说契诃夫的原小说结构有缺陷,他的许多小说,都是采用这种几个人聊天的方式来叙述的,那也是一种小说作法。我们是说,中学课本对原小说的这种删节,对于中学课文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的结构调整,也是成功的。

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选入中学课本时,有些部分的材料安排,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比如关于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这一部分,原文是:

“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的历史呢?首先,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多样石料,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从就地取材料来说,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多种工艺,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可把它切成整块大石碑,如同刀削一般,也可把石块雕刻成形,恍如泥塑,这是在宫殿、楼台、墙堡、陵墓等多种工程上,都可看得清楚的。再次,我国对石桥的建筑技术,有种种独到的创造,特别在吊装方面,比如福建漳州有江东桥,建成于八百年前,那里的石梁有的一块重达二百吨,至今还不知是怎样搞成功的。最后,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不但式样多,强度高,而且用料省,结构巧,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有一小桥,也是石拱造成,其拱圈极薄,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竟然丝毫无损,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语文课本上修改后的文字是:“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拱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原稿讲了四点,而修改稿归纳合并为三点;顺序也进行了调整,人的智慧,造桥技术,建筑材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段内结构更加合理。

清代的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只到英雄大聚义,删去七十二回及以后,不使宋江受招安,征方腊。这也是一种修改,一种结构上的调整。这是把《水浒传》看成是一百八人的英雄传记,完成了一百八人的塑造,小说就该结束了。观点可以商榷,方法可以借鉴。

在结构上,有的文章,删去一部分,反倒艺术性更强。三是材料的增删。

材料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效果。对材料的取舍增删,是文章修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有写藤野先生上课的一段文字,在作者的原稿中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后来,作者在修改时,又在原稿中加进了十二个字,修改后的文字就成了这样:“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增加“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十二个字,非常形象地刻画了藤野先生说话时的语态,进而生动地传达出了人物的神韵,对表达作者的敬慕之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文章结尾有一段描写,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因为有了前面增加的“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十二个字,与后面这段文字中的“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这句话前后遥相呼应,怀念的意味更浓,也强化了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印象。这种修改文章中材料的增加,无疑提高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文章修改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了认真筛选,删削了大部分多余的材料,突出了主题。作者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修改过程。原来,作者最初写成的文章叫《自豪吧,祖国》,用了作者所亲历和采访的自认为最生动的事例一共二十多个,但作者认为不好,就没有发表。后来改写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大的修改就是“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可见,材料贵在“精”而不在多。

著名作家徐迟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最初是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一期上发表,同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进行了转载。转载时,作者对原文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主要是删掉了文中所摘引的陈景润论文中的几个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即使著名的数学家,不是专门研究那个数学分支的,也不一定能看得懂,更不要说一般的读者了。删去这些公式,既缩短了文章的篇幅,又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也丝毫不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这样的修改,何乐而不为呢?

《红楼梦》,原作者曹雪芹在书的前半部分,就通过一些诗词曲赋和对联、酒令等,暗示了故事情节的结局:宝玉入狱,黛玉因此泪尽而死,贾府从此家道衰落。高鹗的续书,却改变了作者原来的设计,让林黛玉死于掉包之计,特别是增加了宝玉出狱并和侄儿贾兰一同中举、朝廷发还抄家之物的情节,似乎预示了贾府的中兴。这种改变和增加,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相去甚远,反映了续书作者和原作者在社会见解和艺术修养上存在的明显差距。高鹗的续书,违背了曹雪芹的初衷,是一种不成功的修改。

四是语句的修饰。作者是通过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构成文章最基本的要素。所以,要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不能不在语言上下工夫。语言有艺术色彩,文章才能有艺术魅力。再好的文章,写成之后,语言的修改润色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写作的具体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语句不断加工逐步完善的过程。所谓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都是相对的。对语句不进行修饰而能成为好文章的,几乎不存在。语言的修改,是写作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

这里先讲个关于修改文章语句的传说。唐代初期的年轻才子王勃,其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其中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历来被人们激赏的名句,也是作者的得意之处。他只活了二十七岁。相传他死后阴魂不散,常常在夜晚出没于滕王阁所在的赣江水面上,高声吟诵他的这一对偶句。一次一个游客坐船经过此处,刚好碰上他吟诵,于是大声喝道:“这两句太唆了!如去掉中间的‘与’和‘共’,就简练得多了。”王勃的鬼魂听后惭愧不已,从此不再出没江面得意吟诵了。今天看来,去掉那两个字,是有些道理的,比原来的文字更简练干净一些。这固然是传说,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世所公认的千古名句尚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何况一般的文章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人曾见手稿,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初为“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后又改为“入”,改为“满”,凡十许字后,始定为“绿”字。

据说曾国藩部下有个叫李元度的书生,带兵打仗时老吃败仗。曾国藩大怒,拟奏折弹劾,中有“屡战屡败”一句,曾国藩的幕僚同情那个倒霉的书生,抄文时暗中颠倒为“屡败屡战”,文意大变。

鲁迅先生的《死》,写他病重时的心境,从作者的手稿我们看出,原来写道:“在这时候,我才确信,我是相信人死无鬼,虽在久病和高热中,也没有动摇的。”后来发表时删去了“虽在久病和高热中,也没有动摇的”一句。删去后,表达更精练,原意也无损。

郭沫若的话剧《屈原》,有婵娟怒斥宋玉的一句话:“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饰演钓者的演员张逸生建议把“是”改成“这”,句子成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一改,情激辞厉,更好地传达了人物的感情。郭沫若于是称张逸生为“一字师”。

修改文章要有明确的目的,这就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否则,可能就会无所适从。据说,一个卖瓜的人,写了一块招牌,上书“此地出售西瓜”。一人看后,说本来就在此处,不必非要“此地”二字,于是卖瓜人删去“此地”。又一人来,看了招牌后说,瓜摆在这里就是卖的,何必要“出售”二字,这样第一次改后的“出售西瓜”就只剩“西瓜”二字。第三个人来,看了招牌后,说,西瓜摆在这里,谁都认识,要“西瓜”二字何用?于是招牌上的字都抹完了。没有了字的招牌又有何用?干脆取去招牌。摆摊卖西瓜,有招牌好呢,还是没有招牌好?恐怕又觉得还是有招牌好。

唐代诗人杜牧,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很为人们称道。偏遇上了一个爱改古人诗句的人,这人说第一句就不好,什么时节都可能雨纷纷,何必非清明不可,该把“清明”去掉。又说,行人自在路上,有“行人”不必要“路上”。“酒家何处有”本身就是一句问话,“借问”是多余的。路上的人都可以指路,为什么偏是“牧童”?这样,绝句就成了五言诗了:“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其人尚不甘心,说只留后三个字就行了:“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这改后,还能算诗吗?修改文章,是为了把文章改好;否则,不如不改。

同类推荐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苏培锦诗文杂抄

    苏培锦诗文杂抄

    本书分为学术篇;寄语篇;人生篇;情谊篇;诗歌篇;电视篇。内容包括:从社会需要出发,改革语文教学、涓涓春水浇心田、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实验报告、语文教学二题等。
  •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高1历史备课素材(上)(新课改)》为您掀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画卷: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到甲午中日战争,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成立:从袁世凯独裁到五四爱国运动: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国共合作的实现,既有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又有关键历史人物轶闻趣事的挖掘,还有表象之下历史真相的探讨,从而让您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热门推荐
  • 清末超能者

    清末超能者

    你想要什么?你最爱什么?你在做什么?我想要这天下,我最爱这如画江山,我正在做的,就是征服……
  • 大世崛起

    大世崛起

    浩渺星空,宇宙苍穹,亿万星空深处,星云环绕,一块大陆飘荡,一盏长生之灯忽明忽暗,灯明则寰宇繁荣,灯灭则寰宇破灭。大世来临,天才辈出,天骄雄起,至尊争霸。小贱人彭成集霉运于一身,修道之途一波三折。且看他如何用斑驳的火灵根涅槃,且看他如何在大世之中崛起。
  • 妖孽劫:我只是路过啦

    妖孽劫:我只是路过啦

    身为这世界上唯一的亡灵师,这本应是一部热血的亡灵师成长记,怎料这热血的成长传记硬是被麦萌演绎成了一部小红帽躲大灰狼的恶俗剧。狼一般危险而又致命迷人的俊美男人,及霸道与专制于一身,连喊救命都是徒劳的。他邪肆的一挑眉,笑的危险至极,“谁让你打不过我呢!”
  • 茶品人生

    茶品人生

    一杯丹桂贡茶,品出瑰丽人生;一篇《茶品人生》,读懂人间百态。生活难,钱难赚,在这里都不是事儿,难的是喜欢你的人太多,难的是富裕后生活更难。这是一篇叙述乡村创业的心得网文,有相同经历的兄弟姐妹都一起说说吧,这里有香茗美酒也有乡音乡情,有红唇烈焰也有乡野村欢。人生如茶,茶品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茶品人生》,去品味茶中的苦涩、清香、甘甜、爽口吧。作品交流群QQ154948307
  • 灵月诀

    灵月诀

    妖星凸现,乱象已起。血色照人间,月刃破苍穹。神秘的体质,逆天的功法。少年自繁华的帝都走出,进幽冥,闯冰界。绚丽的魔法,呼啸的斗气,封喉的月光。浩劫来临之日,月神归来之时,号令天下诸雄。于黑暗中树立光明,于血花中闪耀希望。血染青天舍头颅,只为兄弟情义。冲冠一怒,只为红颜如画。崩枷锁,踏天道,问鼎至尊!!!
  • 复仇女孩遇上不良男

    复仇女孩遇上不良男

    复仇女孩郭梓熙一面之缘遇上不良男梁洛泽,会发生什么,是什么力量让复仇女孩郭梓熙放弃复仇呢??
  • 灭世鬼才

    灭世鬼才

    二十三元年,霸王大陆,云龙帝国,白玉城内,高府之中突然传来婴儿哭泣之声。一世鬼才出生,必定引起电闪雷鸣,且看豪门唯一的血脉如何装逼,扮猪吃老虎。
  • 强悍妻主:美人,收了你

    强悍妻主:美人,收了你

    http://novel.hongxiu.com/a/514961/新文,求支持女尊文中美男收养进行中:晁歌:天师唯一传人,为人谨慎,冷漠,能预知前世今生。(收养请带聘礼,比如荷包,鲜花)落纱:前朝大将军之子,长相妖孽,俊美,典型的小受一枚。(收养请带聘礼,同上。)李煜:李尚书之子,凤鸣王朝第一美男,冷漠的外表下是一颗孤独的心。(收养请带聘礼,同同上。)羽蓝莫西:羽蓝国七太子,长相酷似卡卡西,帅气,高贵。(收养请带聘礼。)夜绝:阿九门下的老大,妖精一般的男子,阿九是他今生活下去的支柱。(收养请带聘礼,同上。)修律:阿九手下老二,平心静气,有些腼腆的帅男,御姐们的首选。(收养请带聘礼。)小五:十三岁,正太中的极品,可爱,羞涩。宅女们的首选。(收养请带聘礼,同上,荷包,鲜花)还有两个没有出场的男主,待定。***“落哥哥,今天又轮到你给阿九暖被窝了哦!”六岁大的女娃娃脸上写满了‘我是色女’,两眼发光的看着抱着自己的美少年。“九儿,人家,人家今天晚上想好好的泡个花瓣浴,能不能跟他们调换一下?”白皙嫩滑的皮肤,红润饱满的樱唇,一双勾魂的桃花眼造就了眼前妖孽般的美少年。“落哥哥,真是太巧了!阿九今晚也打算洗澡澡哦!”“……”***“哇,哇!”看着面前已经被自己扒个精光的美少年,阿九真的明白了那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真实意境了。完美的线条,微微凸起的胸肌,还有……“落哥哥,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肉肉比较软呢?”看着六岁的女娃娃一边捏捏她自己的胸前,又捏捏自己的胸前的豆豆,少年顿时羞红了脸,随着身上小手的游走一股莫名的火从丹田窜出……***苏的连载现代文:《强悍BB:老豆,你被退货了!》http://novel.hongxiu.com/a/307411/强烈推荐苏的另一个完结红文:http://novel.hongxiu.com/a/265619/推荐苏已经完本的作品,只要六元:《绝色总裁:小小翻版谁是妈》http://novel.hongxiu.com/a/255039/***矫情指数:★纯情指数:★★虐身指数:★★★虐心指数:★★★★轻松指数:★★★★★——————
  • 杜氏铜芸(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杜氏铜芸(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世上总有那么些事超乎想象,杜家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杜家人的血液是旷世奇药,作为汉医世家的传人,杜铜芸身上所背负的,早已超过所能负荷的。她与哥哥杜五加来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城镇,和当地名儒薛家殊死纠缠,甚至不惜深入虎穴嫁给薛家公子,究竟为的是什么?而杜五加,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命运颠沛、人心流离,人们总是要以血肉之躯,去撞坚固如铁的南墙,只希望回头的时候,草木依旧、伊人未瘦。这并不是一个行医救人的故事,而是关于人性、仇恨以及成长的思考。人生面前,总有那么多的选择,你可以动摇,可以退却,唯独不能悔改。如果在走出第一步之前,你没有坚定信念,那之后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未知的代价。
  • 诡怖亡灵传

    诡怖亡灵传

    我不是传说,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去年的幻境恶梦终于结束了,治愈后的我,心情不知为何无法平静。在潜意识中感觉还会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原本在梦境中见到的一本书居然诡异般出现在我的家中,然而我却发现接下来发生的命案却跟这本书的情节基本吻合。难道是凶手编写了这本书?还是凶手在模仿这本书在作案?辗转反侧,一个直觉告诉我。这本书跟之前的血图腾案件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凶手会不会就是同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