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评解:
何谓中庸?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折中;就是做老好人,唯唯诺诺,谁也不得罪;就是不左不右,机械化地保持中间立场。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
中庸这一概念最早是孔子提出的,孔子的孙子子思(孔及)为了避免这种思想失传,于是著《中庸》,将这一儒家学说的精华阐述成一套规范人们行为处事的方法,其主题思想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到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时,朱熹又作了《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到时宋、元以后,《中庸》就成为了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现实中,中庸境界虽然难以达到,但人人都应该去争取。具备这种性格的人,该仁慈时总是慈眉善目;身陷逆境时,却表现得韧劲十足;平时波澜不惊,该出手时却是毫不犹豫。他们把宽容、博大、仁爱、方圆皆交融在一起,看似无性格,实则又是一种性格中的性格。
可以说,中庸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人生的角角落落,中庸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从个人修养到为人处世,以至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中庸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如果世人都能秉承这一原则,凡事求得和谐、维持平衡,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分寸和尺度,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就能使自己立于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不败境界。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2]。先王之道[3],斯为美[4]。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释义】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解: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但是,凡事都要章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讨论:
(一)说说你身边的和谐或不和谐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词。和谐家喻户晓,和谐深植于民心。季羡林老先生说:“我们要章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冰心老人也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所谓“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家庭要和谐,自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完美的和谐。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美国作家塞林格说了这样一句话:“成熟的人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屈辱地活着,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壮烈地死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延伸诵读: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1];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
——《中庸》第二章
【注释】
[1]时中:时时刻刻守中、用中、行中、修中。
[2]无忌惮(dàn):惮,畏惧;无禁忌,无畏惧。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3]。道之不明也[4],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5]。”
——《中庸》第四章
【注释】
[1]道:中庸之德,之道。
[2]知,通智,知者就是聪明的人。
[3]愚者:这里泛指普通人、不知理的人。
[4]明:昭著。
[5]味:意义,旨趣。
【原文】凡事豫[1]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道前定,则不穷[4]。
【注释】
[1]豫:事先有了准备,预先。
[2]跲:音夹,本意是绊倒,这里是“理屈词穷”之意。
[3]疚:忧苦,内心痛苦。
[4]穷:走投无路。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1]行之。有弗[2]学,学之弗能弗措[3]也;有弗问[4],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5],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6],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7],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第十九章
【注释】
[1]笃:坚定。
[2]弗:不,表示否定。
[3]措:搁置,终止。
[4]问:这里指求教。
[5]思:思考。
[6]辩:辨别。
[7]行:实行。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1],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2],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者,一也[3]:或生而知之[4],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5],或利而行之[6],或勉强而行之[7];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8],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1]达道:天下共行的大道。五:即儒家的“五常”。《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3]达德:天下共有的美德。一:专一,诚实。
[4]或:有的人。
[5]安:从容,安然自得。
[6]利:贪求。
[7]勉强:力不从心而强求。
[8]力行:发奋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