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1200000014

第14章 创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2)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3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情景二: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

范仲淹童年读书就非常专心。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固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为主食。副食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行了。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就是从这样来的。

在范仲淹的同学中,有个南部留守的儿子,看见范仲淹每天只吃点稀粥,却不以为苦,只顾埋头学习,觉得很稀奇,回去章给他父亲听。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公厨里的食物拿一些送给他吃吧!”

当南部留守的儿子奉了父命送来东西的时候,他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他送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已经放坏了。他自然很不高兴,问范仲淹道:“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了些饭菜,而你却不肯下筷,莫非认为这样做,就污了你品行吗?”

范仲淹解释说:“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骤然享受佳肴美馔,恐怕将来吃不得苦了。”

由于范仲淹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因而对民间疾苦深为同情。他做官以后,提出了许多对劳动人民有利的改革主张。

主题:从古至今,国家民族在创业过程中,都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励人民、凝聚人心。如果不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只想在前人创造的成果上坐享其成,那么,这样的国家民族,没有不走向衰落的。

经典:

【原文】以强去强者弱[1],以弱去强者强[2]。国为善[3],奸必多[4]。国富而贫治[5],曰重富[6],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兵行敌所不敢行[7],强;事兴敌所羞为[8],利。主贵多

变[9],国贵少变[10]。国多物[11],削;主少物[12],强。千乘之国[13],守千物者削[14]。战事兵用曰强[15],战乱兵息而国削[16]。

——《商君书·去强第四》

【注释】

[1]以强:用强民政策。地主阶级掌权的国家采用儒家的“仁政”治国,既会纵容奴隶主贵族和反动儒生破坏法治,这就叫做强民政策。去强:除去强民。强民主要指不守法的奴隶主贵族、反动儒生等。

[2]弱:弱民政策。国家提倡耕战,实行严刑厚赏,如连坐告奸,杀力,攻力,使富者贫等项政策,就会使民族变得淳朴守法,这就叫做弱民政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采用使民众顽固不守法的政策、来除去强民,国家就削弱。采用使民众淳朴守法的政策,来除去强民,国家就强盛(参阅《弱民》)。“去强”和“强民”等项政策,虽然有让老百姓淳朴专一、安居守土,无条件听从国君使用一面,但主要是打击以奴隶主贵族和反动儒生为首的犯法分子。它在当时起到了保护新的生产关系,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作用。

[3]国为善:指国家采用儒家的“仁政”治国。

[4]奸:奸民。主要指奴隶主贵族、奴隶主商人和反动儒生等复辟势力。

[5]贫治:当穷国来治理。指推行农战来治国。

[6]重(chóng):更加。重富:富上加富。

[7]兵行敌所不敢行:用兵敢打敌人所不敢打的仗,指实行以法治军,士兵就拼死作战,敢于出奇制胜,而这正是敌军做不到也不敢做的。

[8]事兴敌所羞为:干敌人认为是可耻的事情,指实行法治路线的各种措施,如农战、连坐告奸等,排斥儒家的“仁义道德”。

[9]主贵多变:国君贵在谋略多变化。指国君能够随着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10]国贵少变:国家贵在法令少变化。实际是指法治路线不可改变(参见《弱民》)。

[11]物:事。国多物:国家可以去干的事情太多。指国内民众舍农游食可以从事各种不正当的职业。

[12]主少物:国君提倡专一地搞农战,《靳令》中有“守十者乱,守壹者治”,与此意思相同,可参阅。

[13]乘(shèng):就是辆,指兵车。

[14]守千物:什么事情都想干。这句话是章,即使是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不专一搞农战而什么事情都想办,也会削弱。

[15]事:治。战事:军纪严明部队严整,对战事有准备。兵用:士兵肯为国君效力。

[16]战乱:军纪松散部队混乱,对战事无准备。息:停止。兵息:指士兵不肯为国君打战。

【释义】用强制的办法来清除不守法纪的民众,是效率低的办法。用普法教育的办法来减少不守法纪的民众,是效率高的办法。国家施行善政,奸诈的坏人就一定会多。国家很富强,却按照穷国的办法治理,这样的国家会富上加富,富上加富的国家就强大。国家贫穷却当做富国来治理,这就叫穷上加穷,穷上加穷的国家会被削弱。军队能做敌人所不敢做的事就强大;对征战等国家大事能做敌人认为耻辱不愿做的事(儒家把发动战争看做耻辱)就有利。君主贵在多谋善变,国家贵在法制稳定。国家政务繁多,就会被削弱;国君政务精简而不杂,国家就会强大。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只是满足守住一千辆兵车的物资,国家就会削弱。行军征战之事,士兵用心效命,国家就强大;打仗时军阵安排混乱,士兵不卖力,国家就会被削弱。

评解:

商君书也称商子,共有24篇,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法家思想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对于今天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篇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国家很富强,却按照穷国的办法治理,这样的国家会富上加富,富上加富的国家就强大。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在不少人眼里,艰苦奋斗就是要吃苦受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艰苦奋斗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客观条件好了,“艰苦”的含义会有所变化,那种简单化的看法不符合现在提倡艰苦奋斗的本意。实际上,艰苦奋斗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它强调精神上要振奋,思想上要刻苦,顽强拼搏。即使是那些富有之人、发达之国,他们在聚集财富、走向强盛的过程中,何尝离开过艰苦奋斗。因此,艰苦奋斗是精神,也是方法。特别是在条件不充分、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通过艰苦奋斗往往可以弥补不足,干成事,干成大事。一个人以艰苦奋斗为准则,自强不息,可以锤炼意志,增长才干;一个民族或国家以艰苦奋斗为风尚,奋发图强,可以众志成城,成就辉煌。

讨论:

(一)课内讨论:

吃苦的人不吃亏

小周与小杨同时进入某企业开始试用。公司安排他们从做烧炉工开始实习。烧炉工是进该企业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小周读了几年大学,到头来竟会成为一名烧炉工,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此时小周做好了辞职的准备,就等着实习期满,看老总怎么安排他。

好不容易熬到实习期满,小周壮着胆把自己想换工作的想法说出来,老总和颜悦色地问小周:“你希望做什么工作呢?”小周愣了愣,他只是对眼前的工作不满,至于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他还真的没有想过,就支吾着:“至少,不能总让我在车间里干粗活吧。”老总点了点头,一挥手说:“好吧,既然这样,你到质检科吧,担任质检员,怎么样?”小周一听,心里暗暗高兴:“不管怎样,我到底不用干粗活了!”

小周就这样进了质检科。而小杨依然留在钢炉前,与通红的钢条打交道,没有被调动的任何迹象。几个月后,公司任命了一批新的干部,其中就有小杨,他被老总提升为设备技术科副主任了。

听到这个消息,小周想了很多。

(二)课外思考:

1.今天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2.如何理解“吃亏是福”的说法?

延伸诵读:

【原文】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

——《王宝池·劝学》

【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同类推荐
  • 少年派: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少年派: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本书精选2013年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按照每篇作品的不同风格和主题共有六大章节,分别是“静默”、“未至”、“且行”、“遇见”、“寂年”和“渐暖”。每个章节主题独立,构思新颖,全面展现新一代青少年个性独立、自由张扬的文风。他们用纯朴、个性的文字表达出对青春的热爱和留恋,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会计基础(第二版)

    会计基础(第二版)

    权责发生制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情况。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 为了安全

    为了安全

    自然灾害避险;出行安全常识;体育活动安全常识;家庭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内安全知识;校外安全知识等。
  • 学生精品美文:一本甜的书

    学生精品美文:一本甜的书

    本书是作者金明春送给青少年读者的一份厚礼。身为一名教师,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浓浓的温情。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是甜美的,让阅读成为享受。阅读这一篇篇青春励志心灵美文,能让你的人生生动起来,能让青少年读者感悟到,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是美丽的,阅读是生动的;阅读可以诗情画意,阅读可以妙趣横生,阅读可以趣味盎然。同时,透过这一篇篇心灵美文,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是用爱浇灌的事业;教育,是离心灵最近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有着一种更加神圣的担当。
  •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本书作者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司法实务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读法律文书学这门课程。既有对古代和国外情况的介绍,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又能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入手,重点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文书制作方法,选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型案件材料进行评析,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热门推荐
  • 本不该遇见的两个人

    本不该遇见的两个人

    本不该遇见的两个人,遇见了,是该喜还是该忧。。。
  • 公子逃难记

    公子逃难记

    一个落难公子,一个骑士,两人的搞笑心酸历程
  • 鬼撞铃

    鬼撞铃

    我是一名私家侦探,为了调查一件失踪案件,不得不前往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人鬼混居,人死不出村”,人死后不能埋在村外,在死者家附近找一块空地埋葬。封门村所在的山谷名为幽灵谷并非没有缘由,就是因“沟沟有遗骨、弯弯有阴魂”而得名。这里的恐怖故事仅仅只是谣传而已吗?原本是个无神论者的我,到了那里才发现……
  • 原来我们

    原来我们

    有没有一个不辞而别的一个人多年以后命运把你们安排在了一起。
  • 无上运朝

    无上运朝

    屌丝青年王洋被一块黑色圆石砸中穿越了,运气超好,穿越到一个王朝太子身上。王洋本以为以后可以过着三宫六院72妃的日子,谁知道这却是一个浩大的修炼世界,王朝只不过是替那些修炼宗门管理世俗的,没有多少的地位?任由宗门之人欺压。更倒霉的是王洋面临着超级天才未婚妻的退婚……王洋携金手指逆天改运,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滨,皆是王臣。携王朝之威横扫宗门,建立不朽功业。
  • 仙界图书馆

    仙界图书馆

    一个才由警校毕业没有多久的青年罗鹏,偶然得到了来自仙界的仙网之珠。人虽然在地球,但是可以自由的进出仙界的图书馆,学习着来自仙界图书馆的神功秘诀。而地球上,都市当中,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强敌,同时,还有各色的俏佳人出现。
  • 十年还木

    十年还木

    在白乔伤痕累累的城墙里,时易城无非就是一脚踹门而入,嚣张狂傲。他从来都是淡漠一切情感的人,却偏偏对她掩饰、控制。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面对着白乔,他从来都不知道。这是平行空间的故事,是现实的故事,更是人性的故事。表示本文脑洞很大,前几章故事在平行空间中发生,后面才会回到现实,其中蕴含了稍许推理,希望大家耐心地看下去。欢迎来微博@Mint尚安双
  • 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
  • 今世缘之本妃丑拒你

    今世缘之本妃丑拒你

    前一世是终究是我辜负了你害得你沦落至此这一世就让我带你回家吧
  • 历乱

    历乱

    当新生的西方文明和古老的东方文明对撞;当‘君权天授’遭到质疑;当他带着世界人类的文明成果回到积弱的祖国……变法革新已然开始,于是,古老的东方大陆枯骨遍野,血流成河。他站在万千枯骨上宣布:一切试图阻挡历史巨轮转动者,都是吾功劳簿上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