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5900000024

第24章 精品课程建设(9)

在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方面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式。(1)作为四川省《邓小平理论概论》统编教材的主编和参编单位,积极推动四川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我们将编写中的教材稿件作为教师参考教材,并将集中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部分作为学生使用的补充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使用省统编教材。与此同时,继续编辑和编写教师参考教材和学生的补充教材。在此期间,编辑和编写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资料共4期,供学生使用的补充教材2种,既方便了教师备课和教学,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学习。(3)为了教学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在教材上进行大胆的开拓创新。在2003年上半年四川省统编教材编写期间,我们本着改革的精神,编写出版了体现课程创新和内容创新的实验教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学院的使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4)在原来已制作的且能初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概论》电子课件教材基础上,组织教师制作《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电子课件通用教材和教师个性教材,实现了两套课件相互补充、交相辉映。(5)根据学校特点和中央关于利用互联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要求,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由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参考文献、思考题及师生交流窗口等组成的网上教材。2003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6)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了《新中国》、《走向新世纪》等二十余种音像教材,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和创立全方位立体型教学体系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根本保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只是基础和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才是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

让教学内容走进课堂是任何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进课堂,首先必须有科学的课堂观。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狭隘的课堂观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课堂观的创新和改革,进而极大地束缚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手脚”。为了克服传统课堂观念的局限性,我们首先在课堂观念上进行革新。经过交流和解放思想,我们在教师中真正树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全方位课堂观念。主要内容包括:(1)教室是主体课堂,但它是小课堂、相对封闭的课堂,学校板报、校报、电视台、学生活动中心、各种会议场合、讲座、报告会等是校园内的大课堂、相对开放的课堂。(2)学校内的课堂都是小课堂、相对封闭的课堂,社会才是大课堂、高度开放的课堂。这个大课堂进行的是活生生的实践教育,是一种发展着的动态教育。(3)我们在学校和社会这些有形的、现实的课堂基础上,高度重视建设和利用网络这个“虚拟课堂”。我们利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传媒技术的独特优势,建设了能及时完善、多方交流、多媒体互映的“网络虚拟课堂”,此课堂已成为学生经常光顾的第二课堂。

在革新课堂观的同时,创新教师观就成为迫切要求。传统教师观认为,只有关系在专业教研室并且专职从事专业教学的人,才称为教师。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应当淘汰的思想观念。为了适应教学上改革开放和拓展教学资源的客观要求,我们积极拓展教师主体范围,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了以主讲教师为主体并包括一切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人员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经历的教学队伍,实现了教师观上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建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2)建立固定教师与流动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固定教师是指有人事关系和聘任手续的教师,流动教师是指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机动、不履行正式聘任手续的教学人员。(3)建立以教学为职业的教师与以其他社会工作为职业的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4)建立任课教师与以学生身份出现的教师相结合的教学队伍。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是实现教学内容“进课堂”的重要保障。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进课堂,特别是进学生头脑,就难以真正实现。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传统手段不能丢,优势必须继承;现代手段和媒介不能拒绝,必须积极利用,增加教学手段新优势。为此,我们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探索和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有形与无形、主体与辅助等密切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体系。(1)充分尊重传统教学手段,大力倡导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我们要求板书、课堂语言、讲台形象、表情动作等传统手段方面要有明显的提高和突破。同时倡导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电子课件的制作技术,使电子课件做到使用有度、结合合理、运行同步、效果明显。与此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学会课件、教案、作业交批等网上运作技术。经过努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从原来的10%左右上升为80%,对增强教学实效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2)探索形成了有形教学媒介和无形教学媒介有机结合的教学媒介体系。我们提倡和督促教师把一些心理学原理和艺术原理运用于教学媒介中,以做到无形与有形、无声与有声等的巧妙结合。

(3)在教学媒介体系中我们始终坚持主体媒介和辅助媒介相结合。传统的字、声、形等教学是主体媒介,无形媒介(包括一些现代化教学技术媒介)始终是辅助教学手段和媒介,它们的使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有形教学手段,决不能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通过全方位立体型教学体系的探索和运行,我们构建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师生教学关系:教室课堂的师生主导与主体关系;社会实践基地课堂的师生组织与参与、指导与独立关系;其他社会课堂的无形教师与学生自主关系;讲座、报告等课堂的师生双向互动关系;教学之外的师生平等朋友关系等等。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介,促使和调动学生在“听、读、写、看、讲、行、做”等各个环节上下工夫。“听”,即听讲课、听讲座、听报告、听新闻;“读”,即读邓小平、江泽民原著,读重要的政策文献,读重要的文章;“写”,即记笔记、写心得、写论文、写交流发言稿和辩论稿;“看”,即看教学视听资料、看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周边社会的变化;“讲”,即课堂交流发言、辩论赛发言、各种形式的演讲;“行”,即参与学校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参与学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己参与社会的各种行动,加深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即动员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展现改革开放成果的展品,与教师一起制作教学课件和网上教材,制作各种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方案、创意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型的教学,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增强了本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探索和形成富有特色的考试考核体系是实现并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根本手段

考试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成果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理论对教学考核高度重视,但由于对考试考核方式方法的形而上学理解,使教学考核考试发生异化,手段变成了目的,本应灵活多样并能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性的考试考核变成了僵化单一的并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枷锁。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有的放矢,从创新考试观念入手,积极探索和创立新的考试考核方式。

解放思想,创新考试理念是探索和形成富有特色考试体系的思想保障。我们认为,考试只是教学的一个手段、一个环节,考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教学目的,即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根据课程教学特点、教学目的设计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考试不能仅仅用来判断和衡量学生获得信息量的多少和信息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用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不仅是考学生,也是考教师、考学校、考领导。考试是对教师有关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考试理念、考试设计能力的大检阅,是对学校及领导考试观念、考试制度等的大判断。

探索并真正形成考知识与考能力、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考试与考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集中考核与分散考核、笔试与口试、教学考试与教学外考核等有机结合的考试考核体系才是促进并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核心工程。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是:(1)在设计考题时,考知识与考能力的比例从原来的6∶4改变为3∶7,侧重考核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理解能力、运用基本理论说明改革开放实践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论证理论的能力。(2)为了考核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除了个别的小测验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外,半期和期末考试都采取了开卷方式,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3)为了考核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及时辨别和理解能力及应变能力,我们在总体采取笔试的同时,把平时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口语表达情况和集中口语考核的情况加在一起,作为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为了避免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造成的一些弊端,我们加强了教学的过程考核,把平时成绩提高到40%~50%,平时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互动程度、回答问题情况、作业情况和半期考试成绩,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为了克服集中考试的弊端,提高考试效果,我们探索了时间分散和地点分散等新的方式。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这一套考试体系,在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水平、增强其教学实效性、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主要内容的精品课程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使学生的认识正确了。在思想认识方面,刚开始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时,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很肤浅、很片面,甚至不正确。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地位及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等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政治修养方面,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生要求进步的愿望更强烈了,要求入党的人数更多了。参加“党课”的学生比过去增长了30%;写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比过去增长了31%。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的学生比过去增长了25%;学生中涌现的“好人好事”比过去增长了28%。

(2)通过几年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大大促进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2002年本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管文虎和邓淑华两位教授主编和参编的《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省统编教材获得良好的评价;网络教材在学校、四川省范围被普遍使用,省外一些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通过我们的网络教材进行教学;邓淑华主编的改革实验教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效果显著,在教育部等一些重要的交流活动中得到好评。(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使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成果非常显著。第一,三年来共承担并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四川省委“五个一”工程项目5个,并取得优秀奖。第二,出版《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等教材和专著共计12种。第三,发表《论江泽民的国家安全观》等论文5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1篇。第四,教师被邀请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共计25人次。第五,获得四川省“两课”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教案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两课优秀教师奖2项,学校“两课”类奖15项,学校优秀教师奖5项。经过努力,《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有效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教学项目获得2004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的环境问题。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科学不同程度地忽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来自学习成本、生存手段、就业压力等挑战。在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等学校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如何让社会、学校及各个教学部门、专业课教师、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一个科学的、稳定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学时、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资源配备、教学成本投入等方面如何做到与其教学地位相适应,这些都是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其次是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如何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信仰、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对学生思想的了如指掌、对社会实践的深度关注、对教学手段的熟练掌握、对教学艺术的精益求精等,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只有社会、学校、教师“齐头并进”、形成合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精品课程建设才能大有作为。

同类推荐
  • 惊涛动力

    惊涛动力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跟随本书一起去探索这惊涛骇浪中的能源宝库吧!
  •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本书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斯散文多篇幅短小,以一小片人生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散文速写下的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花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花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皇帝成长计划

    穿越之皇帝成长计划

    主角一朝穿越惊现成了即将登位的太子,治理自己的国家。寻找名妃,培养子女,尔虞我诈;发展国家,收录名臣,秣马厉兵。是后宫佳丽三千还是后宫佳丽三千;西楚霸王、蜀汉名将、水浒英雄,谁能助我一统天下;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雄霸天下亦或是儿女情长,收录不尽的名臣美人,挑战无限的激情国战。
  • 复仇罗曼史

    复仇罗曼史

    从医院醒来被完全改头换面的上官文慧成了罗曼,没有了记忆还被换了容貌,她并不清楚这一切背后都早已有人安排。昔日的千金大小姐被安放在贫民百姓家,假的父母,假的身份,却将给她带来一份真的感情。“忘了我吧,一洋,我就是个怪物。”
  • 风从南方来

    风从南方来

    小孟在对工作感到乏味和无望的时间里,找不到能“提振信心”的方式,偶然迷上了吃鸭头,他的迷恋使得“鸭头”这个很形而下的吃食几乎变成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图腾。这个令人感到多少有点可笑的故事,可以解释为过度的生命空虚与失落感所导致的扭曲式的自我补偿。
  • 倾城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倾城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她本是玄眉山中小道姑一枚,却因一荒唐的理由而被赶下了山。然而发誓永不为人妻的她,却又误夺了妖男的心。且看已不知人间为何物的呆萌小道姑被调戏至坏的小白文,妖孽快收了那个小道姑。
  • 错嫁之阴阳美人面

    错嫁之阴阳美人面

    她天生右脸有一大片红印,终日遮面度日,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直到一次代嫁,将她送到了那人身边……
  • 再生缘之望梅

    再生缘之望梅

    佟雪笙在战地中不幸丧生,赶上了潮流也穿越了一回,原以为自己会是狂拽炫酷吊炸天的女主角,却没想到一次一次当了炮灰。看到这里,你们以为佟雪笙是恶毒女配?你们错了。佟雪笙只是一个小小的丫环。被跳崖的是她,被下毒的是她,被冤枉的是她,被抢男人的还是她?!佟雪笙到底是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老天爷要这样对她??[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谢大家捧场!]
  •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本书通过对市场营销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提出了老板是员工的第一顾客的关系。员工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家销售自己这个劳动利最大化,就要使自己具备核心产品,时刻关注老板和公司的要求,使自己学习成长,适应职场最高要求,满足老板最大需求,进而获得自己期望的资源,使资薪不断提升,工作热情更加饱满,才干不断增加,个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日益提高,从容规避职场危机,最终走向职业成功。
  • 易烊千玺唯我所属

    易烊千玺唯我所属

    细雨朦胧,少女身份解开,独自伤痛,一个男子偶然看到,家庭破碎,开学第一天,好友!?明星校草偶像,天哪,尴尬场面,爆笑故事,被误会,会如何?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