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3000000023

第23章 我的母亲吴重光(2)

父亲看见我们以后,默默地点着头,并且用他那双白皙的手抓住了哥哥和我的手,显然,是有话要说。父亲的嘴吃力地翕动了老半天,就是说不出一个字来。我们问父亲,要不要喝水。

父亲摇摇头。

我们问父亲,要不要吃点心。父亲还是摇摇头。我们又问父亲,要不要小便。

父亲叹了一口气,再次摇摇头。

父亲的手,把我们的手抓得越来越紧。他那两只无光的大眼睛里涌满了泪水,整个脸部都憋得通红。在父亲着急我们也着急的时候,这个从十几岁就能写出一手好“八股文”,一辈子也不知道写出过多少文字来的老书生,此刻,却只能勉强地说出两个字的半句话来——“当然……”这“当然”又是当然什么呢?是当然美好,还是当然凄凉?是当然快活,还是当然悲惨?是当然想走,还是当然留恋?一切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父亲是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以后,突然闭上了眼睛。在呼吸停止的时候,眼角还在悄悄地流着痛苦的泪水。母亲趴在父亲的身上大声哭着。哥哥和我站在那里完全惊呆了,不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母亲一边哭着一边喊:“爸爸生你们,养你们到这么大,你们怎么连哭都不哭一声啊?”哥哥和我这才哭起来。

我们只知道傻哭,母亲却一边哭,一边还喃喃地念叨着什么。

那天,母亲、哥哥和我整整为父亲守了一夜的灵。从第二天起,母亲忙着给父亲办理了丧事。

父亲死了以后,我们的家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母亲首先把一切可以变卖的衣物、家具等等都卖掉了,借以偿还为父亲办丧事欠下的债和欠下的房租;其次给哥哥找了一个在印刷厂当学徒的事,把他打发走了;再次让我到一个不算太远的亲戚家去住,算作寄养;最后她自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间小平房,继续给人家当“老妈子”去了。

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在转眼之间不复存在了。

我被送到亲戚家寄养,开始时人家是不同意的,因为这要增加人家的生活负担,而且还要增加许多的麻烦和不便。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下,人家才勉强同意,但是提出了要收取不少的寄养费用。于是,母亲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把积攒了半年的工钱给亲戚家的孩子买了一辆自行车,折算成我的寄养费。当我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刻就想起了母亲那双由于长年累月给主人家洗衣物而布有伤痕的粗手。是的,为了我能够生存下去,母亲是作出了宝贵的、巨大的牺牲的。

母亲又当了几年的“老妈子”以后,改嫁他人了。她先后一共改嫁过三次,两次在北京,一次在东北。而且,三次改嫁都并不如意。应当说,一次比一次更要差些。

那时,哥哥已经离开北京到外地去学京剧谋生。这里只剩下母亲和我。大约是怕我反对的缘故,母亲第一次改嫁时根本没有告诉我。事后,母亲才让那位不算太远的亲戚来告诉我,说服我。不知道为了什么,也许就是由于残存的封建意识作怪,我竟然对亲戚说了许多不讲道理的、极力反对的话。自然,这些都没有也不应当起到阻止的作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家里破落以后的年月中,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哥哥和我,付出了许多许多,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至于母亲的改嫁,那是她应有的权利,同时也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所迫,应当得到我的充分理解。

为了尽早地能够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我在小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报考到一家酒厂去当学徒。在这段时间里,母亲和我的关系可以说是依然如故。母亲不但继续照顾我穿的、用的,还经常把我叫到她的家里去吃饭,而且,每次都是做了许多我爱吃的饭菜。有时,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稀罕的高级糕点,也要留着给我吃。关于改嫁的事,我们从来也没有正面交谈过,但是我已经渐渐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在五十年代初的春天里,母亲又突然离了婚,并且改嫁到东北去了。这次还是事先没有说,是在事情已经决定,并且火车票都买好了的情况下才告诉我的。对于一个十三岁的,还远没有成年的孩子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打击。但是,这一切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母亲走了以后,我成了孤身一人,衣食住行,都必须自己来照顾自己。在酒厂受了老板的气,心里有一肚子的委屈也无处述说。有一次,连续一个星期的三十九度无名高烧,躺在酒厂的宿舍里也没有人问,没有人管。我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没有娘的孩儿”。真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的感觉。为了这件事,我在夜里躺在床上,不知道偷偷地掉过了多少眼泪。

有一次,我一边哭,一边说——娘啊,您为什么就这样撒手不管我了呢?

娘啊,您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一边有自己的家,一边又照顾我呢?

娘啊,实在不行,您也可以把我带到东北去嘛。娘啊,您是不是只为自己着想,而太不为我着想了呢?娘啊娘,您的心也太恨了吧!

如果在今天来看,我很早就步入社会开始了独立的人生经历,也许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甚至还可能是一件好事,尤其我现在所从事的是以社会和人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事业。然而,这在当时毕竟是在我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并且使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同时,母亲这样做于理于情都是说不过去的,应当说,这是她没有尽到自己应当负有的抚育子女的责任。

母亲到东北以后,我因为心里有气,很长时间没有给她写信。后来,我参加文工团到了张家口,在她再三写信来的情况下才慢慢地开始写信。说也奇怪,在我第一次领到工资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应当给母亲寄些钱去。特别是当得知母亲到东北以后,家庭经济情况相当紧张以后,我更觉得应当给她寄去生活费了。从那时起,连续四十年,我每个月都坚持给她寄去生活费。为了不让母亲着急,我甚至连每个月寄钱的日期都尽量不变。以至在她八十四岁高龄因病故去的时候,我也给她寄去了办理丧事用的钱。

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

这样做完全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不管怎么说,我是很爱母亲的,也是很感激母亲的,她不但生育了我,养育了我,而且,对于整个家庭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至于她改嫁东北不管我的事,自然是一件不能原谅的过错,但是我认为瑕是不能掩瑜的。

四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不得不多次停下笔来,呆呆地望着电脑上的小屏幕,进行一次又一次如下的“自问自答”。

问:你又写不下去了吧?

答:是的。

问:为什么呢?

答:我的脑子里有点儿乱。

问:乱在什么地方?

答:你能够帮我清理一下吗?

问:也许吧。

答:那些年里,母亲是很爱我的,一直对我很好的。

问:这我知道。

答:可是,为什么她硬要改嫁到东北去,不管我了呢?

问: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了。

答:她要是不走该有多好?该有多圆满?我对这件事有时想得通,有时又想不通。

问:我能说说吗?

答:你能帮助我解开难题?

问:试试看。

答:说吧。

问:莫伯桑说过这样的话——“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答:你是说……问:我是说,你把一切都意想得太好了,太如意了。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完全做不到的。

答:我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

问:你说说看。

答:我所遇到的事是正常的,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问:完全正确。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马平川的,总要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沟坎。有的沟坎还是不可逾越的。今天你碰到,明天我碰到;今天你在这儿碰到,明天你在那儿碰到。这一切既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

答:你说得我心里有些平静了。

问:请注意,生活有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性质,那就是事物的不确定性。

答:请你再说一遍。

问:生活是复杂而又多变的,因此也是莫测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都是不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发展的。

答:说得对。

问:这一点并不奥妙,也不神秘,只不过你是当事者迷罢了。

答:可能吧。

问:那么,你现在还愣着干什么?

答:干什么?

问:既然明白了,还不赶快接着写?写吧,勇敢地面对已经发生了的一切,面对人生好了。

答:那好吧。问:怎么又停下笔来了?答:还是有些想不通。问:再说说看。

答:说了半天,到底应当怎么看待母亲改嫁东北的这件事呢?总要分出一个是非与黑白嘛。

问:原来如此。

答:难道我说得不对?问:你说得不完全。答:为什么?

问:生活还有一个不可改变的性质,那就是事物的模糊性。

答:请你解释一下。

问: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不能分出是非与黑白的。

答:我不懂。

问:也就是说,是中有非,非中有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如果硬要给它们确定颜色的话,只能说是中性的灰色。

答:灰色?

问: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大概只有小孩儿才会天真地指着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答:你说的也许是对的……问:还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是非好坏原本就是一口锅里的粥,并不是泾渭分明,能够辨别的。”

答:这话可能说得有点道理。

问:听了这些话,我看你大可不必对母亲的这一件并不算大的事过于认真了吧?

答:对的。

问:你相信不相信?如果仔细分析起来,恐怕造成的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多方面的。这里边有历史的、社会的、思想的、性格的……种种因素,不是用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答:相信,完全相信。问:我看,你又可以继续写了。答:是的。

问:你这次写的时间很长嘛。答:我已经写到了结尾部分。问:那为什么又停下笔来了?

答:我想来想去,好像还应当解决一个从根本上如何对待这件事的问题。问:喔。

答: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问:我想是明白的。

答:还能帮我一下吗?问:那就再试试看吧。答:太好了。

问:你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呢?

答:理解生活?

问:我指的是全面的理解生活。

答:再说得明确一点。

问:按照我的观点,生活正像佛经上的一句话所说得那样……答:什么?

问:“苦与人生伴之。”

答:是这样?

问:罗曼·罗兰也说过这样的话——“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

答:我好像懂了。

问:如果你赞同这个观点的话,那么就可以迎接生活中的任何看来无法容忍和承受的考验。

答:是这样吗?

问:同时,好像也大可不必悲观,或者说是应当乐观。我再引一句爱默森的话吧。

答:什么?

问:“即使断了一根弦,其余的三根弦也还是要继续演奏下去的。这,就是你的,我的,他的,大家的人生。”答:你说的对我很有启发。问:有信心把文章写完了吗?

答:当然有。

我把这样三段“自问白答”放在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读者能够了解我在写作时的一些矛盾的、复杂的心态。我想,这样做也许不会是多余的吧。

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我为有这样一个母亲而感到幸运,当然,我也为有这样一个母亲而感到部分的遗憾。也许,残缺的美才是一种人生真实的本质。

1995年夏13写于安华西里

同类推荐
  •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新文化运动的结晶——最美的自由新诗。新诗是自由的,也是自然的。它不是没有形式,而是有着与古典诗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自由就是它的形式;它不是没有节奏,自然就是它的节奏,它与现代人的呼吸节奏相呼应,与现代人的情绪起伏相合拍。新诗是生活化的,是“言文一致”的产物,日常话语和书面话语在新诗这种文体里找到了最大的交集。新诗又具有最为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最大程度的穿越和嫁接,我把新诗的这种宽广想象与表达比喻为神奇的“穿越术”。这就是新诗的美学奥秘。囊括了郭沫若、卞之琳、徐志摩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艾青、臧克家等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出征日志

    出征日志

    书作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描述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的情景,真实记录了首飞方案和首飞航天员确定的过程,详尽介绍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在他们身后用智慧和心血铺就飞天之路的航天人,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所做出的贡献。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热门推荐
  • 首席总裁你好拽

    首席总裁你好拽

    一个即迷离又离奇的故事,十二岁那年,她老是拉着未婚夫的手,嘟囔着告诉别人胖女人也有春天,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被甩,被甩就被甩了,未婚夫既然拉着另一个波霸女人的手告诉她,死胖子,怎样,你还真以为胖女人也有春天啊,回家蒙着被子做你的春秋大梦吧,六年,足以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六年里她不知受尽多少的千心万苦,经历多少曲折与磨练,终于,她成功了,再次以别人惊讶的眼光亮相全场,而面对曾经老是欺压她欺负她的学长,她可是呕心沥血啊,“呦,总裁,总裁了不起啊,我还是奥巴马夫人呢,切”男人看着她冷漠一笑“奥巴马夫人长你这样还真是头疼”他酷酷得转身,留下原地的她直跺脚
  • 深寒末日

    深寒末日

    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充满了血腥。人类已无半点还手之力!敌人不再是病毒,不再是感染,而是更为强大的,一种从海洋中出现的异族带来的单方面暴力,侵略和杀戮。纯净的白色和恐怖的血色成了天地间唯一的色彩。残酷的杀戮,人类的本性,严寒的摧残,三重考验下,灭绝?还是反击?当残酷与意志交错之时,血的物语即将开始!
  • 网游之堕落天使

    网游之堕落天使

    NGQ:个人研发词语,意为网游智商,或者称为网游天赋,一个网游高手的网游智商通常都很高,因此作为系统回馈,他的角色初期成长就会很高。BOSS阶段:BOSS分为准BOSS,普通BOSS,强化BOSS,精英BOSS,世界BOSS,史诗BOSS,传说BOSS和神级BOSS。隐藏职业则是专门为在游戏中非常努力或者天赋极佳抑或是机缘巧合下触发任务的玩家准备的特殊职业。就职后的玩家,档数会较原来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而且,会具有更多的强大技能以及控制能力。
  • 新界志异

    新界志异

    天外山有神物降世,却从其中走出一个灵族少年。本源残缺的他如何在这强者林立的乱世一步步崛起?荡魔门,扬正气!便由我来还这世界一个朗朗乾坤!
  • 登仙册

    登仙册

    天地大劫,界面崩毁,天道不全,规则之力幻化为《登仙册》,待有缘之人,重启仙路,重建仙班,重修仙界。平民学子张逸轩,武之大陆习文者,经历生死大劫得遇天缘,手持白纸扇,神系登仙册。一人之力建立新的修炼系统,颠覆世人世界观。神州万年不闻仙,神妙显现无人识;谈笑声中退强敌,杯盏茶间定乾坤;从来只是书生相,王侯将才手下兵。
  • 爱,止步第七日

    爱,止步第七日

    七天,短短的七天,真的可以彻底地爱上一个人吗?她有信心让他爱上她,却从未想过他早已另有所爱。然而,他对她的温柔、体贴,还有那让她为之心动的一切,实实在在让她无法轻言放弃!还有,心中那未确定的答案,也在等着他来揭晓,爱情,真的会是一场无法醒过来的梦吗?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从未来而来的你

    从未来而来的你

    十八岁的灰姑娘白冰露,是一名普通且平凡的大一学生,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面等待上课。二十八岁的千勇熙,财阀百耀集团的唯一继承人,集帅气,高大,财富,智慧于一身,变身老师缓慢走进教室。白冰露打死也不会想到,眼前的千勇熙,正是自己十年之后的老公,他从二零二六年穿越而来,为的就是爱她,护她,疼她,宠她,照顾她……
  • 穿越之侠女柔情

    穿越之侠女柔情

    实验室的爆炸让她成为了一个婴儿,以为是平凡家庭,却降生在一个战功赫赫的家族,从小她就偏爱戎装,不爱女红,爱打抱不平,可是侠女也有柔情的一面,他的出现是上天来拯救她的吗?还是惩罚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切都是交易

    一切都是交易

    围绕古往今来商业、政治和生活中的交易,为读者提供了通过交易来谋求利益、管理组织和洞悉世事的独特视角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本书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必然要通过交易来利用他人的力量,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总是能在交易中审时度势,把握交易机会,改善交易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交易内容、交易条件和交易对手,进而成为交易中获利较大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