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是布哈里的弟子,他和他的老师一样博学多识,共收集了30万条“圣训”,选用了7275条,不重复的约4000条,也是一部准确度极高的圣训集。这“两真本”传播于伊斯兰各地区,享有盛名,不少圣训学者为之作注,有许多种注释本。其他4部圣训集也各有其特点。伊本·马哲编集了4341条“圣训”,是教法学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艾布·达吾德从收集的50万条“圣训”中选用了4800条,他的圣训集被各派法学家和学者接受并以其为据创制立法。铁尔米兹的圣训集内容广泛,涉及圣门弟子和法学家们的意见,是研究教法分歧的资料之一。奈萨仪选编了5761条“圣训”,按内容进行分类,并着重揭示和评论教法问题的缘由。
32.什么是“伊玛尼”?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伊玛尼”是阿拉伯语音译,其意为“信仰”,指穆斯林对真主的坚定信仰。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分为三个部分:伊玛尼(宗教信仰)、伊巴达特(宗教义务)、伊赫桑(宗教善行),其中,伊玛尼最为重要,是伊斯兰教义的总纲。从伊斯兰教义学来说,伊玛尼就是承认并且服从使者从真主那里带来的所有律例,凡是不信仰真主的人是没有伊玛尼的人,没有伊玛尼的人就不是穆斯林。
伊斯兰教的信仰包括“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即六大信仰。其中“信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指信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最高的存在和唯一的真宰。“信天使”指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所创造的妙体,纯洁无暇,分布在天地之间,无性别和长幼之分,数目繁多,全都服从安拉之命,各司其职。伊斯兰教强调信仰天使,但绝对不允许崇拜天使。“信经典”指信奉包括《古兰经》在内的安拉在不同时期降示给各使者的经典。穆斯林一直将《古兰经》视为神圣的经典,坚信这是安拉降示的最后一部也是集大成的一部经典。“信使者”,使者是安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向不同民族派遣的代理人,主要负责启示、指引穆斯林的使命。
穆罕默德是真主向人类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所以称为“至圣”。“信后世”,后世是指末日来临之后的复活世界,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总有一天要毁灭,在世界末日,安拉将复活人类,按照功过对每个人今世的信仰和行为进行清算,赏罚分明,使其各有归宿。“信前定”指相信每个人的生、老、病、死、福、祸等都是由安拉预先决定的,是人的意志不能违抗的,但同时也强调人类拥有自由和行为选择能力。
33.伊玛尼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伊玛尼的三个要素是:心里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要求穆斯林应具备建立在其信仰上的功修和实际行动。伊玛尼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必须要内心坚定,还需要行动证明。哈桑·巴士拉说:“伊玛尼不是靠模仿、也不是靠希望就可以实现,而是用行动来证实心中信仰。”就是说信仰要做到心口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作为一个穆斯林,要做到心里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信仰真主;相信真主的创造,除了真主之外的一切都是由真主创造;真主具有否定的一些属性,如真主无形体无界限无始无终等;要相信真主的任何一种属性都是本质具有的,而不是新生的;相信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使;相信真主为了不断引导世人而降示的经典;相信真主为了推动历史进步而派遣的使者;相信真主创造的善和恶是事实;相信死之后的复活是真正存在的;相信天园的存在,并把美好的天园看做是穆斯林的最终归宿;相信火狱的存在,因此今世必须积极行善以免后世的惩罚;对人、对事都要保持忠诚的心理;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忏悔自己的过失;要经常对真主怀有感激的心;对待任何事情要耐心等待,保持平常心态;要尊老爱幼,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要坦诚、光明磊落,切忌骄傲自大、好高骛远;不搞欺骗和阴谋诡计;要正确对待尘世的生活,对待金钱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时时诵读《古兰经》,领悟伊斯兰教义精神;要有一颗求知的心,认真体验伊斯兰教义真谛,不断进步;活着的人要为亡故的人作祈祷,相信真主是应答祈祷的主。
34.穆斯林应当履行的五大主命是什么?
穆斯林的五大主命是诵念、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念、礼、斋、课、朝这五大功修。这五大主命是穆斯林最基本、最重要的主命,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念:念是五功之首。“念”是穆斯林信仰的表白,即念清真言,承认安拉的存在和独一无二。赞主不分时间和地点,要时时刻刻诵念真主、铭记真主。礼:阿拉伯语的意思为“祈求”“赞颂”。只要是身体健康的成年穆斯林,都必须履行拜功。
礼拜按性质可分为:
(1)主命拜,即真主要求穆斯林必须完成的礼拜,如每日五次礼拜中的主命拜;
(2)圣行拜,即穆圣在主命拜前后常礼的拜功;
(3)当然拜(瓦吉卜),即依据经训的精神应完成的礼拜;
(4)副功拜(泰妥卧尔),即因特殊原因而自愿举行的礼拜。
斋:也称斋戒,即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食色等,寡欲清心,以近真主。
斋戒主要分为:
(1)主命斋,即莱麦丹月的斋戒;
(2)圣行斋,即根据穆圣的言行提倡的斋戒;
(3)副功斋,即穆斯林因为虔诚而自愿履行的斋戒。
课:课以洁物,即穆斯林通过交纳天课使自己的财产更加纯净。当穆斯林的资产超过一定限额时,要按照一定的比率交纳天课,以此来告诫穆斯林切勿贪图今世的荣华富贵。上缴的天课用来施济贫困者。朝:指穆斯林朝觐麦加克尔白天房及其在阿拉法等地区进行的一系列的朝觐特定礼仪活动的总称。
朝可以分为:(1)正朝,即在伊斯兰历12月8日至12日之间,在规定的地方所进行的朝觐活动;
(2)副朝,即一年中除正朝外的朝觐;
(3)代朝,即具备经济能力,但因健康原因不能亲自朝觐的,可请人代朝。
35.《古兰经》关于典型信士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一个真实的信士,应有的修养很多,举其要者如下。
(1)拜主修身。《古兰经》说:“你应当颂扬你的主宰,你应当洗涤你的衣服,你应当远离污秽!”(74:3~5)
(2)戒绝罪恶。《古兰经》说:“你们不要临近明显的和隐微的丑事。”(6:151)
(3)注重好事。《古兰经》说:“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16:90)
(4)言行兼顾。《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说你们所不做的事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事,这在真主看来,是很可恨的。”(61:2~3)
(5)说话公正。《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公平,即使你们所代证的是你们的亲戚。”(6:152)
(6)绝不自私。《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维护公道,当为真主而作证,即使不利于你们自身,和父母和至亲。”(4:135)
(7)敬主爱人。《古兰经》说:“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4:36)
(8)守信用。《古兰经》说:“当你们缔结盟约的时候,你们应当履行真主的盟约。你们既以真主为你们的保证者,则缔结盟约之后就不要违背誓言,真主的确知道你们的行为。”(16:91)
(9)坚忍不拔。《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佑助。真主确是与坚忍者同在的。”(2:153)
(10)殷勤乐观。《古兰经》说:“你们不要灰心,不要忧愁,你们必占优势,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3:139)
(11)宽容大度。《古兰经》说:“你们当争先趋赴从你们的主发出的赦宥,和那与天地同宽的、已为敬畏者预备好的乐园。敬畏的人,在康乐的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拗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3:133~134)
(12)自省悔过。《古兰经》说:“敬畏者,当做了丑事或自欺的时候,记念真主,且为自己的罪恶而求饶--除真主外,谁能赦宥罪恶呢?--他们没有明知故违地怙恶不悛。”(3:135)
(13)助善除恶。《古兰经》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你们当敬畏真主,因为真主的刑罚确是严厉的。”(5:2)
(14)观察惕励。《古兰经》说:“有许多常道,已在你们之前逝去了;故你们当在大地上旅行,而观察否认真理者的结局是怎样的。”(3:137)
36.伊斯兰教有哪些重大节日?
和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样,伊斯兰教有很多只属于自己的节日和纪念日,最重要的三个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尔德”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伊斯兰教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即伊斯兰历的莱买丹月即9月,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5分钟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莱买丹,是阿拉伯语“炎热”的意思,形容封斋的人,通过炎热的磨练,来控制食欲和色欲。
据说,真主就是在这个月,将《古兰经》降于邻近的天上,以后23年中,真主派大天使哲布拉伊勒把经文陆续从天上降给穆罕默德,因此,斋月是最尊贵的月份,备受穆斯林的重视。伊斯兰历10月1日开斋,为开斋节,封斋的天数一般为30天。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相传,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爱子伊斯玛仪,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时,真主派天使哲布拉伊勒带来一只黑头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由此,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卯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
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分别在阿拉伯太阴历3月12日和伊斯兰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创传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要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訇们念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和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除此之外,伊斯兰教还有阿舒拉日、登霄节、拜拉特夜、盖德尔夜等传统纪念日。在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里,穆斯林都要诵读《古兰经》并进行纪念活动。
37.伊斯兰教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
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规定了许多合法和非法的食物,穆斯林的这些饮食禁忌,基本上是遵循《古兰经》中的禁食原则和“以清净的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的教法规定。
第一,禁食自死物。也就是说穆斯林不能食用未经屠宰而自然死亡(包括疾病、衰老、跌撞等原因)的禽畜。
第二,禁食血液。穆斯林学者认为动物的血液中有大量的病菌,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在宰牛、羊等动物时,必须把它们的血液控干流尽才可食用,这一点与现代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三,禁食猪肉。伊斯兰教规定,猪的肉、油、骨头、皮毛等都是禁食之物,这是因为在《古兰经》中认为猪是不洁净的,所以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不食猪肉是服从真主的命令。不仅不能食用猪肉,就连盛过猪肉的餐具等都不能使用。
第四,禁食未诵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伊斯兰教规定,在宰杀可食的动物时,必须要诵念真主之名,这样的肉才可以食用。
第五,禁酒、禁毒、禁烟。由于饮酒、吸毒、吸烟都是有害身体健康、妨碍宗教活动并且影响内部团结的行为,因此伊斯兰教义明确规定禁酒、禁毒、禁烟。
38.穆斯林“费图勒”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哪些人可以应受“费图勒”?
“费图勒”也叫“麦子钱”“开斋捐”,是穆斯林在每年开斋节前施散的一种“所得格”(施济),是对斋戒缺陷的弥补,也是富人帮助穷人欢度开斋节的一种善功。
“费图勒”的主要意义是:
(1)为了避免贫苦人在节日沿街行乞。
(2)与贫苦人共享节日之欢乐。
(3)斋戒对驱体的清洁与物质财富之清洁相统一。
(4)使斋功的缺陷得以弥补。
(5)保护斋戒完美。
《古兰经》指出有八种人可以应受“费图勒”:贫穷者、赤贫者、管理天课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