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100000008

第8章 秦汉士风与文学的演变(1)

董雅慧

摘要:由秦代到两汉,士之风气几经变化。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文学作品也相应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政治历史的分析,梳理出秦汉时代士风的演变过程,从而展示这个变化过程对文学产生的影响。本文将以历史朝代为线索,阐释士风与文学在秦汉时期的演变。

关键字:士风;文学;秦汉

一、秦统一时期的士之遭际

秦代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灭亡,这个短暂的王朝,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只留下一片空白。在很多文学史中,秦代文学的部分,都是一笔带过地提到吕不韦及其门客所编撰的《吕氏春秋》、李斯的《谏逐客书》,以及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在李孝堂的《试谈秦代文学》一文中,作者认为,《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都属于战国时期的作品;而刻石文,“其内容都是用最肉麻的话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这样的文学实际上算不上什么文学”。秦代文学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个寥落的境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回顾战国末期的秦国,商鞅携带李悝的《法经》入秦,秦孝公行商鞅之法,实施一系列改革的同时,又反对儒家的礼治德教,主张以“法”治国。秦一统六国的局势渐渐明朗,百家争鸣的子学思潮也渐入衰败的尾声。法家的一系列主张在秦国得到推行,其中一些不乏愚民色彩。《商君书·垦令》中有:“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为了国家稳定,“不贵学问”成为法家治国的策略之一。法家的思想融入到秦国的国民性格中,是文化萧条的一个重要渊源。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四年,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博士淳于越在宴会上提出了恢复“分封”制度的主张,以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却认为:“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李斯认为,私学的盛行,阻碍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应该废除。秦始皇接受了他的建议,焚“诗、书、百家语”;后又因术士侯生和卢生的逃跑而坑术士四百六十余人,其中不免也有儒生。历史上称做“焚书坑儒”。这一文化史上的大毁灭事件,导致先秦士风在此戛然而止,进而带来了一个文化上寂灭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士人,以一种微弱的姿态,隐匿在这场浩劫之中,几近毁灭。士风无疑在秦代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我们所能看到的先秦士之遗流,得以保留在朝廷中的一些博士、诸生,完全丧失了先秦时期那种畅所欲言的政治环境,他们只能是无所作为,再没有纵横天下的气魄了。这种局面直到秦末。由于秦王朝的暴政,农民军队揭竿而起。借助楚汉之争的风云之际,一些流于民间的士人,逐渐由隐而显,再次发挥了他们的重要历史作用,出现了韩信、张良、范增、萧何等一批策士,这一时期的士人,分布在楚汉两个集团中,为历史的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时的士林风貌,似乎是先秦士风的一个短暂再现。随着汉代统一政权的逐步确立,这股前秦遗风的短暂返照也渐渐消退了。

二、西汉时期的士风与文学

(一)汉初士林的重振与汉大赋创作的前奏

秦末,由于楚汉两雄相争,势力此消彼长,这一时期的士人虽然也受到礼遇,但在经历了秦朝的那场洗劫之后,秦汉之际的士人与先秦时期士人相比,已经看不到精神上的自由恣肆和施展才能的酣畅淋漓了,取而代之的,他们变得沉稳内敛,懂得安身保命。《汉书·张良传》记载,“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张良的做法,正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写照,他们深知自己的角色地位,以及对君王的作用,“兔死狗烹”的道理谙熟于心,因此他们在汉代统一政权逐渐确立后,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

汉朝政权确立之后,文化上经历了一个恢复和振兴的漫长过程。刘邦称帝不久,“群臣饮酒争功”。对于这种状况,刘邦“患之”。叔孙通对高祖进言,“夫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成”,他可以“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令叔孙通率领儒生制定宫廷制度,规范君臣礼仪。这样,儒士在汉帝国有了一个立足之处。但这时的士人在朝廷的作用仅仅是用以朝仪,没有真正承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大义。这一时期的士人,还是不能摆脱秦朝文化毁灭的阴霾。

真正开启士人精神重振之风的是陆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里讲道,陆贾时时在刘邦面前讲《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讲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又说道,秦之灭亡,是因为没有“行仁义,法先圣”。高帝听完以后,面有惭色,请陆贾着书,以说明秦失天下的原因,及古之国家成败,为汉家天下作长久之计。陆贾凡作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未尝不称善”,将其号为《新语》。陆贾的《新语》十二篇包举大端、气阔恢弘,稽查古今成败之理,阐述儒之精神大义,又包罗先秦诸子思想之博大,显现出了开阔的理性精神,焕发出大一统的恢弘气象,为汉代帝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筑造了精神根基。《新语》开启的精神世界,扭转了士林精神失语的萧条状态,为两汉士人重整旗鼓开启了先声。

陆贾作为两汉士人的先行者,已经初露两汉士人精神大势的端倪。承继陆贾之后,以贾谊为代表的一代士人,他们兼纵横家、文学家的气质于一身,成为具有经国品格的“经国之士”。贾谊以一种激昂的姿态出现在西汉文学繁盛的大时代到来之前。他的《新书》是陆贾之后又一重要政论典作,被鲁迅先生赞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体现了士人在汉帝国大统一初期力图伟业、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新书》开篇的《过秦论》,总结了秦之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为汉之借鉴,见解深刻而又极富感染力,另外还有着名政论散文《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鸟赋》是贾谊被贬长沙时的作品,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贬谪文学的先声。贾谊代表的汉初士人,具有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汉代文人士大夫文学时代和两汉文学大统一盛世景象的前奏。

士人在汉代建国之初,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步履艰辛的过程,才得以在汉帝国确立了一席之地,从而重振了士林之风。

(二)以诸侯王为中心的士人群体及其文学成就

汉初的刘氏集团为了巩固政权,不断削弱异姓诸侯,而广建同姓诸侯。这时候的诸侯国,还保留有战国时期的养士遗风。各国诸侯多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以便使自己封土之内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但这时候的诸侯国,不能像战国时期一样通过战争拓疆称霸,他们所养的宾客在政治军事上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故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学方面。赖以这样的时运,在汉初形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化的士人集团。

其中,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遂以他为中心的士人群体兴起了经学之风;淮南王刘安统领的士人群体则以老庄之学为思想主流,编着了包揽宇宙大观的理论着作《淮南鸿烈》。文学成就较高的是以梁孝王刘武为中心的梁园士人群体。

孝王武居天下膏腴之地,又在七国之乱中有功,因此得以大兴土木,招揽四方豪士,一时间公孙诡、邹阳、枚乘等俊士云集于梁园,形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文学群体。梁园的文化环境相对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为这些士人提供了适合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得以各尽其长,争辞竞藻,能文善赋。其中以枚乘《七发》成就最高。《七发》以讽喻的形式,揭示了贵族的腐朽生活,辞采华美、气势壮观,把充溢的气势和舒展的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枚乘《七发》所表现出的博大的文学风貌已经使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的士人,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积极进取,积蓄了宏阔的精神力量,昭示着一个伟大的繁华盛世即将到来。

(三)由先秦到汉武时代士人的转型

自战国秦汉到汉武帝以前,除了秦朝那个特殊的寂灭时期,士人一直扮演着游士、策士的角色。他们游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以游说为生,出谋献策,或者寄身于一些贵族门下,为所在的政治集团效力。随着汉朝大统一时代的到来,唯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士人们丧失了原有的以游说为生的空间。而统一的汉帝国又需要统一的文化思想来作为统治的根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士人,不再是畅以各家之言,推广各派学说的游士了。

同类推荐
  •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但是在欧洲和全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灾变之后,卡夫卡一夜成名。于是,“一天早晨,弗朗兹·卡夫卡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卡夫卡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本书是对卡夫卡及其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本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综合性的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 做生命的船长

    做生命的船长

    本书通过剖析人生这场艰辛之旅,进而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它让我们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并以此来丰满世自己。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听说

    听说

    本书作者宏玖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读书俱乐部》节目已经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留守儿童,有顽强战胜癌症的女心理咨询师,有微笑面对白血病的花季少女……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这些人的故事写成《听说》这本书,给人以鼓舞,向读者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热门推荐
  • 铁律

    铁律

    一群逃避地球末法时代的大能带着族人来到了这片星空,随着他们在这里开枝散叶,这片星空各处都开始闪耀着灵力、斗气、魔法炫芒。古老的修真文明和神秘的魔法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擦出火花。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文明在这片星空飞快地发展着,这片星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百家争鸣、东西交锋,这里充满了神秘和未知……我要用最俗套的主角名字写出最不俗套的故事!
  • 我不贪心,只要你

    我不贪心,只要你

    她的坚强让人心疼,但心疼她的人再多,她都毫不动容也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会让她放下戒心,但.....
  • 自然常识速读

    自然常识速读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太阳说他一直在

    太阳说他一直在

    夏筱雨暗恋了品学兼优的韩秀智两年,一场车祸却轻而易举地结束了她认为可以天长地久的爱恋。累觉不爱的夏筱雨带着伤痛的回忆离开了她生活了19年的城市却意外遇到了和韩秀智长得一样的安亦辰并和他展开了虐心的爱恋。安亦辰的一次次不信任,让夏筱雨的心在不知不觉中离一直守护她的安泽勋越来越近…安泽勋:夏筱雨,你爱的是完美的韩秀智还是怀疑你的安亦辰?我到底哪点比不上那个死人!安亦辰:筱雨对不起,我只是太爱你太在乎你了,离安泽勋远一点好吗?夏筱雨开始迷茫,以伤害安泽勋为代价死守的爱情是爱还是债?两个同样为爱执着的人爱对了就是一生爱错了就是青春。夏筱雨: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安泽勋是不是就不会和别人订婚?
  • 真情始末

    真情始末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星星,你别想跑

    星星,你别想跑

    当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具有超高人气的偶像团体重返学校,遇上拽上天的蠢萌校花,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爱妃要出阁

    爱妃要出阁

    一位、两位。好吧,竟然背着她娶了这么多位老婆,就算他是堂堂什么狗屁皇帝,她也不答应原谅她。“这是什么??”接过那张惨白到让他发指的东西,粗略地看了看,有些不满地扔到地上,带着丝丝怒气问道。“皇上不识字吗?我要跟你离婚!”皇上,有什么了不起的,上天真的有好生之德吗?竟然让她穿越成为了别人的妃子,偏偏谁不好穿,却是这么一个风流成性的皇帝,就算他长的多帅,那也不应该这样。离婚?那是什么东西?眉头轻皱,尴尬地捡起地上的破纸,又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不同意!”休夫?这个女人病了一场难道把脑袋给烧坏了吗?万水千山总是情,红杏总是要出头。
  • 重生之岁月无痕

    重生之岁月无痕

    对于生命的思考,最后却在严谨的物质论的指引下心灰意懒。康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一次劫机事件而重生了。重生改变了他的看法,那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 tfboys有你我的世界才完美

    tfboys有你我的世界才完美

    小时候以为现在的好就是永远的好,可是,事情总有会变的时候。当你疯狂的爱上一个人时,却发现另一个人也在爱那个人。可唯一不同的是她和他是有缘有份,而自己和他却是有缘无份。自己何曾不会头看一看一直在自己背后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可自己却没有办法再彻心地再喜欢上一个人,没办法忘掉最初的那个人
  • 无限聊斋

    无限聊斋

    陷入聊斋世界,方石无法挣脱这场可怕的梦魇束缚。一个个凶险万分,暗藏杀机的聊斋故事接连上演,他如何才能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