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1300000005

第5章 如数家珍,咖啡知识娓娓道来(5)

越南咖啡

越南盛产罗布斯塔豆。后面我们将详细阐述罗布斯塔豆是什么,这里先预告一下吧,它不是什么好鸟——属于口感很差,但是容易养活的品种。把罗布斯塔豆种出风格种出水平来的是印度人,和印度人相比,越南人也就只能干点粗活打打下手。当然,越南人也是有贡献的,罗布斯塔豆主要用于制作速溶咖啡,所以越南人为速溶咖啡的扩大再生产做出了贡献。

不过,话说速溶咖啡也不是什么好鸟……算了,不说了,再往下说越南人该找我决斗了。

这里主要介绍当地两个著名的速溶咖啡和冲泡器具“滴滴金”吧。越南速溶咖啡有两种:威拿咖啡(Vina Cafe)和中原G7咖啡。威拿咖啡口味纯正,为满足东方人口味而炼制,在越南和中国都很受欢迎。中原G7选用的咖啡豆来自越南高原最好的咖啡区,烘焙时融入香醇奶油,所以奶香浓厚,口感柔和,喝G7咖啡的朋友一般不会感觉到咖啡因的刺激。

越南咖啡的总体特点是香味较浓,酸味较淡,略带苦味。很多人都跟我说,越南的速溶咖啡远远好过“雀巢”。

为了了解越南咖啡,我特意在网上买了点尝尝,至于感觉——唉,让我这种喝惯现磨的人去喝速溶,纯粹是没事找抽,而且我很清楚速溶咖啡对身体的伤害,喝完之后顿时觉得自己那本来就不太强壮的小身子骨又脆弱了很多,我的钙质好像在流失,我的心脏好像跳得很厉害,我的指甲好像有点痛……哎哟哟……

其实越南也是有现磨咖啡的,越南咖啡的冲泡器叫滴滴金,最独特的风情在于其冲泡方式——滴漏式冲泡,使用的器具叫滴漏壶即滴滴金,也叫滴滴壶,如同沙漏在计时,一点一滴地提炼咖啡液,一次一杯,喝完再滴。这种冲泡咖啡的方式其实来自法国人的发明,法国人早就不玩这个了,越南作为法国曾经的殖民地,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可能是要提醒自己勿忘国耻。

中原G7咖啡

二、云南小粒咖啡:Made in China

每次讲咖啡知识,都有学生要问,中国产不产咖啡?

我国地大物博,怎么可能连个小小的咖啡都生产不出来呢?

在中国的海南、广西、云南和台湾都产咖啡,而云南咖啡的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98%,其小粒咖啡品质非常优秀。

对于中国也属于咖啡生产国我一直不太愿意承认。咖啡生产国绝大多数都是亚非拉穷国俱乐部资深会员,只有夏威夷隶属美国,算是个例外,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这两位“哥”,看着不错但也只能算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五千年璀璨历史的天朝上国呀!我还真有点……嫌贫爱富!

不过,有咖啡始终是好的。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来到了云南宾川县一个叫朱苦拉的村寨,在教堂门外种下了第一棵咖啡树,朱苦拉从此和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云南也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

据说老田后来因为人品问题,为中国人民所不容,狼狈不堪地滚蛋了,但他种下的咖啡树倒是相当硬朗地活了100多岁,当年那一小片咖啡树林也发展壮大了,如今云南共有2万多顷的咖啡种植地,这全是他种的那一小片咖啡树林的后代。

云南的很多地方刚好处于咖啡种植带上,光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有利于咖啡养分的积累,因此云南小粒咖啡的有效营养成分高于国外的其他小粒咖啡品种。

但是云南也有不利条件,它土壤偏酸性,又缺少锌和铜——纯种小粒种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容易有大产量。

小粒咖啡多数种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地区,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大家是不是看着很眼熟?没错,这些地方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

如果种咖啡和种普洱茶的地理条件一样,农民更愿意种什么?

答案是咖啡。

有调查报告显示,雀巢公司一直在寻找咖啡生产基地,云南就在他们的视野之中。从1989年开始,雀巢派专家免费指导农民种咖啡,收购咖啡豆时付现款,这极大鼓舞了当地农民种植咖啡的热情。在一些同时种植咖啡树和茶树的村子里,要想分辨哪家种咖啡、哪家种茶树非常容易,只要看看谁家的房子是新的就知道了,住新房子的一定是种咖啡的。

云南小粒咖啡适合中度烘焙,以香而不烈、浓而不苦、略带果味的特点而深受大家喜爱,其口感之醇厚、香气之高扬完全可以和公认最优秀的蓝山咖啡媲美,从植物物种上来说,它和蓝山、科纳咖啡有基因上的相近性。目前小粒咖啡的产量约占云南咖啡总产量的20%。

感慨一下,我的家乡浙江虽然也是好地方,可就是不如人家云南物产丰富。

练武功吧,有一阳指、六脉神剑等绝世神功,我们只有陈家洛的百花错拳、剑盾珠索以及江南七怪的那些猥琐武功;

比武受伤就抹云南白药,消瘀止血,疗效显著,我们好像只有康乐大宝素,专治男性的……不举;

比武比得口渴了,就喝普洱茶,当真老有老的好,新有新的妙,这个我们的龙井倒是有一拼;

比武比得肚子饿了,有米线、汽锅鸡……万一在荒郊野岭,那就就地取材,蝎子、蚂蚱都能当下酒菜,反正不愁没好吃的,让我们浙江人吃这些野味,不如让我们去死。

最后,我们说和平年代了,不兴打打杀杀的,要和谐,要与时俱进,要与世界接轨,人家云南立刻捧出小粒咖啡,直接和蓝山叫板!

各种羡慕嫉妒恨!

三、爪哇咖啡:无可奈何花落去

世上的命有一种叫否极泰来,还有一种叫盛极而衰。

爪哇咖啡不幸属于后者。

17世纪中期,荷兰人将咖啡带到了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上的岛国印度尼西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生产地之一,以出产阿拉比卡豆而闻名。印度尼西亚的三个岛屿爪哇、苏门答腊、苏拉维西均出产优质的咖啡,爪哇咖啡曾经是顶级咖啡的代名词,名动天下。

有人这样描述爪哇咖啡:“好的爪哇咖啡具有这样的特性,它展现出一种相对的浓稠,与其他某些印度尼西亚咖啡相比,略显得轻淡些,酸度也更低。这种咖啡在整体上展现出质朴的风格和悠长的回味,余味中还微微闪现些草木滋味。同其他印度尼西亚咖啡相比,余味没有那么长久,但经常包含轻微的辛辣与烟熏混合的气息。爪哇咖啡在整体上给人留有一种芳甜的印象,非常轻柔并且丰富……”

爪哇咖啡

以下省略溢美之词100万字。总之,曾经的爪哇咖啡牛得不得了,是咖啡中的珍品。

到了19世纪,爪哇咖啡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

那时,这种咖啡被大量地销往欧洲。开始用帆船运输,由于航速较慢,需要在路途上消耗较长的时间,这样咖啡豆便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种特殊的发酵处理,最终的口感非常特别,酸度降低到接近于零,而香味却更加浓郁。随着工业文明的推动,轮船取代了帆船,运送时间便大大缩短,人们因此而喝到了新鲜的爪哇咖啡。只是,欧洲人毕竟贵族气比较重,喜欢厚重的、经过沉淀的美妙滋味,所以陈年爪哇咖啡是他们的红玫瑰,是他们心头的朱砂痣,也一直是咖啡市场上的抢手货。

爪哇咖啡好日子还没过够呢,灾难来了。

1869年,邻国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的咖啡树染上咖啡锈病,1880年,锡兰的咖啡种植业全军覆没。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人们用各种办法来抵抗咖啡锈病,但无一成功,眼睁睁地看着咖啡树一棵一棵地死亡,这些木材最终做成家具送往欧洲。如果我是欧洲人,看着眼前的茶几,想起它曾经是生机勃勃的咖啡树,结满了饱满红润的果实,真会难过得掉眼泪。

锡兰和印度尼西亚的距离约等于中国台湾到韩国的距离,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我曾在世界地图上量了又量,就是想不通这病怎么能漂洋过海地袭击印度尼西亚呢?

但病魔就是来了。

爪哇的咖啡树大片大片地死去,当时整个印度尼西亚幸存的阿拉比卡咖啡只剩十分之一,大部分在苏门答腊岛。当地人开始栽种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强的另一咖啡树种——罗布斯塔,罗布斯塔豆的口感有股土腥味,远远不如阿拉比卡豆,也有一些咖啡农场改为茶场。

为山九仞,终竟功亏一篑,整整二百余年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人们视若珍宝的爪哇阿拉比卡咖啡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忍不住黯然神伤。

我心疼咖啡,也心疼种咖啡的人们。我曾经看过纪录片《野咖啡的故乡》,其中描述了埃塞俄比亚高山上的农民的生活,他们以种植咖啡为生,只要咖啡收成差一点,他们就需要担心孩子的学费、全家人的口粮。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当年的咖啡收成那不是差一点,而是颗粒无收,很难想象当地人是怎样从艰难岁月里走出来的。

爪哇咖啡没有蓝山咖啡的幸运,当蓝山遭遇挫折时,还有日本人伸手援助,爪哇人只能靠自己。当然,在这场灾难中遭殃的不止是农民,还有经营咖啡的商人,很多人因此而破产了。

爪哇人后来决定改种罗布斯塔豆,这还不仅仅是谁更好养活的问题——阿拉比卡豆5年才能长成,罗布斯塔豆2年就能长成,早点有收成,全家人就能早点渡过危机。对咖啡爱好者来说,上好的咖啡意味着一切,对于灾难后的人们来说,好好活下去才是王道。

曾经有人在微博上问我,亚洲的另一个国家印度用各种方法折腾罗布斯塔豆,非要让它比阿拉比卡豆还好喝,难道有意义吗?

难道没有意义吗?

如今的爪哇依然盛产咖啡,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爪哇,而是罗布斯塔的天下。当然,仍有个别旧种植园保留至今,主要聚集在爪哇岛东部,如Djampit、Blawan、Pancoer和Kayumas。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四、曼特宁咖啡:最具有男性气质的咖啡

“最具男性气质的咖啡”,听着又让人汗颜一把——咖啡还分男性气质女性气质?难道这跟橙子一样分公母?

其实,这是精力旺盛、喜欢到处演绎附会的人们的又一创作。

人们喜欢把口感偏苦的咖啡和男人联系在一起,有时把男人比作咖啡,有时把咖啡比作男人。前者有意大利名言为证:“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后者就是到处流传的关于曼特宁咖啡有阳刚气质一说,据说是因其口感的浓烈、醇厚意味着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让女人情何以堪?女人就不能迎难而上,女人就不能勇往直前了?看看现实中的强女人,希拉里、默克尔、赖斯、吴仪……哪个不驰骋江湖,睥睨天下?

好吧,不抬杠了,反正说曼特宁很爷们,是想形容它苦味厚重,酸度较低,适合深度烘焙,虽说长得不太好看吧,毕竟生长在海拔750~1500米的高原上,品质很高贵,喝着很高雅,总之不一般。

曼特宁咖啡又称“苏门答腊咖啡”,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曼特宁是当地原住民一个种族的名称。1877年咖啡锈病袭击印度尼西亚诸岛,咖啡树大面积死亡,当地人从非洲引进了抗病能力强的罗布斯塔咖啡树。如今印度尼西亚依然是咖啡的重要产地,罗布斯塔种占其总产量的90%,而曼特宁咖啡是稀少而高贵的阿拉比卡种类,在蓝山咖啡出现之前,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黄金曼特宁(Golden Mandheling):简单地说,就是以更细腻的手法处理的曼特宁咖啡。纯手工采摘咖啡豆,以半水洗方式对生豆进行处理,四次人工挑豆,剔除缺陷豆,处理完的咖啡生豆颗粒完整,大小一致,口味比普通曼特宁更甘醇,既有曼特宁本身的粗犷风格,又带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优雅,属于不可多得的咖啡极品,一直是欧美市场的宠儿。

网上总有些自以为是的咖啡从业人员喜欢用些简称、特指来显得自己很专业,比如把黄金曼特宁称为“黄曼”,巴拿马的瑰夏咖啡称为“艺伎”,用“红孩儿”代称意式浓缩咖啡机……亲爱的读者们,不要被这些名称吓到,孔乙己还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呢,有个屁用啊!把咖啡煮好才是王道!

陈年曼特宁(Aged Mandheling):绝非陈旧的咖啡豆,而是让咖啡生豆在原产地的地窖中至少储藏三年,主人经常翻动,使生豆能接触到空气和水分。岁月的洗礼会磨去曼特宁咖啡的酸味,增加其醇度,此时的咖啡口感更圆润,更甘甜,余味也会更悠长。欧洲人极其喜爱陈年曼特宁,如同中国人极其喜爱普洱茶一样——“收藏时间的精灵”一词也可用于形容陈年曼特宁。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对华人极其不友好,没事儿就反个华。苏哈托这个极端反共分子上台后,华人的日子就一直不好过。1998年还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屠华事件,这次事件之惨烈,不输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所有看过资料的朋友都无法释怀!

我们曾经多少次抵制日货,要不要也抵制印度尼西亚产的咖啡,让它明白什么叫报应?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咖啡就是咖啡,即使这个国家的民族排华、贫穷、轻信、狭隘。但印度尼西亚一度以爪哇咖啡和曼特宁咖啡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准,如今则以猫屎咖啡代表了世界最贵水准。世界咖啡之林没有了印度尼西亚咖啡,真的会逊色很多。在此,无法忽略印度尼西亚人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突然复杂了。

同类推荐
  • 人间至味菜根香

    人间至味菜根香

    本书聚焦“干菜”这一特色极强的农村家常菜品,以绍兴干菜为切入口,叙述干菜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干菜的多方面价值、干菜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艺、干菜相关的人文情缘和名人故事,可读性强。
  • 家常汤羹8000例

    家常汤羹8000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家常汤羹的烹饪技巧、营养结构与饮食宜忌,具有体例科学、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经济实惠的特点,且循序渐进、简单易学。它是一本家庭学习家常汤羹烹饪方法的指导书。
  • 法式西餐烹饪基础

    法式西餐烹饪基础

    "本书为“寻梦萨布里娜”系列中的经典西餐教程,包括法式西餐的基本技法与32款基本菜式、7种简单餐后甜点的基本技法及15种法式西餐的基本技法,可谓“一书在手学会法式菜点制作”可以说烹饪的基本在于火候、放调味品的时间、原料的搭配方法。因此,在法国蓝带厨艺学院的课堂上并不拘泥于教材,专业厨师将一边实地示范教学,一边在细节上做详尽地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正如我们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并掌握烹调方法,在本书中介绍的烹饪方法及示例中基本每个步骤都附有图片。
  • 点心的100种做法

    点心的100种做法

    《100种做法系列(第4辑)》包括《茶点的100种做法》、《甜品的100种做法》、《点心的100种做法》3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精致美食,茶点以广式茶点为主,甜品有糖水、蔬果汁、豆浆、蛋糕等,点心分为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款式新颖、类别丰富,助您在家即可享受各色美食。
  • 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情场,染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热门推荐
  • 鬼岭迷城

    鬼岭迷城

    徐飞是一名私家侦探,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一次考古离奇失踪,为了查明真相,徐飞毅然踏上了那条不归路。当一切开始显露出棱角时,徐飞才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荒芜黑暗中弥漫着血腥的气息。白骨堆砌而成的地下宫殿。充斥着古老沧桑的三角祭台。老人森然的笑,婴儿的哭啼,女人绝望的呻吟,呐喊。【你可曾知道,你所看到的世界并不完整。】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江湖卖唱记

    江湖卖唱记

    这个女人,风流成性!处处勾搭男人,举止轻浮,言语粗俗,偷亲他、偷摸他,还想偷睡他!还扬言要娶他!真是不要脸还喜欢做春梦!那个男人,迂腐死板!满嘴仁义道德,不近女色,不解风情,痛打她、怒骂她,还要管教她!说她浪荡下作!有种尼玛先别来勾·引她啊
  • 他年我若为仙帝

    他年我若为仙帝

    修仙之下凡人亿万,无数生灵在修仙者的天道下生存,叶云以战仆的身份一步步爬上顶尖,上古战仙血屠万里晴天!他自百万生灵战场中被选中,成为战血门一名战仆,厮杀,掠夺,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上古仙路!如果修仙者口中的天是如此不堪,那我便用手中战矛杀穿这片天!他年我若为仙帝,肯叫青天万古开!仙帝书友群:340556256
  • 梦蝶恋

    梦蝶恋

    梦蝶恋的来历:梦蝶族的定律中有这样一个:每个梦蝶族的族人都可以同人类一样与自己同好的守护蝶结合,但他们一旦结合了。那他们的主人也会被牵上红线。而这个规定来自于他们前一任族长与族长夫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的故事······在这故事中他们发现的定律,称之为梦蝶恋。
  • 老婆,你多大了

    老婆,你多大了

    云诺很郁闷,在婚礼上被一个超级大帅哥拉去当挡箭牌不说,利用完非但不道歉,还逼她跟他协议结婚?看着眼下若干条协议结婚的好处,云诺非常没出息的屈服了!可是这医院的化验单是怎么回事,不是协议婚姻吗,为嘛她被吃的一干二净还不自知!
  • 这是我们的爱情

    这是我们的爱情

    这是我们的爱情,也是我们的网恋。我不愿提及,但却又不知如何解决。简单说就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发生了一段不该有的恋情。
  •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师傅费尽心机巧算计,众人各怀鬼胎争高下。一场比赛,师傅巧施以逸待劳计,让金子踢碎了青花假古董,赔偿数字令人欲哭无泪;一场拍卖,众人合施调虎离山招,损失钱财让师傅夜夜不眠……年年都拿德云开涮,郭班主看后亦笑翻。
  • 星际成神之路

    星际成神之路

    萧皓,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毕业收到一个神秘学院的通知书,连个暑假都不能好好过的萧皓带着希望去到神秘学院报到,却看到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景象。
  • 无限悸动

    无限悸动

    当你有一天,发现这个世界已经被改变,你会怎么样?是默默承受,还是决定改变这个世界?当你那颗悸动的心已经蠢蠢欲动的时候,你会怎么样?是遵从心的召唤,还是不做回应?当你发现,自已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顶峰,你就会明白,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