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1300000018

第18章 希腊小庙(5)

于是曲折的过程和漫长的岁月就电光石火般展开。一见钟情,美狄亚把国宝金羊毛的羊角亲手戴到伊阿宋头顶,脱下自己的羽衣,与阿尔戈英雄私奔了。期间,为了拖延国王父亲的追赶,美狄亚把胞弟的尸首肢解,一块块投入海中……就如我们戏曲舞台上的一条马鞭就是一匹高头大马那么写意,断肢一望可见的简陋,绝无血腥,可美狄亚恬静的抛撒动作却让人不寒而栗。

在伊阿宋的国度,激烈的相爱,火热的纠缠,舞台上几近裸裎的男女返璞归真,我们看到的是美狄亚最原始的最不掺杂质的情感。可是,这边美狄亚为伊阿宋生养了两个孩子,那边伊阿宋已经跟科任托斯国的公主克劳刻眉来眼去了。在新一轮颠鸾倒凤中,弃妇只有绕壁踟蹰,哀怨旁观,又不得不与新欢短兵相接。

美狄亚跌进深渊,遍体鳞伤,瑟缩在两把椅子搭构的逼仄空间里。她拄着椅背艰难而行,复又劈波斩浪而归。那番踩踏椅子步步趋前的壮烈,颇借鉴了表现主义舞者魏格曼的《巫婆》的架势。在祖父太阳神的帮助下,美狄亚重新穿上羽衣获得力量。振作起来,复仇!向负心的伊阿宋复仇,她为了他抛父去国,却沦落到被驱逐的境况,于是抡起椅子砸向负心汉;向勾搭有妇之夫的科任托斯国公主克劳刻复仇,她送给她施了法术的礼服,在新妇穿戴起时,便陷入无尽癫狂,遭黑犬追逐,最终被恐惧吞噬。不,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希腊人也虔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初那个高傲的公主已然化身复仇女神,她要亲手毁掉伊阿宋身为男人最后的依靠。当美狄亚把象征两个孩子的陶俑撞裂时,我们分明听到自己的心里爆发出“铿”的一声巨响。

一直高高在上的太阳神赫利俄斯注视着人间惨剧,对失魂落魄的伊阿宋,神祇表达了态度——美狄亚把一盏灯泡摔碎,剥夺了伊阿宋最后的光明。

《美狄亚II》也许晦涩,某些小道具运用的理解要架构在对原著的通透上,对于不甚熟悉希腊神话的观众来说,则看起来有点吃力;《美狄亚II》其实也很好懂,女人的春蚕到死,男人的背信弃义,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如何装扮,都是常说常新的话题。

对于这出舞剧,言语实在不能描摹万一。那简约至极的舞台布景,鲜少腾挪跳跃的肢体,营造了难以名状的悲剧气氛。粗糙的木台,生硬的椅子,似有若无的水,无一不具有希腊气质,让我们透过繁复的表象直接触摸到爱琴海的灵魂。极简却不马虎,在小细节上做足工夫。比如阿尔戈英雄中,几位海员打扮的舞者里有一位长发女性,那当然是传说中参加金羊毛远航的骁勇的女战士阿塔兰忒。还有那条由一个高个子帅哥扮演的猎犬,则分明来自地狱,又像逃脱不了的宿命,与光明之神轮流执掌着美狄亚的精神世界。极简主义,甚至连时间都只有短短的六十分钟,却让我着实感受了一次古典盛宴。

黑海之畔的科尔喀斯,现在那片土地叫作格鲁吉亚。

美狄亚,Evangelia Randou,极其出色,时而端庄时而泼辣的美丽女性,当她抡起椅子砸伊阿宋时,我忍不住鼓掌。

伊阿宋,Yiannis Nikolaidis,据说是位多才多艺的实力派,可惜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个角色……即便在神话中,他曾是英雄。

狗狗,Aris Servetalis,活脱脱一条精悍的哮天犬,当他直立起身不再咆哮时,比太阳神还帅,最帅一个,像福尔摩斯!呃,这个演员的名字是战神~~

克劳刻,Katerina Liontou,她发疯时的确很无辜。

太阳神,Fevos Papadopoulos,人家就照着雕像长的,面庞美得过分,身材直接入主神殿那种。开始,我还琢磨这个穿半裤的美型男难道是赫耳墨斯?看到他摆弄一盏电灯,才反应过来这是太阳神。而且依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应该是第二任太阳神赫利俄斯。演员的名字Fevos跟Apollo的别名Phevos连发音都一样……

2008年8月3日

古典?模范?——《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最初是由苏联芭蕾界传奇人物、著名舞蹈大师尤里·格里戈罗维奇和音乐巨匠哈恰图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携手创作,一直以来是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芭蕾舞团独步天下的“镇团之宝”,连Kirov都未能僭揽。

作为交响芭蕾的扛鼎之作,《斯巴达克》充斥了大量雄性荷尔蒙,离舞台近的话似乎都能嗅到汗滴的味道。原创要求,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的舞者要外形粗犷身体健硕肌肉发达,尤其是腿部,更得粗壮结实,这样的身躯比例虽然不能够与白马王子的均匀优雅相比,却负载了充沛的精力与律动;另一方面,这样的身体条件往往爆发力惊人,会带来更高的跳跃和更长的滞空时间。这些又与掌握高难度技巧、身体柔韧性强的表演要求存在冲突,兼具这些优势可谓十分难得。

看过最早的一个版本是Bolshoi版七十年代的舞蹈电影,斯巴达克的舞者瓦西里耶夫Vasilyev惊人地符合刚柔并济的苛刻要求。但相较斯巴达克的粗线条,镇压起义的大贵族克拉苏的舞者李帕Lirpa那种集狂暴和脆弱于一体的骄矜风格更打动我,由此成为克拉苏的不二拥趸。主角勇武,伴舞者也要兵强马壮,要有原始气息,所以,当看到贝嘉版本的《胡桃夹子》时,更坚定了某个想法——贝嘉舞团的那些纤细的男孩子们别想在《斯巴达克》里当个雇佣兵或角斗士。

我常常想,所谓现代芭蕾,实际是在技巧上不能实现突破的托词,舞者本身无法冲破肉身的限制,只好在舞美、音乐、编排上寻求刺激和出位。真正功力过硬的舞者,完全可以摒弃外物,只凭身体控制就能展现纯粹的境界。苏俄的舞团,以Kirov和Bolshoi为首,基本上都遵循了古典主义的标高。在莫斯科排第二位的古典模范舞团,最初创立时的目的即在于“弘扬传统古典芭蕾,同时探索当代芭蕾”,旗下有俄罗斯人民演员谢尔秋克、伊沙耶夫和马拉霍夫Marakhov(在西方的俄罗斯舞者中他最出名),后两人暂时在国外工作。

观古典模范版本的《斯巴达克》让我有一言难尽的块垒。说古典,的确全剧在营造交响诗的气质,说创新,和Bolshoi的经典比较,总像有点力不从心。私以为,团长兼本次演出的执行编导瓦西略夫,铆足了劲头向丁度·巴拉斯看齐,乐衷把情色元素添加到历史背景下虚构鸿篇。

舞剧当然要看编排。其中男女四位主角都有各自的独舞,基本上沿袭了Bolshoi的设计,但原来克拉苏开篇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的大段solo dance被肢解了,分派给不知底细的娈童;斯巴达克标志性的快速旋转和气吞山河的大跳似乎也减略不少,差不多成了游移在两个女角之间的雄蜂;诱惑者艾吉娜戏份吃重而且几乎一身戎装,似乎从头牌交际花变成了女子雇佣兵队长;弗丽姬娅在第一幕沦为傀儡,几乎看不到角色的表现,直至正邪二度交锋后斯巴达克牺牲,她这个起义者爱人、理所当然的女一号才用大段哀悼的独舞点睛。双雄对峙曾是《斯巴达克》的精髓,可是随着两位男主角动作技巧性的降低,艾吉娜急欲跟起义领袖缠绵,这个版本多少有点退避三舍,避重就轻。群舞的设计也不大让人满意,两军对垒明显缺乏整齐划一,也就没有了量的叠加带来的排山倒海的力度感。快板的段落,动作却不急不火,没有连贯性,黏滞得令人沮丧。

剧情设计并没有脱离Bolshoi的框架,倒增加了几个匪夷所思的角色,而且都是在奴隶主一边。比如,一个足蹬高屐身披长袍的人,似乎是元老院一员;艾吉娜手下有一个骁勇的女战士,嗜杀奴隶角斗士;三个妖服娈童公然出现在克拉苏的私宅兴风作浪,为瓦解起义军不遗余力。

朔古追源似乎也是这个版本的热衷。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象征比比皆是,饶是我膜拜埃及,也觉得某些情节设置太过突兀。在第二幕,艾吉娜似乎要杀了弗丽姬娅祭旗,幕布后赫然走出光头大祭司,率领太阳神荷露斯、智慧神透特、死神阿奴比斯和生育神塔沃瑞特摆造型,而艾吉娜则身披法老的彩鹰羽翼,用红绫缠裹了弗丽姬娅。原来艾吉娜是王室出身!怪不得对克拉苏都敢颐指气使。相比较这个脱线的片段,奴隶们苦中作乐抵足交欢倒显得一本正经了,斯巴达克自己是色雷斯人,连带得他那一批人都染上了酒神的癫疯。编导瓦西略夫大概也迷恋罗马精神,让艾吉娜亲自套上狼头头盔,激励克拉苏“罗马人都是喝狼奶长大的”。最令我大跌望远镜的是,第一幕中克拉苏在私宅中大肆宴乐,新买来的奴隶们被迫自相残杀时,而克拉苏和艾吉娜一对儿,元老和娈童一对儿,就在左右侧幕及时行乐,交颈亲吻,活脱脱的罗马式淫靡。

再来说说四位主角。盖因斯巴达克出身大希腊北部的色雷斯,因此很多时段他的装扮不像个奴隶而更像个无拘无束的美少年,弗丽姬娅则被掠至克拉苏私宅成了轻纱掩体的侍婢,这被歌颂的一对儿服饰颇有些借鉴《达弗尼斯与赫洛亚》的希腊古风。而克拉苏与艾吉娜则对应成罗马的玛尔斯与密涅瓦,克拉苏的自主性降低到毛头小伙的程度,Bolshoi版本那种矛盾的内心撕扯都消失殆尽,本来很出彩的角色却没散发出光芒。艾吉娜?她实在抢眼,却也没有赢得喜欢,因为编导对她的厚爱反而削弱了角色应得的效果。

包厢离舞台太远,不能关注舞者的脸蛋,倒更好地看它场面的调度和整体编排,只是时不时被惊骇到,也算是出乎意料罢。

2008年7月10日

摇滚芭蕾

一向把世界顶级芭蕾舞团排了座次,一等一的当然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基洛夫Kirov和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再是法国的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再是美国的ABT。不过ABT的剧目我惫懒得看。偏见,就是偏见。

我常常想,所谓现代芭蕾,实际是在技巧上不能实现突破的托词,舞者本身无法冲破肉身的限制,只好在舞美、音乐、编排上寻求刺激和出位。真正功力过硬的舞者,完全可以摒弃外物,只凭身体控制就能展现纯粹的境界。然而我错了。

有幸到天桥剧院看中央芭蕾舞团的现代芭蕾。央芭排不进世界前甲,但好歹也是中国皇家一号的名位。剧目为《阿莱城的姑娘/L’Arlesienne》、《平克弗洛伊德 / Pink Floyd》、《卡门/Carmen》,由法国编导罗兰·佩蒂(Roland Petit)大师亲自操刀,一洗央芭的老气横秋。不像柴可夫斯基作曲的那三大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德国故事底子加些俄罗斯民族化音乐,构架得那么堂堂皇皇;《阿莱城的姑娘》和《卡门》本就是法国本土的音乐,比才的旋律耳熟能详,舞蹈也淳朴洗练,流动着小儿女的情趣。

《阿莱城的姑娘》的编排有点仿照布隆尼斯拉娃·尼金斯卡的《婚礼》,或者题材大同小异,稍有借鉴也是可能的;或者干脆就是致敬,去其皮囊存其内核。《阿莱城的姑娘》是破题,好文章还在后头。舞者的表现略微稚嫩,显然也是要渐入佳境的。在男女主角兜兜转转之后,幕布后面赫然洞开一个大窗户。彼时我心里呐喊:难道某人要像尼金斯基那样一跃飞到后台不成?却是男舞者不堪婚姻束缚,整身扑到后窗里……也罢,尼金斯基的那种飞法,连在西欧正当红的马拉霍夫都要假借道具,还不能再现万一的。

《平克弗洛伊德》选了摇滚大腕Pink Floyd的三个段落,编排了男子独舞、双人舞和群舞。优雅气质的芭蕾舞与叛逆精神的摇滚乐原本水火不容,不过据说,佩蒂在某天听到女儿放的平克弗洛伊德的歌曲时,凝固了,震荡了,非要创作点什么才罢休,于是有了挂着平克弗洛伊德名头的现代芭蕾剧目。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果然出彩,第二支《Hey You》的男女两位舞者一亮相就气压全场,技巧纯粹,显示出雄厚的科班底子,不愧为央芭的台柱(央芭毕竟是古雪夫调教出来的正宗苏俄血统)。当然,不同于纯现代舞对身体调度的随意,这个所谓的摇滚芭蕾还是遵循了“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战略意图,一招一式的漫不经心都经历了高度凝练,发乎情止乎礼,俨然贵族风范。到第三个群舞的段落,几十位舞者齐刷刷的极简主义形体动作,搭配平克弗洛伊德海枯石烂的音乐,堪堪险招叠至,满目华彩,群情激昂。

《卡门》就更值得表扬了。唐何塞初入匪窝,一众贼男女的炫技,黑得鲜辣,挑逗起人来也够惹火,颇似英国AMP版《天鹅湖》第二幕各国公主来朝的段落。一般说来,国人的芭蕾技巧练得再好,似乎也缺少了雕塑般的气质,总是不如《秦王点兵》、《踏歌》、《大梦敦煌》这样传统古典舞来得相由心生;芭蕾是西洋古典,毕竟我们先天上就差了一层。这款《卡门》就在化装造型上下了工夫,舞者平面的脸孔也立体起来,精、气、神上靠拢西班牙草根阶层的春风吹又生。卡门的舞者异常利落,有一段不输黑天鹅的挥鞭转(女子单足连旋),控制得相当稳定,不愧为央芭第一美腿。唐何塞中规中矩,哈巴涅拉舞曲的时候,他出场跳了一大段闷骚的独舞。大家都比较熟稔的歌剧《卡门》里,斗牛士段落是高潮,而舞剧斗牛士戏份虽少,可挺有趣,角色的妆面被扑克牌化了,活脱脱一个趾高气扬的大公鸡。

同类推荐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每一段感情,从激情到平淡、从烟花到烟火,若说非要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年少的爱情缺乏相互理解,往往被扼杀在平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曾叛逆得不懂父母的爱。直到长大成熟以后,方知那些是多么珍贵动人的情感,方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本书精选《读者》关于爱情、婚姻、亲情的情感小说。每一篇故事真情流露,动人催泪。这些平凡的故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在意。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守候……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在心底细细回味,在时光中慢慢沉淀。
  • 哈利和芭比

    哈利和芭比

    哈利是一只爱打架、嚣张跋扈的小狗,但是在芭比出现以后,哈利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拜倒在芭比的石榴裙下。它们一起生下五个可爱的宝宝,整个家庭的热度在五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沸腾起来。芭比飞出哈利的境内一段时间以后,顺便带回来的还有一个拖油瓶——柯南,看着自己的心上狗与其他狗狗生的小柯楠,哈利该怎样选择相处方式呢?还有哈利和芭比深爱的粑粑麻麻,征服他们,这对夫妻没少下功夫……
  •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无处不在,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地迎接挑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人们也面临着金钱、权力的魅惑。如果意志不坚定,人们在不断的攀比与盲从中会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丧失自我,陷入人性的沼泽。生活的繁琐芜杂,工作的重重压力,已经使我们内心的心灵之泉日渐干涸,使我们心灵的花朵日趋凋零、枯萎。我们需要滋养、灌溉心灵,拂去心灵上的蒙尘,使其重现往昔的纯净和安宁。
  • 一杯咖啡de时光

    一杯咖啡de时光

    其实每个中学生都学过,只要是欧几里德意义上的面就会反射光。至于这个面本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不重要。一杯咖啡的表面反射什么,是由物理定律,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说是由上帝决定的。问题是,我们额头下面长的是肉眼,不是摄像机。你的眼睛从一杯咖啡表面的反射里“看”到什么,与像素、分辨率等等吓唬人的术语毫无关系。那么,我们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禅说,那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的。
热门推荐
  • 魔王朝

    魔王朝

    千万年前神戮魔,千万年后魔弑神。为复仇,我愿化身为魔。为天下,我要只手遮天。
  • 花梦谣

    花梦谣

    眼见至爱之人结婚,林玉影悲伤难抑,一本奇幻莫测的古旧之书却将她带入一个瑰丽无边又惊险刺激的古代武侠世界,她首先成为了火月教的的圣女,享受了一番万众瞩目的感觉,可随着祭月大典的到来,才发现并没有她期望的那样美妙,经历了生死大劫的她被带到了无尘谷,又陷入顾宸轩和顾宸昊对她的感情纠葛之中,红枫堡、地狱门、沧澜国、彩莲国、月亮国……又有多少阴谋诡计和爱恨纠葛在等着她……冷萧然、顾宸轩、顾宸昊、杜宇涵、司马鸣鸿、陆风华……她是否能找到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难,做事难”,一百个人中,就有九十九个人会这样感叹。其实,大家之所以有如此想法,主要是由于缺乏一种积极的心态。在你闲暇无聊或苦闷彷徨之际,你不妨试着打开本书,不管是随意翻看,还是仔细研读,相信他都会给你指导,给你力量,都你做人的道理。
  •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我们如何看待爱情?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吗?真爱究竟是什么?这是一部阐述爱情的小说作品,通过一系列当代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为我们诠释了各不相同的爱情观。
  • 可以喜欢你

    可以喜欢你

    “同桌,快来帮我消灭敌军,我被困了!”“坐标”“填空14题!”“这么简单,你干脆就被消灭好了。”某男淡定的说道。“别啊,同桌一场,快来救我。”某女哀嚎。是否还记得曾经我们一起听花开的声音,一起度过那段青春年少的时光。是否遗憾那个没说出口的告白,没关系,一起念那段年少时光,一起忆那一个个稚嫩的脸庞。
  •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一书共分10个部分,内容涵盖店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职业素养、销售沟通技巧、服务顾客技巧、日常工作点拨等。本书汇聚了店员日常工作中最容易疏忽、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店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避免店员重蹈覆辙,从而改善店员的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个人业绩,使店员能成功地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生命中的每一段光阴都不可磨灭。记忆里的那些片段,如今变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那些拥抱我们的人,给了我们温暖。那些放弃我们的人,教会了我们成长。流浪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份安定。安定之后,我们却又选择了继续颠沛流离。或许,在某一天的清晨,你从床上醒来,想起了一个深藏于心的故事。故事里,有美好,有遗憾,有喜悦,有悲伤。看似纷杂凌乱,但是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个适合阅读的故事。
  • 灭世帝师

    灭世帝师

    一个本应死在天劫之下的逆天之人,碰到了一个通灵的大磨盘,还有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鬼头。三者相遇会发生怎样的传奇。看这一段离奇的帝师之旅.....
  • 子文传说

    子文传说

    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真神,但我正在真神的路上,你还在等什么?,收藏,点击,推荐统统来吧!谢谢合作!
  • 神印王冠

    神印王冠

    雾霾袭卷了整个世界,噩梦从此开始吃人的恶魔,神奇的异能神秘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