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卢循叫一个当地财土给谢琰传话,大意说:孙恩将谢道韫送到我手中,要我斩杀祭旗,如你能暂时缓兵,不对我剿尽杀绝,我愿送回这母子二人,并退出湖州、苏州一带,绝不与你为敌,请你三思!如你同意,请于明天落日前在湖州城西二十里的板桥上接人。
卢循没有写信,口说无凭,如事办砸了,无证无据,可一推了之。
谢琰心里盘算起来:会稽的孙恩闹得如此厉害,如我打垮了卢循,朝廷肯定要我挥军东南,剿灭孙恩,兵马损失在所难免。从另一角度看,天师军灭完了,朝廷表面上给我授个爵位,其实是虚的,朝廷没有了威胁,不会把我看多重。还有个原因,我手下最得力的战将刘牢之病了,要康复上阵还需时日,如打硬仗时没他在场,我心里不踏实。再说,卢循的天师军战斗力不怎么样,可能难成气候,我不如送他一个人情,一则可以换回谢道韫,她可是谢家的大才女;二则我已打了两次胜仗,可以回京城交差要粮要饷。
主意已定,谢琰对财主说:“明日之前不发动进攻,如卢循是缓兵之计,到时接不到人,我就全军出击,就算追到海边,也要取卢循之命。”
财主将话传回。
再次杀人灭口
徐道宴叫人用冷水将送信者泼醒,叫他带路去取谢道韫母子,并叫十五名军士与他同行。
这十五名军士为头的叫刘家良,原是县衙捕快,卢循攻下县城时为保命,就带手下投降了。这些军士,大多是他原来的部下。
出发前,徐道宴叫来刘家良,说:“我们都在衙门干过,我本想提拔你,但你参加天师军以来,寸功没立,我不便于在卢将军那里开口。现在,有个立功的好机会,你想不想升官发财?”
刘家良本来就是好利之徒,马上说:“想!想!要我怎么做?我听您的吩咐。”
徐道宴说:“好,有一对母子俩,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现在被囚车押着,人就在十里开外的小店里。送他的人是孙恩的天师军,一共九人。我叫一人给你带路,见到囚车的人后,不要问为什么,也不多说话,就把包括带路人在内的十人全部杀掉。杀人要出其不意,动作要干脆。还有,把小店里的所有人都杀了,不留活口。注意一下,囚车内的母子不能受伤,更不能被杀。这个事情,你能办好吗?”
刘家良说:“请督察官放心,我在衙门做事多年,类似的事做过多次,有绝对把握。只是把这些人杀后,这对母子,如何处置?”
徐道宴说:“我已打听清楚,那是个独家小店,你杀人后,一把火把店和尸体一起烧了,不留痕迹。然后你押着车上的人,于明天落日前一个时辰到湖州城西二十里的板桥,我在那里等你。”
刘家良按计划行事,杀人灭尸的活干得非常干净,并在规定时间将囚车押到指定地点。
板桥处,徐道宴策马桥头,看样子等了一阵子了。
谢道韫母子又见一次杀戮,紧紧拥抱,表情麻木,听天由命,没有言语。
落日时分,桥对面来了一支北府军,带队者是个青年将领,叫刘裕。他庶族出身,是刘牢之推荐给谢琰的。几次征战后,他在北府军中崭露头角。他不仅勇猛,而且应变能力强,善于处理复杂情况。就是这个人,后来成为天师军的终结者,也是东晋王朝最后的掘墓人。当然,这是后话。
刘家良见对面来的是骑兵有二三百人,吓得就要跑。徐道宴说:“别怕,他们不会动手。”
北府军到桥头停下来,刘裕一人骑马走过来。徐道宴见状,抱拳行礼,算是打招呼。还没等刘裕走到桥的一半,徐道宴朝刘家良挥挥手,示意后撤。整个交接过程非常简单,没说一句话。
从板桥到湖州的路上,刘家良小心翼翼地问徐道宴:“我们不回军营,到城里做什么?”
徐道宴答:“我军已经转移,现驻扎在湖州城外。卢将军知众位辛苦,特地给我一个金锭,让我们在城内吃饱喝足后再回营。我出发前,已安排人员订了酒席。”说完,便从怀里拿出金锭,让众人看见。
饭店包房里,一行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着吃着,徐道宴借口内急,走了。一会儿后,刘家良等人突发肚痛,全身抽搐,死了!
两次杀人灭亡口,天师军中除了卢循和徐道宴,再无知内情之人。那个来回传话的财主,有人看见他走进了卢循的军营,但没人看见他走出来。
有序撤退
话分两头说,今日卢循也很忙,上午他搭建祭堂,对着天师神像又唱又跳,搞了一番仪式化表演,然后对部下说道:“天师神对我说,要我们赶去会稽,与其他的天师军合兵,养精蓄锐后,再来攻取建康。”
有个懂兵法的部将说:“卢将军,这大白天的,我军设防不严密,北府军如此时攻来,我军很难抵挡。”
卢循说:“我敢肯定,北府军不会进攻,因为刚才我问过天师神。但此地也不是久待之地,我们要按天师神的意思撤到会稽。”
部将说:“北府军骑兵众多,如果撤退时追赶,我军很危险。”
这是个话多的人,卢循斜着眼瞟了他一眼,说:“你不必再说了。诸位大可放心,我请来了天兵阻拦北府军的进攻,我军可以从容撤退,绝无追兵。”
下午,天师军收拾物品,有序向会稽开拔。
卢循将李流叫来,作了番交代。他令李流带领精锐人马断后,以预防万一。
北府军没乘势进攻,也没追赶,众人皆赞卢循乃神人也!
各怀鬼胎
虽然同信天师神,但两支造反军队整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孙恩的人马有十几万,占的地盘多,基础又牢,而卢循加完加尽,还不到四万人。孙恩被尊为天师王,是天师神在民间的总代表。卢循则成为教内和军内的第二号人物。
孙恩决定打下建康后再正式称帝,建立一个神教合一的政权。孙恩对卢循说:“我带十万人马回到海岛,晓以教义,日夜操练,造就一支神勇的天师大军,以图早日打下建康,一统天下。你率领本部人马留在会稽,征赋积财,保住现有地盘。我派孙萌带几万人马驻守东阳,与你成犄角之势,如北府军攻来,相互有个照应。”
卢循说:“如果北府军攻来,我与孙萌将军如何联络,又如何统一行动?”
孙恩说:“这个好办,我封你为征西军主将,孙萌为征西军副将,归你节制。”
卢循听了,大喜,连忙称赞天师王高明。孙恩乐滋滋的,两人说了一通客套话。
其实,他们二人各怀鬼胎。
卢循是迫于无奈才投奔孙恩,心中并不服气,总想着有一天重起炉灶。他心想,如果天天跟着孙恩屁股后面转,就算得了天下,自己最多当个大臣,说不定,还像汉朝初年的韩信、彭越那样,被刘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孙恩去海岛上躲着享福,自己正好大展宏图。那个孙萌,哼,小菜一碟,看我怎么对付他!卢循看着会稽山,自言自语说:“会稽这地方,就是刘邦当年的汉中,我卢循的发迹之地也!”
孙恩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东晋政府还有一定的实力,尤其是北府军战斗力不可小视。他想躲在第二线,让卢循充当炮灰,自己坐山观虎斗。为了钳制卢循,又留下孙萌看着他。孙恩对孙萌面授机宜:“卢循与朝廷打起来,如令你出战,你口上答应,但行动迟缓,等他们打得筋疲力尽时,再视时机扩大地盘,抢夺胜利果实。”
看地图,就明其意
看看地图,就不难理解孙恩的决定。
会稽城的西面是会稽山,利于防守;东面是稽虞平原,一马平川到海边。会稽西北七百里,是东晋的都城建康,就是今日的南京;以南五百里,是孙萌驻守的东阳,周围东晋王朝的力量相对薄弱。
孙恩要去的海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今浙江省北部海域,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群岛中最大的舟山岛面积502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和崇明的第四大岛。
孙恩去舟山群岛还有个目的,就是操练一支强大的水军,时机成熟时,可沿长江西进,直取建康。表面上看,他将会稽让给了卢循,但舟山群岛离大陆只有几十公里,有情况随时可上岸。会稽城的青壮年,能当兵的大多成为了自己的部下,他卢循扩充不了多少有生力量。从海岸到会稽是平原,无险可守,如有什么风吹草动,孙恩就能带兵很快打回来。再说,还安排了孙萌在东阳驻守,名为支持,实为监视。孙恩心想,如此的部署,他卢循就算有天大本事,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就这样,肖明珠、张翠花跟着孙萌来到了东阳。她们没想到,命运安排了一个叫林巧的女人在东阳与她们相遇,并演绎出一段恩怨情仇的凄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