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400000013

第13章 (1)

自我重生

我在哪里?我是谁?

我怎么会在这儿?

这个叫做“世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是怎么来到这世界上的?

为什么没有人先问过我的意思?

如果我是被迫参加演出的,

导演在哪儿?我要见他。

——丹麦哲学及神学家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总会经历到这样一段时间——不知怎地,觉得自己迷了路,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感,失去了依恃自我价值和信仰的能力,失去了享受无尽欢愉和喜悦的本事。我们像游魂似地穿过每一天,心里隐藏着无声的疑惑与不安,老觉得日子过得有点不对劲。可不管我们怎么费心去寻找心底那分不安的根源,却总是徒劳无功;我们正追逐着一个永远不会现身的幽灵。

我们尝试做更多的事、不断去到新的地方、改变我们的身材外貌、购买各种新产品或换个人谈恋爱,然后我们或许会暂时觉得好过些。但是过不了多久,不满的阴影又回来了,而且比前一次更强烈,我们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了什么无可救药的毛病。也许这就是我们听说过所谓的“中年危机”;也许我们只是不懂得对已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并且永远也不觉得满足;也许我们命里就注定了不快乐。

自我的碎片何在?

我们究竟在寻觅什么?我们努力一片一片地找回失落的自我,因为失去了这些碎片,便无以体验真实刹那。

这些碎片怎么会散落?现在又在何处?

·父母或是抚养我们长大的人,用他们对我们的期许换走了一些。

·我们亲手交了一些给我们在乎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

·另外一些,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我们的真面目,而被我们自己藏了起来。

·还有一些是单纯被自己遗忘了的,只因为我们太过专注于达成某种理想形象——而不是做我们自己。

缺少了这些碎片,我们永远体验不到渴望已久的完整自我和宁静。我们所亟需的真实刹那也因此难以出现。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找回所有的碎片?怎样才能重返完整的自我?我们必须脱离长久以来就很熟悉,但却不应恋栈的窠臼,回归本我的天性。我们应该扬弃牺牲奉献、压抑自限的生活方式,展开自由无伪的新生活。我们一定要让自我重生。

在美国,我们所惯称的中年危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心灵危机。当我们到达某个年龄,不管是三十、四十或更高的岁数,总觉得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满足感。若是这个时候还觉得自己生活得没有目标、没有意义,而且享受不到真实的刹那,我们会觉得很不满意、很不舒服。某个早晨,我们起身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然后发现我们并不喜欢镜里的那个人。原本冀望所有曾经付出的努力汗水,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快乐与平安,到头来却大失所望。一生所奉行的规范和信念,竟带我们走上空泛和虚无的成就。我们不禁自问:“就是这样了吗?”这种情况常被曲解为“恐惧死亡”、“渴望重返青春年少”或“厌烦一成不变、毫无意外”,但这些解释都错了。这种情形所反映的,其实是灵魂的恐慌。

生命的目的指的是:你活着总会有个理由,总有些该是你做的、意义不凡的事情,你的存在是特殊且重要的。

生命的意义则是:每一个当下,生活里的经验都能为你带来满足和喜悦,让你充分感觉到“为这目的活下去是值得的”。

而一旦找不到生命的目的和意义,灵魂便失去了动力,生活也将失去支撑的力量。你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日日夜夜不可遏抑地,想抓住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来填补心里的空虚。你还能呼吸吐纳,却未必真正活着,你错失了生命里真实的片刻。

重生的第一步

这或许正是你现在身处的状况;或许长久以来,你一直以为你的生活或和某人的关系能带给你快乐,然而事实上你却是受缚其中;或许你努力工作了许多年,好不容易坐上了某个位子,却突然怀疑这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许你以为生活应该无忧无虑了,因为衷心想望的东西都已到手,却不知为什么仍觉不对劲;或许你已有好一阵子觉得心头不安,而且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其所以然;也或许你还年轻,正在疑虑是否该放慢脚步,停下来好好想想,免得步上父母的后尘,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要让自己重生,你要先问自己几个并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是谁?

我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耶种人?

我这一生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快乐吗?

什么东西能让我快乐?

若要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必须改变些什么?

在你重生的过程当中,这些问题是必要的阵痛,能将你推向一种自由的新生活。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你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内心常被忽略的面向,不能再逃避自己生命的真实面貌,你得勇敢面对自己的梦想。新生命的诞生从来不是一件易事,而崭新的生活会是你辛苦走这一遭的最大报偿。

唯有牢牢掌握着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脆弱的心,

才可能忍受生而为人

所必须面对的所有痛苦、剧变和挑战。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正处于让自己重生的过程当中的话,你就能明白此刻的生命是多么地神圣、多么地刚健。一股脱胎换骨的力量紧紧簇拥着你,好像从背后刮起的一阵强风,把你推往该走的方向。就让自己随风而去吧!旅程中若因为速度太快而有一点害怕,也千万别掉头,别走回头路,勇往直前是唯一的出路。一如诗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所言:“走完全程,永远是最佳的出路。”

迷途之处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自我?什么时候我们交出了自我的第一片碎片?答案是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当我们还是小小孩的时候,我们吸取身边的人的价值观和他们的信仰,将之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最先是从父母开始,他们在言语和行为之中,展现并传递了他们承袭自上一代的传统和信念。你于是学会如何表达或压抑情感,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对待异己,如何付出情感,如何实践信仰,如何铺陈婚丧喜庆,如何教养子女,如何烹调食物、甚至烹调什么食物,如何摆设餐具,如何安排假期……,还有数不完的项目。你并不是从课本里学得这些,而是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学会的。

大部分人的思想、行为、走路姿势、讲话方式、饮食习惯或喜好,都不会有意模仿父母的模式,但一切就是这么自然,如果不是旁人一语道破,我们几乎辨认不出其间的雷同之处。“别开玩笑了!”这通常是我们不愿置信的第一个反应:“我跟他们一点都不像。”或许对,或许不对。问题是,你们的确是那么地酷似啊!

我们失去自我的另一途径是:我们接收了来自父母的或其他社会团体的希望、梦想和期许,却不为自己的希望与梦想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时甚至一点为自己打算的余地都没有。你之所以从医,只因为你的父亲是医生,所以打从小时候起,你就注定了要当医生;你仍住在家乡,和父母亲上同一个教堂,只因为在你的家族里,没有人离乡背井;你上了大学,加入母亲当年曾参加过的姐妹会,为相同的团体担任义工,只因你那群高中死党每一个人都这么做;你二十三岁结婚,接着立刻连生两个小孩,因为你的哥哥姐姐都一样早婚。

当然,有些时候你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对你的期待不谋而合。但通常的情况则是,旁人的期许只会将你带到离自我、离梦想愈来愈远的地方。几十年过去,一朝醒悟时,颓然发现:你成就了所有别人对你的期待,但那些却完全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

若是你不认真检视自己的信仰——

如所有成熟的人那般

剔除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你就不算真正长大。

也许你完成了父母亲的心愿——当医生,但其实你从小就梦想着要做一个建筑师;而今,你已四十有七,镇日栖栖惶惶、焦头烂额。也许你一直偷偷想望离开家乡,远赴美洲大陆的另一头;如今转眼数载,你已有家有小,动弹不得,哪儿也去不成。可能你一点都不想念大学,只想去学静坐、练瑜珈;眼前你却发现自己和母亲一样,嫁给同一类的男人、参加同一类的聚会,并且将自己的灵魂深深地埋葬起来。也或许你随俗地一毕了业就嫁人生子,如今才三十开外,忽然发现丈夫像个陌生人,孩子是累赘,你只想甩开一切、什么都不管。

未经深思而接收旁人的价值观,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人生哲学、工作伦理、对下一代的教养和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难怪这么多人觉得生活里有些部分总是不太对劲,因为自我的真面目已经被一层又一层的“你应该”、“你必须”、“你一定要”彻头彻尾地覆盖住了。

适应社会的代价

想想美国普遍的文化意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如此汲汲营营地寻找归属感,这是一般人普遍的心理:不论在政治意识或社会意识上,都要以大多数人的是非观为依归;随时清楚什么东西正流行,什么东西已过气,什么是可被接受的,什么是禁忌。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受教育的目的不在认识自我,而在学习适应这个社会。凡异于大多数人而与社会文化格格不入的,便注定要失败和痛苦。

我十二岁的时候,长得一点都不可爱,也不是那种讨人喜欢的金发女孩,从没穿过合身的衣服,因为买不起。全校只有我一个是父母离了婚的。我戴的眼镜也是全世界最丑的一副,我跟所有的常态格格不入。

那时候,我参加一个每个月一次的社区土风舞社,地点就在我家附近的一座室内大球场。指导老师教我们怎么跳弧步、怎么跳恰恰,然后他们会要所有的男生在球场的一边排成一长排,所有的女生在另外一边也排成一长排,主要的用意是让每个男生走过去邀一位女生当他的舞伴。

于是同样的事情每个月总要重演一遍:我总是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女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被选走,直到剩下我一个。然后,一个名叫马汀、满脸雀斑、满手是汗、很胖的男孩,从球场的那一头,蹒跚地走到我面前,在众目睽睽和全场窃笑之下,邀请我做他的舞伴。每当乐声扬起,马汀抓住我不情愿的手,我心里总在咒骂自己,为什么这么与众不同,为什么这么不讨人喜欢,我简直怀疑自己会不会有被大家接受的一天,我多么想尝尝受欢迎的滋味。

不久之后我尝到了。从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中,我变成班上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我终于觉得被大家接受了。然而就和任何一个拼了命想得到别人赞赏的人一样,我害怕犯下任何社会所无法接受的错误,害怕因此而丧失了我的地位。于是我只和其他受欢迎的同学做朋友,不管他们是哪一种人,也不管他们到底是不是有趣、值不值得交往;至于不受大家喜爱的同学,尽管有些是我很想深交的,我一概略过,这其中不乏艺术家、音乐家,或经常静默一旁、不爱出风头、头脑却一级棒的人物。现在说来都觉得有点丢脸,当年的我已变成自己早年不被同侪接纳时,最痛恨的那种人——不愿和大家排斥的人做朋友。

离开人群,找回自己

如今回首那段日子,我对自己当时的作为深感后悔。我宁可错失有趣的朋友,也不能冒受众人排挤的危险。求得一分归属感、得到众人的接纳,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甚至愿意为此交出自我,以换得几个肯和我做朋友的人。当然,这些朋友所认识的并不是真正的我,我只把我认为他们能接受的那一部分,呈现在他们面前;其余的部分,我藏得很隐密。

毕业时,我那群死党全申请了东岸的长春藤盟校,只有我一个选择了中西部的大学,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怎么会决定去威斯康辛州,去到这么远的地方,远离一切我所熟悉的人、事、物。直到去了威斯康辛,我在那儿为自己无端莫名的饥渴找到了解答——原来,我要的是自由!我终于摆脱了多年来以“他人的认可”为名,束缚着我的所有人事物。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尝试着去探索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踏出了重生的第一步。如果当时仍留在费城读大学,我可能永远也找不回我自己。因为在那其貌不扬的小女孩充满悲愁的心灵里,“做我自己”的需求,远不及求得一分归属感来得急切强烈。

所以,马汀,不论你现在在哪里,我都要对你说:请原谅我当年的愚蠢,不懂得其实你和我同是天涯沦落人,不懂得你原来也和我一样觉得受到排斥、没有面子。我真心希望你和我一样,已找回你的自尊,我也希望,不论现在谁是你的舞伴,当你执起她的手,她总是抬起头愉快地仰望着你。

只因为一个梦想、信仰、欲望或习惯不会得到赞赏、不合潮流、不被期望、没有人做过,或因为你不知道邻居、母亲或亲戚会怎么想,你就放弃,这就等于是把自我撕下一片,交了出去。你放弃得愈多,所剩的自我就愈少。等你想要找回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层层叠叠旁人价值观的覆盖下,自我已经消失无踪了。当你不能确知自己是谁,那么不论是一人独处抑或与朋友相聚,你都不可能体验到充满意义、真实的片刻。

壮士断腕

当你为旁人而妥协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你便如同交出了自己的权力。你的本意牺牲愈多,你的无力感便会愈深。该如何重新索回自己的权力?第一步,重新探寻属于自己的真理、属于自己的信念、属于自己的声音,把它们重新带回每一天的生活里。

同类推荐
  •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由清扬主编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这本书从九个方面逐步阐述了人生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解读了人生的内容和经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的九个方面分别是:生存与死亡,家庭与婚姻,魅力与缺陷,欲望,心情,心态,交际,成功与失败,过去、现在与未来。
  • 美德书

    美德书

    《美德书》旨在帮助人们完成一项伟大工作:孩子的道德教育,并分别从同情博爱、责任义务、友谊和谐、交流沟通、刚毅果敢、勇敢坚韧、诚实守信、忠诚坚定、自理自律九个方面来讲述。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受益一生的好心态

    受益一生的好心态

    本书收录了众多有关好心态的人生哲理故事,分为:斩断心态中的十大“毒瘤”、成功者和失败者相距一小步、人生在零度也能沸腾、“撑大”心灵的地盘等八部分。
  •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在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注意过那双在你跌倒的时候扶起你的大手?在外漂泊的时候,你是否想起过在家中盼望你归来的父母?在偌大的世界中,你可曾记得家给予你的温暖?亲情与爱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默默地等你回来,不是每一个人连你最痛最狼狈的模样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你付出所有,可是父母却这样地爱着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遗憾,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痛的遗憾。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请多花些时间陪陪父母吧!阅读《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你就会明白,亲情是多么难得和美妙的一种情感。学着让那份带着浓浓亲情的爱,常驻在你我心中吧!
热门推荐
  • 风语桥上等晴天

    风语桥上等晴天

    风语乔初入高中,就遇见了一个欠揍的人,他打不过,把他那变态的朋友请了过来,但他竟然看不起风语乔,某女就狂怒了:“你特么看不起我是吧?你有种,你等着!”这对冤家日久生情她,渐渐携手。但,天不遂人,在他们相爱两年多后,她母亲才告诉是泪煜族的人,不能与人族相爱,八年的爱情,他们还能守住吗?
  • 隐龙居

    隐龙居

    血狼妖孽两年后重现人间,隐龙带你领略兄弟铁血,体验温柔之居,宁留恋于现实百态,也不愿醉心无上之道
  • 西游之逆天寻道

    西游之逆天寻道

    天地崩塌之时,我大声咆哮。挥动金箍棒,让这一切烟消云散。从此三界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 重生之誓不嫁豪门

    重生之誓不嫁豪门

    重生了,带着前世对男人特别对豪门男人憎恨的记忆,她发下了重誓,此生,永不嫁豪门。然而事情总是事与愿违,面对豪门最爱,她是选择离婚,还是选择消淡憎恨,和心爱的人永结同心,白头到老了,在重生之誓不嫁豪门中期待吧。
  • 玄灵大陆

    玄灵大陆

    一个热血少年偶然间得到一颗改变他命运的珠子,经过一次次的危难,他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改变世界的旅途。当他被最信任的同伴背叛时,他是否绝望,冲破层层阻隔,他将蜕变为真正的强者!
  •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作为最出色的特种兵,被人背而死。谁知一朝穿越,附于大庆镇西大将军苏珣庶女十一岁苏流熙之身,嫡母暗害,嫡姐相欺,日子堪比奴畜。从小宫廷倾轧,乱军求生的他,杀伐果断,谁知军中来了一个小兵,简直可堪敌手,而他还甘之如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入世小和尚

    入世小和尚

    华夏20元年,华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出生了一个新生儿,父母却惊奇发现其背上天生有一巨大的卍字肉印。之后此人归入佛门,40元年却突然还俗下山,脱离清净佛门之地入腥风血雨之华夏大地,其目的到底是..............
  • 原罪上帝

    原罪上帝

    “我们是傲慢,也是谦卑;是嫉妒,也是宽容;是暴怒,也是勇敢;是懒惰,也是勤奋;是贪婪,也是慷慨;是贪食,也是节制;是色欲,也是贞洁。”“我们是最圣洁的天使,也是最恶毒的魔鬼。”“我们是,人类。”
  • 营养与膳食指导

    营养与膳食指导

    本教材包括营养学基础、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营养调查、食品编制和营养教育、特定人群的营养、特殊环境作业人群的营养等内容。
  • Familiar Studies of Men & Books

    Familiar Studies of Men &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