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00000021

第21章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奠基人 (4)

]等一批发展经济学家已在张培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外围说”[ 1949年,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阐述“中心—外围”理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

]、“依附论”等新观点。

日后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到经济崛起,转折点正是1978年开始的对外开放。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表明张培刚学术观点的超前性,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预见性。

除此之外,《农业与工业化》中还提出许多今天仍然适用的经济学理论,如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的“推力”作用、工业的“拉力”作用等等。

尤为令人惋惜的是,建国初期,这些观点因为是“从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回来的,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因而没被采纳。张培刚的学术研究因此被封藏30年,国家在狂热中走了许多弯路。

历史无法改写,却总是容易引人联想。时至今日,张培刚的观点开始得到正视,人们常常在内心假设:如果建国之初决策者看过《农业和工业化》,对国家状况与发展模式有透彻把握,那么是否会出现后来的种种现象?

7.工农业之争

改革开放之后,张培刚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第二个高峰,在谈及这个高峰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

谈到中国过去几十年农业的发展实践,张培刚认为:一方面,农业和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农业和农民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致使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如果不首先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停留在瓶颈处,难以实现更大飞跃。

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来实现工业化,并以此拉动全国经济增长,完全背离了“农业国工业化”精神。一个可以被称为“工业化了的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必须占1/3甚至1/4以下,农业劳动者的总人数必须降低至国家总人数的1/3甚至1/4以下,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才有资格称为工业国。

因此,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必须在不损害农民和农业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劳动总人数都降低到一定水平,单纯依靠重工业和工业发展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无数事实表明,纯粹靠工业的进步来减掉多达8亿甚至更多的农业人口,同时满足全中国人的吃饭穿衣问题,是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短时间内工业产值飞速提高,但却引发了大炼钢铁、大跃进、大办公共食堂甚至60年代初的大灾荒。实践表明,这种发展模式会让大量农业劳动力迁移到效率低下的城市工业部门,久而久之不但农业荒废,还致使工业的发展后继无力,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非常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而且,对中国这个刚刚解放不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优先发展工业不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逐渐提升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实现温饱才会考虑其他,因此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让国民底层优先得到保证,将提高农业效率放在首位,其他问题才能逐步解决。

事实上,农业优先得到解决的意义,远非温饱可以概括,农业为人类所提供的财富,更不仅仅是“粮食”这么简单。

张培刚认为,农业对工业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可以归纳为“食物、原料、劳动力、市场、资金”五个方面。即农业不但为国民提供粮食,还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还可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购买能力的农民还起着扩大工业生产市场的作用,最终还能通过向国家纳税和输出农产品的方式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备。

其实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纵观世界历史,无论哪个地区,最先出现的都是农业。

在产业结构中,农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产业,是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才会根据底层产业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动新产业发展,才会使手工业、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总而言之,农业是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忽略基础直接开始工业和重工业的现代化,无异于缘木求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不长远的,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中国真正大规模的工业化始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三个五年计划之后,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才逐步建立起以重工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时候历史已经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已经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以至人民公社化,农业的发展也仅限于此,农业比新中国成立前虽有改进,但进步并不大,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比新中国成立前好得多,但却未达到应有的程度,何况中间还经历了50年代末的“大跃进”、60年代初的“大饥荒”。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的关键就是首先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以往“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民劳动积极性由此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在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国家经济也逐步恢复增长。

到1985年,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农村多种经营及乡镇企业兴起,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格局出现全新的特点: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正是农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底层产业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表现,可见农业发展不但满足了农民和国家的需要,而且主动为其他产业提供资金和剩余劳动力。以农业的发展来推动其他产业产值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预言得到了证实。

对于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8亿多农民的大国,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不仅关系现在,更影响未来。

然而,发展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回顾以往,中国的经济建设的确走了弯路,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对内调整经济结构,农业重获重视,使得中国国民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西方经济学者惊呼:“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创造出一个伟大奇迹。”种种迹象表明,改革开放后着重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做法,已获得了很大成效。

在这个基础上,张培刚又提出新的观点: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因为在农业改造和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民依然面临着棘手难题,如果这些难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经济的增长。

张培刚认为,从1989年到1991年,中国整顿国民经济过热现象,让农村工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宏观调控波及农业,其中尤以粮食和棉花生产为重,导致农业和农村中出现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工业化进程。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的第二次农村经济变革浪潮。

无论怎样论证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推力”同时发力,使中国的经济长久持续发展。

按照张培刚的构想,工业化初期,只有“先是农业支持工业”,让农业充分发挥在提供“食物、原料、劳动力、市场、资金5个方面”的贡献,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8.关注“三农问题”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可以说,不懂得中国的农民和农业,就不懂得中国。其实何止是中国,按照张培刚的理论,这句话放到世界其他农业国家也一样适用:不了解农民和农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度就无法制定得更客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人类仍然以动植物为主要食物,农业的基础地位就不能动摇,农民这种特殊的生产力就不可或缺。

关于中国的农业,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三位一体的问题。它们的存在也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农村工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粮食和棉花的生产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三农问题这才突出出来,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成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

怎样解决“三农问题”,张培刚给出两个方向。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产业问题是症结所在。

建国初期,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农业则处于从属地位,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广大农村,人民合作社盛行一时,按人口领粮食,结果之一就是导致农村家庭为了领得更多口粮狂生孩子,农业人口激增,以致目前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2/3的比例,与工业化国家标准人口比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1/4,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首先解决转移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这个巨大的难题。

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时候,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农业已经不需太多的劳动力就能养活整个国家和人民,于是一部分劳动力开始分离出来。一部分农民开始投资乡镇企业,开始做生意,开始进城务工,大约4 000万农民被城市吸收,成为非农业劳动力。但对于2/3的总人数来说,这个数字小得几乎可以忽略。

由此可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不能单纯依靠城市的吸收,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产业来吸收多余劳动力。

张培刚大胆畅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应该与中国经济的高层次发展有关。如果农村乡镇企业能进一步发展,并且引起农村的初步城镇化,那么将会有一大批农业劳动力被吸收,并且能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如果此举成功,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缓解乡镇企业的人力成本问题。

张培刚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政府应该认真研究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和问题,重新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分布、产品方向和技术结构,做一些有助于提高乡镇企业生产力的工作,使之向着一种工业化的模式发展。

比如,可以试着往农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化,或者让农业产品像工业产品一样,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服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确保乡镇企业逐步工业化,剩余劳动力逐渐非农业化,一举解决掉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产业两个问题,使中国的工业化向前再迈进一步。

同类推荐
  • 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任何一种技能,除了进行大量实践之外,一定要有丰富的理论指导。本书阐述了中国股民必须掌握的各种基本知识,简单易懂,实用性强,可以让股民很容易在股市如鱼得水!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普及股票投资的基础知识,开阔人们的眼界,使投资者了解和掌握基本投资原则和投资技巧,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相信它一定会给许许多多的股民予启发和指导,帮助读者了解更多实用的知识,在股市浪潮中走向巅峰。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 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 ,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热门推荐
  • 鱼的世界你不懂

    鱼的世界你不懂

    鱼的故事,鱼的神秘故事,鱼进化成人类,会发生什么事,遇到任性尊主,半路跑出一个妹妹,还和自己长的一样。
  • 降魔战记

    降魔战记

    他是土鳖、又经常犯二的乡村少年。他出生贫寒、身无长物,却是权贵的座上宾,名媛眼中的男神。他拥有超群的魔法天赋,却一心想成为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的铁血战士。有人说他是“罪魁祸首”,有人预言他是“救世主”。面对爱与背叛,面对命运与过去,他用不屈去自我救赎!“一切由我而始,那就让我来终结这一切!”——铁匠之子李奥·克里斯
  • 麒麟雪的传说

    麒麟雪的传说

    千年一梦,让她从现代的回到了异世,刚见到母亲就被一场大的海难骨肉分离,天意OR人为?七岁的自己和一个生病的哥哥外加怪物小孩一枚,如何荒岛求生。历尽坚难回到家园,离奇的身世和奇异变身让人目瞪口呆,看她如何风生水起玩太极!
  • 婆媳下的小男人

    婆媳下的小男人

    邻里之间的琐事,婆媳之间的小事。这些在农村下的事情经常发生,又不经常发生。发生了就是吵架,而且都是女人当主角。男人们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总不能天天为这点小事和人打架。而杨东他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并且加入到这种环境当中去的。且看农村的家长里短,各种恩怨。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垂涎女神的战斗骷髅

    垂涎女神的战斗骷髅

    【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穿越亿万空间的灵魂,仿佛蚂蚁一样落到了正厮杀的棋盘上.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生存,当然不择手段的生存.是血肉与钢铁的历练成就了这本不值一提的小人,可当他站在高处回顾时,却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神跟他和这个世界开的一个玩笑,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笑了^^^^^^^友情推荐朋友的强书:《异界之龙族财迷》书号107526齐灭贤弟!!!!《异能学校》书号108125,暗黑公子贤弟《玩转异界》镜花水月贤弟.《太极宗》笔名:笑藏刀《疯狂界》笔名:蓝天泣血《逆说笑傲之林平之YY记》笔名:一身是胆.《旅情五百年》笔名:正大讨论群:30547803骷髅部落
  • 强势宠爱:老婆乖一点

    强势宠爱:老婆乖一点

    三年前,渣男背叛、闺蜜失踪,她为复仇,被迫卖身给阎王。三年后,她复仇成功,隐居在边疆小镇,却依旧无法逃脱那个男人的魔爪。他眼神阴鸷,笑容如淬毒罂粟,“唐小鱼,你不该在利用完以后,就妄图从我身边逃走!”权倾江城的沈少,遇到桀骜不驯的猎物……这场爱情角逐,谁先陷入,谁就输!
  • 垂直的阅读

    垂直的阅读

    《垂直的阅读》是残雪作品系列之一。该系列一共五种,是残雪2003—2013年间的短篇小说全集。《残雪作品:垂直的阅读》共10篇,16万字。有《垂直的阅读》《梨园纪事》《到果园去!》《阿琳娜》《自然的意志》《老蝉》《影族》《剪纸》《师生之间》《荒原颂》《山火》《梅保的地盘》等篇目。这些作品是首次整体结集出版。残雪是以短篇小说打开与读者的沟通渠道的,这些奇思异想的篇什,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它们大多描写底层人们对生活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 穿越兽世:大大我不约

    穿越兽世:大大我不约

    我是从农业大学,毕业的女高材生。我并不相信科学,我相信小说上那些穿越的真的,没想到我真的体验到了穿越的滋味,我们以为我会穿越成公主啊,嫡女啊,王妃啊,这样的人物。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我怎么穿越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然后……我被一只称我为雌性的豹子,带回了他的部落,然后……
  • 幻想奇谈录

    幻想奇谈录

    龙傲天版:这是一个某青年穿越异世大陆,坐在白骨王座上,打遍天下无敌手,脚踩巨龙,拳打神魔,众小弟跪舔,众美人怀抱的故事。轻小说版:穿越异界的我不得不当上了魔王,带着小弟和后宫一起打败了神王,从此过上了不害臊的啪啪啪生活!以上全是做梦。(大概)
  • 宠爱守则

    宠爱守则

    一见钟情,自己从不相信。一见钟的只是脸而已。可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心动了。然而相处久了才发现,那清贵俊朗之下是一颗禽兽的心。可怜自己当年还觉得那是枚纯情少年!某日,坐在屋中逗大小宝的某漓,突然被同样坐在屋中看逗人的某漓的男人拖进里屋。“……”什么情况?“不如我们自己生一个吧!”也不等某人回应就拥着人滚进床里,做些……不可描述的事。“……”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