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常见症状 (2)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当患华支睾吸虫病,需要抗华支睾吸虫病药时:忌用六氯对二甲苯[又名血防-846(本症严重者)]。
三、惊厥
惊厥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生命或使患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病率为成人的10~15倍,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
病因
不同年龄发生惊厥,其原因亦不同。①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弓形体病等。②婴幼儿期: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③年长儿: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诊断方法
惊厥的诊断,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因此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详细采集病史,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线索再选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多可做出病因诊断。如季节,冬春季应注意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应多考虑乙型脑炎及肠道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冬末春初时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及CO中毒;又如病史,有无发热及头痛、呕吐、咳嗽、胸痛、腹泻、大小便情况、意识障碍等;体检方面注意观察抽搐情况、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脉搏、肌张力、皮疹和瘀点;重点检查神经系统,注意有无定位体征,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此外,应注意心音、心律、杂音及肺部啰音,肝脾大小,血压高低。婴幼儿应检查前囟门、颅骨缝,必要时做眼底检查。还应选择性地进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包括:①血、尿、粪常规。
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常提示细菌性感染;原始幼稚细胞增多,注意脑膜白血病的可能;疑为肠炎、菌痢时,送粪便镜检和培养(必要时冷生理盐水****留取粪便标本);怀疑泌尿道疾病者,送尿检查和必要时送尿培养。②血、尿特殊检查。怀疑苯****尿症时,可做尿三氯化铁试验,或测定血苯丙氨酸含量。③血液生化检查。疑有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其他电解质紊乱时,需选做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④脑脊液检查。怀疑颅内感染者可做常规、生化检查,必要时作涂片染色和培养。⑤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怀疑心源性惊厥者可选做心电图。怀疑有婴儿痉挛症及其他型癫或脑占位性病变可做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⑥其他检查。怀疑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和颅脑畸形者,可选做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头颅CT等检查。
用药指导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
(1)当患各种急性疼痛,需要镇痛药时:禁用奈福泮[又名甲苯唑辛、平痛新(有本症病史者)]。
(2)当患抑郁症,需要抗抑郁药时:禁用马普替林[又名麦普替林、路滴美(有本症病史者)]。
(3)当因麻醉药和中枢抑制药引起呼吸抑制,需要中枢兴奋药与脑代谢活化药时:禁用多沙普仑(又名吗乙苯吡酮),******(又名苯甲酸钠******)。慎用二甲弗林(又名回苏灵)。
(4)当因感染疾病,需要抗感染药时:慎用萘啶酸。
(5)当患帕金森病,需要抗帕金森病药时:慎用左旋多巴[又名左多巴(有本病病史者)]。
四、昏迷
昏迷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意识清晰度极度降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程度较轻者防御反射及生命体征可以存在,严重者消失。根据程度分为:①浅昏迷。对强烈痛刺激有反应,基本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②中度昏迷。对痛刺激的反应消失,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③深昏迷。除生命体征存在外,其他均消失。④过度昏迷。即脑死亡。
病因
昏迷既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占70%),又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后果,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中毒及电击、中暑、高原病等均可引起昏迷。
诊断方法
昏迷应与嗜睡、意识混浊、昏睡及木僵等鉴别。昏迷时常有生命体征的急剧变化。多种生理参数(心、肺功能,体温,脑电图,肾功能及各种生理反射等)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用药指导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
(1)当患精神病,需要抗精神病药时:禁用佐替平(又名佐特平、苯噻庚乙胺),氯丙嗪(又名冬眠灵),奋乃静(又名羟哌氯丙嗪)。
(2)当因颅脑外伤所致疼痛,需要镇痛药时:禁用芬太尼。
(3)当中毒,需要催吐药时:禁用阿扑吗啡(又名去水吗啡)。
五、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睡眠潜入期: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多噩梦;④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按病程分类: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个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按严重程度分类:轻度,偶发,对生活质量影响小;中度,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活质量,伴一定症状(易怒、焦虑、疲乏等);重度,每晚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表现突出。
病因
1.环境因素噪声或光照干扰睡眠,高温或严寒影响睡眠,卧具不适如过硬及被褥过厚或过薄都影响睡眠,改换睡眠环境如住院或住旅馆也可以引起失眠,同睡者尤其是鼾声大的同睡者也影响睡眠。
2.生理因素高速跨几个时区的旅行(时差反应)以及由白班改夜班工作,由于体内生物钟尚未适应新的昼夜节律出现失眠。
3.心理社会因素为自己或亲人的疾病焦虑、害怕手术、亲人亡故、为考试或接受重要工作而担心等都是暂时性失眠的常见原因。
4.躯体疾病各种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关节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胃肠疾病、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等常常引起失眠。
5.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虑症、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常伴有失眠症状。
6.食源性因素最常引起失眠的饮食有******、茶碱和各种兴奋剂,以及酒精和食欲抑制药。这类失眠称为反跳性失眠。
诊断方法
以患者自诉为主。
用药指导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当因麻醉药和中枢抑制药引起呼吸抑制,需要中枢兴奋药与脑代谢活化药时:禁用******(又名非那明、苯齐巨林)。
六、少尿与无尿
健康人24h尿量1500~2000ml。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17ml称少尿,24h尿量<50ml称无尿。
病因
1.肾前性少尿、无尿
(1)血容量不足:开始为功能性少尿、无尿,一旦补足血容量立即恢复尿量;若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可引起器质性肾脏损害。急性肾衰竭,表现少尿、无尿,见于严重脱水、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2)休克:各种原因的休克使肾脏灌注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不足,见于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3)心搏出量减少:此时肾脏供血量显著下降,见于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等。
(4)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晚期严重腹水,肾脏严重灌注不足表现少尿、无尿。一旦肝硬化腹水得到缓解,肾脏灌注可随之恢复,尿量增加。肝肾综合征时肾脏的病理检查正常。
2.肾性少尿、无尿
(1)肾实质性损害:无论是原发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肌炎等,均可引起肾实质损害甚至衰竭引起少尿、无尿;慢性肾衰竭晚期、肾脏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可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急性肾衰竭少尿、无尿期,亦表现少尿、无尿。
(2)肾间质性疾患:最常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药物、利福平、氨基糖苷类等引起肾间质损害,也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晚期肾功能损害。急性肾盂肾炎见于肾****坏死。重金属盐类中毒见于汞铅、砷、金等中毒。
(3)肾血管性疾患:肾皮质血管痉挛或栓塞,肾供血减少引起少尿、无尿,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3.肾后性少尿、无尿常见于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糖尿病等。
诊断方法
通过对病史、伴随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1.病史着重询问失水、失血,药物过敏中毒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排尿困难史、糖尿病史等注意尿量的询问。
2.查体注意脱水情况、血压及末梢循环灌注情况、出血点、紫癜、皮疹等。下尿路梗阻着重检查前列腺、膀胱积尿量以及肾脏的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尿量应逐日记录,尿常规、尿相对密度应反复多次检查,对诊断肾实质性损害和肾衰竭以及判断脱水有帮助。血常规、血细胞比容对血容量判断有利,必要时锁骨下穿刺测中心静脉压对血容量的判断更可靠。血生化检查着重肾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的检查,怀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作DIC常规检查。
4.器械检查B超、CT、MRI检查对确定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肾盂积水及结核等帮助大。
用药指导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
(1)当患急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严重减退,需要糖类、盐类及酸碱平衡调节药时:禁用口服补液盐(又名ORS),******。
(2)当因感染,需要抗感染药时:禁用呋喃妥因(又名呋喃坦啶)。慎用磺胺类药。
(3)当肝性脑病、癫及精神分裂症,需要肝胆病辅助用药时:禁用谷氨酸钠(又名麸氨酸钠)。
(4)当患肾衰竭,需要利尿药时:禁用吡咯他尼(又名吡咯速尿),莫唑胺,汞撒利(又名撒利汞),依他尼酸(又名利尿酸),呋塞米(又名速尿灵)。
(5)当泌尿系统、心血管疾病,做X线造影时:禁用X线造影与诊断用药醋碘苯酸钠(又名乌洛康)。
(6)当患高血压,需要抗高血压药时:禁用曲帕胺。
(7)当患心肌梗死等病引起的低血压,需要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时:禁用去甲肾上腺素(因可导致尿少、无尿,甚至肾实质损伤)。
七、水肿
血管外组织间隙有过量积液时,称为水肿。分类方法有:①根据水肿波及的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②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命名,如脑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下肢水肿等;③根据水肿发生原因分,如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等。
病因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或慢性心包炎等。
(2)****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
(3)****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席汉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库欣综合征等。
(8)特发性水肿:如功能性水肿等。
(9)其他: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2.局限性水肿
(1)静脉梗阻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2)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3)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
(4)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对水肿部位及性质做体格检查,血、尿等实验室检查。
用药指导
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
(1)当患子宫肌瘤等病,需要雄激素时:禁用睾酮(又名睾素),甲睾酮(又名甲基****素),丙酸睾酮(可引起水肿)。
(2)当患感冒、牙痛等,需要解热镇痛药时:禁用尼氟酸,依莫法宗,地夫美多,保泰松(又名布他酮),羟布宗(又名羟保泰松),二氟尼柳(又名氟苯水杨酸、二氟苯水杨酸)。
(3)当干咳,需要祛痰药时:禁用甘草流浸膏(可引起水肿)。
(4)当本症系黏液性时:慎用镇静催眠药。
(5)当患代谢性酸中毒,需要糖类、盐类及酸碱平衡调节药时:慎用乳酸钠。
八、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