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5400000045

第45章 只是小团圆:黄逸梵与张爱玲

套句白话,没有黄逸梵,就没有张爱玲。

是黄逸梵一手打造了半拉淑女和全面体文学家张爱玲。与此同时,她也给了女儿最深的怆痛,这种怆痛,不是来源于恨,而是来源于爱和由爱而生的怨。这怆痛不是见血封喉式的猛击,而是氤氲在张爱玲一生每一寸的呼吸中,像一剂上瘾的毒药,明知终有苦痛,却偏偏如此需要,无论如何戒不掉。

张爱玲羡慕母亲,爱母亲,可她始终学不会母亲的那种洒脱。正又是黄逸梵的这种洒脱,让张爱玲一生都在寻找失落的安全感。黄逸梵衣袂翩翩,神龙见首不见尾,满世界乱飞,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作风上,和黄逸梵比,张爱玲都显得有点老派,她有点跟不上母亲的脚步,抓不住母亲的爱,进而从失望里生出了怨。

这种怨,有点类似我们长久等待一个迟到的人,嘴里不停地叨咕,心生烦恼,可真等到期待中的人出现,一瞬间便阴霾尽过,日朗风清。

张爱玲与黄逸梵最大的分歧,是在人生观上面,张爱玲之精明务实,黄逸梵之浪漫飘逸,使她们交流起来,难免有隔阂。压根就是两种人。9岁的张爱玲在《大美晚报》发表漫画一张,得稿费5元,黄逸梵让她珍藏起来做纪念,张爱玲不听,出去就买了一只小号的丹琪唇膏。

黄逸梵是将人生艺术化,张爱玲是将艺术人生化。

母女几度团圆几度分离,对于黄逸梵,张爱玲仿佛始终是一个送行者,她站在母亲身后,看着远去的那华丽的背影,听见远处传来嗡的一声轰鸣,船要起航了,黄逸梵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她留下来的点点滴滴,则仿佛一团情感的压缩饼干,积存在张爱玲的心中,苦辣酸甜,张爱玲用一辈子去体验。

只可惜,黄逸梵的天涯之旅,始终没有张爱玲的位置,她经不起如此的漂泊与怆痛,她没有机会和母亲并肩战斗。

黄逸梵像是大地,张爱玲是大地里长出的花。这花儿,从种子时代,便开始期盼,有朝一日能离开大地,可真等到绽放时节,花才蓦然发现,她竟一刻也离不开她。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在上海麦根路家中出生,她与黄逸梵的母女缘分,正式开始。家人给她取名张煐,因为大房里没有女孩,口头上,张爱玲被过继到大房去,所以她称黄逸梵为二婶。这是张爱玲与母亲最初的团圆。

张煐是黄逸梵的长女,作为崇尚西方文化的新式女性,黄逸梵当然想在女儿身上,实践自己未竟的理想:西方淑女——这是黄逸梵培养女儿的终极目标。可作为张家人,张煐从1岁起,就表现出了对母亲的疏离——抓周时,她抓了个金锭子,黄逸梵不能不失望了(按照抓周的习俗,可能黄女士想让女儿抓个笔之类的东西,以后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因为张爱玲的父亲与二伯父分家,张煐全家搬到天津32路一所旧花园洋房居住,在这所房子里,这时的张煐不过三四岁,可多年以后,她依然记得自己每天早晨,都会被女佣抱到母亲的铜床上去,坐在青格子棉被上,跟着黄逸梵背唐诗。

1925年,张煐5岁,黄逸梵偕同小姑张茂渊,去法国留学。张煐被她抛在身后,跟随父亲生活。在遭遇了出身妓女的姨太太的殴打和事业的失利之后,张煐的父亲写信请黄逸梵回来,并准备搬回上海。1928年,黄逸梵回国,张煐全家搬至上海陕西南路宝隆花园的西式洋房里,张爱玲迎来了生命中与母亲二度团圆的时光。

小孩子的世界,一天一个样,隔了三年看母亲,眼睛里尽是天翻地覆,张煐不能不感到震动,她惊异于母亲的美,泥土色的软绸连衣裙,拖一片挂一片。时髦的黄逸梵,对于张煐审美观点的形成,有着现身说法的意义,张爱玲后来之痴爱奇装异服,从黄逸梵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发端。母亲的精致的妆容打扮,张爱玲始终望尘莫及,发展到后来,索性以怪奇取胜,对于美的追求,张爱玲始终觉得不足够。

从母亲这里,张煐找到了欢乐的、可供回忆的、五彩斑斓的童年,她第一次有权去选择自己房间的颜色——卧房刷成深粉红色,书房是海绿——后来在写作中,张爱玲之所以能鬼斧神工地运用颜色点染环境、心情,黄逸梵要记一大功。

1928年,张煐8岁,标准的学龄前儿童。黄逸梵的归来,恰巧赶上女儿受教育的当口,张煐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绘画、英文,朝西式淑女的方向大踏步前进。1930年,黄逸梵送张煐入黄氏小学,黄嫌张煐二字不响亮,遂为女儿改名为张爱玲(英译名),一代文学奇女,就此诞生。同年,黄逸梵与张廷重离婚,离婚协议里,黄逸梵格外强调了女儿的教育问题,钱她不付,但对于女儿未来的教育走向,她保留决策的权力——这一英明的决定,直接影响到张爱玲未来教育的方向,影响到张爱玲未来的创作甚至一生。

人生的几个教育关键期,黄逸梵都及时地出现在张爱玲的身边,这不能不说是张爱玲的幸运。作为一个职业旅行家,黄逸梵对于女儿,不能说完全没尽到责任,她有点大将的气质,指点江山的事由她管,鸡毛蒜皮的事她不去计较,浪漫主义的刀,把这个女人雕刻得飞扬灵动,黄逸梵从不局促,她从来都是放眼世界,找寻自由的人生。我们不能不佩服黄逸梵的眼光,虽然女子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初兴,但若是爱玲的父亲打算将女儿深锁家中,按大家闺秀的路子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当然,张父也给了张爱玲一种旧的情调,对于张未来的文学写作很有帮助)。

从1928年到1932年,这近五年的母女相处中,张爱玲见识了母亲的优雅与美丽,在黄逸梵的安排下,她接触到各个门类的艺术,这些日后都成为支持她文学创作的珍贵养料。然而这一段的相处中,张爱玲也有讶异,耳濡目染间,她似乎已经捕捉到了黄逸梵情感世界的离奇,这对张爱玲日后解析人间****,未尝没有帮助,但我们同时也能捕捉到,张爱玲对母亲的失望与陌生,在牵手过街道的瞬间,她握着母亲瘦如细竹管的手指,感觉到内心一刹那的挣扎与震动。

1932年,黄逸梵再度赴法留学,回来时,已经是五年后,张爱玲到了入大学的年纪。这是张爱玲母女的三度团圆。

这时的黄逸梵,正爬向人生美丽的顶峰,她坐在镜子前刷头发,还没涂上淡红色瓶装水粉,秀削的脸整个是个黄铜雕像,谈话中,她永远倒身向前,压在脸盆边,把轻倩的背影对着人,向镜子里深深注视。这在张爱玲看来是绝美。她口中的伦敦的雨季,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对于张爱玲来说,都是致命的吸引。她托人找张廷重谈女儿留学的事,张廷重却借故不见,张爱玲自己去找父亲演说,被严词拒绝,后母来说风凉话,张爱玲反抗,却遭到父亲一顿打,被关了起来,一关半年。姑姑来说情,也被打得头破血流。

黄逸梵的存在,让张爱玲空前地无畏起来,母亲的世界,仿佛是个功率强大的吸铁石,自动便把张爱玲吸引到她身边去。1938年的阴历年前,张爱玲从父亲的家成功出逃,她走在大街上,每走一步都像是一个响亮的吻。

黄逸梵是有心帮女儿留学的,可她又有种种纠结,她对于自己的人生很爽快,但对于别人难免苛刻,女儿的未来当然最重要,她请犹太裔英国人给张爱玲复习数学,五元钱一小时,价格算是颇高,可西方还有恋人的她,有时难免抱怨,这让张爱玲始终觉得自己愧对母亲,甚至不敢找母亲拿坐车的零钱。

张家有女初长成,黄逸梵却发现女儿惊人的愚笨。她教张爱玲如何煮饭、如何洗衣、如何走路,如何看人,她告诉张爱玲点灯后应该拉窗帘,教张爱玲照镜子研究面部表情,告诫她如果没有幽默天才,一定不要说笑话。虽然这些东西没学到精通,可张爱玲到底没有辜负母亲的培养,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后因战事,转入港大就读。

这时期张爱玲对于母亲,始终有点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意思(因为怕受打击)。黄逸梵似乎属于那种要求特别高的母亲,对女儿难得称赞,即便是别人讨论她女儿哪里长得好,她也只不过一句:她头圆。有点类似黑色幽默了。黄逸梵一手打点了女儿的留学事宜,张爱玲对她当然是感激的,可这感激变为行动,却含着一种怯怯,她为母亲买了一朵用铁丝撑着的玫瑰花,原本以为母亲要骂,可却出奇地得到母亲的称赞,张受宠若惊。母亲在姑姑面前维护她细长的体形,她也开心到几十年后都记得。

1939年,张爱玲赴港读书,母女再次分散。在港大读书期间,张爱玲放假极少回家。1941年暑假,黄逸梵跟上海几个牌友结伴来香港游玩,张爱玲与母亲有过一段时间的小聚。张每天都像小客人似的去浅水湾见母亲,母亲同行的伙伴中,张爱玲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三角关系,其中一个原本对黄逸梵有感觉的男士,因为不堪黄的冷落,而和另一位同行女士同居(黄显然对这位男士没兴趣),这可能就是张爱玲日后写出的传世之作《倾城之恋》的原型。

那一段时间的浅水湾之行,给张爱玲展现了一个高等华人斑驳迷离的世界,为她日后书写香港传奇,供足了材料。这个机会,无疑是黄逸梵带给她的,她的世界,对于张爱玲这个还站在人生边上的女孩来说,太精彩,也太刺激。

张爱玲在港大是奖学金大户,有一次,某位老师没给她评奖竟不好意思,私下给了她800零票子,张爱玲喜不自禁,拿去给黄逸梵。这位母亲的奇崛处首先在于,无论什么事,都能朝男女问题上去想,慌得张赶紧撇清:他不喜欢我。接着,这位妈妈又因为打麻将,输掉了女儿的800块。不多不少,刚巧800块。

这800块,在张爱玲看来,是生存的证明,比天都大,重有千斤,可黄逸梵却四两拨千斤,一个晚上输个殆尽,此等行为对张的伤害,可想而知。所以日后,姑姑提起二婶,张爱玲会说,二婶的事,我简直不管了。当然,这仅仅是一例,可从此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此时的张爱玲,对母亲渐渐地有了怨气。不过换个角度想,黄逸梵的苦处,张爱玲又如何体会,年轻的时候,子女对于父母,总容易少了一层体谅,多了一份苛求。

第四度团圆后,黄逸梵去了新加坡。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黄逸梵的男友死于战火,黄坐难民船逃到印度,做过尼赫鲁姐妹的社交秘书,她在印度也有个英国恋人。再次回到上海与女儿团圆,已经是1948年,这也是张爱玲母女的最后一段相处。

时间已经推移到二战后,张爱玲在上海的日子,都是与姑姑张茂渊住在一起。最后一次回国,黄逸梵显出老相,她已经不太注重打扮,生命的规律并不对任何人格外宽容,张爱玲虽然刚经历了情感生活的重创,可就一个生命来说,她如日中天。

因为没给她介绍“燕山”,黄逸梵便赶紧找人来做一套旗袍,她怕张爱玲以为她穿得太坏,见不得人。岁月催人,美人迟暮,母女关系走到此处,仿佛来了个对调,黄逸梵对于张爱玲,似乎有点怯怯了,以前,是张爱玲对于母亲的世界百看不厌,现在变了,因为感情世界的渐渐枯萎,黄逸梵似乎也开始对女儿的感情世界格外关注起来。她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窥浴——看看女儿的身段有无变化,还抽查女儿和“燕山”的关系,她看女儿编剧的电影也开始“很满意”,还想着给女儿做媒(可惜手边没合适的人),开始爱同女儿说话(女儿心不在焉她就生气),叫女儿的小名。黄逸梵开始向女儿靠近,这是为了拉拢感情,补救过去的照顾不周,还是想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找一个依靠,养儿防老?她可能以为自己一手造就出来的女儿,终究会陪自己身边。

最心痛的一幕还是上演了。经过世事历练,张爱玲最起码学会表面的坚强,她留了二两黄金,准备还给母亲,作为多年来的“培养费”。黄逸梵拒绝了,紧跟着哭了起来,“就算我不过是个待你好过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嗳”,她不是不害怕“断绝关系”,对于这一幕,张爱玲多年后写道:她不是没看见她母亲哭过,不过不是对她哭。是不是应当觉得心乱?但是她竭力搜寻,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样的决绝,当然是张爱玲后来的判断,但这判断里,应该是有着某种隐藏,对母亲的感情,张爱玲始终藏得很深,直到母亲病逝,她终于大病一场,两个月后才敢整理母亲的遗物。

黄逸梵一生漂泊,感情上不算顺利,打胎估计都有过不少,算得上风流女子,可她渐渐步入自己的晚年,面对自己的子女,又有种不知如何交代的纠结与哀痛。所以她哭道:我那些事,都是他们逼我的——这就好像现在诸多女明星年轻时代闯过了头,闹出桃色事件,以后面对子女,总归尴尬。

可到底没有挽回女儿的心。

最后一次团圆后,黄逸梵还是孤身上路,远赴英国,她收养了一个华侨的女儿,这一举动,是为了缓解她自己思念女儿的痛吗?也许她知道,这一去就是永诀。

1957年8月,黄逸梵病重,她给张爱玲写信,希望能见女儿一面,张却因为经济问题,只能寄给母亲100美元。不久,黄逸梵在英国病逝。她留给张爱玲一箱子古董。这些古董支撑着张爱玲和赖雅,度过了人生最困窘的一个时期。留有遗赠,算是她对女儿最后的支持。

同类推荐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以王阳明的著作和现代解读为基础,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带给人心灵深处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等问题,给出了一张张神奇药方。阳明心学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干扰你。真正读懂了王阳明心学,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世界历程

    世界历程

    世界真的是如今人们所认为的界定格局吗?充满未知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存在。当世界之壁消失,世界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格局?
  • 神殇·永离

    神殇·永离

    持箭的双手,能否选择不成为英雄?亲情与信念,炽烈与平凡。难道惟一的结局便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和丽瑞一起,重游神话大陆。体会《特洛伊》般的梦幻爱情,若等到你,三百年譬如弹指,若遇得到你,一支舞君亦魂消。若错过,若再见,若我永生不倦的爱恋。
  •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有期徒刑七个月,在看守所一段不寻常的记忆,作者先是被治安拘留,然后因行凶伤人被判刑。本文主要描写看守所那个被人遗忘的原生态社会。描写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案例,展现你所不知道的人性百面。
  • 本妃嚣张,王爷请捧场

    本妃嚣张,王爷请捧场

    某日,某王爷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床榻上窝着一只懒猫和一个懒人。某王爷笑说“请王妃把爱猫放下,可否。”语气如春风沐浴一般的和谐,看不出任何不妥。某女探出脑袋,用手摸摸他的头说“王爷,您没有发骚吧,这么温柔,骗骗黄花大闺女可以,但是骗我太假……”某女明明知道某王爷有洁癖,却歪着头丝毫不怕死的说。“褚诗沉!”“在!”某女回答“把你家的猫拿出去,否则我拔光他的猫毛!”“哎,怎么可以,我还指望他给你暖床呢,他可是暖床上好极品,毛都那么软……”某女抱着爱猫,嘟着嘴说道,然而说到一半被打断了“褚诗沉,今晚你死定了。”某王邪笑。某女打了个寒颤,马上逃跑时被逮住了。王府今夜发出人和猫惨叫声
  • 娱乐圈女皇

    娱乐圈女皇

    一个丑陋的胖妞,在重生前演艺路程诸事不顺;重生之后,强大的明星养成系统让她有了在演艺圈发展的机会。一个她根本不认识的世界,一个没有盗版的世界,一个没有负担的世界。且看她如何在这个不熟悉的异世界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娱乐圈世界,成为娱乐圈的女皇。
  •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风临天下:王妃不好惹

    她是现代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冷血无情,手染鲜血。他是异世威震天下的王爷,心思难测,名满天下。当现代杀手穿越异世,成为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庶出小姐。她缓慢的转过刀锋,喋血的利剑直逼尊贵无上的他:"现在,你还要我做你的王妃吗?""当然!"乱世浮沉,天下风云,她注定是翱翔九天的金凰。江山为棋,翻云覆雨,谁主沉浮?
  • 战争版:碧血黄沙

    战争版:碧血黄沙

    1936年,红军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之后,曾在青海地区与马家军进行了惨烈的战斗,步兵对骑兵,西路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碧血黄沙》以最惨烈的倪家营予战斗为线索,真实反映了西路军的历史。
  • 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

    中篇官场小说全集,收录了王跃文、肖仁福、许开祯、唐达天、洪放等几位国内一线官场作家的最新作品。本小说集所选作品均为最新作品,乃这些名家为出本合集特意写的新作品。
  • 灵尊境界:天才少年

    灵尊境界:天才少年

    一群绝世风华的少年,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倾城之貌,绝世武学,都被天才少年们所拥有。是谁为爱纵身跳下悬崖,涅槃重生,懵懂的她变得成熟。当千年前的迷雾揭开,亲手把挚爱逼死的他,后悔不已,他,是否还能赢回佳人芳心?对对情侣牵手,而她仍然无法从伤痛之中走出来。大雪落下,红梅之下,倾世佳人独身而立,耳边熟悉旋律响起,“若希,怎么了你累了,说好的幸福呢?”白衣翩翩熟悉的身影,还有……那……紫玉萧。【本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多多支持本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