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1500000001

第1章 糖尿病常识入门(1)

胰岛素是从哪里分泌出来的

在人体内胃的下方,十二指肠的旁边,有一个长条形的器官,称胰脏。胰脏本身是个腺体,腺体中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即B、A、D 及F 细胞。B 细胞(胰岛中B 细胞占75%)分泌胰岛素,是体内的降糖激素;另一种称A 细胞(占20%),A 细胞分泌胰糖素,其作用与胰岛素相反,有增高血糖的作用;D 细胞(占3%~5%)分泌生长素、胃泌素;F 细胞很少,分泌胰多肽。上述不同的内分泌细胞的布局十分巧妙,胰岛中央聚集着B 细胞,周围覆盖着杂居的A 细胞和D 细胞,各分泌不同的激素,且相互起调节作用。

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一天当中,胰岛素分泌是不间断的。在基础状态下,每小时分泌0.5~1.0单位,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到餐前的5~10倍,这是因为饭后血糖升高,B 细胞受葡萄糖刺激作用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多。正常人每24小时分泌胰岛素约24~48单位。胰岛素有广泛的生物效应。

1.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其降低血糖的机制有三方面:

①促进各种组织利用葡萄糖,特别是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将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和糖原贮存;

②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产生能量供机体利用。

③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如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蛋白质及脂肪转变为葡萄糖,抑制肠道吸收糖,结果使血糖下降。当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当超过肾糖阈值时,出现尿糖。

2.胰岛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转运到脂肪细胞贮藏起来,同时抑制酯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的分解。

3.胰岛素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血浆胰岛素的水平是维持正常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维持氮平衡的重要因素。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同时减少尿素形成和抑制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糖异生)。

糖尿病患者因B 细胞功能障碍,不能随血糖的增加而分泌较多的胰岛素,相反因葡萄糖的毒性作用,胰岛素分泌进一步降低。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就不能进入靶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糖不能利用;同时葡萄糖也不能进入肝脏,肝糖原不能合成,从而使肝中葡萄糖的储藏减少;再者,体内营养物质分解,脂肪酸的生成增多可引起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受体在体内起什么作用

胰岛素受体是在细胞膜上由一对α亚单位和一对β亚单位组成的一种细胞膜受体。α亚单位暴露在细胞外,能结合胰岛素分子;β亚单位则穿过细胞膜,其大部分在细胞内,含酪氨酸激酶。在胰岛素敏感的组织细胞,如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膜上有众多的胰岛素受体。胰岛素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使细胞周围的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内、被细胞所利用。在同等血浆胰岛素水平时,胰岛素受体越多,胰岛素的作用能力越强,组织对胰岛素越敏感;相反,胰岛素受体减少时,胰岛素作用能力减弱,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换言之,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有抵抗。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数目明显减少,且受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也减弱。肥胖者必须通过减肥及增加体力活动等手段,才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的

虽然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大体一致,但人体内仍然有调节血糖的精密系统。主要是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三个方面。

(1)肝脏。肝脏的作用犹如银行里的活期存款,存取自由。血糖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在那里合成为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不致过高。而当人体饥饿血糖水平偏低时,脑细胞和血细胞急需血糖供应,肝脏就通过糖原分解与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以提高血糖浓度。可以看出在葡萄糖稳定平衡方面,肝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犹如司令部,掌管全局。中枢神经的下丘脑有个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前者促进摄食要求,后者下达拒食命令,均可对血糖产生影响。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有功能相互对立的一对神经,一是交感神经能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而另一是副交感神经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降低,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调节血糖的变化。

(3)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调节血糖。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使血糖降低的激素仅胰岛素一种。这些激素功能各异,形成一个糖代谢的调节系统。

肝脏、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三者共同合作,达到稳定血糖相对平衡的目的。

糖尿病与糖类有何关系

血糖异常主要与所谓的西方化饮食有关。这种饮食富含糖类、脂肪、动物蛋白和少量植物纤维。研究证明,糖类是糖尿病和反应性低血糖(还有肥胖)最主要的促成因素。糖类人血后能很快引起血糖的急剧升高。机体对此所做的反应是迅速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的过多分泌又促使血糖降低并常引起低血糖的症状。

机体对血糖水平迅速降低做出的反应是分泌。肾上腺素,它是一种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的激素。反复的低糖刺激,逐渐会使肾上腺变得“精疲力竭”而无法做出适度的反应,这一反应的缺乏会导致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如果血糖调整机制进一步恶化,最终,机体将变得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胰腺功能走向衰竭,并且反应性低血糖也将演变成糖尿病。

显然,糖尿病和低血糖治疗或预防的关键一点在于远离糖类。

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有何重要性

1.餐后2小时血糖

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有一位糖尿病专家说得好,如果一个医生或一家医院,从来不用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方法来确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那糖尿病患者最好换别的医生或医院就诊,笔者本人也非常同意这位专家的看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有如下重要性:

(1)一方面它反映了胰岛B 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餐后食物对胰岛B 细胞产生刺激后,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储备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接近于空腹水平,一般应小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病友分泌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B 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2)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大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故要尽量使餐后血糖小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140~200毫克/分升),对于老年糖尿病病友或并发症较重者尚可,但对中年以下及病情不重者,由于轻度的高血糖就对血压、心血管有不利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下,这也有利于减轻胰岛B 细胞负荷,保护B 细胞功能。

(3)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可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Ⅱ型糖尿病病友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病友往往会自以为血糖控制良好而贻误病情。

(4)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应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反应的。

(5)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既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至于引起血糖特别波动。

2.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应注意的问题

(1)测餐后2小时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该吃的药要吃或该打的针还要打,进食的质和量也要和平时一样,否则就不能了解平时血糖控制得怎么样了。

(2)餐后2小时是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是从进餐结束后,甚至从进餐中开始计时,这些计时方法都不正确,会影响测定结果。

有关GI 的新观点有哪些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食物的一种生理学参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不是通过实验室化学测定的结果。

GI 表示含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引起血糖的高低,这个高低的程度是与50克的葡萄糖(或50克含碳水化合物的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相比较而得来的。用公式表示如下:

GI =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餐后血糖应答50克葡萄糖(或面包)的餐后血糖应答×100当血糖生成指数在55以下时,可以认为该食物为低GI 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55~70之间时,该食物为中等GI 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70以上时,该食物为高GI 食物。高GI 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低GI 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速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因此,了解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糖尿病的发病与季节有关吗

糖尿病发病与季节有关,但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从糖尿病的类型人手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Ⅰ型糖尿病常在30岁之前发生且瘦人多见。而且,此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般在一年中的秋季发病,而秋季正是人们容易被许多病毒感染的季节(如水痘、流感和麻疹等),Ⅰ型糖尿病在秋季高发似乎提示它有可能是由于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但这一假设是否正确,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Ⅱ型糖尿病常在30岁之后发生且胖人多见。此型糖尿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这种发病季节的差异是工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众多区别点之一。

中国糖尿病患者康复工程是怎么回事

“中国糖尿病患者康复工程”大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于2004年10月下旬正式启动。活动期间,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对糖尿病患者及“亚健康”居民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知识的普及,同时为100万名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亿,糖尿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管理委员会为这次活动——中国糖尿病患者康复工程,首批拨专款100万元。国内规模最大的糖尿病专科医院——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成为这次活动的具体承办和技术支持单位。糖尿病患者康复工程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全国主要城镇社区,通过一系列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热线咨询、健康体检多种形式,让广大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高危人群正确认识糖尿病,真正做到对糖尿病的早防早治。

精神压力能引起糖尿病吗

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应用,一改传统的医学思维形式,人们不再单纯从生物科学的观点去观察、研究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个体需要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促使身心疾患的发生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工作关系以及家庭生活关系等是不同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个体的思维差异,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奠定了产生不同疾病的基础。2400年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精辟指出:“了解什么样的人患病要比一个人患什么病更重要。”糖尿病侵害人体的不确定性,说明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就有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

心理应激是罹患糖尿病的诱因吗

1.心理应激的概念

除了性格特征与发病可能相关之外,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心理因素,它所引起的精神紧张或心理应激的生活事件也与发病相关。HoImes Rathe 将生活事件定义为“任何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事件”。美国学者Holmes 等人对500余人进行了关于生活事件对疾病影响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社会再适应评定表。通过对生活事件进行定量分析,他们认为任何类型的社会生活变动都能造成人们对疾病呈易感状态。国外一些学者曾提出:生活中的变化是一种应激源,它需要个人的再适应。应激源有急性和慢性,急性应激源如学校考试、睡眠剥夺等;慢性应激源如失业、离异、丧偶、亲人死亡、得到患不治之症的消息等,慢性应激源持续时间较长,其所引起神经免疫指标的改变较持久。凡是新近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者可能较易出现躯体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2.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避免精神刺激

不具备糖尿病体质的人若仅是受到精神压力,自然是不会发生糖尿病的。但是原本便是具有糖尿病体质的人,若经常受到重大压力,其体内潜伏的糖尿病便可能发作。所以精神压力成为糖尿病的诱因之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内脏运动保健法

    内脏运动保健法

    这是一本原创性的医疗保健类科普书,主要内容是作者坚持几十年的一种健身方法,全书共分4章:第1章基础知识篇;第2章操作方法篇;第3章预防保健篇;第4章辅助治疗篇,介绍了临床几种常见疾病的内运动辅助治疗方法。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 乙肝科学保健指南

    乙肝科学保健指南

    慢性肝炎很常见,诊断不困难。然而,慢性乙型肝炎很少在发生后即能作出早期诊断,多数病人就诊时难以说明何时开始有病;就诊时,甚至多次门诊后医生也未必能正确说明病情程度;有的病人病因不明或治疗无效,辗转求医尚无结果。肝炎患者在日常保健和治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书主要从不同的季节,介绍了一些科学的保健方法,可以让你避免感染,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 健康体检一本通

    健康体检一本通

    本书系统介绍了健康体检的知识与原则。分别从常规检查项目、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向广大读者一一讲解体检项目的含义和作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书中穿插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小知识与问答。
  •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婴幼儿从母体内一个几乎完全清洁的环境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将要面临着一个受到污染的环境,他们娇嫩的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让他们远离疾病,拥有健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帮助父母掌握婴幼儿饮食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对抗婴幼儿疾病,我们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多种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饮食疗法,以便年轻的父母养育出更健康聪明的宝贝。
热门推荐
  • 一世盛宠:霍爷的倔强小羔羊

    一世盛宠:霍爷的倔强小羔羊

    倾盆大雨夜,凌晓晓一家被追杀。她侥幸跑了出来……躲在别人屋檐下避雨!却不想,邂逅那个“传说”中的男人。一晚委身,只为要他帮忙,报杀父之仇。但是他却就此沉沦,许诺她一世恩宠……许她再也不掉眼泪、流血!他为她拼尽一切。依旧未承认对她的爱,不是不想,是害怕。手无缚鸡之力的她,为了那个男人,依旧拼劲了一切。可是,当曾经伤害他,最深的旧爱回来。她有何去何从?就算囚禁她一辈子,那个男人,也不准他人染指。“我既然不爱我,为何不放掉我!”他不言语。直到那天……那个男人终于再也压制不住,再也不愿意去刻意回避。……只是,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纵横于世,不可一世的他,终究还是慌了神儿。微虐!越往后越甜……
  • 凤华绝代

    凤华绝代

    《大汉天子》中她被众星捧月,却唯独得不到他真挚的爱。曼冬,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孤女,如今魂附她身又会有怎样的结局?争与不争,斗或不斗,是命运使然还是被逼无奈?阴谋四起的背后到底又有怎样的隐情和秘密?看金屋藏娇如何全新上演......
  • 神思——泪雨

    神思——泪雨

    另一种神话,另一类仙妖魔三族的争斗。他在望穿秋水而垂泪,她在青石街道等雨停。一切,只为守护……
  • 我所保护的世界

    我所保护的世界

    每个人都想成为神,但是神并不仅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称呼,拥有绝对的统治力与权利就可以称为神,而屠神小队就是因此而生……为此他们努力的保护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取得更强大的力量。
  • 嘉偶天成:恋爱初遇

    嘉偶天成:恋爱初遇

    他是闪耀的帅明星,有着许多粉丝的期待;她是一个冰山学霸;他是一个有点面瘫的帅明星;她是一个温柔细腻的小女生。当他们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

    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那些看似幼稚、好笑或者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恰恰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重要途径。对此,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书针对孩子最常问的260个问题,首先点出父母最容易做出的错误回答,然后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告诉父母该如何巧妙、科学地回答孩子那些令人赧颜的雷人问题,从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亲子关系,为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身心健康、扩大认知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 豪门天嫁NO.1:鲜妻宠上瘾

    豪门天嫁NO.1:鲜妻宠上瘾

    请关注新文【萌妻火辣辣:BOSS宠上瘾】当颜清儿浅笑嫣然的挽着冷亦寒出现在她面前,那一刻,慕安然便知道,她被踢出局且输得彻底。民政局外,墨深单膝跪地,深情款款向刚办完离婚手续的她求婚——“慕小姐,你愿意嫁给我吗?”在前夫的注视下,她点头答应,“墨先生,余生请多指教。”第二天头条,便是慕安然成了A市人人艳羡的豪门夫人,亮瞎了所有人的眼。可事实上,墨深在人前有多衣冠楚楚,在她的面前就有多禽兽!深夜,她被某人逼到了墙角,“墨先生,说好的一周三次呢?”下一秒,男人猛然将小白兔拐走,“你听错了,是一天三次。”
  • 重磅

    重磅

    当天上的月亮破碎,人们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末日!当异兽的脚印踏入,人们才知道什么才是外界生物!当看到外界人类后,人们才知道人类自身的力量可以踏碎星空!
  • 魔妃寻亲路:王爷好腹黑

    魔妃寻亲路:王爷好腹黑

    小恶魔为兄报仇,却遭人算计,再次睁眼,身在异世,生活却也幸福,不料,被告知人生已经安排好了,得,一怒之下,决定隐藏天赋,扮猪吃老虎。。。路漫漫,其修远兮!且看恶魔训夫,寻亲来也!!!
  • 并蒂荷花一茎香

    并蒂荷花一茎香

    最美的邂逅是不期而遇,最动人心弦的是缘,缘总归会圆。如果说姐姐冬白凝是一只高傲的天鹅,那么冬白霰就是一个和天鹅一起游泳的小黄鸭。天鹅总有学会飞翔的一天,小黄鸭也有进化成......大黄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