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300000090

第90章 今天创作的道路[1](1)

前些年辰我们有几位朋友组织创造社从事文艺活动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号召,便是本着内心的要求以图个性的发展,颇引起一部分人的非议,以为这便是创造社主张“为艺术的艺术”而非“为人生的艺术”的供状。直到现在,在好些人的“文坛回顾”里面,还反复着或人云亦云地沿用着这样的见解。这其实是极肤浅的无批判的批判。无论任何能发生价值的活动没有不是本着内心的要求。最积极的革命活动,假如不是本诸内心的要求,即是没有深切的自觉,那你,会不能持久,你会得不到结果或生出反结果。无根的树木是不能存活的,无源的水流是容易枯涸的,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有自觉性的活动能收到它的相应的成果,从活动者个人来说,便可以得到他的个性的发展。这样解释出来,我们可以知道创造社同人的那个号召,其实是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极应分极谦抑的说法,他们只是没有夸大他们的成果会对于祖国或人群发生怎样怎样的作用而已。

“为艺术的艺术”,在欧洲固然是曾经有人号召过,在中国就是目前似乎也还有些人在以此自豪,事实上只是不通的一个偏见。无论任何艺术,没有不是为人生的,问题只是在所为的人生是为极大多数人,还是为极少数人;更进是为极短暂的目前,还是极为长久的永远。这里便可能有些矛盾的交错。假如是为极少数人目前享受,如世纪末一些个人享乐的刹那主义派的文艺,或者便是所谓“为艺术的艺术”派吧,这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即使是为极大多数人的享受,而只为的是极短暂的目前,就如迎合低级趣味的一般的黄色文艺,还是同样地没有价值,而且更加有害:因为它所害的不是少数的个人而是多数的大众。又假如是为极大多数人极长久的永远享受,便是深入浅出,体现着永恒的真理,而又平易近人,始终是极新鲜、极明朗、极健康、极有力的那种作品,这应该算作理想的极致。但如为的极长久的永远,而在目前仅能得少数人的了解,或因理想深刻难于把握,或因表现特异脱乎常轨,文艺史中每不乏这样的先例,便是当代无闻而日久弥光的作品,那价值由它本身便可得到证明,它根本为的是永远,而结果也就是为的极大多数的人生。再要详细的分析,则依价值的久暂与接受者的多寡,应该还可以得出无数的等次,但我们尽可以不必在这些空洞的问题上多费笔墨了。

艺术是价值的创造,它根本是为人生的。怎样的生活,无论是内心的或外在的,才可以使人生美满,怎样的自然和社会才适合美满的人生,如何而后可以创造那些美满者适合者或消灭那些相反的部分,这是艺术的一些基本命题。这些命题和文化部门的其它活动,事实上是共通的。它们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态度。譬如以科学言,它的究极目的,同样是在乎理想的人生之创建,但它几乎纯是由理智活动去分析、提炼、综合、应用,而偏重于物质建设。艺术则多靠情意活动去体验、想象、批判、构成,而偏重于心理建设。而两者亦互相为用,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牟和慈曾经说过“自然科学家需要有艺术家的幻想力”,而艺术家更断然不可缺少科学的教养,例如近代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实际是以力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音响学等为其基础;而近代的文学,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除应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丰富常识之外,尤须仰仗于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社会科学等的结晶。诚然,一人的智能是有限的,要通晓近代的全盘智识,那在事实上是不可能。但要作为一个有力的文学工作者,在其范围内的智识是必须具备的,或者对于某一部分科学有相当湛深教养,在创作上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创作”这个名词,在日本人方面习惯上差不多是用来专指小说的制作和其作品,戏剧文学有时包括在内,诗歌便全然除外了。这个偏颇的习惯在中国似乎也受着感染,而且变本加厉,不仅戏剧被抛在创作之外,像诗歌或“诗人”有时竟成了嘲笑的对象。这种风气是应该改变的。我现在采用着“创作”这个名词是把它解释为一切文艺作品的创制,无论是小说、戏剧或诗歌,乃至文学以外的各种艺术部门的作品,都应该是“创作”。但我在这下文里面,我只想限于文学部门提供一些意见,文学以外的部门我不想涉及,因为我的能力有限。

文学本有进展和分化,这是初步的常识。古时候的文学是限于有韵的诗歌的。在欧洲,诗有抒情、叙事、剧诗的三大分类,后来叙事诗发展为小说,剧诗发展为话剧,诗歌的领域里面就只留下抒情的部分了。假使从广义来说,应该把小说和戏剧都称为诗,但从狭义来说,则诗是只限于抒情诗的。中国的情形虽然稍有不同,但也并无大异。中国的古人说:“有韵者谓之文,无韵者谓之笔”[2],文章竟为诗歌所独占。中国虽然没有长篇大作的民族史诗,但如周秦《诸子》中的许多韵文对话故事(这种故事,《庄子》中最多,但要通晓古韵方能识别),汉魏的赋,六朝以来的骈文,在形式上都是诗,都可归于叙事诗的范畴。拿民间文学来说吧,则历代的弹词和鼓词,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中国的剧诗乃至一般的戏剧活动最不发达,本来由周秦《诸子》的韵文对话,再加上复杂化的过程,便可以成为剧诗的,但中国的古代文学不曾向这条路上发展。韵文对话发展成为赋,那只是把对话无限制的拖长为长篇演说,人物却只停留在两三人的简单。古代文人对于形式的株守是可以惊人的,一种形式可以株守到几百年乃至一两千年而无多大改变。这原因大约是由于中国社会的长期定型化吧。中国的戏剧是到了宋以后才发展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印度的影响。由元人杂剧发展到皮黄,戏剧在构成上是经历着复杂化的程序,但始终未脱离歌剧的限阈,虽然有些不大契合,我们是通可以称为剧诗的。

不过我们中国人对于诗的鉴别可以说特别敏感。自周以来,我们对于诗的认识差不多就只限于抒情。“诗三百篇”便纯粹是抒情之作,有好些人以中国无雄大史诗为遗憾,在我看来,倒是值得夸耀的。用诗的形式来叙事,我们中国人早就觉得不甚合理,所以凡是属于欧洲叙事诗范畴的辞赋骈文,在我国却只称之为辞赋骈文,而不称之为诗,看待它是和诗有别。因而很早我们就知道利用更适当的散文来叙事,我们的伟大的史家司马迁,在这一点上他有光辉灿烂的开辟,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同时是可以称为伟大的小说家的。可惜他这一开辟只是在正史或传记文学上得到传承,此外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小说方面则仅仅漫衍为某生式的笔记体。章回体比较规模宏大的小说,还是由印度来的“变文”演变出来的,而章回小说也始终没有脱掉那讲唱体的形式。

诗以限于抒情,这个传统很值得宝贵。我们在这一点上确确实实是比欧西诸国先进。但奇妙的是欧洲文学传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人却来了一个走回头路的倾向,以中国诗中没有叙事诗和严密的剧诗为遗憾,而要尽力从事于叙事诗与剧诗的建设。直到现在还有些诗人在努力竞做长诗,有的要做到一万行,有的要做到一万八千行,这努力我看是有点近于浪费的。诗并不是以长为贵,要长于其所不得不长,短于其所不得不短,拼命拉长而且要限定行数,那简直等于在拉挂面了。诗如严格地限于抒情,则事理上是不能过长。中国除《离骚》以外没有更长的诗,也就是这个事实的证明。要做长诗,势必叙事或者纪行,但要满足这些目的不是有更自由更合理的散文存在吗?中国人已经脱离了两千年,外国人也已经脱离了一世纪的那种形式,为什么还要把它捡起来以惊奇立异?

同类推荐
  • 说戏讲茶唱门歌

    说戏讲茶唱门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艺的人文形态及内涵,既是传统经济和农耕社会的产物,也赋予了记忆中江南集镇特有的风情。小民的风流,手艺的黄昏,使得这些关于往年民生的文字具有了黑白影像的效果——一种内在灵魂的延续。作者谈正衡所选择的舒展的叙述角度,让人很容易从这些泥软土香的地域文化中获得了有益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么善于捕捞过往的生活情趣,缓缓述及自小所生活的有各种手艺人的街道……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杨献平所著的《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经历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等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下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唱和,坚持自己的独特的书写方式,与当下其他散文作品有明显区别。
  • 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她自己不但有文集问世,而且帮助女子文学社成员出书。一套八卷本的《红鬃马》文集记录了她与文学社成员追求文学之梦的艰辛和成果。斯世斯文,斯人斯魂,实堪敬哉!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大师

    我就是大师

    意外的融合神秘传承,让许丁以为自己开启前世宿慧,从此走上了装神弄鬼,改善生活的道路。
  • 刀剑修罗

    刀剑修罗

    “一个少年的成长,两个种族的战争。”落魄少年清平乐逃命途中偶遇王者宗师夜风,得夜风指点,到月城城主府寻找一个新的人生。在南宫小姐的安排下,清平乐成为“新月”训练营的插班生。他结识世家弟子步吴迪,又连得奇遇,最终杀入训练营前十,参加新月盛宴。一段传奇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 天水阁

    天水阁

    天水阁三百年后再次现世,太学五十年后再次开启,孤身入京的萧遥不经意间掀开了这方天地的大幕……
  • 白领将军妻

    白领将军妻

    现代天才白毛女迎接上天的过份“爱戴”,认真认份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压榨得一滴不剩,一觉醒来,才发现,上天果然很爱戴她她成了阶下囚,不,该说“它”成了阶下囚拇指粗的钢条,将她困在其中,仅容一人的空间,让她动也不能动他是李隆基最信任宠信的两员大将之一他与安禄山争女人,结果惨败远走边关,安做一员边关守将她成了一个失败男人的阶下囚最可笑的是,她穿越时空而来,只是为了替他人作嫁,哦不,是为他人“报恩”。
  • 重生之草包狂妃

    重生之草包狂妃

    前世他为她而死,肝肠寸断。今世她假扮恶魔,躲他到天边。可王爷有意,请旨赐婚。“本小姐琴棋书画不会,打架斗殴样样有份,你还要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姬未央

    帝姬未央

    末白为她舍生忘死,流火为她颠覆伦常,黎歌为她倾城灭国,三个男人为了爱她不顾一切,可是没有人知道,冷宫一夜,她已非当年未央。再次醒来,她只知道有恩要还,仇要报因为她已无心,身体里只剩下冰冷的血,只剩恩仇再无爱憎……
  • 狩魂之苍蓝之炎

    狩魂之苍蓝之炎

    在这个世界有着一种看似平凡的职业——猎人,但他们的猎物却是让人恐惧的——龙。
  • 仙魔之体

    仙魔之体

    修仙之路,修魔之道,仙魔真的不两立吗?且看小小孤儿重生崛起,傲世群雄。
  • 黄泉超市

    黄泉超市

    孟平的超市有点奇怪。孟婆汤,照妖镜,后悔药……应有尽有!超市的客人也不是普通的客人,黑白无常,太上老君,阎王。举止诡异带着双子的鬼母,沉溺于虚拟骤然离世的网瘾少女……又会带来一个个怎样波折离奇的故事呢?华美的衣裙竟有灵魂,数以千万生魂悄无声息地消失,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
  • 异能小子逍遥行

    异能小子逍遥行

    谁在那年花开得最艳的时候陪你嬉戏姹紫嫣红的青春?谁在那心绽得最真实的时候伴你走过花雨漫天的季节?谁成为了你珍藏的最美的景色?而你又是谁路过的最难忘的风景?晨钟,暮鼓,如今花儿又开了,你还能找到那年让你们一起陶醉的那朵花吗?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