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41

第41章 钱穆(5)

抗战胜利后,一日,钱穆在小学兼中学同学华沛若家中晤谈,华问:“《论语》’孔子五十知天命‘,先生今年亦已过五十,敢问知天命之义?”钱穆回答:“此乃大圣之境界,吾侪何敢妄加揣测。余只敢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上用心。回忆白果育学校、常州府中学堂以来,改朝换代,天翻地覆,社会一切皆已大变。而吾两人今日在此檐下坐谈,岂不仿佛依然是往日情况。此亦可谓是吾两人之能立能不惑,但只可谓是一种具体而微之能立能不惑,又只是微之又微,微不足道。正如一万贯钱与一文钱,一文钱太少,太无价值,但亦同是钱。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罗近溪渭’端茶童子亦即如圣人‘,皆此义。倘吾侪能立能不惑,继续下去,亦可算得是吾侪之天命矣。孔子言:’天生德于予。‘人之禀赋有高下,德亦有大小。大德敦化,小德川流,纵是沟渎之水,只川流不息,亦皆朝宗于海。大海是其汇归歇宿处。此即是天命。”

严耕望回忆,钱穆教导学生应立志宏大,拿出气魄与意志,做个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大师,否则学术局限一隅,纵使当代是第一流学者,回归历史之后,仍是第二流学者。

钱穆预言:“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

创办新亚书院时,钱穆几次写信给在大陆的学生洪廷彦都流露出对故乡山水之胜的眷念,他在信中曾说道:“我虽不能回来,但在香港还有我应做的事。我的著述留存于天壤之间,自信可传之将来。

钱穆应邀去美国讲学,在美国碰见蒋梦麟,二人曾坐谈一小时。蒋告诉钱:“已连读君之《国史大纲》至第五遍,似君书叙述国史优处太多,劣处则少。”钱问蒋:“所叙国史优处有不当处否?”蒋答:“无。”钱穆说道:“既无未当,则亦不妨多及。国史叙治世则详,叙乱世则略。一朝兴则详叙,一朝亡略及。拙著亦承国史旧例。今日国人好批评中国旧传统,却绝不一道其优处,拙著亦以矫国人之偏,君谓有未当否。”蒋梦麟再三点头称是。

钱穆从美国讲学返国时,绕道英国,赴友人家中拜访。友人家在伦敦近郊,傍晚时钱穆夫妇出外散步,附近一个小镇上的居民群出围观,问钱穆是否自香港来,钱穆答以美国,众人纷纷问美英孰优孰劣。钱答:“美国何堪与英国相比。”众人大惊,问有何据。钱穆指着田塍间的老幼男女,说道:“如此接近大自然,生活何等幸福。美国人家宅纵在乡野,出门即大马路,汽车交驶,岂容徒步。即欲就近买一包纸烟卷,亦得驾车出门。长日困居院中,何得如君辈快乐。”众人闻言面露喜色,纷纷点头。

1989年,钱穆到香港参加新亚书院四十周年校庆,他在与学生座谈时说:“救世界必中国,救中国必儒家。”

******谈论恩师钱穆时说道:“钱穆治学的宗主,便是立志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爱国

钱穆的小学老师钱伯圭对钱穆说:“你知道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钱穆骤闻,大惊,云不知。归家后询问父亲,父亲说:“老师说得对,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你看街上店铺有满汉字样,即指此。”钱穆自此便抱民族观念,同情革命民主。

在常州府中学堂就学时,钱穆偶然发现了一本谭嗣同的《仁学》。他一口气读毕此书,觉得心情激荡,革命思潮顿时高涨。第二天就去理发室剪去长辫,大为得意。考试结束后,他和同学一起回家,有人说:“你脑后无辨,乘坐火车,如果遇到警察盘问,有革命党嫌疑。”在众人的劝说下,钱穆将所留长辫缝在帽子上,才未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南京钟英中学上学时,每天清晨,钱穆都能听到环城军号声起,继而看到陆军中学学生腰佩刺刀在街上迈步出操,从此,他便有了投笔从戎、驰骋疆场的念头,经常幻想着出山海关,将日俄侵略者赶出东三省。此后,他虽没敢报考陆军中学,却学会了骑马。每逢星期日上午,钱穆便和几个同学租几匹马,出城直奔雨花台古战场,俯仰凭吊,半日而返。

抗战时期,钱穆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课程,他在讲课中结合历史与现实,增强学生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当时学生们因时局失利而情绪低落,钱穆便在上课时鼓励学生,他充满信心地说,统一和光明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和黑暗是暂时的,是中国历史的逆流,胜利一定会到来。

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说:“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先须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此种新通史,其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生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

1944年,国民党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从军,钱穆在《大公报》上发表《知识青年从军的历史先例》一文,发动青年响应政府号召,从而掀起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大规模从军运动,影响甚大。

1950年秋,“新亚书院”在香港成立,钱穆出任书院院长。钱穆说,“新亚”之名,意为“新亚洲”,希望为在香港的中国人争取稍微光明的未来。钱穆的后人说,钱穆看到生活在香港的中国人失去精神支柱,希望藉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勿忘要做中国人。

香港政府决定将崇基、新亚、联合三家书院合并为一所大学,拟定名称时,众说纷纭,争议难下。有人主张叫“九龙大学”,也有人说叫“中山大学”,钱穆提议叫“中文大学”,因为在香港这个特殊地域,使用“中文”作为新大学之名称,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并符合筹设时英文直译的背景。最终他的意见被采纳。此后,在钱穆的坚持下,香港当局任命中国人李卓敏担任中文大学首任校长。

钱穆主张国家应该统一。1986年2月,92岁高龄的钱穆发表《丙寅新春看时局》一文,认为“和平统一是国家的出路”,而“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民族性,是中国统一的基础”。

家风

钱穆父亲钱承沛爱子女深挚,钱父尝对人言:“我得一子,如人增田二百亩。”钱穆出生时,曾啼哭三日不止,钱承沛对妻子说:“此儿当命贵,误生吾家耳。”

钱穆儿时,疼爱儿子的父亲每晚归家时都带一些糕点零食,放在他床边小桌上,用一只碗或帽子扣着,以便钱穆早晨起床后揭开碗就能吃到。这一习惯,到钱穆七岁上了私塾,方才停止,母亲对他说:“汝已入塾,为小学生,当渐知学大人样,与兄姊为伍,晨起点心,可勿望矣。”

刚上私塾,钱穆出教室小便,归座后,老师问道:“你为什么离座?”遂重打其手心十下。于是钱穆再不敢出去小便,以至于尿湿裤子。回家后,母亲问何故,钱穆不敢答,母亲问其长兄,长兄如实相告。不久后,母亲告知父亲此事,年底,父亲遂辞退了塾师。

其间,钱父到私塾,见钱穆正诵读大学章句序至“及孔子没”,塾师时尚未为钱穆讲解。父亲指着“没”字考问钱穆何意,钱穆答道:“如人落水,没头颠倒。”父问:“汝何知此没字乃落水?”钱答:“因字旁称三点水猜测之。”父亲抚摸着钱穆的头对塾师说道:“此儿或前生曾读书来。”

钱穆的祖父留下一部大字木刻本《史记》,上有五色圈点,并附有批注,钱穆自识字起就开始阅读此书。学生赵捷民回忆,钱穆在北大任教时,给学生推荐参考书,除了自己著的《先秦诸子系年》,就是《史记》,并要求学生们精读《史记》。

八岁时,钱穆因家中迁居而不再上私塾,常常躲在院中一个大石堆后面,背墙而坐,每日读小说。傍晚时屋内光线昏暗,他就爬上屋顶读书。他也因此患上了近视。

儿时,钱穆最爱看《三国演义》,九岁时便能背诵《三国》。父亲每晚到一个鸦片馆与人议事,一次,钱穆同去,一个客人问:“闻汝能背诵三国演义,信否?”钱穆点头。又一客言:“今夕可一试否?”钱又颔首。又一客言:“当由我命题。”遂令钱穆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钱穆边背诵边表演,背到诸葛亮时,立在一处;背到张昭诸人,又另立他处。背诵完毕,诸客竞相向父亲夸赞钱穆,父亲唯唯不答一词。翌日晚,钱穆又同去,父亲也不制止。路过一桥,父亲问:“识桥字否?”钱穆点头曰:“识。”问:“桥字何旁?”答曰:“木字旁。”问:“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答曰:“识,乃骄字。”父亲又问:“骄字何义,知否?”钱穆点首曰:“知。”父亲牵着他,轻声问:“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钱穆闻言如闻震雷,俯首默默不语。至馆中,诸人再让钱穆背诵,钱拒之。

钱父常晚归,母亲姐姐都已先睡,唯独长兄钱挚边读书边为父亲等门。父亲归后,还要考问钱挚功课。钱穆也陪着兄长,听到父亲的叩门声,他便迅速上床,听父兄谈话。某一时期,父亲让兄长读国朝先正事略诸书,讲湘军平洪杨事。某夜,值曾国荃军队攻破金陵,李成典、萧孚泗等先入城有功。父亲便说,此处语中有隐讳,接着又告诉钱挚:“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钱穆枕上窃听,喜而不寐,此后便经常偷听父亲教导兄长读书。

钱挚入果育小学读高小,钱穆亦入该校读初小。父亲对钱挚督导甚严,对钱穆似较放任,不加督促。某日晚,有两个客人来家中闲谈,钱穆睡在隔壁,听见父亲与客人谈起自己:“此儿亦能粗通文字。”又拿出钱穆在学校的作文,以及在家偷偷仿效兄长所作的专论关羽、张飞的散篇论文数十篇。钱穆惊愧不已。此后,父亲再教导钱挚读书,允许钱穆旁听。

钱父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再每晚赴鸦片馆,而是一人在家据榻吸食。母亲和姐姐在灯下纺纱缝衣,钱挚则伴读一旁。每晚,父亲必让钱穆到鸦片榻前闲话,一说便是一两个小时。母亲兄姐私下对钱穆开玩笑说:“汝在兄弟中貌最丑,陪侍父亲,却能多话。聒聒竟何语。”钱穆恧然不能对。

钱父与人交往,语不及私,往来酬酢,皆守礼节,绝不奢纵,亦不示人以贫窘穷迫之相。故而外人尊崇钱父,却不知钱家的经济状况。一日,钱穆从兄与人闲谈,此人盛赞钱父的为人。从兄说:“外人都知家叔父为人,却不问家叔父阖家生活。”钱父听闻此语,特地叫来钱挚与从兄,训诫道:“生活各家不同,非年轻人所当过问,更不宜与外人道之。”钱穆之母日常与亲戚族人来往,亦绝不谈及家庭经济。钱穆日后亦秉承家训,与人交游,只谈学术,甚少涉及生活之事。

钱父去世的这年除夕,午后,钱挚去七房桥钱家义庄领取钱米。钱穆三弟患疟疾,寒热交作,拥被而卧,钱母在一旁看护。四弟依偎在母亲身旁。钱穆一人独坐在大门门槛上,等候钱挚。钱挚久久不回,近邻各家,香烟缭绕,爆竹喧腾。邻居是徽州朝奉某夫妇,见钱家室无灯,灶无火,欲招他们同吃年夜饭。母亲坚却之。某夫妇坚请不已。母亲说:“非不知领君夫妇之情,亦欲待长儿归,具香烛先祭拜祖宗,乃能进食。”某夫妇嗟叹不已。暮霭已深,钱挚才踉跄而归。又上街办得祭品数物。母亲率钱穆等人焚烧香烛,祭拜祖先后,才草草聚食,已是深夜。

养性

钱穆自小身体羸弱,时常生病,其祖父、父亲均英年早逝,后又遭妻儿长兄接连亡故之变。一日,钱穆读到日本人所写的一本小书,论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当努力讲究日常卫生。钱当时又正读陆游晚年诗作,心中大奋发。遂认为:“不高寿,乃余此生一大耻辱,大惩罚。”于是,钱穆从此在日常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规律起居、注重锻炼,每天坚持静坐散步。他还一度仿效伍廷芳进行冷水浴,虽寒冬不辍。

钱穆从二十多岁练习静坐,对静坐之法深有心得。某年,他的一位堂房叔父病逝,他回乡送殓,至深夜,他一人去寝室床上静坐。忽闻堂上一声火铳响,他一时受惊,“若全身失其所在,即外界天地亦尽归消失,惟觉有一气直上直下,不待呼吸,亦不知有鼻端与下腹丹田,一时茫然爽然,不知过几何时,乃渐恢复知觉”。至此,钱穆遂知静坐佳境。回至学校后,他勤加练习,又读天台宗《小止观》一书,先用止法,一念起即加禁止。但他性躁,愈禁愈起,终不可止。遂改用观法,“一念起,即返观自问,我从何忽来此念。如此作念,则前念不禁自止。但后念又生,我又即返观自问,我顷方作何念,乃忽又来此念。如此念之,前念又止。初如浓云密蔽天日,后觉云渐淡渐薄,又似得轻风微吹,云在移动中,忽露天日。所谓前念已去,后念未来,瞬息间云开日朗,满心一片大光明呈现。纵不片刻,此景即逝,然即此片刻,全身得大解放,快乐无比”。

胡美琦回忆钱穆时也提到他的静坐:“我和宾四刚开始共同生活时,他整天在学校,有应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涉海、爬山,黄昏回家,年轻人都累了,但宾四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我觉得很奇怪,有一天谈起,他说:这是因为有静坐之功。他年轻时为求身体健康,对静坐曾下过很大功夫,以后把静坐中的’息念‘功夫应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乘巴士、走路,都用心’息念‘,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

同类推荐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刻苦自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生数次遭贬却始终不改其为国为民之志。这里从范仲淹的家谱开始讲述他的一生。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热门推荐
  • 天龙之慕容复国

    天龙之慕容复国

    看到那么多天龙同人,不过关于写慕容复的只有一篇《新天龙慕容复》还不错,但是他却放弃了与原著中的争霸天下的念头。本文写的慕容复是仍有着争霸天下的理想,不过却拥有了后世的记忆知道剧情的发展。倒霉催的慕容复拥有了现代人的记忆,是否还是那么倒霉?王语嫣最后是否还会移情别恋?阿朱是否还会爱上萧峰,最后又死在他的掌下?请观看最新巨作《天龙之慕容复国》(呵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也能这么说!)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汉族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受吕祖学派影响很大。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长寿之道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长寿之道

    该书包括全面了解糖尿病、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很重要、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自我检测、医患关系、心理健康以及朋友与家人9部分内容。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语文新课标必读-鲁迅杂文精选

    语文新课标必读-鲁迅杂文精选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的,而现代杂文的兴趣、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
  • 武道神皇

    武道神皇

    一拳动九天,一拳演轮回。景仰,臣服,崇拜!哥就是武道至高无上的神皇!“我的意志,就是九天十地唯一的法旨!”顺者生,逆者死!
  • 永远的2014

    永远的2014

    2014,是很重要的一年。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跨年的那一刻,他救了她,同时也陷入了一场爱恋。但最终,他无法拯救她。直到很多年后,另一个她拯救了他。
  •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学艺归来途中,上演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降妖除魔,克服磨难,造功德利益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