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46

第46章 王国维(1)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国学大师。

关键词:

独立、守阙、辫发、对话、讲学、治学、端穆、悲郁、婚姻、嗜好、逸事、恩怨、黯淡、沉湖、逝因、誉美

独立

王国维向往一种无功利、纯粹的学问。他毕生笃志于追求学术独立。1905年,王国维发现,自严复翻译《天演论》后,中国的学者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学说,但是康有为等人并未从形而上的层面真正理解西方学术的价值,而只是将其作为谋求政治的一种手段。因此,王国维提出:“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1914年,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说道:“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又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也。”

自1917年开始,北大的马衡、张嘉甫曾先后五次邀请王国维到北大任教,王国维均婉辞。之后,王终于答应担任北大的通信导师,但两年后便请辞。他在给好友蒋汝藻的信中曾说明自己不愿去北大任教的原因:“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故一切置诸不问……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欲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

1925年,王国维接受清华的聘书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在给好友蒋汝藻的信中坦言应清华之聘的原因:“数月以来,忧惶忙迫。直至上月,始得休息。现主人(指溥仪)在津,进退绰绰,所不足者钱耳。然穷困至此,而中间派别意见排挤倾轧,乃与承平时无异。故弟于上月中已决就清华学校之聘,全家亦拟迁往清华园。离此人海,计亦良得。数月不亲书卷,直觉心思散漫,会须受召魂魄,重理旧业耳。”蒋复函表示赞成,说得更加直白,认为王国维“从此脱离鬼蜮,垂入清平,为天地间多留数篇有用文字,即为吾人应尽之义务”。

守阙

王国维遵守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据学生蒋息岑回忆,王国维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他常对学生们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

1898年,王国维第二次乡试落第后,想去国外留学,但因家中无力负担求学费用,便到上海谋生,边工作边在东文学社学习新学及日语。在此过程中,他接触了西方哲学,以后一直醉心于尼采、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却始终在情感上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割舍。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避居日本5年。在日本时,他曾作《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其中有“庙堂已见纲纪弛,城阙还看士风变”、“汉土由来贵忠节,而今文谢安在哉”之句,表达他对纲纪忠节的呼唤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从日本回国后,王国维发现社会风气日见败坏,他将此归结于君主的废除,他在《论政时疏》说:“先王知民不能自治也,故立君以治之,君不能独治也,故设官以佐之,而又虑君与官吏之病民也,故立法以防制之。”

1917年,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撰写后,被新旧史学家奉为“圭臬”。王国维在文中指出,从表面上看,殷、周的变革,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与后世帝王朝代的更替无异;但从本质上来看,实际为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公制礼为万世治安之大计。他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评价此文“于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可几亭林先生”。

1917年,张勋复辟,拥立废帝溥仪,王国维对张寄予很大希望,但希望很快就破灭了。1923年,张勋病逝,王国维代溥仪为张勋起草碑文,他在碑文中写道:“此运之移既莫之至而至,忠义之至乃无所为而为,虽质文有殊尚之时,而名节无或刊之日。”

王国维曾在犹太富商哈同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任教。该校一切遵循旧俗,开学定在阴历正月,而不是阳历九月;休息日不是星期日,而是一旬休息一日。王国维还为该校起草了一份《仓圣明智大学章程序》,其中有云:“举世竞言新,独我学校以旧名于天下。有以质余者,余对曰:余不知新旧,余但知是非而已;余焉知是与非,余但知利害而已;余焉知利害,余但知不以小利易大利,不以大害易小害而已夫。”

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国维的儿子们书信往来,均对五四表示支持。王国维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不平等条约并不见得损害中国利益,1921年,他写信对长子王潜明道:“津地闹事情形如何?其实以后各国皆将自顾不暇,外交上不致吃亏之事。彼等鼓噪,其里面实为过激运动,其附合者皆不自知。汝等前此主张,皆系为虎作伥,助其声势。前见汝与汝弟书似知一二,汝须知我之观察不误也。”

1922年,在升允的推荐下,王国维成为清逊帝溥仪之师,王将之视为一生莫大的荣誉。次年,王国维任溥仪“南书房行走”,溥仪赏他“五品衔并赏食五品俸”,其后又赏他在紫禁城骑马。王仅为秀才出身,能进入清廷南书房,属于溥仪特恩直拔,故他对溥仪十分感激,他记下了每次溥仪赏赐的日期,并将“圣旨”的内容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在溥仪赏他紫禁城骑马后,他高兴地向友人汇报说:“维于初二日与杨、景同拜朝马之赏。此事在康熙间乃时有之……然此后则内廷虽至二品亦有不得者,辛亥以后,此恩稍滥,若以承平时制度言之,在杨、景已为特恩,若维则特之又特矣。”

1924年,冯玉祥率军“逼宫”,王国维陪侍溥仪左右,顷刻不离。溥仪先藏于日本公馆,后又移居天津张园。而王国维对于冯玉祥撕毁民国优待皇室的约定异常愤怒,引为奇耻大辱,曾约罗振玉、柯劭忞同沉神武门御河自尽,以示抗议。后因其家人极力阻拦,严密看守而未果。

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整理故宫文物,在坤宁宫检得王莽嘉量一件,上面的容量斛、斗、升、合、龠具与《汉书·律历志》所载相同。马衡告知王国维此事,并告知自己据此作刘歆铜斛尺,并欲推作《隋志》十五种尺。王国维对此虽感兴趣,但却致函友人蒋谷孙,说他“不忍往观”。

1924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发表《保存大宫山古迹宣言》,批判清朝皇室出卖大宫山产业。王国维见此文后,极为生气,他致函马衡、沈兼士,为清皇室辩护,称清皇室财物是“私产”,且原民国订立的“优待条件载,民国人民待大清皇帝以外国君主之礼,今《宣言》中指斥御名至于再三,不审世界何国对外国君主用此礼也”。信后又附“再启者”,辞去北大通信导师一职:“弟近来身体孱弱,又心绪甚为恶劣,所有二兄前所属研究生至敝寓咨询一事,乞饬知停止。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名义,亦乞取消。又前胡君适之索取弟所作《书戴校水经注后》一篇,又容君常白钞去金石文跋尾若干篇,均拟登大学《国学季刊》,此数文弟尚拟修正,乞饬主者停止排印,至为感荷。”

周光午回忆,某日他到王国维家中拜访,王外出未归,他在王书房的案头看见一封王国维写给钱玄同的信,周记得,大意是因当时钱玄同曾写文章对溥仪大肆讥评,其中对溥仪不称呼宣统而直呼其名,故王国维对其“指斥御名,至再至三”,深致愤慨,责其不应有此态度。王在信中说,中华民智未开,如实行西洋近代民主政治,徒为野心家所利用,而召祸乱,故其主张君主立宪之制。

王国维认为一战后欧洲社会混乱、时局动荡,是西方人一味追求财富的结果,他在致罗振玉的信中说:“时局如此,乃西人数百年讲求富强之结果,恐我辈之言将验。若世界人民将来尚有孑遗,则非采用东方之道德及政治不可也。”

王国维在《论政学疏》中贬低西学,盛赞中国传统文化,他写道:“原西学之所以风靡一世者,以其国家之富强也。然自欧战以后,欧洲诸强国情见势绌,道德堕落……而中国此十年中,纪纲扫地,争夺频仍,财政穷蹙,国几不国者,其源亦半出于此……盖与民休息之术,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莫备于周、孔。”

辫发

学生蒋君章回忆在仓圣明智学校的开学典礼上看见王国维时的情景:“他是短短的身体,嘴唇上蓄着八字胡须,瓜皮小帽,缀有红帽结,后面拖着一根长辫子,这是他的特别表记,十足的清廷遗老,最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王国维在日本时便已声名日隆,常有日本学者慕名来访。一次,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前来拜谒,一位中国女佣应声而出。青木说明来意后,只听对方向二楼大叫一声,接着,一个“垂着辫子、相貌丑陋的乡下人”出现在门口,他就是王国维。青木正儿对王国维的辫子实在感到震惊,他说:“曾经接触过西方新文明的先生,在壮年时还顽固地留了发辫,即便是我也不能不感觉到有一点滑稽。”

青木正儿与王国维聊天之时,正好有人来找王,王对青木说声失陪便走出书斋,他的“辫子猪尾巴似的在腰带上摇来摇去”,“灰色长袍上系着带,打扮得就像蒙古人那样古式”。

李恩绩描写王国维:“一个不很高大的身材,面孔也瘦小,牙齿有点獠在外面。常穿着当时通行的及法布袍子,罗缎短袖马褂,后面拖了一条短辫子。冬天他戴上一个瓜皮帽子,或者穿上羊皮袍子。但他没有比羊皮更高贵的皮衣。他的衣式不很时式,也不很古板,但很整洁。他的近视眼镜是新式的。他也会抽香烟。总之他的物质生活,是很随随便便,决没有一点遗老或者名流的气味。看上去有点像旧式商店里的小伙计。”

徐中舒回忆王国维:“先生体质瘦弱,身着不合时宜之朴素衣服,面部苍黄,鼻架玳瑁眼镜,骤视之几若六七十许老人,态度冷静,动作从容,一望而知为修养深厚之大师也。……先生口操浙江音之普通话,声调虽低而清晰简明可辨。当先生每向黑板上指示殷墟文字时,其脑后所垂纤细之辫发,完全映于吾人视线之前,令人感不可磨灭之印象焉。”

周传儒记述王国维道:“不知底细的人,但看衣饰相貌,很可能错误判断把他当作乡下佬。头戴红顶瓜皮帽,背后拖着不长不大的小辫,青马褂,蓝长衫、布裤,扎着腿头,布鞋布袜,面黄肌瘦,行动迟缓,说话满口宁波腔。”

吴其昌回忆王国维:“中年以后的先生,肤色黧黑,颌上留两撇八字胡须,秃顶,脑后拖着一条小辫发,说话时露出长长的两个门牙,其余的牙齿脱掉很多,经常穿一件长袍,外面套上马褂。……我没有入清华以前,在上海哈同花园第一次见到先生,过后有人问起我印象如何,我譬喻他如一古鼎。”

王国维的辫子成为清华园一道独特的风景,清华从师生到校工都知道王先生的辫子。采菊轩主人记载:“余每访先生于清华园,校仆必肃然低语曰,彼留辫之先生,是此校第一学者也。敬导而入。”

一次,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到清华园拜访王国维,留着辫子的门房问桥川找谁,桥川告之后,门房立刻很恭敬地对他说:“你真了不起!”桥川很是奇怪,问为什么,门房答:“拜访那位留辫子的先生的人,都很了不起!”

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回忆,在清华时,“每天早晨漱洗完毕,母亲就替他梳头,有次母亲事情忙了,或有什么事烦心,就嘀咕他说,人家的辫子全都剪了,你留着做什么?他的回答,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王国维的亲友学生都劝他剪辫,但他却始终不肯。一次,日本京都大学的小川琢治前来拜访,他没有到小川的住处回访,告诉小川不出门的理由是因为辫子,小川当即劝他剪去这“障碍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以后便拟简出,恐遭意外之侮辱也。前小川博士见访未能往答,因告以不出之由,彼言此甚不便,何不出此障碍物?殊可笑也。”

殷南认为,王国维的辫子是形式的,他的精神上没有辫子。如他说:“大王之立王季也,文王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也,周公之继武王而摄政王也,自殷制言之皆正也。”殷南和王国维曾谈及多尔衮娶顺治之母之事,王国维表示首肯,如果是清朝的遗老,因礼教的关系一定替他们讳言。所以,殷据此认为王国维并非卫道的遗老。

对话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適对王国维这位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殊为佩服。1917年,胡適从美国留学归国,他在《归国杂感》中写道:近几年的学术界,“文学书内,只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

1922年4月15日,胡適在日记中写道:“读王国维先生译的法国伯希和一文,为他加上标点。此文甚好。”8月28日,他再一次在日记中写道:“现今的中国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内中章炳麟是在学术上已半僵化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而王国维并不因为胡適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就对胡表示排斥,1922年,他在致顾颉刚信中说道:“顷阅胡君适之《水浒》、《红楼》二卷,犁然有当于心,其提倡白话诗文,则所未敢赞同也。”他也曾对日本学者桥川时雄说,胡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顾颉刚将王国维对胡適之评语告知胡適,胡適便去拜访王国维。胡適在1923年12月16日的日记中记载:

同类推荐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彭斯

    彭斯

    彭斯,苏格兰诗人。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流氓天子大PK

    流氓天子大PK

    刘邦出身草莽,朱元璋是个放牛娃;他们白手起家,一个成为大汉天子,一个坐稳大明天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创业者。假如穿越时空,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历史惊人的相似,却又有着迥然的不同。
  •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他出身草莽,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但性情放浪的他却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力挫群雄,成为九五之尊——大汉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刘邦,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热门推荐
  • 错过——便是一生

    错过——便是一生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卑微的心态,使她渐渐封闭......直到那一天,他闯入了她的心里,却又无声无息的离开......
  • 宠你不需要商量

    宠你不需要商量

    一段回忆,深深地藏在心底,简单时不时的都会开心到跳脚,可怎么都想不到,那个讨厌至极的易航竟然就是那个他……
  • 总裁擒获大牌娇妻

    总裁擒获大牌娇妻

    她遮掩美貌宁愿做个丑小鸭,满腹设计才华却只做一个基层员工。他专权霸道的集团大总裁,却做着温文儒雅的公司小职员。直到有一天,凌熠行见到了冷沫沫,所有人都瞪瞎了眼睛。他说:“冷沫沫,你还想跑?这辈子别有这个念头。”
  • 素语相伴帝后情深

    素语相伴帝后情深

    经典语句:语句一:“慕容笙,不是每句对不起都能换一句没关系的?在我穿越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就死了,我很难再原谅你......”语句二:”既然你说我也是有缺点的的,我只好告诉你,我唯一的缺点就是,优点太多,太完美了。“某人自恋的说着。语句三:“我永远都不会放开你,你生生世世都只能属于我。”旁边的儿子听见,一本正经地说:“是因为母后是残花败柳,没人要,所以父皇才生生世世都爱着母后吗?”说完一溜烟跑了。听到自家儿子的话,两夫妻脸色瞬时黑的不能形容。语句四:某大神死皮赖脸的说着:“你睡了我,你要负责。”
  • 风幻传奇

    风幻传奇

    他是出生神秘的风幻修罗。他是幻大陆的拯救者,最后的风之子。他踏上巅峰,却因手中神剑,被废一身修为,圣皇心尘子将其救下。从此逆天重生,踏上复仇之路。然而,复仇路上他却得知自己乃是天地浩劫——应劫者,在命运的指引下,开始了寻找八大圣元的漫漫长路。神剑引,风雷祭,玄天出,时空变。纵横三界,战仙神,灭魔祖,且看风凌寒如何成就一代传奇。
  • EXO之就是急死你

    EXO之就是急死你

    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把打开奇迹之门的钥匙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喜欢一个人,直到你看到他身边有了别人……当你看到你爱了十年的男人走进婚姻殿堂,而他身边的那个人却不是你的时候,你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对他表达出你的心意?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又是否能够把握住?是勇往直前追回他?还是回头看看身边人?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
  • 玄女神宗

    玄女神宗

    公元前105年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西班牙探险队,根据一份不曾考证的寻宝图深入亚马逊原始森林寻找传说中的遗失之国圣利亚斯,领队枚拉丝带领这路人马在途径一处蛇林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写满虫形碑文的石碑,这碑文之中确确实实提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圣利亚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密密麻麻的虫形文字好多都已经被损坏模糊不清,而后探险队枚拉丝一伙在原始森林里游荡了一个多月,终因食物匮尽和不断遭遇野兽袭扰不得已被迫终止这次探险活动。固执的枚拉丝始终不肯放弃寻找圣地的想法,直到有一天被破译后枚拉丝大惊失色……原来碑文里真正记载的并不是有关于遗失之国圣利亚斯的方位或者国家历史事件的任何信息。而是一场名为圣利亚斯之战的记载
  • 西河记

    西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An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厄眼海棠

    厄眼海棠

    究竟哪一种能力比较恐怖呢?是能看透那不堪的过去,还是能预见人将死之时的惨况呢?同一时拥有着七种能力的这双“厄”,对于执有海棠来说又底是好是坏呢?集预知未来,回到过去,言灵诅咒,阴阳眼,召灵,控鬼,鬼噬这七类能力于一身的海棠,虽然不自愿,还是与现实中不继与那些“东西”摩擦着。,她拥有一双特别的厄眼,却时常只招来各种麻烦,常常身陷在危险之中。好在冥冥之中各路贵人相助,让她在历经了不少劫难后,最终还能保持着一颗干净不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