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400000031

第31章 好色

1

许多年前在东京,听到日本男人当面夸奖女人漂亮,甚不可思议。要在中国,定被啐为“不正经”了。即便是情不自禁,也应该藏在心里的,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当然,现在的中国也已不“止于礼”了,甚至在男女关系上的大胆,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是不是一种进步。

都说日本人好色,连西人都为之愕然。19世纪,有一个德国医生叫Siebold的来到日本,在江户近郊见到全裸的嫖客在妓院无顾忌进进出出,不禁瞠目结舌。他在他的《江户参府纪行》中这样记载:“妓院像餐馆一样同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白天公然进出于妓院,如同进出咖啡厅。”看日本的文学作品,更是白纸黑字证据确凿了,比如众所周知的《源氏物语》。其实在《源氏物语》之前,还有一部《伊势物语》,不过是和歌物语,不是叙事形式的传奇物语,但“色”的味道丝毫不差。《伊势物语》写的是贵族在原业平连同一些好色男女的风流账,据说这个在原业平是有名的风流美男,一共跟3733个女子有染。至于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等作品,更是直接以“好色”为名了。这些作品,甚至有个直截了当的称呼:好色文学。

日本文学乃至日本文化,确实有着“好色”的传统。但这“好色”跟我们理解的含义并非完全一致。“色”这概念,在日本是有个发展过程的。根据叶渭渠先生的说法,在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色”,只是指色彩、表情;到了9世纪到12世纪的平安时代,“色”的概念有所发展了,被加上了华美、情趣等内涵,而“好色”,则是选择女性对象的行为,跟汉语中的意思并不一样,并不是指色情,而有着肉体和精神的一致性的内涵。所谓“好色文学”,就是以恋爱情趣为主要内容,探索人情与世相的风俗,把握深层的人性。这么一说,就不惊世骇俗了。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国家、民族的文学乃至文艺,无论是欧洲的、阿拉伯的、非洲的,不是如此呢?这似乎还是文艺的本质特征。即便是传统中国,也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不过在日本人这里,被推到了极致了。日本这民族的长处之一,就是什么东西在它手里,都被发展到了极致。比如从中国来的茶道、花道,在中国人这里,无非是喝茶活动、插花艺术,至多是修身养性,到了日本人手里,就变成了“道”。又比如从西方来的电器。“好色”在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古代甚至有“好色家”。

“好色”成了家,听起来就匪夷所思。“好色家”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和歌的名手。当个名人,已是不易,那些“追星族”一定能深切体会的。这还不够,还必须具有“礼拜美”。什么是“礼拜美”?就是在一切价值中以“美”为先。这更不容易。现在许多明星,只能做到人前“美”的,在台上,在镜头前,憋住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化着妆,取个特定视角,端着个神采、礼仪,下去之后是怎样的呢?狗仔队偷拍到的他们日常状态,往往让人失望。套用一个耳熟能详的句式:一个人在人前“美”一“美”并不难,难的是在一切时候“美”。这一点,“好色家”是要做到的。“好色”,在日本人的精神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它。即便是宗教,比如佛教。佛教在日本可谓势力强大的,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企图以推广基督教来抵制佛教,也没有动摇过佛教的地位。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按一般的推断,“色”该寿终正寝了,然而却没有。佛教在日本衍生出了许多宗派,这些宗派却几乎都打破了佛教中禁欲的戒律,其中就有“戒色”。有趣的是,很“色”的浮世绘的“浮世”,恰是来自佛语,颇有“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意味。

在日本,僧侣是可以食人间烟火的。小说家村上春树的父亲就是佛门弟子,生下了这个著名的儿子。据说在公元11世纪的时候,摄政的关白有个女儿,爱上了净土真宗的亲鸾小师傅,父亲甚是支持,可是对方是出家人,明摆着是不可能的事。关白就找来亲鸾的师父法然上人,问:“我今在家,上人出家,我们同是念佛,是否功德同等:同生西方,同了生死?”法然上人自然点头。关白便道:“既然出家在家念佛同等,那么就请上人命令高足亲鸾与小女结婚!”法然无话可说。自此以后,净土真宗的徒子徒孙都跟着沾光了。当然其他宗派仍然在死守着,但是口子一破,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时江海有时山,世外道人名利间。夜夜鸳鸯禅榻被,风流私语一身闲。”这首《梦闺夜话》,是“破戒不惭的狂僧”一休的生活写照。“一休哥”在他七十八岁高龄,遇到了一个盲女,有了感情,他索性让自己从此坠入爱河。他还写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宣称“淫酒淫色亦淫诗”。这比那个把女孩抱过河的中国和尚冒渎多了,日本人真能把事情推到极致。也许,到了极致,才到了境界。这才是到了境界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才是根本。宗教的根本精神是反体制、反世俗的,在这个根本里,坦荡与好色并不矛盾,“真”与“美”恰是一回事了。

2

一直不明白梅兰芳美在哪里?据说他幼年相貌平平,小圆脸,眼皮下垂,无神,还常迎风流泪,秦老太太为他下过评语:“貌不惊人!”其实何止是幼年,他一辈子也没有漂亮过。作为男人,即便是留了胡子,也不够男人气;在舞台上扮女人,如果撇开演技,那模样也无论如何不算美女,既不水灵,也不轻盈,其妩媚也是怪怪的。也许艺术这东西,就是怪怪的吧?

当年梅兰芳到了日本,引起了轰动,当然日本人是爱艺术的民族。

明确地说,日本人有着这种审美取向。从日本回来的鲁迅先生对这点是有点明白的,所有他说:“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谓“男人看见‘扮女人’”,其实就是男人把对方这个男人作为女人,类似于男同志中的“1号”对“0号”。在日本,这种事并不鲜见,随手拈来的就是若干年前火爆的大岛渚的《御法度》。大岛渚搞了“异色”的《感官世界》,多年后又搞了个“男色”,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其实世界各国也都有这种事,包括中国。在明代,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日本最早的关于同性恋的描述,是成书于720年的《日本书纪》,其中第九卷就有神功皇后二月条小竹祝和天野祝的故事,是汉文写的:皇后南诣纪伊国,会太子于日高,以议及群臣。遂欲攻忍熊王,更迁小竹宫。适是时也,昼暗如夜,已经多日。时人曰:“常夜之行也。”皇后问纪直祖丰耳曰:“是怪何由矣?”时有一老父曰:“传闻,如是怪谓阿豆那比之罪也。”问:“何谓也?”对曰:“二社祝者,共合葬欤。”因以令推问巷里。有一人曰:“小竹祝与天野祝,共为善友,小竹祝逢病而死之。”天野祝血泣曰:“吾也生为交友,何死之无宜同穴乎!”则伏尸侧而自死。仍合葬焉。盖是之乎。乃开墓视之,实也。故更改棺衬,各异处以埋之。则日晖炳爃,日夜有别。

据说“男色”之风来自于中国。公元9世纪,密宗大师空海入唐求法,将唐朝佛教寺院里的“男色”风气传入日本。空海还将此道传给了他的弟弟真雅僧正,真雅僧正于是又跟平城天皇皇孙有染,这个皇孙,就是那个美男在原业平。

中国历来有“男女之大防”,即便是开放的唐朝,至少在佛教界,也是有所忌惮的。空海在大唐,其所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但是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可禁的东西,人心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以“女”为“色”,就以“男”为“色”。“男色”往往产生于“色”禁森严的寺庙、军队,乃至道貌岸然的宫廷。朱元璋之前朝廷大多设有官妓,朱元璋认为官员狎妓破坏政事,遂下令禁止,于是渐渐的男色就盛行了。“男旦”也就是在这时候产生的。其实,日本歌舞伎中的男扮女,也是源自于禁忌。阿国创建了歌舞伎,京都、大阪一带就出现了“游女歌舞伎”,除了演剧,还从事卖淫,于是当时的德川幕府就公布了禁止女人演戏的法律。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女人不让演,就男人来演,由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叫“女形”,这就是“若众歌舞伎”,照样做那种事。当初是被禁没有办法的,后来竟乐于此道了,倒开辟了福柯所说的新领域,还时有殉情、私奔的事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男人“色”男人,并不是“男色”的全部。

其实,“男色”这概念一直很含混。按中国《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谓男子以美色受宠,”又说:“后指出卖色相的男人。”这都没有说明白“宠”与“买”的主体。也许是因为没必要说清楚,中国是男权社会,女人是没有主动权的,这主体理所当然就应该是男人。

就连鲁迅,也只看到了“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

但其实也有例外的,比如当女人掌权的时候,比如武则天宠冯小宝们。

当然这在传统中国是特例,但是渐渐也不是特例了,还可以变换着面目“宠”和“买”,比如女人们的看“男人扮”。这其实是个男人,男人扮成了女人,表面上看,我看的是女人,并不违反纲常,但其实心里想着的是这个男人。

随着时代的开放,后来就更大胆些了,比如女人看足球,其实大多是看踢足球的男人,女“球迷”“迷”的是“人”,而不是“球”。至于看“超男”,则是明目张胆指点江山了。

女人“色”男人,在日本早就有之,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女》里的“好色”,就是女“色”男。女主角天性好色,纵横色界,凭借天生丽质及幼时良好家教培养出来的好气质,无往而不获。但随着年龄日增,容颜日衰,就不得不降格以求了。中国的文学,是男人站在自己性别的立场,写男人“色”女人的事,其中对女人的情欲描写,多是臆测乃至于恶测。井原虽然也是男人写女人,但是却写得比较客观。当然这该归功于日本文学的传统,日本文学的最初写作者往往是女人,写《源氏物语》的紫氏部是女人,写《枕草子》的清少纳言也是女人,女人写女人,就比较客观。当然当她们看男人,那目光也难说了。

男人要面临女人的目光,当然也面临同胞男性的目光。在这种种目光之下,不检点自己的形象是不行的,于是就得化妆。按一般的印象,武士是粗犷的,但是日本的武士也是化妆的。《叶隐》的作者山本常朝认为,为了容貌的适宜,武士“最好要不断地照镜子”,“胭脂之粉,还是经常装入怀里的比较好,倘若遭遇万一,于醉醒或睡醒之时,脸色有时会一塌糊涂。”他描绘道,五六十年前的武士,每天早晨起来,首先做的事就是沐浴,然后剃净月代,梳理好发型,往头发上喷香,修剪手足指甲,用浮石打磨平滑,为了使它艳若光鲜,再用金色草涂抹,时刻谨慎自己的起居坐卧举止。他自己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这么做,因为“武士的工作,就是些这样的事”。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漂亮。如果是很邋遢的样子战死,那么这武士平素的觉悟就值得怀疑,他会被敌人轻视,被敌人鄙贱,所以身体的教养要好自为之,化妆是作为武士的修养。

听说日本女人把化妆看作对人的尊重,是一种修养,却不知道大男人也该如此。男人一生两件事:功业,女人。有的男人为了功业,荒废了对自己形象的整理,邋邋遢遢;而有的男人则是为了女人,堕落得骨头酥酥,一身脂粉气。如何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就用“美”。这种美意识也体现在了武士的武器上。欧洲的骑士们也有武器,那武器大多只是考虑到实用,想方设法防身杀敌;中国越王勾践的青铜剑,虽然剑身有规则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蓝玻璃,背面镶绿松石,但也没有日本武士的刀来得唯美。当年的佐贺藩的武士,连毛毯如何使用都不知道,可是进攻大阪城的时候,穿的战盔是用香熏的。我们还可以在《平家物语》中看到,出征一之谷战役的梶原源太景季,将一枝梅花插在铠甲的背上。这时候的武器,已经超越出了战斗的血腥,与其说是武士使用武器来制敌,毋宁说是敌人使武士发现了武器的瞬间之美,他穿透了这一瞬间,把握了美的存在。

说到瞬间之美,就想到了樱花。樱花花期虽短,但是当开则开,艳美异常;又当灭则灭,刹那寂灭,用寂灭把美瞬间定格了。三岛由纪夫就憧憬这种“瞬间美的闪光”,这种向死而生。他说:“存在的确证,只能通过存在被破坏的瞬间、死亡的瞬间来得到保障。”他也以武士的方式切腹自杀了。

相传最初的樱花只有白色的,武士们喜欢在樱花树下剖腹,樱花树下血流成河,从此樱花就开出了红色的花。樱花的花瓣越红,说明树下的亡魂就越多。

“人是武士,花是樱花。”樱花是男人的花,武士是花一样的男人。

同类推荐
  • 生活的儒学

    生活的儒学

    本书为作者自编文集,主要围绕“生活的儒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涉及礼乐文明、人文美、风俗美、饮食文化等。此外,作者近一年来以相同主题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讲演,颇受欢迎。本书初步目录具体如下:一、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二、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三、生活儒学的面向;四、人文美学的研究;五、人文美的道路;六、风俗美的探讨;七、生活美的追求;八、饮食男女之道;九、饮馔的政治学;十、生活的艺术化;十一、另类生活美:隐逸;十二、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中国回族用品研究

    中国回族用品研究

    本书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轻纺工业局2010年度委托科研项目,由宁夏轻纺工业局局长龙飞亲自策划并组织启动。在数年的调研中,接触到了较多的宁夏回族用品,并收集了部分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形成了该项目的研究基础。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本书不仅提供观察和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并且培养学生积极、正确使用媒介,普遍提高大学生对于大众媒介和文化关系认知的水平。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那一世,大荒之中一处荒山,成就她与他的初见。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妖娆伤眼。记忆可以封存,可心有时也会背叛,忘得了前世情缘,忘不了桃林十里,亦忘不了十里桃林中玄衣的少年。这一世,东海水晶宫,他们不期而遇。不是每个人都能看透这三生三世的爱恨交织,只要你还在,只要我还爱,那么,这世间,刀山火海,毫不畏惧。有些爱,藏在嘴边,挂在心尖。浮生若梦,情如流水,爱似桃花……
  • 四季交替而我想落叶归根

    四季交替而我想落叶归根

    我们都曾年轻,曾经敢爱敢恨。但是不懂爱的我们不断伤害自己和别人。现在我们都已长大,有的是更多的斤斤计较,看似我们赢了,但是我们却输得一败涂地,因为我们连当初引以为豪的勇气都没有了。没有得到何来失去,但是没有失去又何来得到。因为我喜欢你。
  • 逆天书神记

    逆天书神记

    少年江杰,幼年遭逢家庭巨变,身负血海奇冤,受尽打压、委屈,却在艰难逆境中成长、进步、征战,纵横天下,终成一代星空书神。
  •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魔女战记

    魔女战记

    在一个架空的魔法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中,总有这么一个英雄拯救世界,然而这里却并没有,有的只是一个“幸运”的魔女绿蒂,在s市里的d学院碰到青梅,萝莉控大叔。(同桌)呆萌少年是个gay,一路上“奇”遇不换,小事不断。还碰到幻师国的某傲娇冷艳少年和某妖艳“少女”,王者之殿长老们的阴谋,谋中谋?一场战争与冒险又打响了!其中的故事又简单吗?剧情绝对的xx。。来看下“我的人”又是怎样征服“魔法界”的。(这绝对和变身魔法,没半毛钱关系。文风:只是来给你吐槽的)不喜就喷。欢迎加微博(小侠童鞋e)关注剧情话题。
  • 邪王宠妃:废柴崛起要逆天

    邪王宠妃:废柴崛起要逆天

    叶凝冰,21世纪金牌杀手,人称“杀戮女王”,一场意外,穿越到以武为尊的星月大陆,废柴二小姐身上,你以为她会被家族抛弃,不,相反,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邪王遇见了废柴,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冰儿,你今生今世,不,是永生永世都别想离开我!”
  • 穿越之农家女御夫

    穿越之农家女御夫

    一不小心穿越成农妇,而且连儿子都能跑路打酱油了,这是啥米情况?貌似这个相公有点怕她啊,难不成她是母老虎!既来之则安之吧,养鸡,做菜,种蘑菇她忙的不亦乐乎,看着银子不断她乐开了怀,看着她那‘傻傻’的相公她竟然开始觉得无比幸福!
  • 勇者之门

    勇者之门

    还在为暗恋校花,被校霸欺凌苦恼吗?还在为被老板欺压,同事排挤痛苦吗?还在为老奶奶摔倒,扶不扶的良心而纠结吗?人生就是一个面对困难的过程,勇气是不断前进下去的动力。可是勇气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才能得到?那是一个懦弱的少年得到一个勇气神器逆袭的故事。
  •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星云大师开示人间大智慧,对人生、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众人如何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为例证,结合大师言论解说了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物质、名誉、地位,以及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本书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突破了过往对佛法的解说和刻板的传统。是难得的励志经典。星云大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心似莲花开,身随菩提落。
  • 穿越:恋过晨光

    穿越:恋过晨光

    穿越时空能够遇到你,这是上天的安排,你逃不掉,如果你敢扔下我一个人,我就!等你回来,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牵起我的手,对我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