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饭后,吴登瀛来到后园散步。他来到了瓜井旁。见到满园青翠,整个菜地被吴三两口子侍弄得整整齐齐,很为满意。又见那口瓜井,虽然已历千余年,仍旧完好如初,想起了孙坚为父亲凿井种瓜,没想到自己第一个饮了井水,却生了个儿子孙权,在建邺干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来,不由得心生感慨,便吟诵起前朝知县杨瑞云的诗句:“风景萧萧起暮愁,英雄去矣地还留。中原当日悲刘氏,建业行看有仲谋。近海鱼龙千叠浪,西风葭苇满城秋。只今吊故凭词赋……”
正吟诵着,忽听有人说道:“我爹读书的声音就像和尚念经的一样。”
登瀛循声一望,见到铃铃带着小翠站在菜园一边。随口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铃铃大着声音道:“我说爹读书就像和尚念经的声音一样。”
登瀛笑道:“鬼丫头,你在什么地方听过和尚念经?”
铃铃道:“你不管,反正就像和尚念经的声音一样!”
原来铃铃和小翠一起在花园里玩,忽然发现花丛中有一对大蝴蝶,翅膀上长着十分好看的花纹,便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想抓住它。不想这两只蝴蝶十分警觉,还未及两个女娃来到近前,便一展翅膀飞了。铃铃一见那里肯依,连忙招呼小翠一起追赶。不想追至后园,两只蝴蝶早已没了踪影,后悔得只跺足。听到爹爹在那里拖腔拉调地念叨着诗文,想起了奶奶、外婆带自己到寺里上香,那里的和尚念经,就是这样的腔调,不由得脱口说了一句。
这里父女俩正说笑着,忽听李泗喊道:“老爷——”
吴登瀛应了一声:“什么事?”
李泗站到了门口:“上次打官司的那人挑了两大箩筐鸭蛋过来,说是送给老爷腌制咸蛋,平时好喝喝小酒。”
“噢,知道了。去夫人那里拿二两银子给他!”吴登瀛道,“你告诉范长山,他送来的礼物我收下了。这银子不是付给他的鸭蛋钱,是我要他拿了去给孩子念书。如果几个孩子不能一起去念,起码也要先把最大的孩子送到私塾里。”
李泗依老爷的话把银子拿给了范长山,老爷的话学说了一遍。
范长山很不好意思,推让道:“我是诚心把鸭蛋送与大人的,可是大人还给了银子。这银子嘴说给孩子念书,可是我收了下来,这跟卖给他老人家又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不同之处还是有的。倘若是卖东西与人,得来的银钱听凭自己使用。现在县太爷指明了这银钱是给孩子念书用的,因此也就不能自作主张挪作他用了。
范长山对县太爷奉若神明,他老人家说的话岂能不听?离了衙门到街上扯了一块新布,回家让老婆给大茂子做了一套衣服,立即送他到私塾里。
可是,大茂子不善读书。一次,先生把刚刚教过的字让他认,他看来看去只知道摇头。先生就又教了一遍,过了一会让他再认,他还是认不出……先生连教了五遍,依然没有能够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