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300000007

第7章 认识你自己(2)

现代汉语中“走”的基本用法是步行,如走路。引申义有离开,移动,走访,变化,趋势,泄漏,打通关节等。“走”字可作偏旁,汉字中凡从“走”的字,大多与跑的动作有关,如趋、赴、赶、超、趣等。

关于“走”字,历史上有很多典故,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走”为上。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讲的是关羽的神勇故事,“千里走单骑”中的“走”字是其引申义。

细雨洒轻舟——“心”字趣释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健康的心脏是人体青春和活力的标志,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心脏的重要性,他们还误认为心脏是人的思维器官,把思想、感情等都说成是“心”。那么,“心”字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心”是一个古老的象形字,甲骨文的“心”字就是心脏的象形,金文多了一层外包围,小篆的外包围分成左右两个心房。本义是指人的心脏,泛指动物的心脏。

心脏在人体的中央位置,故心还有中央、中心之义。如核心、掌心、江心,等等。

古人造字,凡从心和它的偏旁(忄、)的字,大都与人的思想、意念和感情有关,如:志、忠、性、怕、恭、忝等。

关于“心”字有这样一个典故:相传,一年清明,晚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相邀漫步郊游,最后在村头临江小酒店落座。皮日休见细雨霏霏,他临风一酹,指着江中小舟,随口吟出五绝一首:

细雨洒轻舟,一点落舟前,

一点落舟中,一点落舟后。

吟罢,让陆龟蒙猜出一个汉字。

自幼享有盛才之誉的陆龟蒙,顿即领会,但并未直言相答,笑着说:“请仁兄也听我赋一联句:

月伴三里如弯镰,浪花点点过船舷。”

皮日休一听,连连点头抚掌,当即奉菜,敬其一杯。

原来,两人的谜底都是一个“心”字。

认识你的牙——“牙”字趣释

首先来看这样一则谜语:上下两队兵,守在大门口,谁要跑进来,必定碎成粉。(打一人体器官)

相信很多人很容易就能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是:牙齿。的确,牙齿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体器官,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口,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彰显人的健康和美丽。那么,从字源分析“牙”字又是如何呢?

甲骨文和金文的“牙”字字形是上下牙咬合的形象。《说文解字》云:“牙,牡齿也。像上下交错之形。”本义是人的牙齿。引申义有动物的牙齿,像牙齿的物品,帮手等。例如,“牙口”是指牲口的年龄,又指老年人牙齿的咀嚼力;“爪牙”比喻随从、差役,等等。旧时还把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取利的妇女称为牙婆,是三姑六婆其中之一,这种职业是中国古时之等级制度、奴隶制度和婚姻制度的产物,现在早已废弃。

强有力的手臂——“力”字趣释

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这些动作都需要用力,那么,力是什么,“力”字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的“力”字“皆像奋臂下手作力之形。人身之力见于外者,莫如手臂,故古人取象焉。”“力”字的本义是体力,如身强力壮。引申义有能量,劳动,强劲,竭尽,权势等。如能力,自食其力,力作,力争,以力服人。

也有的学者对“力”字的造型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甲骨文的力字,是古代一种耕地的农具——耒的象形:上端为长柄,下端弯曲的部分是用来铲土的耒头,中间加一竖杠是用来踏脚的。所以,力字的本义是指一种农具,即耒。用耒来耕地是要使劲、用力的,故力字引申为力量、力气,又引申为能力、威力、权力等。

从“力”的字如助、男、勇等均与力量有关。

上天言好事——“言”字趣释

在我国民间风俗中,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传说这一天家中的灶王爷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地上人一年间行事的善恶好坏,所以每年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要敬灶王爷吃糖瓜,还要在灶台上贴一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搬弄人间是非。对联中的“言”字为何意呢?

甲骨文、金文的“言”字,下面部分是口舌的象形,而在舌头之上加一短横作为指示符号,表示人张口摇舌正在说话的意思,因此言字的本义是说话。

在古代文献里,“言”不仅可以表示说话,还可以表示向人提问,这是比较特殊的用法。“言”字还引申为名词,指说话的内容,例如“言简意赅”,指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作为名词的“言”,还可以起到一个量词的作用,用来表示口语或文章中的字数或句子数,如“五言诗”、“七言诗”,就是指五个字一句或七个字一句的诗体,“言”指字数。

男性生殖崇拜——“且”、“祖”二字趣释

上古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人类在迷信鬼神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自身的重视,最初表现为崇拜妇女,进而才发生对男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的膜拜。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仰韶文化后期,男性生殖崇拜渐趋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祖”两字正是这种崇拜的产物。

且:祖: 甲骨文的“且”字像雄性生殖器形,本义为男性生殖器,这是初民生殖崇拜的体现。后代灵牌、墓碑的样子皆是“且”的遗形,“且”是“祖”的本字。人类靠生殖繁衍,故或另加示,表示祭祀祖先。清代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祖者,且也。钟鼎文凡祖字皆作‘且’。”“祖”字出现后,“且”的本义全由“祖”接替,“且”则专门借作副词、代词以及其他虚词。

“祖”作为男性生殖器,在典籍中也时有所见。如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六九》引北魏顾野王曰:“裸,脱衣露祖也。”这里的“祖”就是男性生殖器,即“祖”的本义。

古人为了纪念祖先,以石祖或木祖表示故去的先人,并把它置于庙堂里,供人们祭祀,由此“祖”便引申出“祖庙”的意思。《说文解字·示部》:“祖,始庙也。”“始庙”就是为始封之君王所建的庙。

女子生育——“字”字趣释

汉字的历史,从其萌芽状态起,迄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了,源远流长。但汉字的“字”,却是很晚才产生的。而且,古人造“字”的初衷,也并非指记录语言的文字。

“字”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字”的构形,上部一个宝盖头代表房子,下面一个子字表示婴儿。会意为女子生育,如《易·屯》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有生育之义引申为养育、滋生、孳乳等义。如《诗经》中有:“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女子要生育,首先得许配人家、出嫁,所以“字”又引申为许配、出嫁,如“待字闺中”。

那么,作为生育的“字”是如何成为记录语言的文字之“字”呢?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说,先民最初创造书写符号,开始是采用“依类象形”的构造法,即依照事物描摹形状。而运用这种方法造出的符号,如同花纹,因此古人称文字为“文”。“文”就是古“纹”字、“花纹”的意思。继而又采取“形声相益”的结合法,即偏旁构件相配增生。而运用这种方法合成的符号,就像人生孩子一样,越来越多,因此便称为“字”。不过汉代人将文字分为“文”和“字”。许慎将自己所著之书命名为《说文解字》,而不叫《说解文字》,就很明显地表明,在他心目中“文”和“字”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文”,就是许慎说的独体字,即六书中所指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所谓“字”,就是许慎所说的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构成的文字。大约在东汉末年,“文”与“字”就合称为文字了。

除了生育的“字”和记录语言的“字”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字”,即所谓名字的“字”。古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即“名”和“字”。《礼记》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按照传统的习俗,孩子出世3个月后命名,男孩长到20岁时,已到成年,就该举行加冠礼,这时就要另取字。女孩到了15岁时,将要许配人家,必须结发加笄,此时也要取字。

古人的“字”和“名”多有联系,或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或意义相关,或意义相反。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原和平意义相近。由此可以说人的别号“字”是在“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也类同于女人生子。因而称人的别号也叫“字”。“字”和“名”互为表里,因此“字”也称为“表字”。

在古代,称“名”或“字”,是有一定规矩的:地位低的人自称“名”,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称“名”,对地位高的人或者是平辈要称“字”,平民百姓只有“名”而没有“字”。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

同类推荐
  • 宫规礼俗探幽

    宫规礼俗探幽

    本书以专家的视角深入皇家腹地领域,剖析宫闱幕后生活。既具有史料翔实、言之有据、正说细述、全面具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特点,又符合大众口味。让本书为你细说明清中国宫廷生活!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本书是“元亨文存”系列之一,为客家族群研究,选取《客家圣典》全书,以及《客家文化史》等的精粹部分,讲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填补了世界民族大迁徙中所缺的另一半,将文化迁徙激活的客家式的命题,提升到哲学的、人类学的理论高度;把客家民性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九四四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已成败局。为建立国际帝国大厦,日本从德国搞来了原子弹资料,企图以原子弹征服世界,建立世界霸权。当时,太平洋战争海、空交通已经断绝,唯一一条路就是从陆地到威海,然后,乘船到东京。谁知,船到成山,发生海难,造成船毁人亡的结果。原子弹资料放在观音菩萨的肚子里,外加一个包装盒,失事之后,威海急电日本当局,日本当局知道不会沉入海底,必将落到某人手里,派了特工来到荣成。一时间,日本特工,汪伪特工,国民党特工,共产党特工云集荣成,围绕着观音菩萨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
  • 弈战狂神

    弈战狂神

    “时间乱流,我也碰到了啊,这东西也会遗传吗?我老爸遇到了,没想到我也遇到了。”方睿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世界。方啸宇最小的儿子方睿涛气愤于中国近代的屈辱,带着自己的灵魂芯片风云十九号以及一个微型工厂,踏上了还未经过检测的时光机,结果却被时间乱流带到了一个玄幻的世界。谁说我准备的科学技术没有用,先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合金钢。谁说玄幻世界就不能有现代科技,先丢你几十颗手雷再说。战气我也会,属性还比你多,魔炼有什么难得,我一样可以,而且比你们更强。看我坐拥群美,争霸大陆,就连魔神我也一样挑落马下,因为这个世界本就应该是我的。
  • 负了我,伤了你

    负了我,伤了你

    他知道她不爱他,却依旧给了她一纸婚姻。他知道她不稀罕承诺,却守了一辈子。他什么都清楚,什么都知道,所以,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步步——沦陷,终不悔。十年之后再次相遇,他成了她名义上的未婚夫,情感上的第三者,究竟是命运的眷顾还是又一次恶作剧的玩笑?
  •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她是大龄剩女,离乡背井,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碰运气,找婚姻。一个屋檐下,五个好男人,同为舍友,要么有主,要么偏偏没有感觉。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迎来了半个刁钻同事,时刻嫌弃她的装扮;另外一位男士,同样优秀,加上暗中喜欢的人,换了个环境,桃花终于朵朵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娱GD之一直等你

    韩娱GD之一直等你

    在咖啡厅里一见钟情,就深深记在心里,她的名字也印在了心里。
  • 魔韵万千

    魔韵万千

    幻律十二;五调非乐;极乐天韵;魔音万千。附着神秘色彩的沐寒羽,自幼天赋异禀,他的不平凡,注定演绎着属与他辉煌的传奇之巅。Ps:道友请留步,新人新书,跪求收藏和推荐,万分感谢!
  • 异能之光超四维空间

    异能之光超四维空间

    七月鸣是一个孤儿,他长着一张令女人都自愧不如的脸,因此有了一个校花级别女友。但是今天,他却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一切的不公平,都将斩杀在他的刀下。
  • 恰逢桃花年

    恰逢桃花年

    身处很多普通人都渴望的上流阶层,却不愿受命运的捉弄,抛弃所有逃离。而后,进入另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圈子,摸爬打滚,在那个光陆迷离的世界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 经典译丛:死亡画像

    经典译丛:死亡画像

    死亡,就是被世间遗弃的人生一张死亡画像,将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神秘相连20世纪60年代,在意大利,为死者画像的画家被认为是绘画行业中最为神秘的一群人,从事此工作的画家希奥尔希奥被认为是艺术的牺牲者和失败者,没有人理解。就在人生最后的创作生涯中,他开始疯狂地着迷于绘制以“一堆瓶子”为主题的作品……现代伦敦,年轻的苏珊,一位极具艺术天赋的摄影师,正在准备举办一个展现20世纪欧洲艺术大师生平的展览会,却突然被告知双胞胎弟弟死于一场车祸,她陷入黑暗与迷失中,只能沉迷于性来感知自己的存在……一个跨越半世纪的精妙故事即将。
  • 秋风吹落根

    秋风吹落根

    她,爱装逼;他,虚情假意。好与坏,如何定义,善与恶,一念之间。三生石上三生事,三生事记三生人。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