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飞机上,万代青问贾志诚:“贾厅长,你自从部长那里回来,就笑不离脸,满面红光,有什么喜事啊?”
贾志诚说:“什么喜事?还不是问问厅里的工作。我想部长是因为上次来我们省,我接待得好,他高兴,见见我算是表扬吧。”
“那部长还真有人情味。”
“他是有人情味。我第一次见到他就有这种感觉。”
按照厅里的惯例,厅领导去外省出差,接送飞机都由厅接待科负责。平时魏聿明是很少参加的,一般都是由分管副主任出一下面。就是郑京出去,魏聿明也只偶尔接一次或送一次。他觉得没必要,无非就是去一下机场而已。但这次接待科告诉他,贾厅长从部里开会回来,他想自己得去。一来是他从内心敬重贾志诚,他愿意去接;二来也有一段时间没和贾志诚在一起了,正好把他接到太白酒楼去吃个饭,以示接风,再把白晓洁叫上,让他多了解了解。所以在来的路上,他打了电话给白晓洁,要她定个包厢,并先去点好菜,而且不要忘记买两瓶正宗茅台。
魏聿明当然明白,作为办公室主任,如果只接送厅长,天经地义,也无可非议。但对其他副厅长却万万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爱憎分明。那在一个单位是犯大忌的。他想,顾不了那么多了,顾得太多真的过得太累,就这样按自己的本性过下去算了,喜欢就表现出来,不喜欢也别遮遮掩掩,至于结果如何,也就无所谓了。
贾志诚出机场时看到魏聿明,非常高兴。这么些年,他出差,魏聿明可从没接送过他。听说他对其他厅领导也是如此,包括郑京。这家伙心气太高。这还在其次,更深的原因是,部长给他打了招呼,如果他真接了厅长的位置,魏聿明是个可用的人才。见魏聿明对自己如此忠心,他内心里还是很受感动。
贾志诚主动伸出了手道:“魏主任,还有劳你亲自来接,谢谢了!”
魏聿明说:“我觉得您回来我应该来接,而且我还在太白酒楼安排了一个便餐,为您接风洗尘。好久没跟您喝酒了,有点想呢。您没有别的安排吧。”
贾志诚正在兴头上,便哈哈大笑:“好啊好啊,魏主任主动要喝酒,我岂有不陪之理?就算是有别的安排,我也会通通推掉。”
魏聿明道:“谢谢厅长赏脸。”
上了车,魏聿明说:“厅长,我叫了小白先去点菜了。”
贾志诚说:“行,小白不错,今晚要她多喝点。”
贾志诚也是一个不喜欢跑的人。他的成长,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与勤奋,一步一个台阶爬上来的。他和上下级的关系以及与社会上朋友的交往,主要是以豪爽为纽带。他说话豪爽,干事豪爽,喝酒豪爽,拍板豪爽,不拖泥带水,不婆婆妈妈。他从不为自己的官职去找上级,拉关系。所以部长要他在省里做做工作,他还真不知道从何做起。他就想起了吴天。
吴天现在是省委常委兼省会********。贾志诚在省会当副市长的时候,吴天是市长。他们两个都干过县长、********,再先后到市里任职的。两人性格相似,在班子里就很合得来。贾志诚非常支持吴天的工作。吴天有什么难办的事,难推开的工作,都是安排贾志诚去干。而贾志诚几乎没有干得不好的。为此,他深得吴天喜欢和信任。所以,当初贾志诚到商业厅任副厅长,吴天就找过贾志诚,请他喝酒,向他表示惋惜和遗憾。吴天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上次买地就是吴书记亲自出面协调,亲自在请示上签字同意。
部里不干涉了,省委就很重要了。贾志诚还是有基础的,郑京来之前,省委就定的他当商业厅长。但贾志诚确实没找过哪个领导,在常委里除吴天,就再没有谁和他比较亲近。现在看来,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因为有几个部门要合并,这几个部门的领导都要妥善安排。到了他这个级别,能力已不重要,路线与关系才是第一位的。而在常委里有一个人,那就真叫“一票难求”。
他觉得应该去找找吴天,和他说说,也让他有个底,到时候还可以依靠他在常委里做做工作。不过他心里也想,能当则当,不能当也就是那么回事。当官只能到六十岁,那六十岁以后呢,要有朋友。他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那他的人生是失败的,也是悲哀的。他自豪的是,他的朋友多,朋友的位置在他的心里高于官位。
他想试试吧,听听吴天的意见,就打了个电话,说请吴书记喝酒。吴书记笑道:“贾志诚你有什么喜事啊?这几年你可从来没请我喝过酒。这样,我来安排,就到市委接待处吧。下了班你就过来,我等你。”
书记如此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贾志诚心里很温暖。毕竟是老领导。贾志诚在下班前一点就叫司机送他去了市委接待处。他想他应该早点去,宁可自己等领导,不能让领导等他。他去的时候,接待处长、书记秘书已到,都很熟悉,就打了招呼。
一会儿,吴天疾步走进来了。两人握了手,就坐在沙发上先聊天。在这个圈子里有一个规矩,重要事情饭前先谈,饭中只谈喝酒的事。陪同的人都在远处站着,或看电视,或彼此讲点社会新闻与最近流行的段子。他们可不能随便听领导之间的谈话。
吴天问:“今天怎么想到找我喝酒啊。”他们这个级别的人无论关系如何,平时是很少或根本就不联系的,一旦联系,肯定有事。
贾志诚就轻轻地把部长说的话告诉了他,最后说:“部长要我找找省里领导做做工作,没办法,省领导里只有您了解我。别的人您知道我是挨不上边的。”
吴天久经官场,一听就明白了个八九,便说:“这是个好事啊,部里向省里推荐沟通,省里早些年就有这个意思,这不是两相情愿,一拍即合吗?”
贾志诚说:“现在的情况是,省里可能有几个部门合并,那就涉及到几个一把手的安排。庙少菩萨多,我的问题就充满变数了。”
吴天想了想说:“情况倒是这个情况,但你还是有优势的。第一,有部里强力推荐;第二,我多次听书记省长私下里议论过,说上次对你的安排是不公的,他们心中有愧,这次他们肯定会考虑;第三,你的历练丰富,能力很强,人品又好;第四,组建商贸厅,估计会以商业厅为主;第五,我看了一下其他几个部门的头头,要么年纪大了,要么资历还浅,你最合适。当然,分析归分析,最后事在人为。这人就是常委那班人。放心,你这个时候告诉我,给我及时提供了信息。我会相应做点工作的。老同事嘛,了解。走,我们上桌吧。”
毕竟是老领导,就是站得高看得远,他这一拨云见日的分析,把贾志诚分析得通身舒畅,前景顿然一片光明。
书记往中一坐,其他人就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