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1200000002

第2章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靠药攻(2)

食补注意事项

1.合理配置膳食

米、麦是人的主食,人体所需要的热量有80%是米、麦等粮食供给,所需要的蛋白质有50%是米、麦供给;全谷制的食品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同时还提供机体所需的无机盐。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动物性食品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又是人体脂肪的主要来源,这类食品补益作用较强。蔬菜含有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粗纤维等,它有益于消化,有助于排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能补充人体的需要。因此,配膳时要注意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不可偏重某一种食品。根据现代研究发现,多吃动物蛋白质,易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症,所以对有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的人,宜食植物蛋白。对年轻人来说,因为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可适当多补充高蛋白食品,以适应机体的需求。

2.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

(1)做到饮食有节。古人说:“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这种少吃多餐的观点,沿用至今,尤适宜于溃疡病、胃肠炎等患者,以及老年人和脾胃素亏者。此外,不能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胃而影响其功能。

(2)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有毒食品,不吃不洁、变质食品。烹调过程中要保证食品不受污染,不能储存过长,食用时要煮熟烧透。此外,用膳后要注意适当的活动,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自不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3)注意饮食选择。《灵枢·师传篇》指出:“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饮食过热灼伤胃肠道。饮食过冷,则易伤及脾胃。因此,饮食不要过热过冷。同时亦忌饮食过硬的食品。对肥甘厚味的食品,也忌过多食用,以免伤胃。

3.食物要调和

选择食物要五味调和,忌有偏嗜。《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就是说人体摄入的食物五味比例要协调,这样才能使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机能协调,正气旺盛,身体健壮。若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某几味,使五味失去调和,就可因五味有所偏性,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正气受损,病邪则乘虚而入。对病人来说,五味若不调和,则会加重疾病。

4.注意饮食宜忌,食用与疗病相宜的食品

高热出汗,耗伤津液者宜选清凉、滋润的瓜果饮料或食品,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高血压者,久痨阴虚、骨蒸盗汗的肺结核者,宜食海蜇、荸荠、白鹅、乌骨鸡,银耳等食物。对身体虚弱、易感风寒者,宜吃生姜、大枣等食物;病后调理宜选粥,并根据病情,或以脏补脏,或补阳滋阴等。饮食禁忌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或恢复期,应禁忌食用一些与疾病不相宜的食物。病中或病初,胃气尚未恢复,食欲不振,此时不宜高脂厚味饮食。热性病症,应忌温热性食物,如姜、蒜、辣椒等温散辛辣之品,以免火上加油。此外,水肿者忌盐,消渴者忌糖,睡前忌浓茶。

5.注意食物的配伍禁忌

食物配伍合理能产生协同作用,反之,则使食疗作用消失,甚至对机体有害。食物与药物的配伍要注意两者相宜,切不可背道而驰。食物之间亦须注意配伍禁忌,如花生忌黄瓜,鳖甲忌苋菜,牛膝忌牛肉,人参忌萝卜等。

食补的方法

1.平时食补

平时食补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使饮食品种多样,荤素粗细兼有,以平衡营养的一种方法。由于多种多样的食物,经过适当的配膳,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既能引起良好的食欲,又有利于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互为补充,保持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素的平衡,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平时食补可以归纳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食品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内经》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调和饮食五味的意义。五味过偏会导致疾病或延长病程,因此,当机体患病时,更应注意五味调和。《内经》说:“肾病毋多食咸”,“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些论述指出了患病时饮食的禁忌。可见,营养平衡,五味平和,可以说是平时食补的关健。

2.病后食补

病后食补与药补相似,是按照食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和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状况分别进补,一般分为平补、温补、清补三种方法。

(1)平补法:是用性味平和的食物补养身体,这类食物有谷类(如粳米、麦等)、豆类(如大豆)、水果(如苹果等)、蔬菜类(如青菜等)。这类食物对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者均适合。只要不过量食用,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2)温补法:是用性味甘温的食物补养身体的方法。这类食物有肉类(如牛肉、羊肉等)、乳类(如牛乳、羊乳等),以及果类中荔枝等。这些食物适合于阳虚者,对有阴虚内热者则不宜多食,以免加重内热。

(3)清补法:是用性味凉的食物补养身体的方法。这类食物有生梨、芹菜、藕、百合、甲鱼等。这些食物适用于阴虚者。经常食用可以清火,而阳虚者则不宜过多食用。

病后食补的几种方法符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此外还得视机体的需要,做到对症下食。

补身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补身也不例外。所谓补身之道,就是遵循补身的规律,对人体进行施补的原则、道理和方法。而了解补身的原则是使人们更好地利用滋补药物和食物,获得最佳补身收效的重要条件。

进补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虚则补之

古人特别注重对虚症之体采用补益之法,素有“虚则补之”、“损则益之”的说法。人体的健康是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的。在食补时,不应孤立地看食物的价值,而应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来选择食物;在药补时更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缺啥补啥,如阴虚者选养阴药,气虚者用补气药等。如果身体强壮,不需要进补的,就不必施补。

一个人往往因起居不当,生活不节或身患疾病等而“夺精气”,导致体虚,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说,“精气夺则虚”。体虚通常表现为人体机能衰弱,营养不良或抗病力及恢复力不足,它不仅加速人体衰老,而且也是引起老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凡属虚者均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补,其目的就在于扶植正气,强壮筋骨,增强机体祛邪扶正,去病延年。

2.虚不受补

这一原则岂不与“虚则补之”原则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机体有虚方可进补,但机体长期虚衰过甚,则不能复补。这犹如饥饿过度或长时间禁食者,不能立即饱餐一样的道理。虚弱过甚过久,各脏器的机能都有所减退,尤其是脾胃机能减退,若盲目进补,往往会损伤脾胃,加重体内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的不平衡状况。

所谓“虚不受补”,主要是说明服用补品,如人参、鹿茸等,或吃了羊肉汤、狗肉等大温之食品,往往出现口干、唇焦、烦燥、夜不能寐等虚火上升、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虚者脾胃虚弱,腻滞之品伤胃所致,另一方面是用了不恰当的补品,更使阴虚体质者原有的“虚火”症状加重。可见,阴虚体质者不能接受温热补品,而应以滋阴液为生,方可避免“虚不受补”的后果,收到补而有益的效果。

3.外邪不可补

当初感外邪或外邪未尽时,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如果正气不是很虚弱的话,不要过早用补,而应以祛邪为主。因为急病初起或外邪未尽时,机体的正气尚未大伤,而邪气严重,如果用补,则产生“闭门留寇”的后果,不利于身体恢复。对热症经疏理或解化后无虚症者,亦不要用温补,以避免再发热。如果有明显性正气衰弱的,才有必要在祛邪药中适当配调补益药,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此外,对各种实痛者不能用补,只有虚痛才可用补。

4.不可滥补

古人说:“人体平和,唯须好将息,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久而多之,则气有偏胜。”“益药有利有害,参、芪、归、术补气补血等药,利人处极多,亦有受其害者,不中病也。”因药物其性皆偏,若有益于此,必有害于彼。“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再好的滋补品也有其副作用,盲目滥用不仅不能补益机体,反而会给机体带来损害。因此,身体没有虚症,脏腑机能正常时,不要服用滋补剂,更不能妄用热性补药和刺激性补药。若身体有虚必须用补时,要先找准虚的要害,根据病症和体质,合理安排用药比例,以达到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5.适身进补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患病原因、病症、病程以及疾病转归各不相同,因此进行食补或药补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儿童不宜进补,而中老人需要补身。又如,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懒言、头晕、出虚汗、小便清长,可以吃点胎盘,或食用人参炖鸡汤等,血虚者,表现为舌质淡、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手足发麻等,可以吃红枣、桂圆以及动物肝脏等。圆鱼、乌龟和淡菜等是阴虚病人的好补品;而牛、羊、鹿肉温中补虚,狗肉味美香浓、和血暖身,是阳虚体质的好补品。这些都体现了“适身进补”的原则。

6.四季有别

进补不仅要适身,而且还要适时。春、夏、秋、冬各有其变化的规律,通常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进补只有顺应四时的变化,才能调摄人体阴阳平衡。因此,四季进补就有其各自的内容和方法。

四季进补的法则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由于四季气候不同,用补药调养,应有所不同。

1.春季补生法则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虫活动,阳气升则一派生机,气温较暖,但早春天气“乍暖还寒”,补身方法仍须与冬季进补方法相同,切不可一入春就断补,以免冬令进补“功亏一篑”。但当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之时,生命充满活力,就不宜以药补为主,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状况,适当进行补益,并多增加户外活动。一般人不可长期服用大量补药,久病将愈、病后体弱、外科手术后气血亏损者有必要服用补品、补药。

春天进补,应注意“春生”、“春温”的季节特点,需选用扶助正气的补益元气的药品。其中,人参就是最优的补气之品。阳气不足者,宜用红参;神疲口干者应选用生晒参、西洋参。也可用物美价廉的太子参、党参代替人参。此外,蜂王浆、蜂蜜也是此时的滋补良品。

2.夏季补生法则

夏季是艳阳天气,酷暑外蒸,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了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尤其是天热出汗,不但损耗体液,还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如无机盐类,若不及时补充,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紊乱;同时,天热影响脾胃,减少胃液分泌,降低消化能力,加上睡眠不足,损耗津液,从而减弱食欲,造成人体内收入少而消耗多的局面。为此,夏季也应吃些补益品,以补充损耗的物质,供给机体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补品应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如过于肥腻或燥热,势必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食补最好选择清补食品,如鸭、冬瓜、绿豆、瓜果等;药补则选择健脾益气的补药为宜。如气虚不敛、口渴多汗者,用五味子,先捣破煎服,身易倦怠、气短虚弱者常用生晒参、西洋参,黄花等;气血虚弱者,可用生晒参,也可用党参代替。在夏秋之交,对肾虚者,可酌情服食些平补肾气的药物,如八仙长寿丸或金匮肾气丸等,以资助人体元气,补偿炎夏暑热给人体带来的消耗。夏季是慢性病少发的季节,若乘此机会进补,能扶持人体正气,增强抗病力。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总之,炎热天以健脾、祛暑、化湿、清补为原则,以食补为主、药补为次,就可以达到补身养生的功效。

3.秋季补生法则

秋天来临,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气候逐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人也应随之奉收养生。其实,冬令进补,应提前到入秋就开始。不过,这时补益应防止“秋燥”对肺阴的损伤,因此,古人认为秋季进补宜滋阴而忌耗散。因此,秋季应服用滋阴润燥的补品,如银耳、生地、百合等。

如果夏季由于多食生冷瓜果而致胃肠虚寒者,秋令可服干姜、肉桂等温热药以“暖胃”,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秋凉后倘若马上吃进大量猪、牛、羊、鸡等炖品,或其它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其消化功能。这正如跑步,必须先慢跑后才逐渐加快一样,一下子吃进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营养物质就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补”出乱子来。这期间,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注意吸收消化。

4.冬季补生法则

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阴盛阳衰,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使用药补以养真气、同守元阳、兼而养阴的大好时节。在我国流行着冬季大补的习惯。我国南方民间用阿胶于黄酒中浸泡一天后,隔水炖溶,加入冰糖、花生米、胡桃仁、黑芝麻或龙眼肉等,边炖边搅拌至糊状后置冷成膏,每天服用3~5匙,老年人和妇女服用,补体强身的效果特别好。俗话说,“补在三九”。此时药补常用大枣、枸杞、人参、胡桃、炙甘草、阿胶、鹿茸等,食补常用羊肉、狗肉、红枣粥、参芪鸡汁粥以及萝卜粥等。

同类推荐
  • 流动的生命:瑜珈

    流动的生命:瑜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瑜伽体位法、呼吸法、契合法、收束法、制感、专注和冥想,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和教学实践,是方便读者练习瑜伽的实用教材。
  • 会吃的女人更美丽

    会吃的女人更美丽

    《会吃的女人更美丽》一书主要包括女性如何吃出美丽、健康、活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涵盖美颜塑身饮食攻略,身体基础饮食滋养攻略,卵巢乳房子宫私处食疗攻略,亚健康饮食攻略和四季养生饮食攻略。对于每个具体的问题,会有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理方法的解释,会提供一个科学的饮食攻略,会推荐两三道改善和调理的食疗方,内容详实全面,实用性非常强。
  • 5分钟远离失眠

    5分钟远离失眠

    为了使广大睡眠亚健康者及睡眠患者充分认识失眠、预防失眠、积极自救,编者特意编写了此书。本书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常识、对抗失眠的常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失眠的简便方法,并对常见的失眠误区进行了科学的纠正。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通过本书能使广大患者尽快摆脱失眠的困扰,早日康复。
  • 积极补钙自有良方

    积极补钙自有良方

    本书以钙与人体健康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人生不同年龄阶段钙的代谢平衡、生理功能、吸收利用、膳食补充以及科学补钙、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知识与方法。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社会大众阅读参考。
  •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就以这些国医推崇和总结的养生方法为线索,告诉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规律的生活习惯,从而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过程。追本溯源,破解国医养生的万古流芳之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在漫长的实践中,国医辈出,他们皆以仁者、仁心、仁术立世。
热门推荐
  • 法制教育九年级(上)

    法制教育九年级(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就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每一个公民都因生活在祖国的温暖怀抱里而感到愉悦和幸福。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同学们应该,也必须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承担起国家赋予每一个人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应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国际交往中,永远把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
  • 缘浅情深

    缘浅情深

    方崇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在校门口被韩亦超给碰倒,之后的生活里到处充满了韩亦超的影子,直到在校园里遇见了高中时期的学长李子阳,方崇和韩亦超之间才有所缓解。只是三个人的世界确实太过怪异,就在方崇决定做出选择时,高中时期的好友唐笑的出现却让她只能选择远走他国,而在这敏感时段出国的还有李子阳。那一年整个校园里都弥漫着方崇和李子阳的流言蜚语。七年后,方崇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很多人很多事早已物是人非,只是韩亦超那颗等待方崇的心一直没有改变。方崇面对这片痴情却也无可奈何,只怪造化弄人。方崇不得不再次出国,逃避一切,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素言如水

    素言如水

    这是几十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里面讲了浪漫的故事,校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世界美男我来了

    世界美男我来了

    啊,整天都可以看美男。这真是一件幸福的是。啊,我好向迷失在幻想的世界里了,谁来告诉我这是不是真的。
  • 武练飞仙

    武练飞仙

    这是一个百族林立,诸圣争霸的世界!这是一个人人向往仙道的世界!修行者,炼精化气,肉身成神,打破苍穹,长生不死!李易一个天生筋脉堵塞的人,误入上古禁忌之地,饮得神泉,传法青铜鼎,不修灵身修神魂,至此无敌天下,只手遮天。ps:提供一个读者群,113513200,喜欢的朋友加进来吧!
  • 妾居一品

    妾居一品

    穿越就穿越吧,为什么让她一睁开眼睛就看到自己身穿着嫁衣,坐在地上,愣愣地对着一个四脚朝天的板凳,脖子上套着半根绳索?还搞不清楚状况,就被人七手八脚地捆了塞进轿子抬走!第二天早上就得去给跋扈的正妻请安,一抬头还看到一大群花红柳绿的妾室!她不禁哀叹,老天是不是真的要整死自己啊!要不然怎么会把她丢到这个听都没听说过的王朝,又另加一个足足有零下九十九度那么冷的冰山老公!?好像这一切还嫌不够,再塞上严酷毒辣的正妻和几个争宠的妾室!她咬着牙忍住身上的疼痛,站起身来环顾王府,我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看看我怎么在这个府里翻云覆雨,狠斗美妾,闲着没事再赚来大把的银子!(本文不是严格的妻妾文,对古代妻妾制度有严格要求的读者慎入。)
  • 末世之城墙

    末世之城墙

    生命大爆炸,极速的进化时代降临。失婚男杨初一在一场演唱会上蓦然惊醒,八万活尸围困,杨初一不想死,真的不想死。龙象之力横扫八方,降龙之掌镇压一域。一把刀、一张盾,就是一面万尸不破、妖魔不侵的盖世城墙。
  • 野秧子

    野秧子

    金钱、美色、权力、良心、正义?同样在农村中浸泡着男人、女人的生活,奇事、嘎事、怪事、趣事也成筐成箩,所不同的是,乡间的那些事比城市的柔媚、嗲气,少了些羞赧和虚伪,更多的是率真和粗犷,甚至是野性,那“一亩三分地儿”里的故事让你想也想不到……
  • 重龙

    重龙

    失望的人们在短暂的人生中燃烧生命,望见自己的归处,但是无尽的虚空中真的只有人类一处?破碎虚空的仙魔只是前人一梦?一场意外的邂逅,曾今的堕帝之处重启…万千世界的洪流将起,一只蝴蝶翩然起舞
  • 绝杀修罗:唯吾独尊

    绝杀修罗:唯吾独尊

    她,轻视天下。他,傲视天下。她,最后一位纯血修罗。他,最后一位暗灵继承人。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而在异时空相遇。灵狐重现,天下大变。唯有吾皇,方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