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3300000006

第6章 西安城墙的修建与构造

明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城墙呈长方形,总周长13.9公里,是14世纪后期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墙建筑之一,也是我国至今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作为千年古都,西安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安城墙始建于1370年,建成于1378年,历时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命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使濮英负责修建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在规格上,西安明城墙仅次于当时的都城南京,其基本城墙结构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我国的发展史,完整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风貌和军事防御功能。

(一)西安城墙的修建历史

众所周知,西安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一千一百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曾经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它仿佛一位睿智的老人,穿过历史的迷雾,向人们诉说着辉煌的过去。

1.早期修建的西安城墙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长安命名为“大兴城”。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命著名建筑家宇文恺开始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隋代的大兴城再次改名为长安城,并仍以那里为首都。654年,唐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外部城墙周长36.7公里,其宽9米至12米,高5米多。

在这时,长安城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881年攻占长安。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

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朱温不仅使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徙,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使唐城沦为废墟。

之后,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改建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但对城墙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长安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墙规模却没有改变。直到元代时期,西安城称为奉元城,沦为西北边境的一座重镇。

2.明清修建的西安城墙 1369年3月,明朝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朝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为西安府,意为“西方长治久安”,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从此,西安城也开始了在明朝时期的统治,拉开了明朝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廷臣也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朱元璋特别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朱元璋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

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在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

由于西安在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

修好的西安城墙,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

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5公里,墙高12米,顶宽12米至14米,底宽15米至18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

城门有4座:东面长乐门,西面安定门,南面永宁门,北面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0.8米和0.45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也就是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又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

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也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他指挥建设者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米至60米,则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这些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3.建国后修缮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自明代重建以来,由于经历了朝代更迭及战火的蹂躏,从清代及20世纪30年代起,城墙四周陆续辟券门、豁口多处。

1962年西安城墙被列入国家重建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西安市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开始营建保护城墙的环城公园。

经过修建后,西安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楼和垛口逐步恢复。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引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城墙之下。

从西门至东门,还先后建成松园、牡丹园、石榴园、樱花园、吉备真园、含光阁、迷宫、元梯、吊桥、南门月城等游览点。

如今,沿城墙外侧已建成环城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晨练的最佳活动场所。保护后的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已成为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无数的外国友人在登上城墙之后,无不赞美城墙之伟大。

一位泰国客人说:“在北京登长城,看故宫;在西安登城墙,看兵马俑。”日本天皇和皇后访问西安时,也特意登上西安城门,一览古城内外风景。

西安环城公园是我国唯一的保护城墙的环城公园,它的雄伟壮观和多姿多彩,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也让古城墙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西安城墙的基本结构

明西安城墙不仅高大坚固,而且构筑精良,整个西安城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城门、闸楼、箭楼、正楼、马面、敌楼、垛墙、角楼、马道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为古城的防护穿上了层层甲衣。

1.护城河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消灭敌人。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是通往西安城的第一道重要关口。

2.吊桥 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

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3.城门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

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要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

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0.16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0.15米,厚0.23米的铁条用来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

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西安城墙现在的西安城墙共有城门18个,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盛衰。

4.闸楼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正楼。

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或“樵楼”。象征门阙,兼用作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

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

5.箭楼 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

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

6.正楼 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

7.马面 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墩台,俗称“马面”。

西安城墙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之所以称为马面,据说是明代将城墙修筑的这种结构,形象地认为是由98匹马组成的军阵,98座墩台犹如昂首挺立的骏马,所以将马头的位置叫作马面。

据记载,明西安城墙上1982年实测只有91座马面,经修复现有93座。每座相距120米,宽度为15米至24米之间,向城墙外突出。

8.敌楼 马面上面的建筑就是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两个马面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9.垛墙 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西安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

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瞭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一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

10.角楼 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这四个角楼中,唯独西南角的角楼是圆形的,其他三个角都是直角,这就又成了西安城墙的一大特色。

11.马道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

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此外,西安城墙的排水系统也是非常科学的,原城墙顶部外沿高而中间低,由两边外侧向中线倾斜6度,每隔40米至60米,在内侧开一排水口,水口下接一个附贴在内城墙上的竖排水槽,槽底吐水口下设滴水池。

即使是下暴雨,雨水也能汇集于城头中线,并从水口沿水槽迅速排下。同时,城头地面向中线倾斜也具有安全感。

明代西安城墙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也为我国历史专家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同类推荐
  • 西方文论史纲

    西方文论史纲

    本书主要是以大的文学思潮为背景,着重介绍在众多思潮涌动中所出现的无法避开也不应当避开的文论家的重要文论思想。当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增加述评的分量,加大了篇幅,譬如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论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文论。这是因为俄国现实主义文论对现当代中国的文论学习和研究产生了而且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然,对于现象学文论、结构主义文论和解构主义文论等等,我们还是加重了介绍比例,那是因为它们的文论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影响作用。但总体上还是秉着一个在“大思潮和大家不可漏”的前提下简洁明晰、提纲挈领地、历时性地介绍西方文论。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文化海原

    文化海原

    海原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大县,是“西海固”的主要成员,虽然贫穷落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菜园遗存”向世人宣告:华夏远古文明的火光曾照耀过海原的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以六盘山为代表的陇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身处陇中山地的海原得天独厚,深受陇山文化的熏陶与养育。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 趣味英美文化

    趣味英美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的凝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定的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男神理理我

    男神理理我

    水乐心暗恋自家男神已经三年了,终于在第四年开启了扑倒男神的伟大计划。“可是男神是高冷天秤怎么办?”“没事!男神也怕烂泥缠!”“我要去缠他?”“不啊,你是巧遇啦“
  • 幸福契约

    幸福契约

    原本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浅浅,因为是个女孩而被家人抛弃,二十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男人,只是她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 逆袭游戏:我是养成对象

    逆袭游戏:我是养成对象

    王瑜养过七个闺女。第一个,饿死了。经验不足。第二个,当了黑店掌柜,最终被大侠一剑刺死。第三个,信佛信的太过,绞了头发做了师太。……第七个,一不小心黑化了,成了梁上君子。就在她悲伤的打算放弃养成萌妹子另寻他欢的时候,她的养成对象们不干了。在一款养成游戏里,有多少英俊潇洒的好男人啊,可你生生的让我们避过了所有的剧情人物,一个混得比一个惨。难道你就不该做点什么吗?当一觉醒来变成不得善终的养成对象,王瑜忍不住泪流满面。按照剧情来说她会不得善终啊!为了脱离游戏,补偿她不省心的闺女,穿越成王雨萱的王瑜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游戏里玩的风生水起!
  • 穿越之回到前世再爱你

    穿越之回到前世再爱你

    不经意,她从现代穿越到宋朝,遇到了他,但是时间空间的变换,让她不敢轻易地交出自己的心。只是,一味的逃避深深地伤害了他,也伤害了自己,她到底该怎么做......
  • 腹黑竹马:甜宠密爱

    腹黑竹马:甜宠密爱

    白悠悠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注定是夜辰的夫人。夜辰比白悠悠大三岁。当她出生的时候就被夜辰嫌弃了。可只有夜辰抱白悠悠才不会哭,所以白悠悠从小就被她父母寄放在夜辰家。他们俩从小就生活在一起,可都是夜辰照顾白悠悠为她操心。为了一个方怡,他把她气走了。五年后,白悠悠霸气归来。夜辰和他的小青梅还能在一起吗????
  • 娱乐圈之离婚以后

    娱乐圈之离婚以后

    离婚前,她的婚姻状况圈内无人知晓。离婚后,她和前夫的绯闻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离婚之后继续相爱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轻武天下

    轻武天下

    手舞苍穹,轻笑风云;掌握天下,乾坤在心。强者为尊才是王道,所以少年的漫漫修炼之旅才刚开始。他不懂这世间圆滑世故,他随性而为,他不在乎世人眼光,他我行我素,,他不在乎自己是否伤痕累累,只要认为值得,他便做,他不怕顶级势力,他有一身傲骨,他天赋异禀,从不娇纵。他很幸运,有着金手指,修炼之途带来很多好处,又有些倒霉,总是遍体鳞伤。他勇敢,他很聪明,他不冷淡,又不热情,他嘴角总是带着疏远的淡笑,他有时让人心疼到想哭,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在乎。他只知道,如果能守护心中的一方净土,失去其他的一切,与超级势力为敌,遭受追杀和暗害,他也在所不惜!他的名字——楚天一!
  • 一世繁华之紫瞳

    一世繁华之紫瞳

    她,是一个与天地同生的,超出六界的存在,可这样的身份却从不会让她开心,这身份只会让她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后来,她隐瞒身份来到人间,隐藏在红尘中,却不料却使她遇到了他们,突如其来的关心,真的令她很开心,可是他们之间她却无法选择,只能默默拒绝,她不想伤害任何人,却将他们都伤害了……再加一句,这本是《花季暖年》的前传哦!
  • 复读那一年

    复读那一年

    小说以我到龙镇中学复读为主线,展示了一系列以转班为主题的复读画面。作品通过这些青群春画面,折射了那个特定年代下的特定校园生活。
  • 九天御剑录

    九天御剑录

    上古之神盘古开天辟地后,始有天地,后来大地之母女娲掘泥土造人,从此之后,天地间三才并列。女娲掘泥造的人,智慧不凡,能参阴阳造化,悟生死涅盘,修仙炼佛,而至于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