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带着诺诺回了一趟老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爸爸的旅行。
两岁四个月,他与我们分开的日子寥寥可数。我是亲密育儿法的推崇者,西尔斯爷爷说过,孩子需要我们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年,所以我万分珍惜陪伴他的每一天。
怀胎九月直至他一岁半,我们从未分开。我的工作相对稳定,出差集中在夏秋,次数也有限。不过自打怀孕,领导便再也没有安排过我出差。去年十月,有个出国的差事,彼时尚未断奶,我想以此为理由拒绝,领导说:你也该出去走走了。于是,决定去吧。有限的时间内,签证机票都很顺利。拿到机票信息的那天晚上,我喂完奶,在黑暗中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默默的开始与他道别。
那时候,我想,出生是他从我身体里的剥离,其实更是我们的第一个道别。虽然是一次不能回头的道别,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分别,我们才拥有了更长久的陪伴。所以,也许这一次的离开,是为了更远的将来。
出发那日,与每一个上班的早晨一样,他坐在餐椅上吃早饭,我走过去亲亲他的额头,他糯糯的唤我:妈妈。我应他:宝贝,乖!但,这并不是一个上班的早晨,这一刻的离开,总有傍晚的归来。所以,我没敢看他的脸,匆匆出门,眼泪掉了下来。电梯里,先生搂住泣不成声的我,安慰道:既然去了,就别太着急,工作结束,玩几天再回来。
同行的两个男同事都是小孩子的年纪,自是谈不到孩子,但我的状态一直很游离。登机之后,看着座位前面显示器上芝加哥与北京之间距离的那长串数字,心里沉甸甸的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机舱的灯光暗了下去,几次忍住想要落泪的冲动。
邻座是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六月个的婴儿。借着她座位的隐蔽,我坐过去边吸奶边与她攀谈。看着她的孩子在她怀中熟睡,心里默念了千万遍的名字仿佛就在嘴边:我的诺诺,要是这一刻你也在我怀里该有多好!
从芝加哥到波士顿再到华盛顿,我添了一只箱子,里面塞满了我给他搜罗的一切。吃的用的玩儿的。工作结束的那个深夜,在波士顿一家CVS,挑选了三张生日贺卡,分别是两岁,三岁和四岁。那时,与自己有了一个约定,等他五岁的时候,带他来,让他看看这个城市的天光,是如此的纯美静谧,带他去哈佛,带他去MIT,让他自己挑选那年的生日贺卡。
让他走我走过的路,而此刻,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就想他在身边,这就是爱吧。
这种感受,或许是没有孩子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可我想,这大抵也算是一种爱恋。思念成灾的滋味,每一个尝过感情的人都应该能明白。
其实,也正是这一次的离别,让我去正视有了孩子之后的夫妻关系。此前友人不断劝说,千万别因为有了孩子忽略了先生。可我的确是忽略了他。但这次的出走,让我明白,这份沉甸甸,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儿子。
恋爱的时候,第一次正式的分别,先生送我上火车,我们隔着车窗相望无言。车子开动的时候,我矫情的想起了这么一首歌: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发现已经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那时候更是矫情的想,下一次,我们一起走,再也不要说再见。可是等我们终于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旅行,除了上班几乎没有分别的时候,这种矫情慢慢的被平淡的生活所淹没。有了孩子之后,我更是在如此重要的一次分别中,没有丝毫的空间留给他,为此,自责。
华盛顿风雨的夜里,我裹紧被子,看着路灯在窗户上留下的光影,想着,地球另一端的此刻,那真正意义上属于我的两个男人,在做些什么?先生发来消息,说:你走了,突然觉得家里空荡荡的……眼泪瞬间决堤。这就是家吧,淹没了矫情,融成了无时无刻无所不在。
我们带着诺诺走过了很多城市,先生是个事无巨细的父亲,所以,这一次的出行,他叮嘱了许多许多。送我们到火车站,陪着我们等到检票,目送我们检票进站。孩子天真,并不知道要与父亲分别,等车的空隙,我去给他两买冰激凌,回来看见父子两亲密的坐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眼睛很热。
终是要离开,我抱着诺诺检票进去,先生远远的看着,诺诺扭过头找爸爸。我指给他看,说,跟爸爸再见!他撅起小嘴,说:不要跟爸爸再见。再看,先生还站在人群以外,他便咧嘴要哭。我忍住眼眶的里的泪意,轻轻说:不要哭,爸爸过几天就来接我们,好吗?
事后,先生跟我说,孩子撅嘴的那一刻,他有点想要老泪纵横。
呵,我们在老去的同时,也变得越发的脆弱起来。那个对“我爱你”和鲜花都很吝啬的男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同样敏感而善感。这便是舐犊情深了。如果我们没成夫妻,如果我们没成为父母,我想我们永远都不会明白,爱情的结晶远远不是这一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让我们的生命真正的产生牵连,并且越来越紧密,紧密到即使爱情褪色,也丝毫不能动摇我们执手的念头。这股勇气,这种信念,才更可贵不是么。
因为,孩子终将离开我们去生活,只有我们才真正的属于彼此。
每一次的分别,都会有下一次的再见。可是,孩子,终究我们年长,未来某一次的再见,可能我们再也不会相见。这便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可你或者我们或许都不该去想太多,因为当下充满活力,直接且用心的去体会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那些快乐所衍生出的勇气,足以帮助我们去抗衡生命交替的无情。就像,自你出生之后的这几次离别,让我和你的父亲在面对七年之痒的时候,都多了一分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