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读《骑鲸之旅》,读到“请做《田鼠阿佛》的家人”这一章时,突然想起好早之前就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
书中,粲然说:
在看《田鼠阿佛》的这段时间里,我心里藏着两个困惑。首先,是共读上,之前说过,我一直在想,“我真的可以只说故事么?人生真的没有什么道理值得教授吗?”其次是育儿的过程中,米尼满两岁了,在孩子之间的交往中,他展示了我们很喜欢的特质:善意,允许分享。可问题也相应出现,他会遇到抢他东西,抓挠他,把他推在地上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场面,他总是显得很困惑。即使跟他说“下次有人欺负你的时候要反击哦!”这样的话,也没什么作用。
作为妈妈,我必然要面对这样的考验,要不要强硬的把自己对社会的判定和经验告诉他。有点像塞给他一把武器,尽可能多的保证他不受伤害——可是,从此他就要负戈旅行啊。
是的,这样的困惑我也有,从诺诺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带他去游乐场开始。城市越大,其实孩子越受拘束。他们不像我们小时候有一个大院儿的小伙伴,有田野乡间的景致,有远亲不如近邻。他们被保护的很好,鲜有玩伴,出趟门劳师动众。于是,我选择了离家很近的一个商场里的游乐场,很小,价格不菲,但想着在诺诺还不能自如奔跑亲近自然之前,这里是不错的选择。有年龄相仿的孩子,有干净安全的玩具设施。
可是去了几次之后,开始发现与想象中相距甚远。设施没问题,关键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没有我怀念中的打成一片。他们一进去就忙着抢占领地,抢占玩具,然后就自顾自的开始玩。作为小龄的孩子,诺诺特别愿意亲近比他大点的孩子,可每当他怯生生的企图靠近,甚至拿出自己的玩具准备分享的时候,别的孩子却扭头跑掉,甚至不耐烦的推开。诺诺还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他也并没有表现出失望或者不快,而是很快就将之忘记。可在旁观的我看来,心里却并不好受。
当然,冷漠还算好的,与那些会上来跟你抢玩具,会粗鲁的一把将你推倒,会毫不犹豫的伸手就来打你的行为比起来。
强悍如小九,丁三条也会遇到小九被打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指责她,孩子都被打了,你不帮忙,反而拍照。她回答,那是孩子们自己之间的事情,我不好掺和。
是的,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这当中带着孩子姥姥一起去了一趟。她的防卫意识更胜于我,忙不迭的将孩子保护起来。这没什么不好,每个孩子都是老人心里的宝贝,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孩子吃苦。
可这样真的好么?我很担心,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大人,更会让他错失很多交到真正朋友的机会。我不担心他将来是否成功,是否有钱,是否有权;我只焦虑他性格是否开朗,朋友是否真心,与人交往能力知否过硬。
朋友的父母也很喜爱诺诺,他们让我从小教育他:被人打,一定要打回来,否则爸妈就不喜欢你了,否则我们就不怎么怎么你了!说宁可自己孩子欺负别人,不要别人欺负自己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就将这个社会如此极端的剑拔弩张根植于他心,又真的好么?
所幸,在粲然的书里,我得到了共鸣。
在我看来,《田鼠阿佛》不是写阿佛,更多是写李欧-李奥尼心目中的“理想家人”——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放手让他自己去体验世界,去和世间万物交流。让他缓慢的,甚至屡次受挫地,按照自己的历程发现自我,发现美,也发现丑。
这样做,对孩子的家长来说,一定很不容易、很煎熬、很需要勇气和克制。但只要用包容的心等待着,总有一天,孩子会满载而归。
是的,我无法说哪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或者哪一种比哪一种更好。但至少,粲然的方式是合乎我心的。一直以来,我所焦虑的不是什么样的方式,而是这个“很不容易,很煎熬,需要勇气和克制”的过程。
我告诉孩子姥姥,让他自己去玩,不要过度的约束,只要安全得以保证就行。所幸,孩子有一个开明的姥姥。现在,姥姥带他下楼玩,允许他捡树叶,掐小草;摔倒了并不大惊小怪,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在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不去打扰。是的,所以,诺诺的一些天性保持的很好。他对一切保持好奇,探索之心;自己摔倒磕碰从不哭,而是自己爬起来继续;专注力明显强于我们。并不是要说,自己的孩子就有多好,而是,孩子总是无错的,他若有问题,必定是我们,或者整个大环境有了问题。
粲然还说:
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放下自我,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享受属于自己的一生。很少有人完全相信“孩子的本性不仅善良,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他们就能成为快乐且富有创造力的人。”
所以,丁三条没错,至少在我看来,我也会这么做。这个世界的善与恶,美与丑,不是我们讲给他们的,而是要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认知的。这个过程,难免磕碰,难免受伤,我们要做的就是永远在他们身后张开怀抱,等待。如果他需要回头,我们就拥抱。就像老早就备好了婴幼儿创口贴,和处理外部擦伤碰伤的小药箱一样,他开始走路,开始奔跑,难免受伤,没关系,回来,妈妈替你处理伤口;处理好了,继续去走,继续去跑。跌倒了,爬起来,你不哭,但是,我会给你怀抱,安慰一句“没事,摔疼了妈妈给吹吹”,赞一句“你真棒”!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是:在早教中心,诺诺看见他平时来最爱玩的海盗船滑行车停在那没人玩,立刻冲了上去。就在他熟练的打开座椅下的小盒子拿出一个海洋球放在旗杆顶上,正准备骑上去的时候,出来一个比他大的小男孩。那孩子立刻就推了诺诺一把,说:这是我的!我站在一边,心里一怔。诺诺倒是满不在乎,还是想去摸摸那车。我便安心下来,看看他会怎么处理。不想,那小男孩的妈妈走过来,对诺诺说:不要跟哥哥抢,这是哥哥先玩的,刚才哥哥只是去捡东西了……我心里的火瞬间烧了起来,但还是忍了忍。再看诺诺,他点了点头,转身去玩别的了。
那一天,我都在想这件事。一方面,我很自责,无论诺诺在乎不在乎,我是不是不该在那样的时候袖手旁观。但,我又不断的安慰自己,他总是要自己去面对,我不可能永远在他身边,更何况他并没有向我求助。这一点,我很欣慰,从小到现在,无论是摔倒还是被欺负,他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如果觉得委屈了,也只是赖在我身边哭,从未提过无理的要求。
那晚,睡前我跟他聊白天发生的事情。问他记不记得被一个小哥哥欺负。他表示不记得。我提示了一下,问他,有没有伤心难过。他说:没有。妈妈,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小熊绘本里有一本就是讲玩玩具什么的要排队)我轻轻搂着他,心里充满感激。而我自己心里的矛盾也豁然开朗。我会陪着你,陪着你经历,再遇上这样的事情,如果你反抗,我也一定支持到底。特别是对于那个男孩的母亲的所作所为。
虽然这个社会很麻烦,但试着缝住自己的嘴,放孩子闯荡看看吧——以田鼠阿佛的家人为样板,我一遍遍对自己鼓着劲儿。……万一米尼被欺负呢?恩,那就让他被欺负吧。只要自信和被爱,被欺负着被欺负着,总有一天,他会对自己说:“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这是不对的。”自己心里做出的决定,就好像自己选择拿起的武器,会知道要在什么时候出击,在什么时候毫无负担的放下。
无论是共读,还是处事,即使是小宝宝的家长,都要学会微笑着等待。等待他们缓慢走过漫长的路,游逛着,或许误入歧途,然后赶上你,或者超过你。
所以,《田鼠阿佛》是第一本,我买给自己的低幼绘本。天哪,粲然,你真的写的只是一本亲子共读的笔记么?根本就是育儿指南嘛!
恩,下次,你选择被人推倒,还是推倒别人,都是你的事,妈妈都会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