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其人美且偲。
【注释】
卢:黑毛猎狗。
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套环发出的响声。
其人:指猎人。
仁:仁慈友好。
重(chóng)环:大环套小环,又称子母环。
鬈(quán):勇壮。一说头发弯曲。
重(méi):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
偲(cāi):多才多智。一说须多而美。
【古人如是说】
其人言纵犬猎兽之人也,此当是旁观而为三,夸誉者也。
——王质《诗总闻》
此诗大意与《还》略同。
——朱熹《诗集传》
词若叹美,意实讽刺。
——方玉润《诗经原始》
即物指人,意态可掬。
——陈震《读诗识小录》
诗三字句,赋物最工。如“殷其雷”及“卢令令”等句,使人如见如闻,千载以下读之,犹觉其容满目,其音满耳。
——陈继揆《读诗臆补》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注释】
敝:破。
笱(gǒu):竹制的捕鱼篓。敝笱,对制止鱼儿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公的不守礼法。
梁:捕鱼水坝。河中筑堤,中留缺口,将笱嵌入空处,使鱼能进不能出。
鲂(fáng):鳊鱼。
鳏:鲲鱼。
齐子归止:文姜已嫁。齐子,指文姜。
其从如云:随从众多。一说喻齐襄公仍纠缠不已。
(xù):鲢鱼。这种鱼成群结队,也不入笱。
唯唯:形容鱼儿自由自在地游。陆德明《经典释文》:“唯唯,《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
【古人如是说】
《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毛诗序》
“其从如云”、“其从如雨”、“其从如水”,非叹仆从之盛,正以笑公从妇归宁,故仆从加盛如此其极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
【今人这样读】
《国风》中凡言鱼者,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瘦语,无一实指鱼者。
——闻一多《诗经通义》
如果说在婚姻的殿堂里,文姜有罪,那么审判文姜之罪的,绝不可能是鲁桓公。而这座婚姻的殿堂绝不会是公然于世的审判大会,通常仅仅是两个人的豪华之家。我曾在《载驱》里提到过文姜在与鲁桓公结婚后的漫长婚姻里,缺乏了做女人的安全感,而鲁桓公之所以失败,有了这顶令他一生含辱的绿帽子,究竟是谁之过。
——沈文婷《〈诗经〉是一枚月亮》
载驱
载驱薄薄,簟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注释】
载:发语词,犹“乃”。驱:车马疾走。
薄薄:象声词,形容马蹄及车轮转动声。
簟(diàn):方纹竹席。一说席制车门。
(fú):车帘。一说雉羽做的蔽覆,放在车后。
鞹(kuò):光滑的皮革。用漆上红色的兽皮蒙在车厢前面,是周代诸侯所用的车饰,这种规格的车子称为“路车”。
有荡:即“荡荡”,平坦的样子。
齐子:指文姜。
发夕:傍晚出发。
骊(lí):黑马。
济济:美好貌,一说强壮。
辔:马缰。
(nǐ):柔软状。
岂弟(kǎi tì):天刚亮。一说欢乐。
汶水:流经齐鲁两国的水名,在今山东中部,又名大汶河。
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
彭彭:行人众多貌。
翱翔:指遨游。
滔滔:水流浩荡的样子。
儦儦(biāo):行人来回走的样子。
游敖:即“游遨”。
【古人如是说】
(齐襄公)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播其恶于万民焉。
——《毛诗序》
此诗以专刺文姜为主,不必牵涉襄公,而襄公之恶自不可掩。夫人之疾驱夕发以如齐者,果谁为乎?为襄公也。夫人为襄公而如齐,则刺夫人即以刺襄公,又何必如旧说“公盛车服与文姜播淫于万民”而后谓之刺乎?
——方玉润《诗经原始》
(全诗)只就车说,只就人看车说,只就车中人说,露一“发”字,而不说破发向何处,但以“鲁道”、“齐子”四字,在暗中埋针伏线,亦所谓《春秋》之法,微而显也。
——陈震《读诗识小录》
【今人这样读】
文姜身上有美艳辛辣的气息,她敢于罔顾一切的礼法和规则,以她自己的姿态凌驾于众人之上,这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意志的精彩女子,世人怎么相待看望其实都与她无关。
——安意如《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
一直没能读出《载驱》作者的心意,这首诗成了我心里的一个悬念。
《有女同车》的赞美、《敝笱》的讽刺、《南山》的指责,一路读下来,我已经习惯了作者的意有所指,然而到了《载驱》,描述平静得如同一幅挂了很久的画,重色、淡色都一样清浅。
——沈文婷《〈诗经〉是一枚月亮》
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注释】
猗(yī)嗟:赞叹声。
昌:壮盛美好貌。
抑(yì):同“懿”,美好。
扬:借为“阳”。明亮。
趋:快步走。
跄(qiàng):步有节奏,摇曳生姿。
名:借为“明”,昌盛。
仪既成:《集传》:“仪既成,言终其事而礼无违也。”
射侯:射靶。
正:靶心。
展:诚然,确实。
甥:古代女子也称丈夫为甥。
娈(luán):美好。
选:才华出众。
贯:穿透。
反:箭反复射中一个点。《集传》:“四矢,射礼每发四矢。反,复也,中皆得其故处也。”
御乱:防御战乱。
【古人如是说】
《猗嗟》,刺鲁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而不能以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人以为齐侯之子焉。
——《毛诗序》
此齐人初见庄公而叹其威仪技艺之美,不失名门子,而又可以为戡乱材。诚哉,其为齐侯之甥矣!意本赞美,以其母不贤,故自后人观之而以为刺耳。于是议论纷纷,并谓“展我甥兮”一句以为微词,将诗人忠厚待人本意尽情说坏。是皆后儒深文奇刻之论有以启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
三章皆言射,极有条理,而叙法错综入妙。
——姚际恒《诗经通论》
【今人这样读】
偏是有人不这样想,非要把这样的一首赞诗解出讽刺的意味来。他们说这个足以“以御乱兮”的少年,空有一副俊朗的外表、健硕的身躯,他没有为父报仇,也没有约束好母亲。……这样一个性情中的勇夫,自然不能让我相信他对母亲与舅父之间的畸恋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屈服。他大抵是因为太懂得母亲一生爱得不易,才会任由世俗的飞语砸在自己的身上,也要为母亲开出一条奔向爱情的道路。
——沈文婷《〈诗经〉是一枚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