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200000001

第1章 绪言 (1)

解读《菜根谭》的缘起

《菜根谭》这本书,在我小时候家里就有——很粗糙的民间翻印本,加上年深月久众手翻阅,更不成样子。大概是由于从小学语文教学到研究生阶段的各类“文学史”、“哲学史”都没有提到过这本书,我也从来没把这本书当回事儿。

直到有一年春天,在一次很平常的闲聊中,祖父对我说:“孙儿啊,看看《菜根谭》吧。学问就是要搞清楚天、地、人,你们现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地都搞清楚了,但还没有搞清楚人是怎么回事呢!看看《菜根谭》吧。”那一年冬天,祖父就去世了,这是他以古稀之年的人生阅历,留给我的最后教诲。

于是我翻开了这本旧书,没有想到,读了一遍之后,接下来竟会一遍又一遍地翻阅。

也就是在这之后,我才发现:书店里、地摊上,摆着《菜根谭》的各种版本;喜欢《菜根谭》的人其实有很多,他们都说《菜根谭》是一本给他们带来了福气的书。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这在我身上也应验了。

《菜根谭》是在明朝后期问世的,当时的社会商业繁荣,思想活跃,人们生活条件不错,心理上也趋向追逐名利,向往奢侈生活,这与当今社会颇有几分相似。其作者洪应明,早年也是一位积极进取的人,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经历了一番风雨,晚年看破世态,归隐山林,平心静气地总结他一生的成败得失,写出了《菜根谭》这部书。

虽然不列在“十三经”里,也不被收入各类教材或学术史,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这本书却已经跟《论语》、《孙子兵法》一样,成了一部经典。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对经典的要求,或许比学院派还高:不仅需要有最高的智慧,还需要简洁明了,需要通俗易懂,需要对人有用,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运……

这才是真正的经典!《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现在,出版社的朋友要做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邀请我从一系列传统经典中选取一本,加以解读。我见《菜根谭》也被列入其中,于是,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一本。如今《菜根谭》的版本很多,但系统解读《菜根谭》的书,好像还不多。希望我的解读能让更多的人走进《菜根谭》,更深入地理解《菜根谭》,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咬得菜根,百事可成

一部洞彻社会人生、给人安身立命的书,理应取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书名才对啊,可这本书却用了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甚至有些老土的名字:菜根谭。

别看这个名字老土,它却是有出处的。宋儒汪革说:“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菜根,就是蔬菜的根,它的意味是多方面的。

菜根是很不起眼,容易被人丢弃的东西。同样,《菜根谭》里的一些话,也比较平实,讲的似乎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可也正是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容易被人忽视。

所有的菜,都是从根部长起来的,没有菜根,就没有各种各样的蔬菜。所以,古人讲:“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要想种出好菜,先要养好菜根。人的一生,要想过得幸福精彩,也要从根部培养。《菜根谭》就是教你如何把根养好,让人生枝繁叶茂、有滋有味。

大家每天都吃蔬菜,但很少有人吃菜根。可到了穷困潦倒的时候,没有蔬菜吃,人就只能吃菜根了。到了那个地步,你会怎么样呢?没出息的人会在穷愁中潦倒,一蹶不振。如果你仍然可以有滋有味地嚼着菜根,平静地过日子,那就说明你是一条好汉,能忍受住生活的清贫,能经得住逆境的考验,以后必成大器。须知:

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

正如瓜果蔬菜、大鱼大肉吃得太多,不一定对人有好处;而嚼点菜根,反倒使人清爽有神。

有一段时间,或许是受了《菜根谭》的影响,我特意找来很多菜根,比如白菜根、芹菜根,放在嘴里仔细咀嚼:第一感觉都是粗糙,有的菜根寡淡无味,有的菜根涩涩的,有的菜根味苦。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人生本来的滋味啊!先得有菜根,然后才有五颜六色的蔬菜;先得能忍受一番清淡苦涩的光景,人生才有大作为。

做人靠人品,做事须谨慎

那么,《菜根谭》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其目的何在?全书的第一句话回答了我们这个问题: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菜根谭》就是教我们如何形成“精金美玉的人品”,如何立下“掀天揭地的事功”,也就是做人和做事的智慧。

我们读经典,要善于读懂字面背后的意义。不妨这样思考这句话:好的人品,为什么要从“烈火中煅来”呢?人难道真的要经历烈火般严酷的考验,才能提高人品吗?其实,人们常常会陷入思想的误区,以为人品坏一点可以占到便宜。但是,到了烈火般严酷的考验中,人们就会发现,人品不好还真不行!于是,他会改变,努力使人品越来越好,最后趋于纯粹。当人品如同精金美玉那样好的时候,他会发现再严酷的环境和考验自己都能适应了。

正是因为人品对一个人来说如此有用,所以,大家才如此重视它。

现在,很多人认为人品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认为人品好还不如人品不好。这说明,这些人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没有受过考验。如果你在受了无数考验、碰了无数钉子后还这么认为,那意味着,还有更多的烈火要煅你,更多的钉子在等着你去碰,直到你被淘汰,或者回心转意,修炼人品。

我们为什么喜欢与人品好的人相处?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害你,不亏待你,更是因为他的好人品与人生阅历和体验密切相关,你可以分享,还会觉得有趣。人和人就是这样,通过人品和阅历互相吸引的。所以,“锻炼”好了自己的人品,自然能够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何“锻炼”人品呢?这是《菜根谭》要仔细给我们交代的。

如果说,做人的根本是人品,那么做事的根本就是谨慎。有句话可以作为我们做事的座右铭:“诸葛终生惟谨慎。”诸葛亮算是聪明人吧,但他最大的特点是谨慎。可即便如此谨慎,他仍有误用马谡,错失街亭的时候,正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不谨慎,就会漏洞百出。想做大事的人,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成。哪怕你方法再正确,条件再优越,也得防备不测风云,更要当心世道人心险恶:你做得不好,有人打压你;做得好,又有人嫉妒你。所以,只能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到底如何谨慎,《菜根谭》也有详细的说明。

《菜根谭》的由来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字自诚,明万历年间人,生卒年及籍贯不详。据林家骊《洪应明与〈菜根谭〉》一文考证,洪应明是四川新都人,后到南京求仕且在南京居住;洪氏与袁黄、冯梦桢、于孔兼都有交往,并且袁黄、冯梦桢二人是洪氏的前辈,而于孔兼则与洪氏年龄相仿。

这些信息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洪应明和他的《菜根谭》。

袁黄,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了凡,是一位奇才,也是一位智者,他的《了凡四训》,启迪无数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冯梦桢、于孔兼也都是明朝的进士,且仕途坎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与洪应明交往的这些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洪应明的影子,他们都应该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和思想。

他们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那是明朝很特殊的一个年代。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从1573年到1620年,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四十八年。这是一个繁荣的时期,但繁荣之中也埋下了衰败的种子。明神宗是一个荒唐的皇帝,他曾经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导致朝政废弛,官场腐败,社会乱象丛生,明朝由此开始走向衰亡。《明史·神宗本纪》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也说:“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在这样一个表面繁荣而内部危机四伏的年代,人们在浑浑噩噩中生存,免不了随波逐流,逃不脱尔虞我诈,往往一天忙到晚也走不出现实的怪圈,生活没有安全感,心灵没有归属感,而现实的各种挫折、打击、灾难,说来就来。

同类推荐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浅夏笙安然

    浅夏笙安然

    那时候的青舂时期,那时候热血沸腾,那时候六个人的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
  • 当青春不再

    当青春不再

    终于有个人在你心上,这里是我们的故事。我所有想说的话,都以我的名义,说给你听!
  • 文娱之时

    文娱之时

    背负着一整个世界的故事,许明朗在这个时空里的文娱圈子里撒欢奔跑着
  • 登天武途

    登天武途

    武道一途,犹如登天。从山里走出的少年,能否完成他所追求的武道之路?
  • 谁说王八不是仙

    谁说王八不是仙

    都市言情这是个什么世界,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一切随心,一切随缘……
  • 仙门再起

    仙门再起

    心有红尘,身老沧桑。执剑在手,漫步时间。既要做仙,我便是仙。若是有凡,我即是凡。我叫穆歌,我在仙界,我记录下我的故事,打开笔记,一起前往。
  • 血残荒穹

    血残荒穹

    又名:(血残洪荒苍穹)洪荒天地,玄力大战,天之位面天之古族出卖灵魂妄想掌控所有生灵,各大位面生灵涂炭,杀戮不断,天之奇火天炎玉火被炎神族无情坠入下等位面。炎玉,炎魄兄弟相残,只为成为顶世强者。天女大战只为统一八宙,为父报仇。少年纪无风,一夜之间丧失父亲的庇护,闯进了强者如云的古烈周,开始了修炼之路。夺造化,与天帝斗,帝奈我何。窃阴阳,九九归一,天奈我何。傲世帝,我本狂傲,你奈我何。
  •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

    本书从古代文明、世界宗教、探索与发现、科学与技术、医学、古代武器与战争等若干方面,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文字简洁,集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身,体例编排得当,每一部分的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高效、全面地获得相应知识储备。
  • An Historical Mystery

    An Historical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