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800000012

第12章 经典的永恒绽放 (2)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礼和仁。“仁”,仁德。《论语》的“仁”,不是通俗意义上仁爱那样简单的意思,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礼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同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后人称为“德治”或“礼治”。

《论语》中还有大量的篇幅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和学习主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的基本方法方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于教育的目的,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其一,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的关键在于爱学、乐学,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二,学习的方法。孔子主张要“温故而知新”,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并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其三,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其四,学习的目的。孔子明确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论语》的教育思想对很多文化名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毛泽东就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近几年国内逐渐兴起了一种“国学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学习其中的精华部分。《论语》就是大家学习的“热门”。我们现在学习《论语》不仅是呆板地背诵,因为其中并没有详细的准则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多是一些具有启发式的话语。在记忆之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碰到一件事,就会突然触发了这一句话,从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灵感,也就获得了解决事情的方法。对于个人来说,这也就是《论语》的价值所在。

正文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注释

孟子:书名,记述战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经典作品,据说是孟子本人亲自编订的。

《孟子》这部书,共计七篇,内容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心解

《孟子》

相传,《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儒家学者孟子的著述。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的典范。孟子也不负众望,勤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家。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说孟子师承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从韩愈在所著的《原道》中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便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记载,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讲道德,说仁义”。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他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他认为道德品质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肯定人性善的一面,并认为循此一途,发而外用,普通人也能成圣成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可成尧舜”。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学说。在孟子看来,道德教育对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使人能够保存天赋的善性或者使失掉的善性得到复归;二是能够扩充或发展先天具有的善端;三是可以帮助人们知性知天。此外,重视道德意志的锻炼也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鲜明特点。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器,必须经过严格的锻炼,即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和《论语》一样,均为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简约、含蓄的语言风格不同,《孟子》多善鸿篇大论,气势磅礴,发言凌厉雄辩,思维机智缜密,无论文采和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文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注释

中庸:书名,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抽出来与《论语》等合称为“四书”。

子思:孔子的孙子,据说孟子是他的弟子。

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庸:经常、常道,永不变化的意思。这里是说中庸是儒家的道德修养和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子思作了《中庸》一书,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永恒的德行。

心解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全篇约三千五百字,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有“子思作《中庸》”的记载。到了南宋,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根据学者的考证,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子思,名孔伋,子思是他的字,是孔子的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郑玄的《中庸》注本这样解释“中庸”:“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而是不亏不盈,不急不缓,不骄不馁,不过不及的追求,只有找到了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做事较为完美的平衡点,才会达到可进可退、伸缩自如的人生境地。中庸之道的主旨就在于修养人性,从而具备理想的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人们调节人际关系就需要具备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这三种天下通行的品德。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贤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

中庸之道还要求自我修养要遵循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者三条原则。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子思说:“诚者,天下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讲述的是以诚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

中庸思想在西方的共鸣者就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德行是mesotes,中文的翻译就是“中庸”。他说:“在情感和行为中的过度与不及都是要遭受失败的,而中道则受到称赞,获得成功。被称赞和成功都属于德性。所以德性乃是一种中道,因为它旨在达到中间。行恶是多方的,相反,行善则只是单向的,这就是作恶日益,为善困难的原因:因为射不中目标很容易,而击中目标则很难。由于这个道理,过度和不及属于恶,中道属于善。”

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端实、不卑不亢的民族性格,对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注释

大学:书名,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抽出来与《论语》等合称为“四书”。

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修:修身,自身的修养。

齐:齐家,整顿家族。

平:平天下,安定天下。

治:治理国家。

曾子作了《大学》一书,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心解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而且将它列为“四书”之首。

同类推荐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共8章,书中结合闽江学院图书馆运作的一些例子,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发展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书籍采购管理、馆藏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读者服务和教育、合作和交流和防灾与危机管理。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全馆同事的不少启发和建议,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高校的同行深入交流,参考、借鉴了国内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前辈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查阅了大量的论文、专著,也引用了一些参考资料,限于篇幅,未一一注明,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注定—迫嫁奇缘

    注定—迫嫁奇缘

    被迫代人上花轿,注定不受宠,两人形同陌路的生活,却在一次次误会中让她情牵她人夫君。待到两情相悦时,奈何被人讨要夫君,是离开还是坚守?人虽回,但事已多变,朝朝暮暮间,两人心更贴近,但冒名顶嫁却像根刺扎在所有人的心里,她还能要回这门亲吗?这段迫嫁的缘份能画出怎样一段奇缘呢?
  • 陆医生,高冷是种病

    陆医生,高冷是种病

    我一直觉得陆医生说什么都令人讨厌,唯独一句他说的令人心旷神怡,那就是:温菲菲,就算我看遍了你全身,对你也毫无兴趣。说的我像对他有兴趣似的。这个高冷的男人,坐在轮椅上,不仅是个教授,还是这家医院的大公子。他身有残疾,灵魂却完美无缺。陆医生有一天突然说,他这一生坎坷,直到遇到我,才算圆满。
  • THUVIA

    THUV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经理要抓好八件大事

    总经理要抓好八件大事

    本书阐述了经理人要做好的八件事,包括用人、定制、沟通、创牌、做好服务,搞好营销运转资本、防腐防危等。
  •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懂得通过保险来保护自己的未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家人;在有保障的生活状态下,你可以邀上三五好友,尽情交谈、四处旅游,享受生命原汁原味的快乐与美好!懂得理财的女人,将金钱、亲情、友情、爱情,全都牢牢握在手中,享受最完整、最美丽的生命状态,做一个最好命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就是未来的你,就是学习了理财之后的你!
  • 十二游经

    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人梦

    痴人梦

    林宇澈从此我们就是陌路人。叶依依从此我们分道扬镳。
  • 花岭迷墓

    花岭迷墓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发丘摸金,搬山卸岭。世人皆知,此四门算得上是盗墓之首。可世人不知,四门之外有花岭,风术迷墓明月冢。花岭传人皆为女子,这次要讲的就是她们的故事!ssvva123@,我的邮箱,有事请用这个联系我~
  • 轮回血剑剑尊

    轮回血剑剑尊

    六道轮回世界是一个远古小世界,是一个与洪荒宇宙完全隔绝的小世界,其中保留着远古完整的玄技与秘术,更有在历史中留下赫赫凶名的凶族!外界的大能强者无法破开小世界的界壁,更不知道这里有如此一座小世界。而其中的生灵也不知道有洪荒星域,从未与外界交流过。两位身受重伤,从虚空中意外降临六道轮回小世界,怀中还抱着一名男婴,两位神秘人要使男婴强大起来,不惜与其成为死敌,把男婴独自一人丢在六道轮回大陆上,让其自生自灭。而他们又着手培养这个小世界的死敌——“邪荒”!为的是给男婴压力。在此成长之中男婴坎坷无比,玄者一途之中坚信无比,终后,坎坷成帝祖,那两位神秘人的期盼也到了,男婴知晓身世后,便到星域中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