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300000010

第10章 揭露小人对你使坏的过程 (2)

首先,无形中将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定位上。因为你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干和见识,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认为你总能比别人强。一旦你有遗漏和失误,小人轻则说你还欠火候,重则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高自大的最好报应。

其次,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此阶段的竞争性极强,最容易遭到小人的打击报复,搞不好就会卷铺盖走人。看似是一场职位的升迁之战,实则是人际关系失衡后的一种权力之争,更甚或是一种不公平、不光彩的人为私欲的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如果你过早地卷入争夺,可能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最终只能让小人看个精彩。

总而言之,初入职场的人千万不要为了逞这个强,使自己陷入一个不利的境地,更不能因此给小人任何可乘之机,一定要向萧何学习,懂得如何明哲保身。

3西瓜依大边,谁得势就依谁

小人之所以那么活跃地与人交往,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而最能满足他们这个欲望的莫过于权势。因此,凡是以阿谀姿态结交权贵的人,则必是小人无疑。趋炎附势的人有一个通病:在你在位时,他锦上添花;当你失势时,他落井下石。他们眼里只有权势,因此这种人不能交往。拜伦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患难与共。”

身在山中不识山,谨防小人“贴身术”

在一家大公司里,甲当总经理时,一位高层职员经常到甲家做客,对甲是格外奉承,经常带上一批上好的礼物。不久,当甲下台之后,乙当上总经理。这位高级职员马上到乙家里送礼,并数落甲的不是,将乙捧为最英明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乙领导听了群众的反映,果断地将这位高级职员冷落在一边。

作为小人,他们善于见“权”行事,谁有权就跟谁“贴”。他们“贴”的目的,在于“吃小亏占大便宜”,利用你手里的权力来为他服务。而这一切都是不易识别的,以致一些在位的领导陷入了“身在山中不识山”的误区,甚至把小人当君子、当能人,言听计从,委以重任。甚至有时候,即使觉得“不对劲”,也不从“坏处”想。然而,既为小人,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尤其当你无权无职、无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露出“狐狸尾巴”,使一些领导者“如梦方醒”,但已是悔之晚矣!

宋代的王安石和吕惠卿是很典型的一对“好朋友”,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而纯粹是靠着权势和利益联合起来的势利之交。吕惠卿是个阴险之徒,与王安石的气质本来就相差很远,他攀附王安石是因为王安石有权势。吕惠卿从攀附权势得到不少好处,但不久之后便开始陷害王安石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最后彻底背叛了王安石。

自古以来,迫害恩人、出卖朋友为自己邀功请赏的人不胜枚举。现在,如果某人为官在任,那么在他周围打转的人肯定会特别多。有人为认识结交做官之人,而想尽用尽了所有高招。倘若做官之人罢了官,其周围的人肯定一下子全都散去,这就是所谓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当你失去权势的时候,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就会转移方向,去巴结新的权势者。至于与你过去是如何亲热,他们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你曾经给他们的种种好处,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理所应得,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对你也付出了很多,因此你下了台、失了势,他们离开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洞察其奸,注意小人的小动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领导同志在位时并非一定识别不了小人。倘若领导同志能够把握以下二条,我想还是可以洞察其奸的。

其一,要多“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君子、谁小人看得一清二楚。多“近”群众就能心明眼亮,明察秋毫。现在,一些领导同志不识小人,原因之一就是贴近群众不够。如有的“近”的就是那么几个“中层”,有的甚至“近”的只是个别所谓“信得过”的人,这显然是一种不好的倾向,容易脱离群众,滋长出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其二,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既为小人,必有一副“小人相”--或“甜”得特别,或“亲”得异样,或“吹”得肉麻,或“勤”得反常……对此,要在心里多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对这些“反常”现象多作一些冷静的思考,就不难察觉小人的“阴暗面”。就拿那个“河北第一秘”的李真来说,程维高如果能在心里问个“为什么”,也就不至于有接下来的那些事。实际上,那个“李秘”从做程的秘书那天起,就活脱脱是一个小人。可惜的是,程维高把“反常”视为“正常”,以至于酿成大患。

总之,要认清小人对你如何使坏,前提要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目光、无私的品格。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避免身在山中不识山的情况。

4处处有他们,小人最隐秘的土壤

很有趣的是,大多数小人其实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组织能力和拼死努力的精神。那么,为什么正常的社会成员却对他们失去了防御能力呢?如果我们不把责任全部推给外界环境,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可找出原因呢?当然可以。

观念上我们放过了小人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普遍痛恨的不是各种类型的小人,例如那些没有立场的游魂、转瞬即逝的笑脸、无法实现的美言、无可验证的承诺,而是痛恨那些口出狂言的人,例如对我们死死纠缠的情痴、极端的激进派或保守派和那些跋扈、妖惑、腐酸、固执的人。那么长时间的我们都是以某种意识形态的立场决定自己的情感投向,但是小人在这方面却没那么固定,因此很容易去同时讨好两面,至少被两边的人看作是中间状态的友邻。也许你厌恶愚昧,小人智商一般都很高;可能你也厌恶野蛮,但是小人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去干那些血淋淋的蠢事。到了最后,我们苛刻地痛恨着各色人等,却偏偏把小人放过了。

因为情感,所以不好翻脸

小人特别善于玩情感游戏,这让很多劳于做事而又深感寂寞的人渴望。在这方面小人与常人是有区别的:常人与外界的情感交往是以坦诚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小人则是以揣摩对方的需要开始的。他们常常能很准确的揣摩出对方的想法,致使人们一下子就进入了他们的陷阱,将他们误认为是知己。小人就是那种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却曾有很多人把他误认为知己的人。时间一长,人们逐渐识破他们的真相,但因为有旧情牵连,也不好立刻翻脸。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个特别能在情感的迷魂阵中识别小人的人--王安石。千古名相王安石,能够坐到如此高位,多半在于他能自如地防范小人。他的一生遭遇到过很多小人,难于尽举,其中最可耻的要数谏议大夫程师孟。

一天,程师孟竟然对王安石说,他目前最恨的是自己身体越来越好,而自己的内心却很想早点死。王安石很诧异,便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回答说:“如果我先死了,您就可以给我写墓志铭,好流传后世了。”王安石一听这话就掂出了这个人的人格重量了,以后再也不予理会。

程师孟的小人水平真实算不上高明,那就再来看看一个叫李师中的小人水平。在王安石推行新法而引起朝廷上下非议的时候,李师中写了长长的十篇《巷议》,内容是说举国上下都在赞扬新法好、宰相好。这本来对王安石来说应该是雪中送炭般的支持,但王安石却一眼就看出了《巷议》的虚假成分,并开始提防这个人,由此可见,王安石能够不被小人们所布下的情感迷魂阵所迷惑。然而对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几句好听的话一出口,他们的心肠就软了。对小人来说,俘虏他们也就变得易如反掌。

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

小人和常人相处的时候,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情感上的“蜜月期”。当人们开始对其识破的时候,小人的“撒泼期“也就来到了。平心而论,对于小人的撒泼,多数人是害怕的。无论现实中小人的胆子有多小,撒起泼来都会有一种要和你玩命的假象。人们虽然也不一定就怕死,但死也要死在像样的地方吧。与小人玩命,他会先弄你一身脏,颠倒黑白地把你弄成同类,就像要把你拉进一个泥潭,让你翻滚得面目全非。这样的死法多窝囊呀!因此,小人们用他们的肮脏的手段,摆出了比任何战场都令人恐怖的混乱方阵,让那些无论多勇猛的战士都只能退避三舍。很多时候,小人是不喜欢与人格斗的,他们更喜欢与你死缠。因为他们明白你的心理,你没有时间、耐心和情绪与他们纠缠。他们知道你就算发火也会有熄火的时候,只要继续缠下去总会有你意志崩溃的那一天。他们也许看到过古希腊的著名雕塑《拉奥孔》,那对强劲的父子被滑腻腻的长蛇终于缠到连呼号都发不出声音的地步。想想那尊雕塑吧,你能不怕?

很显然,现在还没有哪部法律能限制得了小人,因为小人的大多数行为基本上不犯法,这便是小人最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水浒传》中有个无赖小人牛二,他缠上了英雄杨志,杨志一躲再躲,始终躲不开这个小人,于是情急之下只能把他杀了。此时,犯法的是杨志,而不是牛二。小人用自己的卑劣黏住君子高贵的生命,当那高贵的生命不能忍受小人这种侮辱的时候,就会做出有违常态的事,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君子付出这种不平衡的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反过来在社会上产生一种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我们不一直很重视这句话吗,“惹不起,躲得起。”这是一种经历无数次打击之后的无奈情绪。谁都知道,这不是躲盗贼,不是躲灾难,而是在躲小人。好人都躲着小人,时间一长,小人被一些无知者所羡慕,他们的队伍便逐渐扩大。

利用小人对付小人,让小人更猖狂

同类推荐
  • 涉外交际礼仪

    涉外交际礼仪

    《涉外礼交际礼仪》介绍相关涉外交际礼仪知识,不仅让您在当今日益频繁的涉外交往中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位、举止得体的人,还会促进您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一个成功者。
  •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处处都浸泡在儒家伦理道德的染缸里,以致西方人或我们自己都视其为伦理型文化,而权术却好像从不受伦理道德的规范似的,人们往往冠之以“厚黑权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厚黑学是一门权谋学,是一门集古今中外的智谋、智慧于一身的大学问。凡人都知道“厚黑”的妙用,可是乍一见大大的“厚黑”二字,心里总是会有疙瘩的,好像见着了怪兽一般。看见《厚黑学》便不自觉地以为是教人学“见不得阳光”本事的学问,想看又不敢大大方方地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厚黑本性人人皆有,都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其威力。厚黑并不是卑鄙小人的专利,正人君子同样应讲求厚黑。厚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说话的学问

    说话的学问

    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作为说话工具应有什么性质、认识怎样应用语言工具说话的、听话人又是怎样听懂说话人的意思的。
  •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本书分为“印象力是成功的阶梯”、“印象力来自个人素质的磨练”以及“印象力是获取机会的关键”三部分,阐释了有关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回了一封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失窃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心存感恩,海阔天空!
热门推荐
  • 神幻游记

    神幻游记

    仙境般的云海星,赤壁千里的大漠域,如古代天宫的天庭星,科技极度发展的冥古星,在漫漫星空寻找自己的家乡,离奇的离开地球究竟是旷古的阴谋,还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错误,走在人海李云依旧显得孤单..第一修真商人,第一个玄幻游记小说,酝酿多年,今日终于提笔。
  • 异能强者在校园

    异能强者在校园

    每个人都有遗憾,纵使地位高超。雷宇异能天榜高手被害遗忘过去回到校园看他怎么一步一步强势崛起。
  • 神影阙

    神影阙

    这是一个关于神与魔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自己与影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与救赎的故事身体与影子的相生相杀未来与现在,其实早已经是曾经所有的一切,只为了颠覆自己的世界观准备好虐心的传奇之路了吗?
  • 季来之,择安芝

    季来之,择安芝

    作品介绍:作为一名拥有着完美脸蛋的一线女星,必然受着社会的议论,然而外表华丽内心却可爱调皮善良神经大条的她,竟对将为自己检查的整容医生产生好感,出于对女星的厌恶,他最终有怎样的选择呢?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秦时明月之寻

    秦时明月之寻

    他是昔日神界第一大将军飞蓬,为了心中所属,毅然踏上新的征程!!什么情况,怎么又是秦时明月的世界??可这还是那个秦时吗?秦始皇身边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叫做黎城的鬼才??妃雪阁里的你确定是雪姬而不是雪女??难道这里会还有其他穿越者?……当一切看似秦时又不是秦时的时候,韩殇会缔造出怎样的一段恩怨情仇!(大背景依旧是秦时明月)
  • 百里忘川

    百里忘川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忘川河畔,再次重逢,却已是陌路…
  •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夏永远都记得那个闷热窒息的夏天,夜沥律冰凉冷漠的声音轻轻抚在耳畔:“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悲,虽然你用了如此残忍的方式提醒我!”他的精致五官,英挺的鼻子,苍白的脸,微抿的嘴唇,还有就是那双波涛汹涌的眼睛,恨意不断地涌现,一瞬间,隔开两人的距离。自此之后,流夏总是不断地惊醒,梦里总是那张英俊的脸,带着绝望和凄凉,一直挥散不去。多年以后,他成为了商界的精英,身价的断上升,举止优雅高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名利双收……流夏依旧爱着,他却说出了令人深陷谷底的话:“爱?不,不,不,我只记得你带来的绝望和痛楚,是你告诉我,如何忘记爱,学会恨。”一切如初,黑暗看不见光芒,到底何去何从………
  • 王俊凯之蓦然回首拥你入怀

    王俊凯之蓦然回首拥你入怀

    上官浅娜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抿了一口,一滴酒汁留在她的唇角。她抬起头,酒汁把她的唇描得艳红,如恶魔般:“哦?王俊凯,你觉得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在这论以前?嗯?”“你,浅娜?!”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